那年当兵在思茅

妥帖

<h1>  1972年底,我高中毕业后参军了。</h1><p><br></p> <h1>  闷罐子车拉着我们往南哐铛了三天三夜,下了火车就到了昆明。解放牌卡车拉我们又往南盘腾了三天,到了一个小镇停下,一打听才知这个小镇叫思茅。</h1> <h1>  就在这个叫思茅的地方,开始了我十多年的当兵生活。</h1><p><br></p> <h1>  刚到思茅的时候,总觉得这个地名有点怪,后来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个地名与诸葛亮有些关联。听到诸葛亮的大名,我这个中原南阳卧龙岗下长大的南阳娃儿,顿感“千里之外遇上老乡”一样的亲切。</h1> <h1>  时间长了又打听到,云南还有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传说。也难怪,《三国志》上有记载,“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当年在云南和孟获打过交道,七彩云南当时还是不毛之地。</h1> <h1>  按耐不住“他乡遇故交”般的冲动,我写了两篇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传说。</h1><h1>其一,《思茅镇的来历》。梗概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曾来到这里。初来乍到,蜀兵不服水土,饱受瘴疫之苦,病伤过半。</h1> <h1>  一日傍晚,闷闷不乐的诸葛亮,在一条河边洗马,劳作而归的当地农民见到陌生人,惊慌避让。诸葛亮忙上前施礼,解释道:你们不必惊慌害怕,当年,我在中原南阳卧龙岗躬耕之时和你们一样,住的是茅庐,穿的是布衣,吃的是五谷杂粮。待我平定了西南,我还要回到我的茅庐中去,过我的躬耕生活。</h1> <h1>  一番话,打消了农民的疑惑,当地农民热情地为蜀军说方治病,指引道路,筹集军粮,使蜀军很快降服孟获,平定了西南。后人说,诸葛亮当时和当地农民说的那番话,是先生身处异乡,思念茅庐,故给这个地方命名为:思茅,而诸葛亮当年洗过马的那条河则名曰:洗马河。</h1> <h1>  其二,《傣家竹楼的传说》。梗概是:诸葛亮十分注重民族文化交流。他见当地傣族人白天刀耕火种,夜晚风餐露宿,经常遭蚊叮虫咬,毒蛇猛兽侵扰,就有意教傣族人像汉人一样盖起房屋。但苦于言语不通,说了半天,傣族人都不解其意。</h1> <h1> 无奈,诸葛亮把头上的道士帽摘下来,用五个手指撑着,又比划出睡觉的样子,傣家工匠终于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他们比着先生的手指栽下木桩,比着道士帽的形状在木桩上盖起了竹楼。从此,傣族人有了舒适的住所。巧妙的是,竹楼下比着诸葛亮手指栽下的木桩,不仅防雨隔潮,免遭虫蛇侵扰,而且还成了傣家耕牛夜晚的栖身之所。</h1> <h1>  写完这两段文字,我小心翼翼地寄回至河南家乡南阳文化馆。两个月后,收到南阳文化馆寄来的两本《南阳民俗故事》杂志,居然用了我写的两个传说,还收到了稿费10元。再后来,我又收到了《中国民间故事》杂志社的用稿通知,附一本杂志。原来,南阳文化馆一位前辈把我写的两段传说故事推荐给了《中国民间故事》杂志,编入了“诸葛亮民间传说”专号,还收到了30元稿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印刷体,那种兴奋与得意自不必言表。</h1> <h1>  用一种眷眷的思念作为地名,是极富诗意的美丽和浪漫。诸葛先生领兵打仗,身居异乡,思念躬耕于茅庐的淡泊与宁静,而我在思茅当兵的10多年,无不思念着南阳的山水人情。转业回乡离开思茅30多年了,思茅这个亚热带小镇却让我梦牵魂绕难以忘怀,那蓝天、白云、碧水、红土,那倒生根大榕树、苍翠挺拔思茅松,那酸菜、米线、普洱茶、洋丝瓜、水葫芦,那边陲小城多民族的淳朴风情,深深地印记在我心灵的底片里。</h1> <h1>  2007年,思茅更名为普洱,诸葛先生美丽浪漫的思念融入了浓浓的普洱茶里,而我对思茅的思念,却时时从心底泛起,在梦里萦绕。</h1> <h1>  文载于2015年7月24日《南阳日报》以此纪念建军88周年!</h1><h1><br></h1><h1>(文章原创 部分图片网络) </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卫华 2017.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