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010101">年保玉则,又称果洛山,属巴颜喀拉山。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去年的去年,山友们不止一次地提起过年保玉则,对它的想望已久,去年开始了准备……,今天终于成行了,既兴奋激动又担心害怕,兴奋激动不必说啦,担心害怕的是海拔的高度在那里,虽然去过西藏两次,那只是四个轮子上的经历,没有高原徒步的体验。最终事实远超我的担心害怕之程度,现实更为残酷与艰难。这是后话。</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b>2017年7月7日7.34分,杭州东站驶往成都东站的D2222次动车,开启了我们的青海年宝玉则之旅。</b></font></h3> <h3><b>这次出行,由西里湖途登山队发起,队长天堂,队员神仙,豆豆,小雨,三生,口水,林霞,卫英,古琦,相信自己,绿萝,小宝奶奶和我木佬佬共十三人组团成立,参团西游迹户外,结果到了成都出发地,又扩大成了一个二十四人组成的一支队伍了。增添了全国各地户外爱好者。有河北的,湖南的,浙江的,广州的,天津的等等。</b></h3> <h3><b>当晚22.10分到达成都东站,住进西游迹户外预订的成都酒店,一夜无话。</b></h3><h3><b>第二天一早就从成都出发,向年保玉则的中转点阿坝县城进发。到达阿坝县城也是当天的傍晚了。</b></h3><h3><b>这是在去阿坝县城的途中,吃午饭时的一幕,四川老腊肉和一枚浙江老腊肉的不期而遇。</b></h3> <h3><b>第三天,七月九日,我们中午时分终于抵达年保玉则风景区门口。</b></h3><h3><b>年保玉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索呼日麻乡境内,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2005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年保玉则与四川阿坝县接壤,是川甘青三省结合部著名的神山,到处流传着藏族英雄史诗中格萨尔王的故事。这里壮观的冰体与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岩更使它披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b></h3><h3><br></h3> <h3><b>经过简短的献哈达仪式后,我们就沿着景区的栈道进入了景区。</b></h3> <h3><b>天空的雨也一直下着,从我们汽车到达后不久就下起了雨,大家既躲雨又吃了自带的路餐,吃完中饭雨还是没停,也只好上路了,驴友对风雨应该不是很在意吧!</b></h3> <h3><b>真正的徒步其实是景区的栈道走完才算,栈道并不多,一会儿就走完了。这才是徒步线路,泥泞,湿滑,粗野。这时候大概时间是下午一点左右。</b></h3> <h3><b>一路沿着仙女湖前进。</b></h3><h3><br></h3> <h3><b>雨刚停,队友们迫不及待地拍照留影。</b></h3> <h3><b>这是西里湖途的队友。右起神仙,小雨,林霞,口水,豆豆,哦,被挡住了脸的是群主三生。</b></h3><h3><b>全程下来数小雨最牛,戏称有藏民血液的强驴,全程无高反。</b></h3> <h3><b>这是我和队友相信自己。</b></h3> <h3><b>这是我,何卫英,神仙三人的合影。</b></h3> <h3><b>雨很快停了,风很大,但窄窄山路两旁的树枝上沾满了雨水又不断地刮落在我们身上,真正徒步野路像我这样的爬山雨披是无法挡雨的。再加上有的路段积水陷潭,在我们走出仙女湖时,下半身子和鞋子全部湿透和挂满了泥浆,气温下降和风的作用下,全身发冷,瑟瑟发抖。</b></h3> <h3><b>在仙女湖的尽头,有一片草地开满了黄色小花,阳光洒向这片花海,天空也变蓝了,还有蓝蓝的仙女湖水……,立马大家忘记了刚才的艰辛和湿冷,纷纷摆起去PS。这是古琦美女。</b></h3> <h3><b>我也来一张!</b></h3> <h3><b>这是何卫英美女</b></h3> <h3><b>这是我们的美女队长天堂。</b></h3> <h3><b>这里除古琦,何卫英外,另一位美女绿箩,她是第一次进入高海拔地区就参加了徒步,历害!后面也应证了她的历害,一路走在在队伍的前列。</b></h3> <h3><b>拍完照片,湿漉漉的裤子马上干了,照在身上的太阳也感到热烘烘,火辣辣,当时没太在意,继续赶路。其实这时已经显现了高海拔下太阳光线巨大的威力,成为日后皮肤被阳光灼伤的第一步过错。这也是后话。</b></h3> <h3><b>仙女湖尽头,紧接着妖女湖,进入妖女湖,要连续两次涉溪过河,鞋袜湿了,干脆脱鞋过河,趁机换双干袜子,让脚丫子舒服点赶路,很快事实证明这是徒劳的,因为路不好,积水多,双脚还不时要陷下去好多次。<br></b></h3><h3><br></h3> <h3><b>哦,还看到这帮家伙——土拔鼠,胖墩墩,一点不怕人。</b></h3> <h3><b>沿着妖女湖的左岸继续前进。</b></h3> <h3><b>这是妖女湖的尽头,也是我们的露营地,后面的雪峰,就是年保玉则的主峰。</b></h3><h3><b>第一天我们徒步五小时左右,十公里的路程。</b></h3> <h3><b>当晚我们的露营地是在海拔四千米之上,队友们或大或小都发生了高反,当时的情况是小宝奶奶最严重,我看到队长天堂和群主三生呕吐了,据说,还有好多人发生了呕吐,住在四千米之上,有高反很正常,我推荐我带去高原康。</b></h3><h3><b>何卫英和古琦拼帐的,这时候还看不出她俩有任何高反。</b></h3> <h3><b>与我拼帐的是浙江衢州的农夫,这之前已与我宾馆同住两晚了,是个性格有点爽的驴友。</b></h3> <h3><b>搭帐篷时农夫与领队,牦牛队的藏民合影。</b></h3> <h3><b>我就是头痛,没胃口,没力气,晚饭的时候我强迫自己吃了一点,真的一点点,晚饭后吃了两粒高原康就睡下了。<br></b></h3><h3><b>同帐篷的农夫,也是个一个高个子,陕小的帐篷里还堆放各自的大小包包,睡得真是很挤,还好是各自套着睡袋。</b></h3><h3><b>前半夜下起了雨,气温下降很多,后半夜雨水在帐篷布上结成了冰渣渣,可能高反的原因,一点也睡不着,只听见自己怦怦加快的心跳声,自己带去的含绒量800克的羽绒睡袋再穿上薄羽绒服,还是只觉背部阵阵寒意。</b></h3> <h3><b>第二天,七月十日,天已放睛,晨雾很浓,钻出帐篷的队友们都用手扙轻轻敲打帐篷布,结在帐篷上冰块迅速弹起而脱落。<br></b><b>大家起来后都说没睡好,都感到不适,但我看大伙儿好像精神都不错,早餐后,还是有三名队友要求下撤了,小宝奶奶昨天就状况不好,古琦和农夫也要求下撤没想到,也只能遵重个人意见,毕竟高海拔地方,身体状况别人无法了解。</b></h3><h3><b>帐篷拆除后,出发之前来一张西里湖途队集体照,哦,农夫参与了合照。</b></h3> <h3><b>我早上起来,感觉也不是很好,头重,头痛,头晕,喝了碗热粥,吃了半只煎饼,感觉好了点。今天是行程中最累的一天,要翻越海拔4550米垭口,心里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己能否翻爬过去。</b></h3><h3><b>农夫下撤了,心里有点自责,晚上我劝过几次让他吃高原康,他没吃,我也没再坚持,如果他吃了高原康,估计早上也不会那么难受,也就不会要求下撤了。我知道,他是对年保玉则准备了一年,也是渴望很久。我再坚定一点,也许他会听从。</b></h3> <h3><b>浓浓的晨雾中的年保玉则主峰。</b></h3> <h3><b>年保玉则主峰5369米。这里流传看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叫朱拉的猎人,他救了化为小白蛇的年保玉则山神的独生儿子,后来,年保山神化为白托牛与恶魔激战,猎人应邀射死了恶魔。年保玉则为了感谢猎人,将他的小女儿许配给猎人,两人婚后生下三个儿子,分别叫昂欠本、阿什芜本、班玛本,上、中、下三果洛部落就是他们的后裔。年保玉则神山则是果洛藏族的祖先。</b></h3> <h3><b>年保玉则坐落在巴颜喀拉山脉东段,由于青南高原的地势和气候,仍然终年积雪,有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高原冰川。传说中年保玉则整个山系有峰3600座,当地的藏民叫它石头山,很多的神奇传说让石头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称为东方的日暮达。年保玉则的主峰并不像很多其他雪山的主峰那样被众星捧月般鹤立在蓝天之下,它周围的山峰高度都与其接近,簇拥在一起像片片花瓣绽放开来,只有到它的身边亲眼看过你才会知道,那是一朵圣洁美丽的雪莲花……当地牧民把它视为"神山",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它的静穆秀美。当然,主峰周围的群峰。怪石峥嵘,也增添了这个海拔高度并不十分惹眼的山峰的吸引力。</b></h3> <h3><b>神仙眷侣</b></h3> <h3><b>爬上一个山坡,回望妖女湖,两个白点处是我们昨晚睡觉的地方。翻过这个山坡,再也看不见它了,最后再望一眼。</b></h3> <h3><b>眼前的山体越来越呈现出鬼斧神工般陡峭。</b></h3> <h3><b>翻过一个山岗,又见到了一大片花草地</b></h3> <h3><b>我醉翻了。</b></h3> <h3><b>花草地过后,真正的翻越垭口开始。</b></h3> <h3><b>我把红牛喝了,巧克力吃了,但是没用,三步五步就气喘,头晕,乏力,不得不不时地停下来歇歇。</b></h3><h3><b>这个要命的垭口,叫日干措垭口,它并非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就一个大山坡,而是翻越一道又一道,翻上一个坡顶看到了下一个更高的坡顶,由四,五个山坡组成,反复了四回或五回,眼前的山坡一个接一个,真的信心怕要撑不住了,人命也要没有了,最后就是这样的感觉。</b></h3> <h3><b>群主三生和我,在翻越垭口时精疲力尽的样子。</b></h3> <h3><b>豆豆和群主三生在翻爬垭口中的休息。</b></h3><h3><b>豆豆,高反也是比较严重,没法吃东西,吃了就吐,坚持走完全程,坚决不下撤,意志和毅力超强,极具一个强驴的特质!也是最棒的一位。</b></h3> <h3><b>我们大家都上去了,相信自己还在垭口下面,他也是第一次上高海拔地区就参加了徒步,他被高反折腾得够呛,他还是没下撤,坚持地翻越了4550米垭口,他也是最棒的!</b></h3> <h3><b>回望,还是队友相信自己。</b></h3> <h3><b>终于到达垭口,来一张集体照。</b></h3><h3><b>从早上八点半营地出发,下午一点钟翻过垭口,四个半小时,七公里路程,全程基本是上坡。</b></h3> <h3><b>何卫英,西里湖途称何大姐,这次年保玉则之行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这次她属于高反正常,也属于强驴一位。</b></h3> <h3><b>垭口海拔4550米,主峰海拔5369米,相差不足千米,理解为年保玉则山峰的一个肩膀,比喻是否恰当,反正垭口不低,一边还有积雪,风很大,个人照来一张,真正的留个影。</b></h3> <h3><b>我知道还有好多人都这里拍了照。</b></h3><h3><b>这是快乐神仙,感觉他这次状态极佳。高反好像对他基本没啥影响。</b></h3> <h3><b>翻过垭口,一路下坡,转过几个弯,就见到了日干措湖。</b></h3><h3><b>乌云上来了,太阳遮住马上就感到冷了,有人说,年保玉则一天中有四季,一点不为过,确实如此。</b></h3> <h3><b>远眺上日干措湖,那个白色点点是当晚的露营地。</b></h3> <h3><b>到达露营地是下午十六点三十分左右,从早上八点半出发,历时八小时,行程十五公里。从4000米上升,翻越4550米,又回到4000米。还算天照应,白天一路没下雨,只有乌云来了几回,傍晚搭好帐篷,开始变天下起雨来。一直下到半夜。</b></h3> <h3><b>高反还是没有消除,除头痛,头晕外,还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身子还一阵阵发冷,我担心起来,担心自己病倒,担心感冒。这时冷时热的气候,很容易感冒生病的。</b></h3><h3><b>晚饭的时候,强迫自己吃点,那怕喝点汤也好,晚后又两粒高原康,早早地睡下了,雨很大,不睡觉也没地方去。</b></h3><h3><b>今晚一个人睡,帐篷宽敞多了,农夫还留给我一个睡袋,更舒服了,这晚睡得很香。</b></h3><h3><b>早晨,帐篷布上还是有厚厚的冰块。</b></h3> <h3><b>牦牛和我们的帐篷挨得很近。</b></h3> <h3><b>晨曦中的日干措 </b></h3> <h3><b>晨雾中,来张集体照。</b></h3> <h3><b>露营地的早晨</b></h3> <h3><b>这是上午七,八点钟时的露营地</b></h3> <h3><b>日干措湖水里的鱼真多。</b></h3> <h3><b>今天是徒步穿越年保玉则最后一天。</b></h3> <h3><b>早餐后,八点钟准时出发,今天路程十公里,日干措尽头再走一个半小时,感觉今天强度不大。上路后发现错了,我们不是想当然地沿着湖边走,而是还要爬上湖边的山体,这四千米海拔上爬山就气喘,速度就慢下来了。</b></h3> <h3><b>上升到山坡上,回望营地和湖面,哦!湖面如镜,又是一幅美丽的图画。</b></h3> <h3><b>这是日干措湖的另一端。</b></h3> <h3><b>这是日干措的尽头,我们已经走出日干措湖了。还有一个半多点小时的路程了。</b></h3> <h3><b>远眺这是一片草地,走入才发现其实是沼泽地,不小心也要陷下去双脚。</b></h3> <h3><b>河沟水沟也多。</b></h3> <h3><b>其中这块小高地的花草还是很漂亮的,</b></h3> <h3><b>这次年保玉则徒步中,不得不提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头父女,石头的女儿,我们就叫小石头吧,她是我们二十四人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还是个高中学生,走完全程,而且也一直走在队伍的前部,小小年纪,能怎么吃苦耐劳,有这样的经历,也是她一生的财富,历害了!</b><br></h3> <h3><b>这个走在前面穿绿色冲锋衣的女孩就是小石头。</b></h3> <h3><b>远远能看到大巴车在公路上等我们了,到达终点,也就是登上大巴车的时间是下午十四点半,从早上八点出发,历时六个半小时,十公里路程。</b></h3> <h3><b>三天的路程,终于完成,艰辛之苦无法用语言真实详尽地描述,这双脏鞋也许是最好的佐证了。</b></h3> <h3><b>由于 本人的摄影水平有限,加上高反身体难受,有时甚至连弯腰下蹲的力气都没有,无法用相机和手机展现年保玉则的美,这里分享几张年保玉则之行同伴驴友,年轻帅哥广州高佬所拍的大片。</b></h3> <h3><b>这张最佳!</b></h3> <h3><b>这是年保玉则归来后的“赏赐”。对不起,太难看了,从年保玉则的美一下子转到这张丑陋的脸,不好接受,但这是教训,是现实。</b></h3> <h3><b>年保玉则我来过了,我了却了我的心愿。最后一句忠告,也是经验之谈,高原徒步,还得慎之又慎。</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