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追梦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父母学校</b></h1><h3 style="text-align: right;">--刘良华家庭教育讲演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div> 学校教育的确是值得期待的事,正常的学校乃是孩子游乐的家园,是儿童之家。可是,如果整个社会鼓励竞争,如果政府把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预备所,如果家长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唯一的指标,那么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就不得不顺应社会、家长的期望而做大量“非教育”甚至“反教育”的事情。既然整个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有那么多非教育、反教育的要求,那么,家长若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就不必对学校教育期望过高。</div><div><br></div><div> 事实上,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学校教育总是时好时坏,都不那么乐观。美国教育家杜威对当时美国学校教育的描述所显示出来的美国学校教育的衰败和僵化,与当今中国学校教育几乎没有差异。按照德国学者罗姆巴赫的说法,现代学校教育接近“饲养”。在没有被饲养之前,所有野生动物都因其野生而拥有美好的野性。“禽类极为矫健,野猪富有攻击性并且决不会让自己在安逸中变得肥胖并被宰杀。”1这些野生动物一旦经过“饲养”,其野性便逐渐萎缩、消退,动物丧失了它的固有特性。“在相同的过程中人也丧失了它的固有特性,他的皮肤变得苍白,他的身体组织变胖并且他的性格变得平和而易于交往。如此发生的,就是洛伦兹曾称之为人的‘家猪化’的现象。这种家猪化过程今天仍在发生。” </div><div><br></div><div> 任何一个懂教育的校长或老师都会期望把学校做成儿童的游艺、互助、欣赏自然的地方。儿童的身体与心智尚不发达,儿童天真而无邪,需要有一个比较纯净、洁净的类似家庭的地方为他们提供保护。</div><div><br></div><div> 任何一个懂教育的校长或老师都会期望把学校做成儿童求知、交游、在竞争与合作中相互切磋的地方。同学少年,激情飞扬,他们需要有一个安放青春的类似实习基地的场所。</div><div><br></div><div> 任何一个懂教育的校长或老师都知道,学校除了满足儿童审美的欲望、求知的欲望和交往的欲望,别的课程与作业,一概多余。</div><div><br></div><div> 可是,当学校只是一个让孩子接受“社会化”的营地,或者,只是一个为选士、或训练工人的职业培训机构,当学校的教师成了教练、裁判、监工、衙役,惟独没有情感的传道、满足求知欲的辅助、推动交往交游的激励,那么,家长就不能对学校教育期望太高。如果学校教育不是独立的,任何校长和教师都不得不成为上传下达的执行者。</div><div><br></div><div> 学校成为教育的荒地,表面上看,全部责任在于校长和教师。校长和教师中有精英,有贤人,有大智大勇者,有热血沸腾者。只是,在中国式的选拔的标准、招考制度和就业制度之下,校长和教师群体中的大智大勇者、热血沸腾者,迟早会心灰意冷、玩世不恭,以维持稳定为办学第一方针,以“千万别出什么乱子”为校训、校风。</div><div><br></div><div> 何况,学校教育原本就无法承担教育的全部责任。人的一生中往往会经历三种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家庭教育;三是社会教育。三者之中,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社会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比较而言,学校教育是最不重要的。可是,人们往往既不重视社会教育,也不是重视家庭教育,而把所有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使学校不得不承载了大量本不该由学校承载的责任,也使学校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当家长和社会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的时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就会因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而沦为“差生”或“双差生”。</div><div><br></div><div> 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家庭是人成长的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按照弗洛伊德的思路:如果孩子在童年没有父母的适宜的陪伴和教育,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了冷落、压抑或打击,他长大之后就会做噩梦,甚至可能出现种种精神疾病。</div><div><br></div><div> 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根本,也是父母本人生活的根本。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一旦失败,整个人生就陷入悲剧。</div><div>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也因此有人提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3相关的说法是,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div><div><br></div><div> 按照康德的说法,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4可是,中国的父母普遍保持一个朴素的心态: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div><div><br></div><div> 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实在是过于“掉以轻心”。他们不愿意把家庭教育当作一个真实的难题。</div><div><br></div><div> 中国的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div><div> 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儿童”,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问题儿童”的问题可能包括:孩子太自私,从来不体贴父母劳动的艰辛,从来不知道感恩;孩子喜欢侵扰他人,从来不愿意帮助他人甚至不愿意为父母提供最简单的帮助;孩子总是心浮气躁,无法安静下来,孩子做事总是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或者,孩子安静有余而开朗不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孩子在外人面前总是躲躲闪闪、畏畏缩缩;孩子自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孩子对生活不抱希望。他忧郁,自闭;他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到厌恶甚至恐惧……</div><div><br></div><div> 但是,即便发现自己的孩子成为“差生”,不少父母依然把拯救孩子的期望托付在学校那里。家长可能会向学校的校长或老师求助,可能会请家庭教师,但唯独忘记了家长本人应该承担的责任。</div><div><br></div><div> 教师的确是重要的,不少教师会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他人”。但总有一些“问题学生”让教师感到无能为力。如果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如果学生的家庭环境没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或者,如果学生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那么,教师对学生几乎爱莫能助、无能为力。</div><div><br></div><div>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某些家长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问题或问题很严重,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过于敏感和焦虑。对孩子成长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是一个错误;对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过度关注,像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所提示的那样“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忘记了教育的秘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也是一个问题。</div><div><br></div><div>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既可能过于冷漠、粗心,又可能过于强迫、焦虑。这正是我们倡导“新父母学校”的原因。</div><div><br></div><div> 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为孩子提供“后天遗传”。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div><div><br></div><div> 父母的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事实上,父母真正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div><div><br></div><div> 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的长势就好;家庭环境坏,孩子的长势就坏。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会成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div><div><br></div><div> 胡适曾提出文明的三个标准:“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怎样待小孩子”,这是家庭教育的大事。</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章 &nbsp;</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 </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家长总是满怀期望又忐忑不安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学校也一直在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可是,事实上,学校每天都在让某些孩子掉队。很少有哪个校长和教师故意为难孩子,校长和教师接受了家长和社会的委托,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负有责任。可是,无论校长和老师多么努力,总有一些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生活。</div><div><br></div><div><b>一、关于家庭教育的几个调查报告</b> </div><div> 没有人会否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体、性格和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是,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少研究者对此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的“科尔曼报告”和日本的“三浦展报告”。在借鉴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也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一致地显示: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科尔曼报告:</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1966年,美国人科尔曼博士发表一份教育调查报告。这个调查研究的结果令美国人大吃一惊:在此以前,人们只知道,黑人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而且越往后差距越大。科尔曼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这种差距主要是学校的办学条件造成的。调查结果却发现,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校舍设施、教师工资等有形条件上的差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而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条件,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div><div><br></div><div> 这个调查研究的对象原本是学校教育,但它促使美国政府和美国家长开始关注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科尔曼报告”发表后,人们开始从两个方面调整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一是重视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二是重视学校教育背后的家庭教育。</div><div><br></div><div> 现在看来,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成绩,这是一个事实。尽管存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现象,但普遍而言,如果父母的经济收入较低,那么,孩子的学业成绩就偏低;尽管存在“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现象,但一般而言,如果父母亲的经济收入较高,那么,孩子的学业成绩普遍较高。</div><div><br></div><div> 这并不意味着穷人的孩子就注定了成绩低下,因为贫穷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果父母处于谋生状态,最好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如果孩子真实地体验了父母劳作的辛苦与辛酸,那么,孩子会增加改变命运拯救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div><div> 不过,贫穷虽然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也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人,倒是需要为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的深渊。</div><div><br></div><div> 一般而言,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有好的学业成绩,原因在于:富裕是一种高级的教育资源,但是,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父母有高级的教育方法。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否则,如果孩子因家庭富裕而四体不勤、傲慢虚荣,那么,富裕不仅不是孩子成长的资源,反而成为孩子成长的祸害。中国的民间经验是:“富不过三代”。</div><div><br></div><div> 遗憾的是,“富不过三代”这条民间古训几乎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咒语,不少比较富裕的家庭,常常被这条古训不幸而言中。</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三浦展报告:</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2007年,日本人三浦展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三浦展的调查报告显示了父母的生活习惯与孩子成绩之间的某些微妙关系:</div><div><br></div><div> 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有条理却也有趣的母亲,比较能养育出成绩好的孩子来。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也比较混乱。……成绩越差的孩子,越依赖便利店的食物。</div><div><br></div><div> 三浦展的建议是:“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要父母突然之间大量增加收入或许不太可能,更不用说突然提高自己的学历。既然如此,身为父母唯一能努力的,就是设法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生活习惯将影响孩子的成绩:“成绩越好的孩子,个性越主动,同时比较会运动,朋友也比较多,但成绩越差的孩子,不仅个性较被动,也很不擅长运动,同时朋友也比较少,基本上很爱打电玩。” &nbsp;</div><div><br></div><div> 科尔曼报告以及三浦展报告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三好孩子”(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 。或者说,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能干,他们很难改变孩子在学校成为“差生”的命运。</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3.我们的调查研究:</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10个因素</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为了查明家庭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我们做了相关的调查。随机选取2所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共2225人接受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隔代教育,父母陪吃饭频率,父母在家睡觉频率,吃零食频率,看电视频率,排便频率,听故事频率,劳动频率,运动频率和艺术特长等10个维度。在问卷调查之后,针对某些特别的问题(比如有祖父母陪伴的孩子普遍成绩较好)做了访谈。完整的问卷如下:</div> <h3>亲爱的同学们:</h3><div> 你好!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我们组织了本次问卷调查。请在符合你情况的“□”内打“√”。对于调查结果,我们保证严格尊重你的个人隐私,请放心填写。衷心感谢你的配合!</div><div><br></div><div>姓名__ 性别__ 年级__ 班别__</div><div>学号__ 母亲职业__ 父亲职业__</div><div><br></div><div>1.在6岁以前,主要负责照顾我的人是:</div><div>□ A.父母 □ B.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 C.保姆 □ D.其他_____</div><div><br></div><div>2.妈妈或爸爸陪我吃饭的情况是:</div><div>□ A.经常 □ B.有时 □ C.很少 □ D.从不</div><div><br></div><div>3.妈妈或爸爸在家里睡觉的情况是:</div><div>□ A.经常 □ B.有时 □ C.很少 □ D.从不</div><div><br></div><div>4.我吃零食的情况是:</div><div>□ A.经常 □ B.有时 □ C.很少 □ D.从不</div><div><br></div><div>5.周一至周五,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div><div>□ A.半小时以内或不看电视 □ B.半小时至1小时 </div><div>□ C.1小时至2小时 □ D.2小时以上</div><div><br></div><div>6.我的大便习惯是:</div><div>□ A.一天多次 □ B.一天一次 □ C.两天一次 □ D.三天以上一次</div><div><br></div><div>7.小时候,我听家里人讲故事的情况是:</div><div>□ A.经常 □ B.有时 □ C.很少 □ D.从不</div><div><br></div><div>8.我做家务的情况是:</div><div>□ A.经常 □ B.有时 □ C.很少 □ D.从不</div><div><br></div><div>9.我在课余时间运动(如跑、跳、打球等等)的情况是:</div><div>□ A.经常 □ B.有时 □ C.很少 □ D.从不</div><div><br></div><div>10.我的艺术特长(如琴棋书画等等)的情况是:</div><div>□ A.有 □ B.没有</div> <h3>  结果显示:有祖父母陪伴的的孩子成绩比较好,前提是,孩子的父母同时也陪伴孩子,而不是把孩子仅仅交给祖父母。</h3><h3><br></h3><h3> 不少家庭有三代同堂的现象,这样的教育效果比两代同堂的更好,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果父母经常陪孩子吃饭,孩子的成绩比较好。如果父母经常在家睡觉,孩子的成绩比较好。少吃零食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少看电视(每天控制在“半小时以内”)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正常频率(一天1次)排便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经常听故事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经常或有时做家务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从不做家务”的学生。在音乐、运动和美术方面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h3><h3><br></h3><div> 另外,父母职业与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有影响。其中,父母为医生或老师的孩子学习成绩远远高于全体平均水平,而职业为商人的孩子学习成绩远远低于全体平均水平。父母职业为医生或老师,孩子学习成绩好,这与其父母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稳定、思想观念新、工作有规律,从而与孩子交流较多有关系;父母职业为商人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这主要与父母长时间不在家,与孩子的交流少有关系。</div><div><br></div><div> 不过,如果老师做了“领导”,孩子的成绩就可能比较差一些。原因是,领导的孩子往往受周围的关注、恭维,如果孩子到了学校,老师(不仅同学)就会围着这个孩子,讨好这个孩子。这对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性格养成很不利。至于老师,这个问题就不太严重。但老师最好不要轻易把孩子带到学校,因为那样也会容易让这个孩子引起周围其他老师的关注、恭维。</div><div>如果老师的孩子的成绩或性格不太好,可能是因为老师没有处理好爱与秩序的关系。老师一般都讲秩序、纪律、规则,但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首先是父母而不是老师。如果老师回到家里,仍然是老师的面孔,孩子就会失望、难过、拒绝。也有现代家长(尤其是大学教授)过于强调孩子的自由和民主,结果,孩子在家里很自由、民主,而到了学校之后,学校不那么民主、自由,孩子就会把所有的不适应都怪罪到老师那里。这正是为什么大学教授的孩子往往出现“成长的烦恼”的原因。</div><div><br></div><div> 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长大,这是对的。只要有条件,家长就应该让自己的孩子过自由的生活。但是,在让孩子过自由的生活的同时,必须让孩子理解自由的边界和底线。至少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自由不能以干涉或破坏他人的自由为前提。“如果你想开快车,就必须保证你有非常好的煞车。</div><div><br></div><div> 你不能给孩子太多自由,除非你有办法限制他们,让他们的行为举止守规矩。”12如果做不到这些自由生活的“金规则”,倒不如让孩子接受某种权威的教育。 </div> <h3>二、别国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 </h3><div> 不见得别国的教育(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比中国的教育优越,但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比较一致的现象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身体、交往和精神的教育。而不那么发达的国家往往重视知识教育以及相关的选拔考试。</div><div><br></div><div>1.英国和美国:用橄榄球培养精英 </div><div><br></div><div> 英国和美国的教育虽然培养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他们的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知识学习(甚至有所谓“反智教育运动”13),而在于身体教育、交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英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所隐含的“好人”或“人才”形象,既是文质彬彬的绅士,也是身体强壮的运动爱好者。在文明的绅士和野性的运动者之外,若有一技之长而自食其力、独立生存,就构成完整的好人或人才。</div><div><br></div><div> 英国素有绅士教育的传统,英国人占尽“绅士风度”的教育先机,但英国人在“绅士风度”的同时,重视以体育的方式训练人的高贵的意志力。英国人相信,严酷的体育训练“能够给英国的特权阶层提供痛苦的经验和耐久力,塑造坚强的人格和体魄,使他们有能力和意志完成上帝的使命。”在中国人的印象中,英国教育的典型特征是儒雅的“英国绅士”,但是,真实的英国教育更重视培养所谓“雄健的基督徒”。</div><div><br></div><div> 美国的教育几乎完整地延续了英国教育的传统,却使体育更进一步,使篮球、足球、棒球等野性的球类运动全国风行,尤其以美国特有的橄榄球激发和保卫“美国精神”。美国人让孩子打球,既是身体教育,也是人格教育。“让孩子学会融入群体,并通过自己对这个群体的贡献和牺牲来赢得大学的承认。这里培养的,是领袖才能,和同伴的纽带、对集体的忠诚、对对手的尊重,乃至公平的竞争、无论胜败都要维护自己的荣誉的基本道德品性。”</div><div><br></div><div>14</div><div> 美国教育沿袭了由古希腊传承下来的以体育为核心的“尚武”传统。美国人对体育寄予厚望:竞技体育培养学生的忠诚、勇气、合作精神和男子气概,能够教他们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拼到最后一口气,同时懂得自我控制、遵守规则、保持荣誉和尊严、公平竞争。体育比赛把那些驼背、软弱、病病歪歪的学生转化成了强健、精力充沛、体格完美的理想型精英。</div><div><br></div><div> 典型的美国体育就是橄榄球运动。在他们看来,运动场上是证明自己的领袖才能的地方。尽管橄榄球显得野蛮,1904年美国有21人在橄榄球赛中丧生。1905年,媒体刊登了一位运动员死亡的照片:他的脸被打得完全血肉模糊、无法辨认。这张照片让全国震惊。不少大学由此退出橄榄球比赛。但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坚信国家需要那些有勇气进行坚苦卓绝的奋斗、对抗心灵和身体的敌人的男子汉!他把学校校长邀请到白宫,召开改革橄榄球的会议,强调橄榄球运动所蕴含的美国精神。橄榄球由此蒸蒸日上。“二战后,美国的大学教育虽然越来越注重知识训练,但体育仍然是教育之本,大学申请的竞争中,体育还是一个重要的筹码。这大概也构成了中美教育的重要分途。”</div><div><br></div><div>15</div><div> 西方传统上是个尚武的社会,当今的美国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体育由此成为教育的一个核心。看看美国的统治阶层,从政治家、将军、企业领袖,到媒体“大腕”、大学教授,运动健将到处都是。不喜欢体育的反而成了怪人。相比之下,读书只是私人的事情。读书好常常会给人一种与世隔绝、自私自利的印象。当时读书刻苦、功课甚好的犹太人,就是这样的典型,让许多人不屑于与之为伍。</div> <h3>2.日本的意志力教育:武士道精神 </h3><h3><br></h3><div> 日本教育显示出三个特色:一是武士道精神(日本的“相扑”运动亦隐含了这种精神),重视意志力训练。二是认可等级秩序以及追求完美的A型性格和敬业精神。三是“耻感”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开放心态。</div><div><br></div><div> 日本人的首要特点是崇尚“意志力”,鄙视“懦夫”和“病夫”。日本家长和学校普遍重视“大冬天穿短裤”式的冬季长跑或以及磨练孩子毅力的冬令营、夏令营活动。日本文化界流传各种版本的重“精神”轻“物质”的故事。在战争年代,日本政治家以及军人反复强调:“战争并不是军备的较量,而是日本人信赖精神与美国人信赖物质的战争。”</div><div><br></div><div> 16在战争中,日本的广播更为极端,甚至说在战斗中,精神可以战胜死亡这种生理上的现实。有家广播电台曾播送过一个英雄飞行员战胜死亡的神话:空战结束后,日本的飞机飞回机场。一个大尉从自己的飞机上下来后,站在地上,用双筒望远镜注视着天空。当他的部下返回时,他一架一架地数着,脸色有些苍白,却镇定。看到最后一架飞机返回,他写了报告,向司令部走去。到了司令部,向司令官作了汇报。然而,刚汇报完,他就倒在地下。在场的军官们赶紧上前去帮忙,但他已经断气了。经过检察,发现躯体已经冰凉,他的胸口上有弹伤,是致命的弹伤。一个刚断气的人;身体不可能是冰冷的。而大尉的身体却凉的象冰块一样。大尉肯定是早就死了,是他的精神支持他作了这次汇报。可以肯定,是已逝的大尉所怀抱的强烈责任感创造了这样的奇迹。17</div><div>日本人的第二个特点是认可等级秩序,强调“各得其所,各安其份”。“尽管日本近年来西方化了,它依然是个贵族社会。人们在每一次寒喧,每一次相互接触,都必须表示出双方社会距离的性质和程度。”日本人不仅要懂得向谁鞠躬,还必须懂得鞠躬的程度。“不仅等级差别要经常以适当礼仪来确认(虽然这是极重要的),性别、年龄、家庭关系、过去的交往等都必须考虑在内。”18与“等级制”以及“各得其所,各安其份”相关的是追求完美的敬业精神。网上流传的《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讲日本邮局职员如何敬业的故事)19以及鲁迅的《藤野先生》所叙述的日本人在工作中的敬业状态绝非个案。也有人把这种性格称为“A型性格”:追求完美,谨慎、重细节和技艺、守秩序,有团队精神。</div><div><br></div><div>20</div><div> 日本人的第三个特点是“耻感文化”和开放精神。表面看来,日本人是“矛盾”的:既有菊花的审美追求,又有武士道的“刀郎”精神:虽彬彬有礼,但又很蛮横、倔傲。既无比顽固,又极易适应激烈的革新;既性格温顺,又不轻易服从上级的控制;既忠诚、宽厚,又心存叛逆,满腹怨恨;既勇敢成性,又怯懦;他们的行动完全出自考虑别人的评价,即自己的面子,又具有真诚的良心;既在军队中接受机器人式的训练,又不服管教,甚至犯上作乱;既热诚倾慕西方文化,又渲染他们顽固的保守主义。既写一本书讲这个民族如何普遍爱美,如何对演员和艺术家给予崇高荣誉,如何醉心于菊花栽培,又崇尚刀剑和武土的无上荣誉。21但总体而言,这个民族的“耻感”文化和“岛国”的危机感使他们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开放而学习一切先进的文化。现代日本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势头,主要因为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因为明治政府派出了“岩仓使节团”。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维新。为向欧美学习,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了48人组成的以岩仓为首的政府使节团(史称“岩仓使节团”),赴欧美12国进行了长达20个月的考察。回国后,他们在提交的考察报告中,用“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概括他们的访问感受。始惊就是他们到了欧美,看到了西方发达的文物制度,最初感到吃惊;次醉就是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终狂就是回国之后,最终下决心疯狂地向西方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动与成就,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但日本人在考察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所体验的“始惊、次醉、终狂”22感受,对后来日本的崛起发生了持久的影响。</div><div><br></div><div>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在这场“夏令营中的较量”中,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的差距让国人震惊:“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日本孩子吼声在草原上震荡: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中日两国孩子胜利抵达了目的地狼宿海。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宫崎市议员(应改为日方队长----作者注)乡田实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这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div> <h3>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以“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名义逼迫或诱导学生无休止地学习书本知识。人们对知识教育不是没有争议和批判,但争议和批判的要点只在于:高考究竟应该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还是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殊不知,无论是知识的记忆,还是知识的创造性应用,都不足以构成人才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关键要素不是知识,人才的关键要素在于意志力(德性)和体力。</h3><h3><br></h3><div> 中国学生的意志力和体力薄弱,外国学生的意志力和体力发达,这正是中外教育的关键差异。如果让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一起参加远足夏令营,日本学生往往会坚持到底,中国学生很可能中途退场。如果让中国学生和俄罗斯学生踢足球?中国学生的意志力和体力能够和俄罗斯学生较量吗?</div><div><br></div><div> 2011年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结果以0-15收获一场惨败。而且,俄罗斯的小球员的年龄都在11岁以下,而中国参赛的小学生是三至六年级的混编球队,所以中国孩子在身高上占有优势。但在比赛中,身材高大的中国学生跑了20分钟就气喘吁吁。</div> <h3>3.中国式教育:少思考、少运动和少交往 </h3><div>中国教育唯一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识学习以及相关的考试成绩。为了提高知识学习成绩,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逐步发展出三个经验。</div><div>一是多练习,少思考。多练习的原理是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因此,多练习甚至题海战术据说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和家长相信:学生只有把知识转化为答题技能,才有可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把知识转化为答题技能的最佳途径乃是反复操练甚至像训练体操运动员那样需要必要的“过度训练”。相反,如果学生沉溺于思考,沉迷于创造,那么,这种思考和创造性活动不仅不能提高考试成绩,反而使考试成绩受到干扰。中国孔子早就以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后面这句话把“思”的害处说得很严重,几乎使他曾经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中的“思”成为多余的累赘。与之相应的教育假设和教育结论是:学习成绩与学生智力没什么关系,甚至,越聪明的学生,考试成绩可能越低。而在中国的选拔考试中,不聪明是可以容忍的,不能容忍的是知识记忆能力和考试答题的能力的低下。</div><div>二是多安静,少运动。中国相信静能生慧、非宁静无以致远。即使因安静而导致身体不佳,也是值得期待的,因为,知识学习是否有效,恰恰不需要身体发达。相反,中国人相信,四肢发达者,一定头脑简单。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似乎一直持警惕的态度。在中国的学习文化和考试文化中,如果某个学生身体长得过于结实,尤其是脑袋结实,往往会成为老师或同学的笑柄。脑袋结实似乎意味着脑子不灵活,不灵光,不通透。因此,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并不鼓励学生热爱运动。常见的现象是,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身体不健康或者有程度不同的神经质。中国小说里也不乏这样的身体有病的才子或才女,《红楼梦》里的才女往往身体不太好,比如林黛玉。与之相应的教育假设和教育结论是:学习成绩与学生身体没什么关系,甚至,越身体健康的学生,考试成绩可能越低。越有神经质的学生,考试成绩可能越好,这里面的原理可能是:神经质的学生比较敏感,而这种敏感的精神气质对知识学习是有益的。</div><div>三是多独处,少交往。这条经验与多安静、少运动比较接近,但它更强调学生的专心。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发明的经验是“专心致志”、“一心不能二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相反,如果学生热衷于交往,女孩像个交际花,男孩像个交际男,那么,他的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就会严重受影响。尤其不能发展“恋爱关系”。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对“早恋”现象高度警惕。甚至,为了鼓励学生一心一意地学习,不少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尽量不参与班级管理,不参与学生神社团,不参与社会活动。比较突出的状态是,某些学生不仅不与他人交往,甚至有某种“自闭症”状态。这些自闭症患者虽然交往能力低下,但这个群体中往往有学习成绩优异者,而且,这些自闭症患者一旦学习成绩优异,就会让那些正常的学生望尘莫及。与之相应的教育假设和教育结论是:学习成绩与学生交往能力没什么关系。甚至,学生的交往能力越强,考试成绩可能越低。越有自闭倾向,考试成绩可能越好。</div> <h3> 有一个关于中美教育考察团的故事一度在中国教育界流行。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h3><h3>(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h3><h3>(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h3><h3>(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h3><h3>(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h3><h3><br></h3><h3>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h3><h3><br></h3><h3>(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h3><h3>(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h3><h3>(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h3><h3>(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h3><h3><br></h3><h3>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h3><h3><br></h3><h3>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25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它所隐含的中国教育的危险与危机倒是真实的。</h3> <h3>三、中国家庭教育的危险与危机 </h3><h3><br></h3><div>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既有爱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为只有爱而没有安全感,要么因为只有安全感而没有爱。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没有爱又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在这个地方,“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皮特语)“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语)</div><div><br></div><div>1.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保姆的后果</div><div> 孩子之所以不适应学校生活,除了父母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没有陪伴孩子的成长,把孩子交给了祖父母或保姆。</div><div><br></div><div> 不少父母竟然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于是让孩子1至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可是,单独由祖父母养大的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生活,他们在学校往往会成为“问题儿童”。他会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者,成为侵犯他人的捣乱者、攻击者。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样的孩子可能永远找不到亲近父母的感觉,他们甚至会终身仇视父母,将与父母发生永无休止的争吵和争斗。遗憾的是,父母又因为在孩子1至6岁时没有尽到陪伴孩子的责任而感到愧疚。父母的愧疚心态将使父母很难坚持教育的原则而纵容孩子的种种无理的要求。而且,父母的愧疚心态很容易被孩子利用,成为孩子反叛父母、仇视父母的理由。</div><div><br></div><div> 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忙,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陪伴,他们以为重要的不是陪伴孩子,而是为孩子将来入学筹集“学费”。他们的设想是:孩子太小,只要长身体就行,还没有到学习的年龄。等孩子长大一些,长到了要上学的年龄,再把孩子接回来。他们不知道,孩子从0岁开始,就已经进入“非正式学习”的年龄。孩子在入学之前,家长必须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训练,让他们为入学做足够的准备。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会面临无休止的“成长的烦恼”。</div><div><br></div><div> 并非祖父母就一定不能教育孩子,在中外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祖父母成功地教育孩子的案例。年轻的父母如果自己太忙而孩子的祖父母有足够的教育智慧来教育孩子,当然也可以让祖父母来教育孩子。如果由祖父母来教育,就应该尊重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既希望祖父母照看孩子,又不尊重祖父母的教育方式,这对祖父母是不公平的。如果年轻的父母对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整体上感到不满,祖父母又傲慢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年轻的父母可以考虑全面接管自己的孩子。如果年轻的父母对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整体上感到满意,只在一些细节上有分歧,那么,年轻的父母可以试着和祖父母商谈。如果祖父母坚持自己的意见,年轻的父母应该学会容忍和妥协。世界上不少成功的名人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时,常常会提到一个温暖的祖父或祖母,或者一个外婆、外公。他的祖母或者外婆曾经对他的成长发生了影响。</div><div><br></div><div> 可是,时代发生了变化,环境发生了变化。祖父母教育孩子时,遇到了新的难题。</div><div>过去的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他的周围是一个田园式的环境。现在,田园没了,变成了工厂,变成了拥挤的、有大量流动人口的社区。工厂和流动人口并不是坏事,但它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凶险。社区里到处都是“网吧”,甚至在某个角落有人在贩卖毒品或各种淫秽的盗版碟片。当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变得祖父母根本无法理解的时候,祖父母竟然还认为他们能够教育好孙子,就不太可能。</div><div><br></div><div> 过去的祖父母在教育孙子的时候,他是知识和经验的权威。现在,在电视、电脑、手机短信时代,孩子比祖父母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快的学习能力。这是一个长辈需要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父母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需要向孩子学习。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以诗歌的方式感叹“儿童是人类之父”。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浓缩在华兹华斯的诗句之中。晚辈向长辈学习的田园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长辈不得不向晚辈请教有关电视、电脑、手机使用的知识。如果祖父母依然坚持自己的经验而拒绝向晚辈学习,晚辈就会抵制祖父母的教育。</div><div><br></div><div> 过去的祖父母在教育孙子的时候,孩子不仅生活在祖父母的家里,他同时还生活在整个家族和宗法之中。孩子身边所有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舅舅姑姑等都在有意无意地教育这个孩子。家族的价值观和宗法制度让这个孩子不敢胡闹。现在,中国的家族观念在逐渐减弱,“宗法”制度逐渐消失,家族对孩子的影响几乎降落到零点。家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减弱,增加了祖父母教育孙子的难度。</div><div><br></div><div> 在农业社会,在手工业时代,“四世同堂”、“三世同堂”是常见的家庭生活。在“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保持着某种对立统一的平衡。如果孩子的父母过于严厉,孩子的祖父母就会比较宽松;如果孩子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祖父母就会比较严格。又由于祖父母有丰富的经验和比较高级的家庭地位,孩子从祖父母那里获得的影响就可能超过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影响。“祖母语录比许多导师指示更有价值。很多人格芳菲的人,都有祖母语录作为人生指南。”</div><div><br></div><div> 也就是说,以往祖父母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教育小孩,并不是因为孩子的祖父母比孩子的父母更懂教育,而是因为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教育的同时也接受祖父母的教育。祖父母的教育是父母教育的延续和补充。</div><div><br></div><div>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家庭逐渐消失,家庭结构变得越来越简单。既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年轻的父母也就没有必要期望孩子的祖父母能够独立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到万不得已,父母不可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托付给祖父母。即使外出打工,也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祖父母在“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教育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单独由祖父母来教育孩子,这样的教育就比较危险。</div><div><br></div><div> 这就是为什么新父母学校建议父母亲自教育孩子的原因。不要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祖父母,更不能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保姆,这样会让孩子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保姆。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div><div><br></div><div> 如果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如果在孩子7岁前后就让孩子进入所谓的“寄宿制”学校,孩子的成长迟早会出现危机, 除非某个“寄宿制”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家的感觉”。即使残忍如斯巴达教育,他们的孩子(男孩)在7岁以前,也是由母亲亲自教养的。孩子(男孩)7岁之后才离开母亲,由社团负责教育和训练。“从生到死,儿童和成人的日常生活都像军营生活一样严酷。孩子们常年都得打赤脚,穿单衣,吃粗食,睡硬床。这全是为了他们适应将来的战斗生活。他们每天忙于体育训练和野外活动,如游泳,打猎等,一切所要做的,都是使他们强壮和吃苦耐劳。”</div><div><br></div><div>27</div><div> 正如早产的孩子容易出现危险,过早入学的孩子也容易出现问题。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中医的说法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家庭教育是为孩子的成长垫底和奠基的教育。在没有垫底和奠基之前,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如果孩子在娘胎里没有形成足够的抵抗力,如果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没有在家庭生活中形成足够的抵抗力,孩子就贸然进入了学校、进入了社会,这就会让孩子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div> <h3>2.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成长 </h3><h3><br></h3><div> 如果期望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父母自己必须先过独立的生活。有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曾国藩家训”里反复出现两个训诫,一是必须劳动,二是必须独立。为了使儿女独立做事,自然生长,父母自己需要过独立的生活,不必过于牵挂:“吾现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尔夫妇视儿女过于娇贵,柳子厚《郭橐驼传》所谓旦视而暮抚、爪肤而摇本者,爱之而反以害之。彼谓养树通于养民,吾谓养树通于养儿,尔与家妇直深晓此意。”</div><div><br></div><div>28</div><div> 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div><div><br></div><div>29</div><div> 张晓风写过一篇关于孩子的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位母亲尽管不忍心也不放心让孩子离开自己,但她还是下了决心,让孩子独立地面对生活:“想大声地告诉全城的人,今天早晨,我交给他们一个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横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到我的孩子,我把我至爱的孩子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的回来。……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div><div><br></div><div>30</div><div> 这位母亲是对的。我们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送他上学,在孩子放学的时候把他接回来。但是,总有一天,父母必须让孩子独立行走、独立行事。陪伴是父母的责任,但陪伴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逐步过独立的生活,让孩子逐步“成人”。所谓“成人”,就是成为独立的人。成为独立的人,简称“成人”。成人是一个过程,它与十八岁生日晚会无关,也与成人仪式上的誓言无关。“成人”的关键只在于是否已经成为独立的人。</div><div><br></div><div>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但仅仅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和爱心还是不够。如果没有教育的专业智慧和专业技巧,家长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会让孩子感到厌恶。总有家长整天陪伴孩子并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但孩子并不领情。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光有爱心是不够的,爱心甚至可能让孩子反感,因为家长可能不知不觉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压制、破坏孩子的成长。家长以为“我都是为你好”,就可以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强迫孩子无休止地学习知识或某项技能(比如钢琴)。</div><div><br></div><div> 家庭教育的种种失败,往往从极端的“一切为了孩子”开始。家庭教育的改善,也必须从过去的“一切为了孩子”的颠倒和颠覆开始。“新父母”应该拿出足够的勇气告诉自己,也告诉所有人:一切为了自身的幸福。正常的因果关系是:先有夫妻之间的幸福婚姻,然后才可能有孩子的幸福成长。不要颠倒了家庭教育中的因果关系,颠倒的后果是:夫妻之间忽视或取消了正常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恩爱与美好,孩子的成长便陷入灾难。</div> <h3>3.农村的家庭教育的崩溃 </h3><h3><br></h3><div> 目前看来,主要有三类父母。第一类是“工作型父母”。这里的“工作型父母”特指那些城市里“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或乡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他们白天上班,晚上(或周末、节假日)与孩子在一起。这类父母的生活方式还算是正常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普遍的意义。</div><div><br></div><div> “工作型父母”往往是工人、农民、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一般职员。他们的工资收入和行政级别比较稳定。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按部就班”。他们并不消极怠工,但对工作也不会有太大的激情。他们自己的发展空间比较有限,因此他们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也有较多的时间去陪伴、教育自己的孩子。</div><div><br></div><div> 一般而言,家庭教育的专著、文章和专题讲座,主要是针对这类家长。不过,我们的讲座既针对这类“工作型父母”,但同时也针对其他类型的父母。</div><div><br></div><div> 第二类是“事业型父母”。他们属于追求更高的名誉、更大的权力、更宽阔的利益的“高大宽族”。他们已经脱离了谋生状态,但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谋划”、“应酬”或“外交”。他们的作息时间是不确定的,他们不得不见机行事,随时“应酬”。他们可能随时出门,也可能随时回家。他们出门时,孩子可能还没有起床。他们回家时,孩子可能刚刚上床。这些“事业型父母”即使经常回家,他们与“谋生型父母”一样,也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div><div><br></div><div> “事业型父母”往往是商人或行政管理人员,也可能是文艺工作者。还有一种特别的“事业型父母”:他们是运动爱好者、旅游爱好者或麻将爱好者,他们的爱好可能算不上“主流的事业”,但他们对自己的爱好有激情,他们激情投入。他们会因此而放弃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这样看来,部分“事业型父母”是由“工作型父母”(比如工人、农民、教师、一般职员等)转化而来。“工作型父母”一旦获得发展空间,一旦对自己的工作或业余爱好发生激情,他们就转换为“事业型父母”。</div><div><br></div><div> 第三类是“谋生型父母”,特指那些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的“候鸟族”。他们外出打工或求学、经商,只在重大的节日如春节期间回家。这是中国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中国农村绝大部分父母都外出打工,按照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的比例来看,中国一半以上的父母常年不在孩子的身边(只有少数父母外出打工时把孩子一同带到了城市)。</div><div><br></div><div> “工作型父母”尚可以在晚上陪伴自己的孩子,并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做出及时的回应和调整。“谋生型父母”和“事业型父母”则完全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他们往往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孩子的祖父母或保姆。</div><div><br></div><div> “谋生型父母”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祖父母是否能够成功地教育孩子,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div><div><br></div><div> 第一,“谋生型父母”已经让孩子感受到做父母的辛苦和心酸,让孩子一起分担家庭的责任,让孩子体验并分担父母的生活负担,让孩子尽早建立“责任感”,“人穷志不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让孩子在心里暗自发誓: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遭受更多的痛苦,自己必须尽早“当家”,拯救家庭。</div><div><br></div><div> 第二,“谋生型父母”最好和孩子以及孩子的祖父母一起制定严格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制定规则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祖父母真实地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让孩子承诺:“保证遵守规则,如果破坏了规则,愿意接受严厉的惩罚。”孩子的理性并不成熟,他们一旦离开了父母的视野,一旦没有了父母严格的监控,他们容易受同伴的影响而染上种种坏习惯。这需要“谋生型父母”在远方对孩子有基本的“遥控”,一旦发现孩子破坏了规则,孩子必须接受惩戒。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真诚的赏识,也需要有严格的惩戒。若发现孩子既破坏了规则又不愿意接受惩罚,可以考虑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亲自教育孩子。甚至可以考虑让孩子暂时休学,让他体验生活的辛劳和心酸。</div><div><br></div><div> 第三,“谋生型父母”容易犯的错误是: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谋生型父母”容易犯的更大的错误是:年幼的孩子不懂事,孩子长大后就会懂事。自己在外面辛苦地挣钱,将来就可以让孩子体面地生活。这样做的后果是:如果孩子年幼时养成了坏习惯,错过了教育的关键年龄,孩子长大后,积习难改。对于坏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挣钱越多,孩子性格越坏。父母的钱不仅不能让孩子过体面的生活,反而让孩子成为可耻的寄生虫和啃老族。</div><div><br></div><div> 这样看来,“谋生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并不复杂,关键是让孩子和父母一起体验生活的辛劳与心酸。比较而言,“事业型父母”比“谋生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显得更加艰难、更加复杂。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贫穷的孩子往往容易适应学校生活,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反倒容易成为厌学者、逃学者或辍学者。富裕家庭的孩子很容易被中国的古训不幸而言中:“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div><div><br></div><div> 对于“事业型父母”来说,事业也是第一位的。他们迷恋自己的事业,他们看重名誉,珍视金钱,追逐权力,他们是一群积极的“入世”者。一般人无法理解他们的追求。他们会拒绝一切有关“知足常乐”的说辞,他们是一群有欲望、有野心,暗流涌动、激情澎湃的人。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放弃亲自教育孩子的责任,他们更愿意把教育孩子的责任移交给他人。他们已经无法模仿“谋生型父母”去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已经拥有比较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们已经不需要为生活奔波,他们面临的问题只是:如何利用家庭条件的优越而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如何不让孩子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而胡闹、任性、有攻击性,以至于厌学、逃学、辍学?</div><div><br></div><div> 同“谋生型父母”一样,“事业型父母”也往往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保姆。“事业型父母”需要寻找新的家庭教育模式。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可以考虑三个策略:</div><div><br></div><div> 第一,“事业型父母”可以坦率地告诉自己的孩子:“我喜欢我的工作”。给孩子讲述自己在工作中的乐趣,让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而不是在孩子面前“哭穷”或装出痛苦无奈的样式。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一切机会,以自己对事业的理解和迷恋,培育孩子的“事业意识”和“领袖意识”。</div><div><br></div><div> 第二,父亲和母亲之间有一个分工。如果父亲选择了事业,则母亲回家陪伴孩子;如果母亲选择了事业,则父亲回家陪伴孩子。</div><div><br></div><div> 第三,如果父母都选择了事业,则可以考虑付出较高的代价,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保姆”。父母本人亲自教育孩子原本就会遇到大量的困难,当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祖父母,这个困难会加倍扩展。如果将孩子的教育责任转交给保姆,问题就更加严重:保姆可以为孩子提供饮食起居的生活照料,但几乎不能严格要求孩子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孩子在两岁甚至更小的年龄就能察觉身边人的地位,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势利眼”。孩子会根据他的“势利眼”来评估保姆的教育威信。孩子一旦认定保姆没有教育威信,他会拒绝保姆的任何规劝,他甚至会不尊重保姆的人格。</div><div><br></div><div> 可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中国的绝大部分父母都处于各种形式的奔波之中。父母们要么在为谋生而奔波,要么在为更多的金钱或更高的权力、更宏大的事业而奔波。还有少数父母在为婚外恋或离婚而奔波。这些父母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也有一些父母愿意为了孩子的成长回到家庭,但全职妈妈或全职爸爸只是一些特例,没有普遍意义。</div><div><br></div><div> 遗憾的是,中国农村的孩子普遍失去了父母的陪伴。中国一度有人提出“三农”问题,但是,真正严重的问题是,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而失去了在“社会流动”中获得资源的机会。有学者对农村学生考上北京大学的比例做过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978-1998年,家庭出身为农民的学生考上北京大学的比例在20-40%之间,尤其是80年代,农村学生在30%以上;居住地在农村的学生比例集中在20-30%之间;而2000-2005年,农村户口的新生比例在15%左右。北大农村新生比例下降始于90 年代中期以后,2000年以后,农村户籍新生的比例在在10-15%之间。</div><div><br></div><div>31</div><div> 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少地方出现“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农村的父母远离家乡成为城市里的民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农村家庭教育接近崩溃状态。</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简介</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6px;"><u>刘良华,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方法”,倡导“自然教育学”</u>。</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