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母校,带不走青春的记忆

wanan

<h3>文字:我、十春、嘉陵老师</h3><h3>照片:全体同学</h3><h3>编辑:我</h3> <h1>消失的母校,带不走青春的记忆</h1><h1>——高中毕业40载,重温校园梦,共叙同窗情</h1> <h3>  生于1960年前后的我们,在重庆市第21中学度过了中学时代。</h3><h3><br /></h3><h3> 这是一所没有名字只有代号,更谈不上什么名气的学校,因奇葩的地理位置,校门开在一国营大型蔬菜副食品市场中间,人赠雅号"菜摊中学" ;</h3><h3><br /></h3><h3> 这是一所已经消失的学校,其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任何媒体查不到她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h3><h3><br /></h3><h3> 她曾经身居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一隅,被民生路、大同路、石灰市等三条沉淀了百年历史,弥漫着市井喧嚣的老街所包围;</h3><h3><br /></h3><h3> 她跻身于此,如同一位隐忍勤劳的母亲,没有引人侧目的雍容华贵,却倾其所有给了我们最初的教诲,师生的情谊。那时的我们没有什么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概念,也从未有过离家出走寻一大户人家的念头。<br /></h3><h3><br /></h3><h3> 这次毕业40周年聚会,我们发起"寻找消失的母校记忆"活动,我、德蓉、十春等同学冒着酷暑沿着当年上学的路,追寻母校记忆,同学们也发出了当年合影及学生时代的旧物照片,那一帧帧不能忘却的画面引领着我们,抚摸40年岁月如歌的年轮,追寻生命中那份纯真和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h3> <h3>原母校校舍</h3><h3>几经辗转寻到这里,真心的感觉早已面目全非,只能把当初的校名P上去聊以自慰</h3> <h3>校门口的菜市现状</h3><h3><br /></h3> <h3>  市井的喧嚣赋予我们超强的生活能力和早熟的心智,那时,真可谓叫卖声、嘈杂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放学后顺便买菜回家做饭是很多同学的必修课,我们今天的厨艺大概都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吧。</h3><h3><br /></h3><h3> 不知道是不是跟电影公司关系特别好,学校经常在操场放露天电影,这是那个年代很奢侈的享受,我们学的知识不多,看的电影可能比别人多,哈哈…</h3><h3><br /></h3><h3> 另外,学校成立了一个"执勤排",专门挑选一些牛高马大、符合那个年代"政治"标准的学生,不上课的时候(那个年代经常只有半天上课)去维护社会秩序,重庆主城最繁华的解放碑附近的车站、大型商场、影剧院、体育馆、交警岗亭都留下过我们的身影,这也算是当时除学工学农学军以外的社会实践吧。</h3> <h3>老街(左侧两张图片来自网络)</h3><h3>民生路、鲁祖庙,解放碑地区最后待拆的片区,是我们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h3> <h3>老街旧照(网络图片)</h3> <h3>老街现状</h3> <h3>老街现状</h3> <h3>重庆解放碑(网络图片)</h3> <h3>  那些老照片、旧物件,时时唤起我们青葱岁月的记忆,消失的母校似乎并未走远,她依然出现在每一次同学聚会上、在每一个梦乡、在同学们心里。</h3> <h3>那个年代的流行色</h3> <h3>1977年高中毕业证</h3> <h3>  照着地摊上买的歌片学唱歌是我们的课余生活之一</h3> <h3>  那时的考试经常是开卷的,老师发一张纸,考题写在黑板上,拿回家做完考卷还不忘加上花边美化一下</h3> <h3>  模糊了数学公式的记忆,清晰了师生情谊的铭刻。</h3><h3> 嘉陵老师,好想再做你的学生,聆听你的教诲,看你在黑板上叽叽喳喳写个不停</h3> <h3>  女同学天生的感性,为我们的昨天留下更多的影像记忆,男同学总是要木讷一些,这些老照片就是明证</h3> <h3>  当初的"演艺"活动为她们植入了一丁点文艺细胞,今天的广场舞是否会有她们活跃的身影?</h3> <h3>  那年盛夏,我们从这里出发,开始了各自的人生之旅。</h3> <h3><br /></h3><h3>&nbsp;&nbsp;&nbsp; &nbsp;1977-2017,高中毕业弹指一挥四十年,你在哪儿?你还好吗?久违的你,是否依然保存着那张纯真的笑脸。</h3><h3> 那年夏天我们满怀豪情各奔东西,这个夏天我们相约南彭康宁农庄,为满载同学情谊的小船再次扬帆。</h3><h3><br /></h3><h3> 遥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试看今日,惟同窗之谊倍感珍惜。</h3> <h3>  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为同学会平添几分意趣</h3> <h3>  为了这次相聚,金臣、十春、代碧、刘霞、德容、徐桦等同学作为筹备小组成员先期聚会3次,活动筹划、分工合作、场地考察、联络同学、安排行程、交通……</h3> <h3>  今天的你我,不论学者名流、商贾官宦、布衣平民……,在这里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同学</h3> <h3>  2017.07.30,高中毕业40年后,我们为友情相约,殊途同归,欢聚这一刻</h3> <h3>  远在成都的红碧同学代表全班同学看望嘉陵老师,给我们发来老师的祝福与问候(点击观看视频)</h3> <h3>  远在外地无法参加聚会的同学热情洋溢的祝福与问候</h3> <h3>  40年岁月磨洗,曾经的花样年华已陈酿出醉人芬芳</h3> <h3>  40年光阴荏苒,曾经的年少轻狂已历练成淡定从容</h3> <h3>  分享幸福的喜悦,抒发生活的感慨,拂去岁月的封尘,敞开记忆的闸门,滔滔不绝</h3> <h3>共话同窗情</h3> <h3>重温校园梦</h3> <h3>往事付笑谈</h3> <h3>情到深处时</h3> <h3>慷慨激昂中</h3> <h3>以今天的方式打开过去的好时光</h3> <h3>相见时难别亦难,误把田园作校园</h3> <h3>与君共舞芳草绿,堪比当年婀娜姿</h3> <h3>容颜更美,笑意更浓</h3> <h3>携手同行,恰似重走上学路</h3> <h3>心中有彩虹,处处是美景</h3> <h3>当年没来得及说的悄悄话</h3> <h3>醉里不知身是客,你方唱罢我登场。</h3><h3>点击观看视频</h3><h3><br /></h3> <h3>嘉陵老师赋诗——</h3><h3>母校一别四十年,陌巷深深觅旧颜。</h3><h3>琅琅书声犹在耳,莘莘学子佳音传。</h3><h3>康宁农庄再聚首,荷塘池畔笑语欢。</h3><h3>同窗情浓似手足,携手互勉共登攀。</h3> <h3>  我们感叹时间太快,少年时代的风景还没看够,我们没有时间抱怨,虽有遗憾但依然感恩,一路上点点滴滴的欢笑,曾经有过的春光明媚、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冬梅暗香,一路上有你有我,青春流淌。</h3><h3> 高77级10班是母校留给的珍藏,我们会带着她向心驰神往的远方,一起去看更美的风景,拥抱明天的太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