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引子<br></h3><div> 前210年,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随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少子胡亥请求随同巡游,始皇同意。始皇一行到达云梦后乘船沿长江而下,经过丹阳,到达了钱塘江。后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并立石刻碑,以颂秦德 。然后途经吴地返回,沿海岸北上,到达琅邪。又从琅邪北上荣成、之罘,再沿海向西进发。始皇到达平原津时生了病,此年(前210年)七月,五十岁的始皇嬴政死在了巡游路上,一个叫沙丘平台的地方。</div><div> 沙丘,在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境内,是个不太知名的小地方。但其却与先秦时期的三位著名国君天子、三件著名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可谓人红、事红,地不红。沙丘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与商纣王、酒池肉林联系在了一块。商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史记·殷本纪» 记载:“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意即:商纣王招来大批戏乐之人,聚在沙丘,把酒倒入池中如同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如同树林,令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通宵达旦地饮酒寻欢。沙丘第二次出现,与赵武灵王联系在了一起,相关历史事件被称为沙丘之乱,或沙丘宫变。前295年,赵主父(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幼子)、安阳君公子章(赵武灵王嫡长子)到沙丘游玩,公子章趁机发兵攻击赵惠文王,意图夺取国君之位。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勤王,公子章逃到主父宫中,主父接纳了公子章。公子成和李兑遂率兵包围了主父宫殿,并杀了公子章。公子成和李兑害怕主父报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以围代杀,将主父赵武灵王围困在沙丘宫中三个多月,将其活活饿死。而沙丘的第三次出现,就是此次(前210年),更为轰动。千古一帝始皇嬴政外出巡游,病死在了这里,且其后还发生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沙丘之变。在介绍沙丘之变前,先介绍下两位重要的当事人,李斯和赵高。<br></div> <h3> 二、李斯和赵高</h3><div> 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在郡里当小吏。一日,李斯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 ,污秽不堪,遇人或狗来时,就吓得四窜逃走 ;但粮仓里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的是大屋子,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根本不担心人或狗的惊扰,个个心宽体胖。李斯慨然叹息:“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呀。”即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能否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其时战国末期,人人争名逐利,李斯地位低下,想干出一番伟业来,捷径当然是亲近权力,于是其就到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以期亲近帝王诸侯。</div><div> 学业完成后,因李斯是楚国人,故首先想到去侍奉楚王,但通过考虑后认为楚王不值得侍奉,又分析了其它六国(韩、魏、赵、燕、齐、秦),最后选定了他的大粮仓---秦国。临行前,李斯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竞争的你死我活的,都珍惜时机、珍重人才,所以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div><div> 其时,秦庄襄王刚去世,文信侯吕不韦是秦国的相国,权势很大。李斯就请求充当其门客参谋,吕不韦也很赏识他,任命其为郎官。这样李斯就有了游说秦王嬴政的机会,他对秦王说:“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成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称霸天下,但最终没能东进吞并六国,原因就在于那时还有很多其它诸侯,且周朝的德望也没有完全衰落,情况太复杂。但自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火并的剩下七个大诸侯国,咱秦国最强,其它六个诸侯国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中央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吹灰之力就足以扫平诸侯、一统天下、成就帝业。这可是万世难逢的一个绝好时机呀。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纵然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div><div> 秦王嬴政听其谋,并任命其为长史。还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厚礼收买;不能收买的 ,就杀掉。这样,离间了他国君臣后,秦王随后派良将攻打,非常成功。李斯又被升为了客卿。</div><div> 李斯做的顺风顺水,但一件事引发了逐客令,外国人限期被驱逐出秦国,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外国人以修筑渠道为名,来秦国做间谍被发觉。秦国的王公大臣们看见外国人在秦国混得这么好,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呀!就放下恩怨、一致对外,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您的人,大都是为他国游说,来离间秦国的,请求大王把外国在秦国当官的人一概驱逐。”事业刚开始就要被赶,李斯那甘心,就冒着生命危险,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不愧为不世出的文学天才 ,李斯旁征博引、有理有据,洋洋洒洒地论证了外国人、外国货做的种种贡献、以及驱逐外国人的种种弊端。秦王嬴政那时候一门心思琢磨着统一全国,而李斯也钻进了其肚子里,《谏逐客书》始终从秦王一统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秦王嬴政听的高兴,认为非常有道理,就废除了逐客令。不久,还将李斯升为廷尉。</div><div> 在秦灭六国中,李斯出了很多力;秦一统天下后,李斯辅佐始皇嬴政也干了好些大事,如:在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在文化上,统一文字;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在基建上,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并统一车轨国家标准,等等,不一而足。李斯也官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斯的儿子们娶的是秦朝皇家的公主,女儿们嫁的是皇家的公子。其长子李由还担任着三川郡守。李斯位高权重,在权力最核心区,难免矛盾多。好在李斯能力超强,竟能身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当然这也得益于其有自省精神。例如,某次,其长子三川郡守李由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酒宴,文武百官都来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竟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唉呀!我听荀子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街巷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的低下,把我提拔到如此地位,位极人臣、极尽富贵。但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但自省归自省,对权力的欲望,还是让李斯在沙丘之变中把事做过了头。</div><div> 再来说说赵高,其是沙丘之变的主谋,经历及出身都非常复杂。《史记》记载:“赵高者, 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 皆生隐宫, 其母被刑戮, 世世卑贱。”也就是说, 赵高,是赵国王族的疏远分支,不知何故来到了秦国。赵高兄弟几人,都是生下来就被阉割成为了宦者,其母亲也因犯法而被刑罚,其世世代代地位卑贱 。可在如此劣境中,赵高却能精通秦朝的法律及治狱程序,被始皇嬴政看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仅提拔其为中车府令,也就是直接掌管皇帝车马交通事宜的近臣,且还让其担任少子胡亥的老师,教导胡亥决断讼案。而且赵高还是当时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在庞大的秦帝国中,除了丞相李斯,大概无人能出其右了。且赵高著作的《爰历篇》,不仅是秦帝国官定的识字课本,还是有名的文字学著作。始皇嬴政巡游天下时,好立碑刻石颂秦德,这其中不仅有大书法家李斯的墨宝,当然也有赵高的手迹。赵高如此身世却取得如此成就和修养,不为大善,必为大恶!</div><div> 一次,赵高犯下了重罪,始皇嬴政让蒙毅审理,蒙毅依法判其死刑,剥夺了其官籍。但始皇嬴政因赵高办事勤勉尽力,就赦免了赵高,还恢复了他的官职。赵高这下吓得不轻,恨蒙毅恨得牙痒痒,中车府令虽然只是个中级官职,可宰相门卫七品官,更何况皇帝的亲近侍从车马班长呢。但此时的赵高,不管明的暗的,实在拿蒙毅没辙,只因蒙毅的来头实在太大了。蒙毅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兄长蒙恬,三代皆为秦国重臣、名将。蒙骜在始皇嬴政的高祖秦昭襄王时,就官至上卿,为秦国勤勤恳恳地蚕食诸侯、攻城略地;而在秦国剪灭六国的战斗中,论及战功,除了王翦、王贲父子,功劳最高者就非蒙武、蒙恬父子莫属了;现如今,蒙恬、蒙毅兄弟皆受始皇嬴政赏识推崇,并被其格外信任,蒙恬作为军中主将,统三十万大军北驱匈奴;并修筑长城,设置要塞,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逶迤绵延一万余里。其在烈日寒霜,风风雨雨中拱卫着秦之北疆,任劳任怨。且其时,长子扶苏因数次劝谏,惹怒了父皇嬴政, 被派遣到了蒙恬军中当监军。始皇嬴政这一举动,实际也暗含着磨砺扶苏,并让其在军中树立威信,为以后继位做准备,同时也含有对蒙恬的鞭策和信任。而蒙毅也官至上卿。外出就陪着始皇同坐一辆车,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始皇跟前。蒙恬、蒙毅一个在外担当着军事大任,一个在内出谋划策,皆被誉为忠信大臣,秦国其它将相无有能与争宠者。</div><div> 但精于权术的赵高却充分利用了自己可时时接触始皇嬴政的优势,在始皇嬴政死在沙丘后,成功发动了一场政变,这就是沙丘之变!</div> <h3> 三、沙丘之变
</h3><div> 前210年,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随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少子胡亥请求随同巡游,始皇同意。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 ,蒙毅也陪同巡游。始皇在途中重病后,派蒙毅先回去祷告山川神灵。可始皇嬴政病得越来越重,其就给长子扶苏写了封文书,并盖上皇帝印玺,信上说:“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并主持葬礼。”信封好后,放在陪同巡游的中车府令赵高掌管印玺事务的办公处,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就在此年(前210年)七月,死在了沙丘。
</div><div> 始皇从没正式确立太子;现在又死在了外面;且其写给长子扶苏,意图让其继位的诏书也攥在了赵高手中,宦者赵高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其粉墨登场!赵高想扶持自己的“学生” ,二十一岁的少子胡亥继位,其用意不言而名。于是其先扣留了始皇赐给扶苏的诏书,而对自己的“学生”,公子胡亥说:“皇帝去世了,没有诏书封诸子为王,而只赐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扶苏从蒙恬军中回到咸阳后,就将登位作皇帝,而你却连尺寸的封地也没有,这可咋办呢?”胡亥答:“本就该如此。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了解臣子;圣明的父亲了解儿子。父亲临终,未下命令分封诸子,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赵高又说:“并非如此。当今天下的大权 ,无论谁的生死存亡,都在你、我和李斯手中掌握着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更何况称君道寡与俯首称臣,驾驭他人与被他人驾驭,难道可同日而语吗?”胡亥答:“废兄而立弟,这是不义;不遵父诏而畏惧一死,这是不孝;才能浅薄,依靠他人而勉强登位,这是无能,此三者皆为大逆不道,天下人不会服从的,我自身要遭受祸殃,国家也将会灭亡。”赵高又说: “我听说过商汤、周武王杀死了他们的君主,天下人都称赞其行为符合道义,此不算不忠。卫君杀死了他的父亲,而卫国人称颂他的功德,孔子还记载了这事,此不算不孝。更何况办大事不能拘于小节,行大德也用不着再三谦让,乡间的习俗各有所宜,百官的功业也各不相同。故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祸害;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将来必会后悔。果断而大胆地去做,就连鬼神都要回避,将来必会成功。希望您如此而行。”胡亥长叹一声,说: “现在皇帝去世还未发丧,怎好用此事再去麻烦丞相呢?”赵高又劝,说:“时光短暂得都来不及谋划呀!背负干粮,马不停蹄地奔腾,我都唯恐耽误了时机呀!”
</div><div> 打消胡亥的犹疑后,最关键的就是要争取丞相李斯的同意和参与了,于是赵高又大包大揽,代表胡亥与李斯沟通谈判。赵高也不废话 ,单刀直入,对李斯说:“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但诏书还未送出,始皇就去世了,无人知道此事。且始皇符玺和给长子的诏书皆在胡亥手里,而今立谁为太子,就是你我一句话的事。你看咋办呢?”李斯义正辞严地说:“你怎能说出如此亡国之言!这那里是人臣应当议论的事!”赵高不正面回答,却直接抛出了五个问题,说:“君候您自己估摸下,哪里比得上蒙恬?功高比得上吗?谋略深远而不失误比得上吗?受天下百姓拥戴比得上吗?与长子扶苏交往长久深厚比得上吗?”李斯答:“在这五方面,我皆不如蒙恬,但您为何如此苛求我呢?” 赵高接着劝,说:“我本是个身为宦官的奴仆,有幸因熟悉狱法文书进入了秦宫,管事二十多年来,还未曾见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有能传爵于下一代的,结局都是以被杀告终。如您所知,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刚毅、勇武,待人以诚且善于激励部下,若其即位,必然会以蒙恬为丞相。君候您最终将不能怀揣通侯之印,退职还乡,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我受皇帝诏命教育胡亥,让其学法律之事已有好几年了,从未见其有什么过失。他慈悲仁爱、诚实厚道,轻视钱财,尊重士人,明辨于心而拙讷于言,在始皇诸子中,无人能及,可立为继承人。君候您考虑下,请做决定。”李斯反驳,说:“您还是该干嘛干嘛吧!我李斯只奉皇帝遗诏,我自身命运听从上天安排,有什么可考虑决定的呢?”赵高接着说:“看来平安的 ,有可能是危险;看来危险的,有可能是平安,不能明辨安危,早做决定,怎能算是圣明的人呢?李斯答:“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里的普通百姓,蒙皇帝提拔,让我担任丞相,并封为通侯,子孙皆享尊位、厚禄,皇帝还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托于我,我怎能辜负皇帝如此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苟且从事,孝子不因过分操劳而损害健康,做臣子的各守其职而不越位。请您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我李斯也跟着犯罪。”赵高哪会停止?于是接着劝:“我听说圣人并不循规蹈矩,而是适应变化,顺从潮流 ,看见动向就能预知归宿。且本就应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现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能揣测出其心思。更何况从外制内就是逆乱,以下制上就是反叛。秋霜降,花草凋落;冰雪融,万物生长,这是必然的呀。您怎么连这些都看不到呢?”李斯答:“我听说晋国换太子,三代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争位,兄长被戮而死;商纣王杀死叔父,又不听臣下劝谏,结果都城被夷为废墟,并危及社稷,此三事皆乃逆天而行,都落得宗庙无人祭祀。我李斯还是人啊,怎能参与如此阴谋!”赵高不屈不挠,接着说:“上下齐心协力,就可长久;内外配合如一,就无差错。您若听我之计,就能长保封侯,世世相传,必能长寿如仙人王子乔、赤松子;智慧如孔子、墨子。而今您若放弃机会,不听从于我,必会祸及子孙,实在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相机而动的,能转祸为福,您打算怎么办呢?”七十五岁的李斯仰天长叹,垂泪叹息,道:“唉!偏偏遭逢乱世,(还会祸及子孙)。既然已不能一死了之,我将托身何处呀!”
</div><div>见李斯依从了,赵高便回报胡亥,说:“我是奉太子您的命令去告知丞相李斯的,他怎敢不听从命令呢!”
</div><div> 于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聚在一起,伪造了始皇给丞相李斯的,立胡亥为太子的诏书。还伪造了一份赐给长子扶苏的诏书,说: “我巡视天下,祈祷祭祀名山神灵以求长寿。而今你与将军蒙恬统领几十万大军屯守边关,已有十余年了,不但徒徒地多耗士卒,不能向前进军,不能立寸土之功,还多次上书直接诽谤我所为之事。因不能去职回京被封太子,还日夜怨恨不满。你做为人子,不孝,赐剑自尽!将军蒙恬与你一同在外,不纠正你的错误,也应知道你的谋划,做为人臣,不忠,亦赐死,将大军交与副将王离。”胡亥的门客就捧着这份用皇帝玉玺封好的诏书,到上郡去赐给扶苏。
</div><div>扶苏见诏书后哭泣,进入内室,欲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皇上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关,公子您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而今只来了一个使者,您就即刻自杀,怎知其不是假的呢?请您再次请示下,得到确切回答后再死也不晚。”扶苏为人仁爱,又禁不起使者连连催促,就对蒙恬说: “父命子死,哪还需再次请示!”就自杀而亡。蒙恬心有所疑,不愿自杀,使者就将其交付给法吏,关押在了阳周。胡亥听说了扶苏死讯,念蒙氏三代兢兢业业辅佐,就打算释放了蒙恬。
</div><div> 可赵高想要铲除蒙氏兄弟,就在蒙毅祈祷山川神灵返回后,假借替胡亥尽忠献策,说: “我听说先帝老早以前就打算选贤用能,册立您为太子,却被蒙毅劝阻。如其知您贤能,却不让册立,就是不忠于先帝,且还盅惑先帝了。以臣下愚见,不如杀了他。”胡亥于是将蒙毅囚禁在了代郡。后来,在赵高日夜毁谤下,蒙恬被逼自杀而亡,蒙毅也被杀。</div><div> 胡亥、赵高、李斯一行往咸阳赶,因始皇嬴政的尸体在辒凉车中发出阵阵臭味,为防走漏消息,就在始皇车中装了一石的腥臭腌鱼,以乱其臭味,可怜叱咤天下的始皇嬴政,刚一死就任人如此摆布。到达咸阳后,安葬了始皇,胡亥登极即位,成为了二世皇帝。赵高也被二世胡亥任命为了郎中令,常在宫中服侍,掌握了大权。</div> <h3> 四、李斯之死</h3><div> 年纪轻轻的皇二代胡亥当上了皇帝,其在宫中闲居无事时,就对赵高说:“人活在世上,时间过的太快呀,六匹骏马都赶不上。我既然已经统治天下了,想全部满足耳目方面的一切欲望,享受尽我所能想到的一切乐趣,使国家安宁,百姓欢欣,永保江山,以享天年,这种想法能行得通吗?”赵高先一分为二,给了二世一个目标,说:“这对贤明君主来说是能够做到的,而对昏乱君主来说是应该禁忌的。”然后又吓唬二世,说:“臣下冒昧说句杀头的话,供陛下您稍加留意。沙丘之谋,诸公子、大臣皆有所怀疑,这些公子都是您的兄长,这些大臣也都是先帝所安置的。如今陛下您初登皇位,这些人皆心中怨恨不服,恐怕要闹事,臣下实在战战兢兢啊!陛下您又怎能安心行乐呢?”吓住二世后,赵高又给出主意,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核心思想就一个:实行严峻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把犯法的和受到牵连的人统统杀死,直至灭族。杀死当朝大臣而疏远您的骨肉兄弟,让原来贫穷的人富有起来,让原来卑贱的人高贵起来。全部铲除先帝的旧臣,重新任命您信任的人并让他们在您的身边。这样就使他们从心底对您感恩戴德,根除了祸害而杜绝了奸谋,群臣上下没有人不得到您的恩泽,承受您的厚德,陛下您就可以高枕无忧,纵情享受了。</div><div> 二世胡亥一听,感觉赵高就是高,说得好有道理!就修改加重了法律,并由赵高审讯法办有罪的大臣、公子,大臣蒙毅等被杀;公子十二人被杀于咸阳街头,抛尸示众;公主十人被分裂肢体,死于杜县,这些人的财物皆被二世胡亥收归己有。连带治罪的人更是不计其数,</div><div> 这一招果然厉害,真真震慑住了朝堂。举个例子:公子高被吓得够呛,怕祸及己身,本欲外出逃命,但又怕被满门抄斩。不外出逃命吧,估计也活不长了,为保全家人,就主动献身,上书二世胡亥,说:“先帝在时,臣入宫就被赐食;出宫就让乘车。御府之衣,先帝赐给我;中厩宝马,先帝也赐给我。我没能从先帝一起死去,为人子,我不孝;为人臣,我不忠 。不忠不孝之人,有何脸面活在这世上,臣下请求随先帝死去,被埋在骊山脚下,长伴先帝 。只求皇上哀怜成全我。”堂堂秦之公子,直被逼迫的主动寻死,但胡亥见此书后,非常高兴,还召来赵高,给他看,得意地说:“这可说是窘急无奈了吧?”赵高答:“在臣子们整天担心死亡,而无暇它顾时,哪还能图谋造反呢!” 胡亥答应了公子高的请求,作为鼓励,还赐给其十万钱予以安葬。</div><div> 可谁知道,随着法令刑罚的一天比一天残酷,群臣人人自危,欲叛乱的人也越来越多。二世胡亥还接着建阿房宫,并修筑直道、驰道,赋税也越来越重了,兵役劳役更是没完没了。叛乱就首先发生在了朝堂之外,楚地的陈胜、吴广首先揭竿而起,想不到就此推翻了多米诺骨牌,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蜂拥而起,自立为侯王,反叛秦朝,秦之天下就越来越乱了。</div><div>丞相李斯很着急,那能这么干呀!多次想求机会单独进谏,但二世不允许,反倒责备李斯,说:我有些个人看法。韩非子曾说‘尧统治天下时,殿堂只不过三尺高,柞木椽子不加砍削,茅草屋顶不加修剪,即使在旅店中住宿,也不会比这更艰苦。冬日穿鹿皮袄,夏日穿麻布衣,粗米作饭,野菜作汤,用土罐吃饭,用土钵喝水,即使看门人的生活,也不会比这更清寒。夏禹凿开龙门,开通了大夏水道,疏通了多条河流,筑起了多道曲折堤防,将积水引导入海,累得大腿上没了白肉,小腿上没了汗毛,手掌脚底尽是厚茧,面孔漆黑,最终还累死在外,埋葬在了会稽山上,即使奴隶的劳苦,也不会比这更厉害了’。然而把统治天下看得无尚尊贵的,难道就是想操心费力,住旅店一样的地方;吃看门人吃的食物;干奴隶干的活计吗?这些都是才能低下的人去得到的,并非贤明之人所该从事的。贤明之人统治天下,就应将天下的一切都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是把统治天下看得无尚尊贵的原因所在。所谓贤明之人,必能安定天下、治理万民,倘若连使自身得利都不会,又怎能治理天下呢!故我欲满足一切欲望,长享天下,且无灾无祸,你说我该咋办呢?”李斯本想给二世上上课,谁知却被二世给上了课,又因其子李由,担任着三川郡守,却不能阻止造反的吴广等人向西攻城夺地,幸得大将章邯将吴广等人击败并驱逐。于是,被派往三川郡去调查李由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还连带李斯被责难,身居三公之位,为何让盗贼猖狂到如此地步?</div><div> 李斯很是害怕,又把爵位俸禄看得太重,不知如何是好,估计就想到了厕所和粮仓里的那两只老鼠,干脆就曲意阿奉秦二世。文笔好、又善于旁征博引、归纳总结,李斯洋洋洒洒又奏上了臭名昭著的《行督责书》,以李斯的天才文采,当然写的臭好臭好的。但二世很爱闻,非常非常高兴,有了这么臭好的理论基础,当然就更加严厉地实行督责了。结果向百姓收税越多的越是贤明的官吏,被二世赞为能行督责;杀人越多的越是忠臣,被二世赞为善于督责。以致路上的行人,一半都是有罪之人;街市上每天杀死的人的尸体堆积如山。</div><div>赵高担任郎中令,为报私仇,杀害和陷害的人非常多,其唯恐大臣们入朝奏事时,向二世揭露他,就劝二世“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说:“天子之所以尊贵,就在于大臣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故才自称为‘朕’,天下第一人。而今陛下还很年轻,未必事事皆懂,坐在朝堂之上,若惩罚和奖励有所不妥,就是将短处暴露给了大臣,这就不能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圣明了。陛下您不妨闲居深宫,与我、熟悉法律的侍中静待大臣奏事,公文呈上后,我们研究后再做决定。这样,大臣们就不敢不加考虑,而奏请模棱两可之事,您也必将被天下人称为圣明之主了。此言正合二世心思,于是其不再坐朝堂见大臣,而是深居宫禁。赵高总在二世身边侍奉,一切公务其实皆由赵高决定。</div><div> 群臣对此难免不满,李斯作为群臣之首,也颇有微辞。赵高想舒舒服服地大权独揽,李斯终是绊脚石,于是其就给李斯下套,说:“现今,函谷关以东乱匪太多太多了,而皇上不闻不问,还越发遣发劳役修建阿房宫,搜集狗马等无用的玩物。我真想好好劝谏劝谏,无奈地位卑贱。可这实在是君候您的份内之事,丞相您为何不劝谏呢?”李斯答“是呀!我早就想劝谏皇上了,可如今皇上不临朝听政,居于深宫之中。我有话要说,不便由他人传达,可想见皇帝却又没有机会。”赵高暗藏祸心,主动示好,说:“您若真想劝谏,我赵高愿在皇上一有空闲时,就立马告知您。”</div><div> 于是赵高就趁二世在寝室安居,美女在前时,派人告知丞相:“皇上正好空闲,可入宫奏事。”丞相李斯就到宫门求见,如此三次后,二世非常生气,说:“我平常总有空闲,丞相不来。每当我要就寝休息时,丞相就来奏事。丞相是瞧不起我呢?还是认为我鄙陋不堪呢?”赵高乘机落井下石,说:“皇上千万不要如此说,这样实在太危险了!沙丘密谋,丞相可是参与了的。如今陛下您为皇帝,可丞相却没有更加显贵,显然他是想裂地而王呀!皇帝您若不问我,我还不敢说。丞相的长子李由担任着三川郡守,而楚地强盗陈胜、吴广等人都是丞相故乡的邻县之人,故他们才敢公然横行无忌呀,他们经过三川时,李由只是守城而不肯出击。我还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往来,因还没调查清楚,故还没敢向陛下您报告。更何况丞相在朝堂之外,权力比陛下您还要大呀。”二世深以为然,欲审讯法办李斯,但又担心情况不实,接着派人去调查三川郡守李由与盗贼勾结的事。李斯听说后,就决定反击赵高。</div><div> 可二世正在甘泉宫观看摔跤和滑稽戏,李斯不能进见。于是,其就写下了著名的«言赵高书»,揭发赵高,说:“我听说,臣子比同君主 ,没有不危害国家的;妾比同丈夫,没有不危害家庭的。如今有的大臣如陛下一样,擅自赏罚,这是非常不当的呀。从前司城子罕当宋国丞相时,自己掌握着刑罚大权,滥行其威,一年后就劫持了宋国国君,篡夺了王位。田常为齐简公臣子时,爵位之高,举国无人能及;财宝之多,富与国齐,其行私恩施私惠,下得百姓,上得群臣,暗中窃取齐国,并杀死了齐简公,窃得了齐国。这些事,世人皆知。现今,赵高有邪辟过分的心志、险诈叛逆的行为,所作所为与子罕为宋国丞相时如出一辙;其私人占有的财富,也象田常在齐国时那样多。他兼用田常、子罕的叛逆手法,窃取了陛下您的威信,陛下您若不早做打算,我担心他迟早会发动叛乱啊!”二世答复:“这是从何说起呢?赵高,其本是宦官,可他不因身处安逸就松懈放荡;也不因身处险境就改变忠心,他品行廉洁,修善行,靠自身努力得今日之地位,因忠心被提拔,因信义保禄位,我确实认为他是贤才,而你却怀疑他,这是为何呢?而且我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父亲,无见识无知识,不懂得如何治理百姓,而您的年纪又大了。我担心与天下人隔绝,若不把国事托付给赵卿,还能用谁呢?况且赵卿精明廉洁,辅佐尽力,下知民情,上适朕意,请丞相不用怀疑。”</div><div> 李斯这次选择了力争,说:并非如此。赵高,其本是卑贱之人,不懂道理,贪得无厌,孜孜谋取私利。其地位权势仅次于陛下,但他求取地位权势的欲望却没有止境,故我说实在危险呀。”二世不但不听李斯之言,还担心李斯杀害赵高,就暗中告知了赵高。赵高接着吓唬二世,诋毁李斯,说:“丞相如今所担忧的,只有我赵高,我若死了,丞相就会象田常那样,干那些弑君窃国的事了。”二世说:“就把李斯交给你这个郎中令查办吧!”</div><div><br></div> <h3> 赵高就拘捕了李斯,将其套上刑具,关在狱中。李斯仰天长叹:“天哪!可悲啊!无道昏君,怎能为其出谋划策呢!昔日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却免不了一死,他们尽忠而死,只可惜忠非其人。如今,我的智慧不及此三人,可二世的暴虐无道却远过于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不冤枉呀。况且二世治国,天下岂不大乱。不久前,其杀兄弑弟,自立为帝;又杀害忠臣,重用低贱之人;还修建阿房宫,对天下百姓横征暴敛。不是我不劝谏,而是他不听我的呀。凡是古代的圣明帝王,饮食有节;车马器物有数;宫室有度。且颁布命令和办事,增加费用而不利于百姓的皆一律禁止,故能得长治久安。可是二世,对兄弟,倒行逆施,不考虑会有什么样的灾祸;对忠臣,迫害杀戮,不考虑会有什么样的祸殃;还不吝钱财地大修宫殿,不恤百姓地厚赋重税。其行此三样,天下百姓就不愿听命了,现如今,造反之人已过天下人的半数,可二世仍然执迷不悟,还任用赵高为辅佐,我必将看见贼寇攻入咸阳,毁灭朝堂而成麋鹿嬉游之地。”</h3><div> "贼寇”确如李斯所预期,快要攻入咸阳了 ,但赵高不会让他亲眼看见了,其办事干脆利落,对李斯严加惩处,拷问李斯与其子李由谋反之事,将其家族、宾客悉数逮捕。赵高严刑拷打了李斯一千多下,李斯就是块铁,也受不了了,就冤屈地认罪招供了。</div><div> 李斯受此大辱,而不自杀,皆因其自负有大功,且实在没有反叛之心,希望能上书自辩 ,并期冀二世能醒悟过来而赦免他。于是,李斯写下了著名的《狱中上书》,煞费苦心地列举了自己的七宗罪,实际上是正话反说,表己之功。李斯列举:臣为秦治理百姓,已三十年有余了。我初到秦国时,正是秦国国土狭小之时,其时先王在位,地不过千里,兵不过数十万。我用尽了微薄之才,小心谨慎地执行法令 ;暗中派遣谋臣,以金银珠宝游说各国;暗修武备,整顿政治和教化,任用英勇善战之人为官;尊崇功臣,赏其高禄厚爵,故得以威胁韩 ,削弱魏,击破燕、赵,铲平齐、楚,终于兼并了六国,俘获了其国君,并拥立秦王为天子。这是我的第一宗罪过。秦国疆域广阔,又在北方驱逐了胡、貉,在南方平定了百越,更加显示了秦国的强大。这是我的第二宗罪过。尊崇大臣,高其爵位,得以巩固他们与秦的亲密关系。这是我的第三宗罪过。立社稷,修宗庙,以显主上贤明。这是我的第四宗罪过。统一度量衡、文字,颁布于天下,以树秦之威名。这是我的第五宗罪过。修筑驰道,兴建游观之所,以显主上志得意满。这是我的第六宗罪过。减轻刑罚,减少税收,以满足主上得万民之心的期愿,使万民拥戴主上,至死不忘。这是我的第七宗罪过。像我李斯这样作臣子的,所犯之罪,早就该被处死了。可皇上希望我竭尽所能,我才得以活到了今天,望陛下明察。”奏书呈上后,赵高让狱吏丢在一边,淡淡地说了句:“囚犯怎能上书!”</div><div> 为防李斯翻供,赵高派其门客十余人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审问李斯。李斯翻供,以实对答时,赵高就派人狠命拷打。后来 ,二世真的派人去查验,李斯却不敢再改口供了,招供认罪。二世非常高兴,说:“若没有赵君,我差点被丞相出卖了。”</div><div> 在李斯被下狱时,二世的使者也去到了三川郡调查李由,但其已被项梁所杀。赵高就又编造了一套李由谋反的罪状。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对李斯用了各种刑法后,将其判为腰斩咸阳市曹。李斯与次子被押解刑场时,回头对次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意即: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到(家乡)上蔡东门外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呀!说完后父子相对痛哭。不知此时李斯的脑袋里是否还会想起厕所和粮仓里的那两只老鼠。李斯三族的亲人---父族、母族和妻族,也皆被处死。”</div><div><br></div> <h3> 五、赵高、胡亥之死<br></h3><div> 李斯死后,赵高被二世任命为中丞相,无论大事小事皆由赵高决定。这个官衔实在太奇怪了,秦有左丞相、右丞相,或仅有丞相,这又来了个中丞相,这在秦的历史上是唯一一次,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也是唯一的一次。为啥是中丞相呢?实在不得而知,应该不会是意指赵高是个不阴不阳的中人。</div><div> 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朝堂之外,天下已然大乱;朝堂之内,赵高也意图谋反。为测人心,赵高心生一计,其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并说是马。二世大笑,说:“丞相搞错了,竟指鹿为马。”问左右大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曲意顺从赵高,说是马;有的直言是鹿。赵高就假借法律,暗中陷害说是鹿的大臣。以后,大臣们对赵高更是畏惧。</div><div> 赵高曾多次说,关东这些盗贼干不成啥事。可如今,项羽一众在钜鹿城下大败秦军,杀了大将王离后,继续前进,章邯所率之军又多次败退,上书请求增援。燕、赵、齐、楚、韩、魏皆有自立为王者。函谷关以东,百姓大都背叛了秦朝官吏而响应这些自立的诸侯王。项羽统领各诸侯义军四十万大军,西向函谷关而来。而沛公刘邦率兵十万也已攻入了武关,并派人秘密接触了赵高。时局如此敏感,赵高也怕二世发怒,诛杀了自己,于是谎称有病,不去朝见二世。这时,二世做了个梦,梦见白虎咬了他车驾的左骖(音“参”)马,他杀死了此白虎。梦醒后,二世觉得奇怪,不知祸福,心有不乐,就去问解梦之人。卜得卦辞,说: “泾水水神在作怪。”二世于是斋戒望夷宫,打算沉四匹白马于泾水,以祭祀泾水水神。</div><div> 二世因反叛者日益向西逼近咸阳,而遣使责备赵高。赵高惧怕不安,就暗中与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弟弟赵成商量,说:“皇上不听劝谏,如今事态危急,其就想嫁祸于我们家族。子婴仁爱谦卑,百姓对其爱戴拥护,我欲改立其为天子。”就以郎中令为内应,谎称有大盗,命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追捕,为防阎乐有二心,赵高还将阎乐之母劫持到自己府中为人质。阎乐率领着官兵一千多人来到望夷宫门前,捆绑了卫令仆射,喝问道:“盗贼从这里进去了,为何不加阻拦?”卫令答:“皇宫周围警卫哨所皆有卫兵严密防守,盗贼怎敢进入宫中?”阎乐又不是来讲道理的,其直接斩了卫令,率领随从官兵径直冲了进去,还边冲边射箭,宫中郎官、宦官等皆大惊,逃的逃,斗的斗,斗的数十人皆被杀。郎中令和阎乐接着往里冲,射中了二世的幄帐。二世非常生气,召唤左右反击,但左右皆慌乱而不敢动。二世逃入内宫,对唯一一个没有逃走的宦官说:“您为何不早些告诉我,竟到了如此田地!”宦官答:”我不敢说,才得以保全性命,活到了今天。若早说,我们这些人早就被您统统杀光了,哪里能活得到今天?”阎乐走近二世,说:“你骄横放纵、肆意诛杀,天下皆叛,你就自做打算吧!”二世问:“我能见见丞相吗?”阎乐拒绝。二世说: “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做个王。” 阎乐又拒绝。二世说:“要不我就做个万户侯。” 阎乐还是拒绝。二世又说:“要不我就和妻子儿女去做普通百姓。”阎乐玩够了,说:“我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诛杀你,你说得再多,我也不敢替你回报。”于是指挥士兵上前,二世被迫自杀。</div><div> 阎乐回报赵高后,赵高就召来所有的大臣 、公子,告知诛杀二世之事,并说:“秦国本就是个诸侯国,始皇君临了天下,所以称帝。可如今六国又纷纷自立为王,秦之地也越来越小 ,再顶着个空头的皇帝名号,不合适。还是该象过去那样称王才好。”于是赵高独揽大权地立公子婴为秦王,并将二世以平民的葬仪埋葬在了杜南宜春苑中。又让子婴斋戒,好去宗庙拜祖,并接受国王印玺。斋戒五日后,子婴与其二子商议,说:“赵高在望夷宫杀了二世,害怕自立遭群臣诛杀,就假义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已与楚地叛逆约定,灭掉秦宗室后,他就在关中称王。其让我斋戒,然后去朝见宗庙,这是想在宗庙中将我杀掉。我推说生病不去,赵高必会亲自来请,他来了,我们就杀掉他。”赵高派人去请子婴,前后去了好几拨,子婴都推托,赵高果然亲自去请。说:“此乃国之大事,君王为何不去呢?”子婴趁机在斋宫杀了赵高,并灭赵高三族,示众于咸阳。</div><div> 观子婴的雷厉手段,很有重振秦之威风的味道。但如今,一切都晚了!子婴为秦王仅四十六天,楚将刘邦就在打败秦军,进入武关后 ,来到了灞上,并派人去招降子婴。子婴只得用丝带系上脖子,驾着白车白马,捧着天子的印玺符节,在轵道亭旁投降。刘邦于是进入咸阳,却没有独占秦宫,而是封了宫室府库,回军驻扎在了灞上。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大军来到,杀了子婴、及秦所有的公子、宗室,还屠城咸阳。并烧宫室,虏宫女;尽收珍宝货财,与各路反秦的自立诸侯一块分了。秦朝正式宣告灭亡。</div> <h3> 六、结语<br></h3><div> 李斯辅佐始皇嬴政三十余年,职位越升越高,直至位极人臣。可在沙丘之变中,其与赵高、胡亥密谋,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死了长子扶苏、将军蒙恬。仅仅两年后,已七十七岁的李斯就被赵高、二世胡亥以莫须有的谋反罪斩于咸阳市曹,并被灭了三族。</div><div> 二十一岁的胡亥在赵高谋划下,窃得了天子之位。但其德不配位,继位不久,天下纷纷反叛暴秦,砍下树枝当武器,举起竹竿做旗帜 。仅仅三年后,二世胡亥就被赵高诛杀,四十六天后,刘邦攻入咸阳。历五百余年才夺得天下的秦国,在一统天下达到辉煌顶峰后,仅仅十四年就轰然坍塌。</div><div> 宦者赵高没能窃得秦之天下,却在大博弈中,为灭秦出了一把大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