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编者按:本文是我七十四岁老岳父的作品,情真意切、特别感人。</h3><h3> 所谓爱情,我想不外乎陪你慢慢变老。无论你高贵或者贫贱;无论你容颜如花或者白发苍苍;无论爱你死去活来或者平平淡淡;无论你健康或者染病卧床……</h3><h3> 本文作者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简单叙述了老伴普通平凡的人生历程,深深地表达出了对仍然处于植物人状态的老伴的爱,让人唏嘘不已。</h3><h3> 对于现在已不年轻的我们,父辈就是我们的榜样!</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思 念</b></h1> <h3><b> </b></h3><h3><b> 一一植物人老伴七十大寿</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作者:智万生</b></h3> <h3><b> </b></h3><h3><b> <br></b><b> 人生七十古稀之年, 这是人生值得庆贺的幸事、喜事。这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大寿。可是,我的老伴没有等到这一天。三年前, 一场突发的灾难降临到我幸福家庭,老伴脑溢血成了沉睡的植物人。</b></h3><h3></h3><h3><b><br></b></h3><b> 四十七年的风风雨雨,四十七载的生活沧桑。老伴与我同甘共苦、相依相伴走到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五曰。今天是她的七十岁生日。我看不到她那喜庆的音容笑貎,看不到她善解人意的言谈举止,看不到她为这个家忙忙碌碌的身影。展现在眼前是一桩桩、一件件往事……</b><h3></h3><h3><b><br></b></h3><b> 在我的记忆里,老伴这一生过生日意识很淡簿,自我俩结婚后,没有正式过过一次生日。女儿们长大以后,每逢张啰给她过生日,她总是那么一句话: “不过不过” 。</b><b>直到她躺在病塌上成了没有知觉的植物人。这三年,孩子们年年给他过生日。一是为了弥补妈妈健康时没有给她过生日留下的遗憾 ;二是为了寄托对妈妈的思念;三是期昐妈妈在病塌上多陪伴她们几年,只要妈妈有这口气,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家。</b><h3></h3><h3><b><br></b></h3><b> 老伴这一生对过生日那么淡薄,这于她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生活习惯有着重要的关系。</b><b>老伴是烈士后代,出生在干部家庭,成长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一九五九年身患严重心脏病的母亲,刚生下骨瘦如柴的弟弟,不久就卧床不起。那时,父亲在市政府给市长当秘书整天忙于工作,家里还有不到五岁的妹妹,十一岁的老伴,就成为这个家的主要帮手。既要读书,又要护理常年卧床的母亲,照看年幼的弟弟、妹妹。还要生火,做飯,提水(压井)买菜买粮料理繁重家务…… 就这样走过了她的孩童年代,直到十六岁,一九六五年母亲在天津医院病逝。也就是这一年,老伴考取了内蒙医学院附院卫校才离家。老伴在繁重的家务、又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条件下,在那个年代,能考上中专已是很不容易了。</b><h3></h3><h3><b><br></b></h3><b> 老伴这一生,没有太多的嗜好,生活平淡。她一生素食为主,从不讲究好吃好喝从不讲究衣着时尚,很少转街和逛商场。一生没有做过美容化妆,也没有给自己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b><b> 老伴小时候多舛的命运,造就了她俭朴、平淡、低调、实实在在的人生。她的这种理念和作风,为走入社会,以及有了自已的家庭,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福祉。</b><h3></h3><h3><b><br></b></h3><b> 老伴一生清苦,且是一个乐于施舍,充滿爱心的人。特别对幼小时就失去母爱的弟弟、妹妹关爱备至,每次他们生病住院,都会亲自去陪护,并竭尽全力从经济上给予帮助。 我的大哥大嫂子文革时被下放到农村,落实政策回集宁不久,又遭遇单位破产,没有工资,四十年来从未中断过对哥嫂的接济,一直到二0 一三年大哥有了退休金。更让我敬重的是她一生平易敬人,为人处事从来不分高低贵贱。不论曾在缅甸、埃及、美国做外交官的大舅,</b><b>在天津杨柳青画社当书记的二舅,退休后隔一、二年都要来家小住。也不论乡下农家庄户长辈都一视同仁。郜家庄的大娘,回舍村的雪元大伯,只要来平山都愿意来家里,老伴总是根据家的条件想方设法,做些</b><b>具有平山、山西、内蒙特色的飯菜,尽一个晚辈的孝心。二00八年家境贫困的郜家大娘有病来平山住院。老伴把她接到家里亲自陪护、打针、输液,治疗了五十多天,直到完全康复。老伴自从调平山之后,每年秋收,她总要利用节假日,去十多里以外的小齐岭帮助三姨起红薯、摘花生、剥玉米。 到南关村帮表妹打油葵。以她的感恩之心,回馈</b><b>亲人们对我们的关爱。</b><h3></h3><h3><b><br></b></h3><b> 老伴患脑溢血三年多, 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关爱。特别是住院期间, 探视老伴的人络绎不绝平山的所有亲戚来了 ,三十多年交往,四次乔迁的左邻右居来了, 一个战壕与老伴</b><b>共同战斗的白衣战士来了, 老伴曾给看好病的患儿家长来了,远在南国 北疆的侄</b><b>儿外甥来了…… 更令人感动 难以忘怀的是现在老伴唯一的长辈,在天津的二舅得知她病危, 两次派儿子儿媳来探视。今年八十五岁高龄的二舅,多年气喘,连上下楼都困难,亲自来平山探望了他的外甥女,每次来都要给老伴留一笔不菲的钱,让我们给老伴买营养品。我天津患前列腺疾病的表弟,手术伤口还未完全痊瘉,得知嫂子病危,也匆匆赶来平山探视。</b><h3></h3><h3><b><br></b></h3><b> 我非常羡慕、珍惜老伴老同学间那种相互牵挂、温喛、纯真、执着的情怀。当她们知道老伴有病之后,太原的杨玉珍每隔几天都要通过电话询问(后来有了微信,通过视屏,看老伴的病情)。去年老伴手足,腿上滿是水泡,治疗了很长时间 不见好转,呼和浩特的老同学张桂蓉通过视屏,传来特效药方,用药几天后,就完全痊愈。王翠玲、张惠云、袁新芝、樊艾 、爱香、贾桂英……也 经常通过微信询问老伴病情,祝愿老伴早日康复。诠释了老同学难以割舍的友情,令我终生难忘。</b><h3></h3><h3><b><br></b></h3><b> 最让我思念的是老伴这一生,虽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却以她的身教潜移默化,为我养育了三个懂事、孝顺的女儿,拉扯了六个外孙。老伴住院期间三个女儿每天轮流值班, 陪护在母亲身边。出院后,她们尽管工作忙,还要照顾上幼儿园、上初中的孩子,总要</b><b>抽时间来家陪伴母亲,三年多,三女儿按时给妈妈处置更换胃管、导尿包、呼吸管,发现母亲那不适就请来医生及时治疗。大女儿、二女儿定期来家给</b><b>妈妈洗澡、擦身、洗洗涮涮。虽然老伴<br></b><b>在病床上躺了三年多,但从未有过褥疮。</b><b>三年来,老伴没有中断过应时的水果及</b><b>各种营养品,都是女儿按时买来。更</b><b>让我欣慰的是己经工作的大外孙女杨智,</b><b>对她姥姥更是上心,老伴现在用的升降</b><b>医用床、喷气式气垫、多用脉膊血氧仪还有</b><b>一些平山买不到的药品以及平时护理常</b><b>用的卫生纸、湿巾、痱子粉等都是她从</b><b>网上给她姥姥买来。</b><h3></h3><h3><b><br></b></h3><b> 十多天前, 女儿们问我在那里给妈妈</b><b>过七十岁生日,我告诉她们 :就在家</b><b>过。有咱们大家的陪伴,也许她会感应到。 </b><b>这天我亲自为老伴做了她平时爱吃的带</b><b>鱼、虾、鸡肉丸子等十二个菜,主食按照</b><b>内蒙的习俗,炸油糕、炸油餅。度</b><b>过了这个既让一家人酸楚,又让一家人<br></b><b>欣慰的生日,这是一</b><b>个我和孩子们两眼含着泪水过的生日,</b><b>刻骨銘心,终身难忘。 </b><h3></h3><h3><b><br></b></h3><b> 老伴这一生非常平凡,但她对生活</b><b>的理念,她的为人处事给我的家庭留下</b><b>一笔丰厚保贵的精神财富。是她让我</b><b>们的小家庭白手起家从无到有,,逐步</b><b>过上知足的生活。是她以身教、心教养</b><b>育了知书达理的三个女儿。是她让我结</b><b>识了她的许多重情重义的老同学、老同<br></b><b>事、老邻居,至今保持良好的交往,让</b><b>我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不孤独不寂寞。 </b><b>是她有颗温柔似水心,使我们有了一个和谐</b><b>温韾幸福的大家庭。</b><b><br></b><b> </b> <h1><b> </b></h1><h1></h1><h1><b> 老伴啊,你在病塌上昏睡三年多了,差不多就醒醒吧!我会一直尽心尽力履行一个丈夫的责任和担当。</b><b>但愿你能感知到……</b></h1><b> </b><h1></h1><h1><b> 下辈子咱俩还做夫妻!</b></h1><b> </b> <h3><b> </b></h3><h3><b>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