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之行

枫儿

<h1> </h1><b> </b> “无限风光在险峰”,当我们背着行囊,忍受着高原反应,攀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黄龙风景区时,原先艳阳高照的天气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气温也降到了极点,寒冷、暴雨、狂风、高反以及不远处的雪山几乎把我们劝退回去,为了继续领略具有“人间瑶池”之称五彩池,我们还是咬了咬牙继续冒雨前行... ...<h3> 第一篇章:自然</h3><h3> 对于90%依靠客水来维持生计的山东半岛居民来说,水是比较珍贵的,但是当我们飞临四川上空的时候,俯视整个巴蜀大地,只见一条条蜿蜒的江河像人类的血管一样滋润着天府之国,一个个湖泊星罗棋布的镶嵌在这片神秘、富饶的成都平原上。在飞机上播放的介绍成都的片子上有这么一句话———成都是一个被水滋润的城市,看来的确如此。我们去的九寨沟离成都450公里,沿213国道一路向西北前进,国道边上波澜壮阔的岷江一直陪伴着我们,浑浊的江水被片片杂石溅起数米高的浪花,激流东去。</h3> <h3><font color="#167efb">滚滚的岷江是四川的母亲河。</font></h3> <h3>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有“童话世界”之称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如果要问“人间有天堂吗?”,当你游览完九寨沟后,你会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天堂就在你周围。</h3> <h3>“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美就美在水上,114个“海子”掩映在青翠欲滴的树荫之间,宛如天上的仙女撒向人间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色彩斑斓、似真似幻、一阵凉丝丝的夏风吹过,湖面上惊起一圈圈涟漪,清澈见底的海子显得更加妩媚动人了。</h3> <h3>五花海是九寨沟诸景点中最精彩的一个,含碳酸钙质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成五颜六色,蓝的湛蓝、绿的墨绿、黄的翠黄,色彩之丰富、姿态之万千,简直就是“独霸九寨”!</h3> <h3>九寨沟瀑布群是九寨沟最为灵动的一群元素,他们或从峭壁凌空飞落,状如白绫脱轴、袅袅娜娜,姿态千般;或从洞上翻崖直下,形若水晶珠帘,垂挂洞前,妙趣横生。</h3><h3></h3> <h3>在这些瀑布群中,最令九寨沟得意的是珍珠滩瀑布,这也是86版《西游记》片尾拍摄取景地之一。</h3> <h3>这张图片想必大家都很熟吧?</h3> <h3>九寨沟珍珠滩,86版《西游记》孙悟空大战蜘蛛精和蜈蚣精的拍摄地。</h3> <h3>海拔3、4千米的黄龙风景区位于雪山脚下,虽是热浪袭人的7月份,这里却寒气逼人。</h3> <h3>幸好他娘俩带着厚衣服,而我... ...</h3> <h3>一开始艳阳高照,顿时就雷雨大作,怪不得导游说这边几乎不看天气预报,我们冒着雨继续前行,好不容易来到具有“人间瑶池”之称的五彩池,位于珉山脚下的五彩池因地质含有丰富多样的碳酸钙质而显得五颜六色,不愧为“人间瑶池”。</h3> <h3>都江堰-----中国三大古代工程中唯一一个仍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h3> <h3>李冰得意之作----涝时六四分成、旱时四六分成,古人的智慧真的很了得。</h3> <h3> 第二篇章:文化</h3><h3> 要深入研究一个地方的文化精髓,必然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成都也不列外。从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三国时期的“汉昭烈墓武侯祠”,以及至今仍破解不了的“三星堆文化”,这片神秘的蜀地激起人们联翩的浮想,这也是我决定去四川的一个自私的想法(本来媳妇想去云南,被我“武断”了)。要了解三星堆文化的可点击下面:</h3><h3><br></h3> <h3>最初了解武侯祠是从杜甫的一首《蜀相》</h3><h3>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h3><h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h3><h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h3><h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h3><h3><br></h3><h3>本来这是一处刘备的汉昭烈墓,但是人们好像忘记了蜀国的皇帝,却永远记住一位名垂宇宙的丞相-----诸葛亮。</h3> <h3>当年岳飞带兵走到此地,感念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了“三顾之恩”戎马倥偬的一生,挥泪甩笔写下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读来令人泪流满面,无不被诸葛亮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所感动。</h3><h3></h3> <h3>从刘谌的哭庙到后来历代老百姓对武侯祠的顶礼膜拜,无不说明了一点----文化、功绩是留给后代的唯一的遗产。</h3><h3></h3> <h3>说到文化,饮食文化似乎是一个永远都绕不过的话题,这次旅游当地旅行社为了迎合我们青岛人的口味也煞费心机的安排了几次具有沿海特色但又有川菜底蕴的盛宴。一是以四川是熊猫的故乡为主题的熊猫套餐,二是突出川菜特色的川西坝子麻辣火锅,真叫人一个“爽”字了得,川菜的当家菜系——鸭肠、夫妻肺片、回锅肉、麻辣鸭头、肥肠粉等等,令我等望锅兴叹。任何食材必须有麻辣调料在里面,简直就是无辣不成席。成都就是成都不愧为天府之国,旅游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当地旅行社又安排了我们去了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附近的“四海一家”自助餐厅,我们团队一行13人乘坐电梯到了7楼,顿时被眼前琳琅满目的美食惊呆了,有突出四川当地特色的蜜汁叉烧、麻辣龙虾、龙抄手、拔丝油糕、泡菜等美食,还有进口高档海鲜---三文鱼片、帝王蟹、北极甜虾等,儿子排队还得到了一盘现切的刺身,牛排也是现煎的,要几分熟直接跟厨师说,还喝到了梦寐以求的清酒和嘉士伯啤酒。其他各种小吃更是让我们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吃了。我们三个家庭8个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品尝着特色美食,喝着个小酒不时看看车水马龙的成都街头,无尽的回味着几天来的所见所闻,顿时感到人生至此夫复何求?成都是一个讲究慢生活的城市,据说一碗肥肠粉、一碟四川泡菜再来几两四川小烧就可以吃上半天喝上半天,细嚼酸甜苦辣、淡看云卷云舒,这种惬意的慢生活真令人流连忘返。</h3> <h3>锦里和宽窄巷子诠释了成都的夜生活是如此的的炫丽,也浓缩了几乎所有的小吃。</h3> <h3>到了四川必然要到享誉全国的985、211大学----四川大学去看看,这也是我们每次外出旅游的一个惯例。</h3> <h3>夏日的川大,荷香满园、绿树成荫,浓郁的文化氛围孕育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四川大学,由邓小平题写的“四川大学”校名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h3> <h3> 第三篇章:大爱<br> “爱”或许是人世间一种身心超越现实的纯美反应,不求回报只求奉献。家庭亲人之间的爱、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尊重的爱,都是这次旅游带给我的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九寨沟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给游人以美的的享受,我们要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九寨沟管理方也不遗余力的尊重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厕所是一次性的收集后打包运下山、一切服务的房屋都是木质的,就连包电缆的塑料管也用树皮包扎好,“沟内游、沟外住”的管理理念更是尊重大自然的一种深刻体现,是的,你对大自然越好你得到的越多。九寨沟所处的川西实际上是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区域,贫穷、落后或许是阿坝藏羌自治州的一个标签,他们一个最主要的收入就是九寨沟的旅游收入,450多公里的国道213沿线两边商户成千上百,他们就靠着去九寨沟的旅客带给他们一点收入。可以说九寨沟养活了半个川西。<br></h3> <h3>背后的高山堰塞湖。水深100多米,水底有一整个村庄已经沉睡了七八十年了。</h3> <h3>映秀镇,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心,一夜之间上万人永远的长眠于此地。</h3> <h3>茂县,在我们动身去四川的前一个月突发泥石流,整个村庄都被无情地吞噬了。</h3> <h3>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无不引起我们对生命的再一次考量,功名与利禄、富贵与贫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一句话最真实——活着就是最好!</h3> <h3>这次旅游也深深地感受到儿子的确长大了,全程自己拉送着我们全家的行李箱,也不再和小的时候一样要各种各样的零食玩具了,一路有说有笑,还不时的给我们出谋划策。凡事积极行动。</h3> <h3>儿子已经和他妈妈一样高了。</h3> <h3>下一张图片是我们全家2013年到内蒙大草原旅游时拍摄的,当时儿子要漂流,媳妇不同意,当时儿子的表情是这样的。。。</h3> <h3>我同意了他的漂流后,他的表情是这样的。。。前后不过五分钟。<br></h3> <h3>时间可以改变一切,环境可以造就一切,我们都是大自然界的子民,唯有爱,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扎西德勒。。。。</h3>

九寨沟

我们

成都

四川

大自然

旅游

五彩池

人间

一个

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