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骑行在青海

淡然

<h3>【启程】</h3><h3> 旅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轻松愉快,特别是带着自行车旅行。<br></h3><div> 重庆火车北站是一座新修的现代化火车站,和重庆的菜园坝老火车站相比,要大气得多,第一次来这里乘车,还真有点找不着北。</div><div> 车站有快捷通道,只要你肯给钱,就可以畅通无阻,但那不是我要的选择。一切只有依靠自己,在拥挤的人流中,我就像一个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背上背着背包,左手挎着提包,右手提着拆卸了的单车,手忙脚乱中,好不容易通过了安检,登上了火车。</div><div> 由于是临时客车,所以一直担心列车上的闷热,但临行前的阵雨,多少给出行带来了一丝凉意,要不,这没有空调的列车,不知会使多少人汗流浃背。看来老天还是有怜悯之心,让我们这些没有动车所坐的人,或多或少减少了一点酷热的煎熬。</div><div> 7月11号下午1点40分左右,L96次开往西宁的列车,缓缓驶离站台。车厢里,旅客们的心情也许更多的是焦躁,秩序乱遭遭的。由于自行车碍事,折腾来折腾去,总算在自己的卧铺前安顿下来。邻铺的乘客投来不满的眼神,我除了歉疚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唉!人啊,出门在外的,为什么就不能相互迁就点呢。</div><div> 没有远行的兴奋,只有尽早抵达的期待,倒在铺上,人就像插上了翅膀,在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声中,向着那个向往的地方进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火车站前</h3> <h3>【 西去列车的窗口】</h3><div> 自古以来,西行都是充满艰险的旅途。而今,交通工具发达了,西行不在是那么遥不可及。从重庆坐火车到西宁,像我坐的这趟慢车,走走停停,不误点的话,大概也就26个小时左右吧。</div><div> 以前出川,无论是向北还是向西,都要通过宝成铁路。火车要翻秦岭,蒸汽机头拖着列车,冒着滚滚黑烟,在一个又一个的隧道中穿行,一路下来,人的脸上都沾满了煤灰。襄渝铁路通车后,西行经湖北入陕西,然后经过甘肃,再进入青海,西部仿佛不再遥远。</div><div> 不知不觉中,火车驶入了夜色里,漆黑的旷野里,远处不时的闪掠过一片灯火,我知道,那里一定有一座城市,果然,不一会,列车慢慢的驶入车站,停了下来。站台上稀疏的灯火映照着下下上上的旅客,走向自己的归宿。</div><div> 流动的夜让我在朦胧中睡去,醒来时曙色已经照进了车厢,一路伴随的青山绿水,早已消失得无踪无影,映入眼帘的是贫瘠和干渴的黄土高原。远山没有什么植被,也没有看到什么垄上花开,留下的只是一道道被雨水冲刷后的沟壑。黄河水静静的流淌着,虽然浑浊,却并不汹涌澎湃。老实说,这片土地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荒凉。路边田野里的玉米正开始吐出花穗,榆树、杨树、柳树顽强的生长着,这里还是可以看到或多或少的绿色。大地上竖起的桥墩,不断延伸的路基在告诉我,兰渝铁路的这一段修建已经接近尾声。这时候,听车上的旅客说,兰州快到了。</div><div> 前行就是青海,到站就是西宁。这就是那些电影、电视画面里的大西北吗,我真的就这样来了。仍然依稀记得诗人郭小川的诗句那豪放的开头:“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区列车的窗口。”当年,诗人坐上西行的列车去什么,我不清楚,但我敢肯定不是骑行。现在,我终于来到这里,为了骑行,更是为了圆那个向往已久的梦,去亲近一下那个传说中的“圣湖”。</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火车上</h3> <h3>【异乡第一夜】</h3><div> 西宁火车站和内地的大城市火车站相比,显得有点寒碜。售票大厅和候车大厅都很一般,显然和它大西北铁路枢纽的地位并不相称。火车站前面是一条沥青大道,不算很宽,人来人往,毕竟这里是火车站,现在正是旅游旺季。</div><div> 我就在火车站旁不远处找了一家小旅店住下。旅店条件很差,不能洗澡,连洗漱也得看那唯一的水龙头是否有水流出。对我这样的穷人,是没有资格选择的,30元钱一晚,能够住下来,已经不错了。</div><div> 由于身体的原因,我不能吃“上火”的食物,但在这里似乎很难。饭馆卖的几乎都是牛羊肉,素的就是面食。没有办法,入乡随俗,我这个重庆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打着重庆招牌的餐馆,吃了来到这里后的第一顿“地地道道”的家乡饭菜。</div><div> 因为想到明天开始的骑行,我放弃了对这陌生城市的好奇,没有更多的在周围逗留,就回到了旅馆。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的进入梦乡,睡个好觉,回到我熟悉的城市,温馨的家里,然后第二天起床,以充沛的精力上路。</div><div> 客房不大,摆放着两张床。前面靠壁的小桌上放着一个电视机,还能够放,尽管画面的效果不好,当然我也没什么闲情去看电视。另一张靠窗的床上已经有了人,看样子也是外地人,他看了我一眼,也没有打招呼,还是睡他的觉去。</div><div> 我的行李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两个大包,一辆自行车,走到那里,都得安顿。丢了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意味着我的骑行旅途难以为继。自行车是我现在起每天的代步工具,一个卡片,一个单反,成了我旅途中的最大累赘。还有那人见人爱的东东,我每天的吃住,就全靠它来维持,而且预算都在计划之内,没有了这些,我将沦为一个完全的乞丐,能否回到故乡,那就只有看老天的怜悯了。</div><div> 脑子里惦记着这些,人便朦朦胧胧的睡去,没有梦回故园,倒是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半醒半睡中,我开始担心起来,明天,能够按预定的计划出发吗?</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样简单的饭食也不错</h3> <h3>【微雨催征程】</h3><div> 一早起来,雨还在下着,只是比昨晚小了许多。趁那唯一的水龙头还有水流着,赶紧匆匆完成了洗漱。然后在旅馆附近找个小食店随便吃了点早点。所谓的早点,就是5个小笼包子,一小碗紫菜汤。尽管很难吃,还是一点不剩的喂进了肚里。在外骑行,没有什么好讲究的,能够填饱肚子就好。</div><div> 回到旅馆,望着雨滴顺着房顶流到雨棚上,听着滴滴答答的雨滴声,心里不由得冒出几丝莫名的惆怅。环境是影响心情的,特别是象我这样多愁善感的人。不管怎样,最后还是决定上路。</div><div> 按照计划,今天的目的地是大新庄。这段路不算长,就60公里左右。虽然路程短,但是天下雨,路况不熟悉,所以心里还是没有底,所以多是问路和赶路中行进。其实,骑行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艰难。整个路程基本上都是沥青路面,也没有太大的坡度。当然沥青路面已经被车辆碾压得不再那么完好,因为下雨,路面上的坑坑洼洼和碎石让骑行少了一份爽快,多了一份压抑。</div><div> 雨紧一阵慢一阵的下着,原想雨会慢慢的停下来,所以没有穿雨披,以为冲锋衣或多或少可以抵挡一下。然而愿望总是与现实相违,雨没能够停下来,反而是我的冲锋衣越来越湿。在一个加油站旁,我停下了自行车,终于把雨披披在了身上。穿着雨披再上路没多久,雨就慢慢的住了,太阳光从大朵的乌云隙缝间穿透出来,我猛然发现,眼前的景色是那么的优美,长满绿草的山峦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之中,山脚下,大片大片金黄色的菜花随着公路向远处延伸。大美青海,终于第一次向我展现了它那娇美的容颜。</div><div> 午后时分,来到了湟中县,这是出西宁后的第一个县城。和内地的县城相比,它不算大,人也不是很多,当然也说不上繁华,但是,它那高原特有的风情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在这里吃过午饭,就匆匆的向塔尔寺赶去,那里,才是我今天行程的焦点。</div><div> 塔尔寺据说是藏传佛教6大寺庙之一,名声仅次于西藏的大昭寺。远处望去,层层叠叠的寺庙和白塔坐落是几个山坡之上,颇具规模。虽然是这么边远的地方,依然是游人如织。游客中有多少是内地人,多少是本地人,已经很难分辨,只能够从穿着服饰上看出个大概。在塔尔寺的外面,到处都是商铺,卖旅游纪念品的,卖当地土特产的,还有那些拿着东西兜售的,让人难于招架。只有进入寺庙内,那五彩的经幡,那金碧辉煌的佛像,那穿着暗红色僧衣的喇嘛,还有那喃喃的诵经声,还让人感觉到这里是庄严的佛教圣地。</div><div> 离开塔尔寺时,天上又是暗云密布。我今天的终点是上新庄,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路上不要下雨。来过的人都相信这样一种说法,凡是拜谒过塔尔寺的,祈祷都很灵。</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途中的景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转经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塔尔寺一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仰视塔尔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里的僧人也用手机</h3> <h3>【翻越拉鸡山】</h3><div> 上新庄的清晨是宁静的。初升的太阳照耀着这个沿公路而建的小镇,房屋和山野都披上了一层金色。</div><div> 这里亮得很早,我也起得很早。想着今天的旅程,我早早的做好了今天的出行准备。路旁有三三两两的小朋友走过,他们抬起印有“高原红”的小脸蛋,笑眯眯的望着我这个陌生的外乡人。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些小朋友都是上学的小学生,这么早起来就去上学,想必他们的学校一定很远。</div><div> 我想吃了早餐就上路,沿着路边的店铺一一寻去,就没有一家开门营业的。回来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店铺因为早上没有什么生意,所以营业就很晚。我不能就这样等下去,只好吃了点自己带的糕点,喝了几口冷冰冰的矿泉水,就上路了。</div><div> 今天我的目的地是倒淌河。途中要翻越拉鸡山和日月山,没有想到,它成了这次旅途以来最艰辛的跋涉。拉鸡山是青海省贵德县与湟中县的界山,由西向东蜿蜒,最高峰海拔4524米。海拔3820米的拉鸡山山口地理位置重要,西宁至果洛的公路穿越而过,山口南侧还有通往湟源的公路,是环夏都西宁200公里旅游圈上海拔最高、风景最为独特的山脉。</div><div> 其实,拉鸡山是日月山的支脉,藏语称“贡毛拉”,意为尕拉鸡(石鸡)栖息的地方。其实最早的说法是“拉脊山”,它是祁连山系的一个支脉,它的隆起,就像被拉起的脊梁,所以正确的说法是“拉脊山” 。拉脊山横亘于西宁南,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山名是藏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是“鹰飞不过去的地方”。但是,这个山上有很多尕拉鸡栖息,所以民间就把它称做“拉鸡山”了,我看到交通部门在此立下的地标名也是“拉鸡山”。</div><div> 出发不久,路就开始缓缓的向上爬升了,对我这个重庆人来说,这点坡度简直算不了什么。向上,向上,一直向上,一路上,我完全陶醉在了沿途的美丽风光之中了。雨后的高原,显得特别的清新亮丽。湛蓝色的天空,一尘不染,莲花般的云朵轻轻的漂浮在深蓝色的天幕上。远处,覆盖着青青绿草的大山,逶迤天接。蜿蜒盘旋的公路不时有一辆辆汽车通过,发动机声和喇叭声混合成只有这里才可听到的天籁之音,飘荡在空中。</div><div> 美景再美也代替不了现实,饥渴感不断的向我袭来,我看了下时间,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了,在这辽阔的旷野,哪来的饭馆,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判断上的错误。骑行时速从20多公里降到了现在的4公里,最后,我只好推着自行车前行了。公路好像没有尽头,转过一个弯又是一个弯,我忍受着饥饿带来的疲惫,苦苦的捱着,希望早点翻过拉鸡山。</div><div> 一辆皮卡车在我身旁停了下来,车上连驾驶员有3个人,那些工具让我一看就知道是他们是道班的养路工人。说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我听懂了他们的意思。他们问我搭不搭车,我有气无力的谢谢了他们的好意,回答他们,我要自己翻过去。他们向我竖了了大拇指,鼓励我加油。“朋友,你很幸运,今天天气好,山垭口可以看到祁连山。”车开走了,这句话还在我耳朵里回荡。</div><div>一个小时后,我终于来到了垭口上。风,狂啸着,乌云正连天袭来,我顾不得寒冷,赶忙拿出相机,拍下了那稍纵即逝的祁连山远景。</div><div> 拉鸡山征服了,等着我的还有日月山。没有选择,不能等待,唯有继续前行才能摆脱困境。我振作精神,骑上自行车,乘着下坡的轻松和快速,向日月山,向倒淌河,前进!</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天白云下贫瘠的山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鸡山的盘山公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祁连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鸡山垭口</h3> <h3>【青海湖速写】</h3><div> 骑行青海,青海湖是不容错过的,当然也是我这次的主要目的地,我用3天时间,沿着这个享有盛名的湖泊兜了一圈。</div><div>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面巨大宝镜。从地图上看,青海湖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东西长,南北窄,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div><div> 古代,青海湖被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div><div>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div><div> 如果沿青海湖顺时针骑行,在你的视线里,左边是延绵的山峦和草原,右边便是青海湖和那辽阔的草场。从环湖东路经109国道,再上环湖西路,最后再上315国道,一路上景点众多,但是我还是更醉心那沿途的美丽风光。</div><div> 远眺青海湖,它就像一条蓝色的飘带,横卧在天边,如此纯净,如此安宁。到得湖的近处,才领略到那蓝色的魅力,那是一种恬雅的蓝,温柔的蓝,蓝得比海洋纯洁,比天空深沉。在湖畔尽情游玩,油菜花平铺在青海湖岸,一眼望不到边际,极为壮观。黄色的花加上蓝色的湖和蓝色的天,美不胜收。</div><div> 这里的7月,正是青海湖畔菜花盛开的时节。浓艳的黄花,紧围着青海湖大半圈湖岸,在高原深蓝的天空下,繁花金黄一片,嵌镶在湛蓝的青海湖岸上,无际无边。黄色在这里尽管夺人眼目,但是绿色仍然是这里的主调。蓝天白云下,绿色的草原看不到尽头。白色的羊群就像天上的云朵散落在绿色的草原上,那湖边草场上悠闲放牧的牦牛,那剽悍的骏马,这一副副青海湖的风情画卷,一不小心,就让我醉得不能自拔了。</div><div> 浩瀚的湖水,碧蓝清澈。蓝的深湛,蓝的纯净,蓝的醉人。湛蓝的天空,白云浮动。洁的明澈,洁的恬雅,洁的迷人。感谢造物主,在粗犷的西北,留下了这精雕细琢,晶莹剔透,梦幻一样的美景。</div><div> 透过这美丽的青海湖,我懂得了这个世界原来有这么多美好的地方。一处美景,一个名字,一份牵挂,都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一生一世,都值得我去回味,值得我去珍惜。</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海湖之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边放牧的牦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色的青海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畔的油菜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边留影</h3> <h3>【夜宿湖畔藏人家】</h3><div> 游览了鸟岛出来,已经快5点了,到鸟岛镇上大概还有7公里左右的路程,按原计划,今天赶到刚察是来不及了,不过,返回鸟岛镇还是没问题的。</div><div> 就在准备往回骑的时候,一个藏族小男孩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到我身旁。在对我好一阵的打量后,终于怯生生的开了口。</div><div> “叔叔,到我家去住吧,我家就在前面。”</div><div> 小孩看上去有八、九岁左右,穿着和内地小朋友没有什么差别的衣服,只是他那约为瘦削的脸上特有的“高原红”清楚的告诉我,他是一个藏族人家的孩子。</div><div> 面对小孩的邀请,我心动之余,马上明白过来,他不是好客,而是拉客,希望我这个外乡人能够为他家带来一点收入。</div><div> 我没有拒绝小孩的邀请,答应到他家去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就住一晚上。</div><div>小孩很高兴,他说我一定会满意的。于是我俩骑着自行车,一阵疾驰,不一会就来到了小孩家。</div><div> 我有些失望,原本以为会是一座充满藏族风情的白色帐篷,没想到只是一座只有当地特点的普通平房。后来才了解到,这里的牧民大多由过去的游牧改为了就近放牧,所以帐篷也随之变成了平房,毕竟平房还是要比帐篷好得多,特别是在严酷的冬季。不单是居住改变了,就连出行也有了变化,现在几乎好一点的藏民家都有摩托,骑马出行已经成为了过去。</div><div> 小孩家不是很宽大,只有三间。进门正中间,像是一座佛堂,案桌上摆满了各种充满当地宗教色彩的贡品和用具,墙上贴着不知是谁的佛像。右边一间,用我们内地人的话来说,应该是厨房兼卧室吧。靠外墙边是一大炕,主人的吃、住、睡都在上面。屋中间有一个特别的炉灶,一根烟囱接向屋外。开始我很惊讶他们这里还能够烧煤,仔细一瞧,原来是晒干了的牛羊粪便。左边是一间大屋,有一张大炕,另外还有一大一小两张床。屋内打扫得干净、整洁,估计是专门用来宿客的,我就被安排住在这里。</div><div> 在不很方便的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小孩的父亲叫卡果,母亲叫卓玛,小孩叫久知,还有一个哥哥在西宁上大学。他们家有十几头牦牛,一大群羊,还有一条奶牛。据小孩的父亲卡果介绍,他们家一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国家还给补贴,应该说,他们的日子还是过得很充裕,单是那群牛羊,在内地,不知要值多少钱。</div><div> 主人给我送上了晚餐,是一碗煮有羊肉的面片。面片很好吃,可惜羊肉我却嚼不烂。我把羊肉全部剩在了碗里,谢谢了主人的招待。主人看着剩在碗里的羊肉,脸上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古怪表情,我不知道主人有何感想,心里有点惶恐。</div><div> 草原的傍晚很美丽,血红的太阳从西边沉沦下去,天边一片金黄。一抹乌云,横过天际,把阳光撕成万道金光,洒向草原。卡果家的牛羊已经归圈,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地反刍。屋外的五彩经幡在风中猎猎翻飞。黑色的藏獒趴在屋角,一声不吭,完全没有传说中的凶猛。</div><div> 夜色还没有完全的暗下来,一轮银盘似的皎月已经高高的挂在了蓝色的天幕上。在这遥远的青海湖,在这辽阔大草原的深处,我一个人静静的躺在炕上,想起了远方的亲人。银色的月光透过双层玻璃窗洒进屋内,照得房间里有些光怪陆离。隔壁的佛堂,传来了卓玛那喃喃的诵经声,就像一支催眠曲,把我渐渐的带入了梦乡。</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族小孩久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畔晚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畔夜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在藏家吃的这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在藏家睡的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畔清晨</h3> <h3>【漫步西海镇】</h3><div> 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流连忘返,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有值得你去的所在。西海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那独有的风情和传奇的故事,让我在这里停留了一天。</div><div> 西海镇不大,远远望去,蓝天下那一排排整齐的红顶房屋在阳光下耀眼夺目,熠熠生辉,就像一颗红宝石,镶嵌在绿草如茵的大草原上。</div><div> 这里的阳光强烈而温柔,人沐浴在阳光之中丝毫感觉不到热意,也许,这就是西海镇送给我最好的见面礼吧。一个异乡人,走在异乡的土地上,看着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就好似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一个人累了可以停下来休息,而无需顾及任何走失,这样的地方怎可匆匆而过,不投入它的怀抱?</div><div> 风在这里是有颜色的,一种融合了天空和草原的颜色。所以,这里的风不但可以用肌肤轻抚,还可以用眼睛传情。在高原的阳光下,风就像一个多情的少妇,丰姿绰约中平添了几分妩媚。你不能因为她的妖娆而拒绝她的爱抚,她的多情是可以原谅并接受的,那些还把头巾裹在头上的朋友,请摘下你的头巾吧,因为这里的风少了几分温柔而放弃和她的亲吻,你肯定会后悔的。</div><div> 走在西海镇的街道上,你会发现这里原来是这么清新幽静。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让人觉得仿佛就像走进了一座正在午睡的村庄,只有不时响起的那一声声汽车喇叭声,才告诉你它并没有睡去,只是以它特有的豪爽招呼你这远道而来的客人。</div><div> 西海镇的格局就像棋盘,街道呈“井”字形分布。街面不很宽阔,但很整洁。人行道被街道两旁的花圃隔开,当年栽钟的杨树高大挺拔,已经深深的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民居基本上都是两三层楼高,样式统一,一排排坐落的街道的两边。间或有一幢、两幢有气派的大楼,那一定是某个单位的所在。我特别的感叹,那面街墙壁上的那一幅幅青海风光的壁画,要是在内地,这样的墙面,肯定被各种广告占为己有了。</div><div> 每年的夏季,西海镇都会迎来大批的环青海湖的内地游客,这时候,这里就会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镇中心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自行车队伍,他们少的三五人,多的几十人,还有一些旅游大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些游客的身影。这个时候,旅馆会人满为患,餐馆会生意火爆,也就在这个时候,你或许会感受到这个小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div><div> 熟悉西海镇的人都知道它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这座原子城如今已经化剑为犁,成了内地游客和骑行者环青海湖的出发地。你如果要知道中国的原子弹、氢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造出来的,那么请你走进西海镇的原子城纪念馆吧,那一幅幅图片,那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会如实的告诉你,当年,那些共和国的创业者们,是怎样在这大西北的茫茫大草原上艰苦奋斗的。</div><div> 7月的西海镇,是它盛装出行的时节。请别在在这里逗留过久,流连忘返会让你找不到归乡的路。如果你已经厌倦那些似曾相识的山水,那么,在这遥远的地方,我还要去追寻,那一段充满传奇和浪漫色彩的爱情!</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海镇的街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海镇一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一路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一支骑行队伍到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子城纪念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子城纪念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铸剑为犁</h3> <h3>【在那遥远的地方】</h3><div> 我是带着那首耳熟能详的情歌来到青海,来到西海镇的。在骑行过程中,我的心里总是回响着那首约带忧郁而深情的歌声。当我寻着西海镇用石头打造的别具一格的路标来到王洛宾纪念馆的时候,再一次被回荡在金银滩大草原上这优美的旋律震撼了。</div><div> 王洛宾纪念馆的规模不是很大,就坐落在西海镇体育场的旁边,银灰色的外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但又不失大气的感觉。纪念馆大门右边的墙面用高于整个建筑的高度,镌刻着那举世闻名的传世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在这高原的蓝天下,站在王洛宾先生的半身雕塑前,耳畔响着这振聋发聩的天籁之音,人就仿佛在王洛宾先生的带领下,走进了当年的金银滩大草原。</div><div> 如今的交通工具,对游人来说,这里也许已不再遥远,但是,在我的心里,还是始终期盼着与它保持距离。在这个遥远的地方,人们闲适的生活在这里,雪白的帐篷和蒙古毡包,散落在蓝天白云下的绿色草原上。羊群像漂浮的云朵,缓缓的在草原上游动,牦牛和骏马啃着青青的牧草,鲜艳的格桑花点缀在无边的大草原上,这梦幻般的景象就是这么如此真实的存在,使人如置身在天堂之中,由不得你不陶醉,由不得你不多情。</div><div> 七十多年前的一天,在西宁教书的王洛宾先生来到了这片草原。他是受郑君里导演之邀,前来参加抗战纪录片《民族万岁》剧组的创作与金银滩结缘的,那一年他二十七岁。来到金银滩之前,王洛宾先生绝没想到他在这里会遇见那“一见钟情”的卓玛姑娘,由此而达到他人生音乐创作的高峰,写下了那世界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他同样没有想到,他与卓玛姑娘的邂逅,会对他个人情感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和变数。</div><div> 那天傍晚,因为剧情的需要,王洛宾先生与当地千户的女儿萨耶卓玛相遇了,她那粉红的笑脸,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她那热情奔放的性格,不是他内心崇拜并甘愿追随的美丽吗?一匹白色的骏马驮着卓玛和王洛宾先生奔向草原深处,那首传世的音乐经典随着一阵急速的马蹄声,在先生的心里悄然形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下马后,调皮的卓玛姑娘扬起手中的马鞭,轻轻的在王洛宾先生的身上打了一下,然后调转马头,飘然驰去,消失在草原金色的余晖之中。</div><div> 谁也不知道,卓玛这一鞭子表达的含意是喜爱还是嗔怪,抑或只是她愉快心情自然流露下的率性表达。第二年,王洛宾先生又来到金银滩采风,他和卓玛又一次策马奔向草原。此后,他再没来过这里,更没想到卓玛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永远离开了她心爱的草原,留下的只是那段浪漫动人的佳话。</div><div>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作家三毛为那首情歌所感动,专门去新疆找王洛宾先生,她甚至穿着特别定制的当年卓玛会穿的藏族服装,但还是没能唤醒王洛宾先生心中的爱,我想,他的爱也许完全留在了那个遥远的地方了吧。</div><div> 是啊!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发现自己的人生竟然在不经意间错过了那么多的美好,王洛宾先生也把深深的遗憾留在了卓玛和三毛身上。人生在世,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有很多珍贵的东西你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珍惜就悄然失落了。</div><div> 所以,在结束我的小记时,我想对每个朋友说,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到那遥远的地方去走走吧,看看那里的蓝天碧水,看看那里的白云草场,让我们在走向人生深处的过程中,多一份祥和,少一份烦恼。</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原放牧人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银滩大草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洛宾纪念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首耳熟能详的情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