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很早以前,在网上看过有关普罗旺斯薰衣草的游记,不但保存在电脑的书签里,而且心里也在心里种下了这棵草。我去拍过在加拿大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的薰衣草庄园,但结果实在是令人失望。2017年的薰衣草季,我和摄友D带着领导,四人同行,终于开始了普罗旺斯的拔草之旅。</h3><h3><br></h3> <h3>第一天</h3><h3><br></h3><h3>这是我第三次到法国,以前去的是巴黎和北部的诺曼底地区,这次的普罗旺斯地区位于法国的南部。从多伦多坐一夜红眼飞机,中午到马赛机场,取了租的车,向薰衣草的世界——瓦伦索地区出发。我们自己定位为摄影休闲之旅,该玩玩,该吃吃,遇到摄影的好机会,自然也不会放过。</h3><h3><br></h3><h3>中途游览了艾克斯(Aix-en-Provence),它是普罗旺斯的前首府,这座拥有林荫大道、喷泉、古宅的中世纪古城,在普罗旺斯最具有“都会”风情,还是法国十个最富有的城镇之一。城里虽然没有什么世界级的名胜古迹,但穿行在任意横斜的古老深巷,或者游客熙攘的中心街道,仍然让人心旷神怡。</h3><h3><br></h3><h3>Rotonde喷泉</h3> <h3>艾克斯也是印象派画家塞尚的家乡,他背着画袋的雕像就立在市中心。塞尚其实是早期印象派艺术的叛逆,他反对仅凭视觉印象画画,画风独特,加上性格内向拘谨,还有点神经质,这个银行家的儿子,一直无法适应繁华嘈杂的巴黎,艾克斯成为他的庇护所。后来,当世人对流光溢彩的前印象派产生审美疲劳,开始寻求事物内在的表现力和造型的想象力时,孤独奋斗了15年的塞尚,终于功成名就,成了后印象主义的先驱画家、现代绘画艺术之父。他依然回到故乡隐居,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创作:大浴女系列、圣维克多山系列、瓦利耶肖像系列——10年画了60幅油画和水彩画,巴黎的年轻画家和学生,络绎不绝地来艾克斯拜访他,就像求神降示一样。</h3><h3><br></h3> <h3>艾克斯著名的大道Cours Mirabeau</h3> <h3>市政厅</h3> <h3>网上订的民居在小山村Volx山顶上,离瓦伦索高地20多公里。因为修路改道,在狭窄的古老街巷中转悠了半天,才找到地方。主人说,这里是她祖父建的一座古堡,现在仍能够看到古堡的砖墙成为了住房的一部分。站在露台上,居高临下,周围的美景一览无遗。</h3><h3><br></h3> <h3>夜景</h3> <h3>夏至刚过,白天特别长,大家睡了一觉,吃过晚餐,天还敞亮着,我们出发初探薰衣草。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进,忽然就有一种清新淡雅的香气袭来,还来不及反应,山坳里一大片紫色就迎面扑来……第一眼看到如此壮观的薰衣草花海,领导们激动地叫了起来,大家都兴奋不已。空气中弥漫着的薰衣草香味,开始陪伴我们。</h3><h3><br></h3><h3>看到的第一片薰衣草田</h3> <h3>一提到薰衣草,人们首先会想到普罗旺斯,它被誉为“普罗旺斯的灵魂”,自古罗马时期,薰衣草就装点覆盖着普罗旺斯,时至今日,它仍然是这片土地的象征,欣欣向荣地生长着,薰衣草精油及其他产品,熏陶着世界各地的消费者。</h3><h3><br></h3><h3>薰衣草是地中海的土生植物,当地的土壤非常适合它的生长,但它的商业用途开发者,则是罗马人。他们发现这种草,可以有效地除去浴室和卫生间的异味。Lavender一词就来源于拉丁字lavare,是冲洗的意思。</h3><h3><br></h3><h3>七月中之后,人们就开始收割薰衣草籽,根仍然留着来年再生,当地有很多提炼厂可以加工,也可以直接出售草籽。</h3><h3><br></h3> <h3></h3><h3>第二天</h3><h3>今天,在瓦伦索高地上巡游。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分两类,一类是位于瓦伦索高地上一望无际的薰衣草花海,另一类是分布在索尔村周围山区的小块薰衣草田。</h3><h3><br></h3><h3>在D6公路上一个主要薰衣草景点叫Lavandes Angelvin, 很多旅游大巴都在此停留,也有很多中国游客,农庄里还有卖拉面的中餐馆。</h3><h3><br></h3> <h3>在D8公路上也有很多漂亮的薰衣草田,两位领导在花丛中一秀芳姿。</h3><h3><br></h3> <h3>中午在瓦村吃法式午餐,小村位于瓦伦索高地的中心,在薰衣草季节非常热闹,停车一位难求。</h3><h3><br></h3> <h3>晚上又回到到最热门的瓦村景点拍花,可惜无晚霞。</h3><h3><br></h3> <h3>第三天</h3><h3><br></h3><h3>根据薰衣草线路图,早上出发向山区方向巡游,路上惊喜连连:薰衣草田中的古堡、山羊群、小山村、罂粟花丛等等。</h3><h3><br></h3> <h3>这里的薰衣草好像没人打理</h3><h3><br></h3> <h3>最后停在一个原生态保持极好的安静山村Simiane-la-Rotonde,这里古朴幽深,游客稀少,同行的业余专业级毛豆A,大过了一把时装瘾。</h3><h3><br></h3> <h3><br></h3> <h3>我们在村子的小巷深处街拍时,古屋老墙,绿藤鲜花,随处皆可取景,还有猫星人时不时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h3><h3><br></h3> <h3>晚上又回到瓦伦索,拍薰衣草花海和小房子。无边无际齐腰高的球形花丛,整整齐齐地排列,远看是一垅垅波涛汹涌的紫色海洋,近看是一簇簇生机勃勃的婆娑花蔓,在风中摇曳生姿,发散着阵阵香味,时浓时淡,令人陶醉。</h3><h3><br></h3> <h3>仔细观察,这富有诗意的紫色丰富无比,在暖光中呈现一片热烈的紫红,而当阳光退去,花海又恢复了宁静的蓝紫。迷人纯净的紫色,随光线的移动变化,如梦如幻,魅力万千。</h3><h3><br></h3> <h3>回到车里,因为在花田垅间倘佯的缘故,大家腿上、鞋上都被熏了一把,车子狭小的空间里香喷喷的。</h3><h3><br></h3> <h3>日落后准备离开时,遇到雷雨,我们赶紧抓拍闪电下的薰衣草田,然后在电闪雷鸣的瓢泼大雨中,沿着狭窄的山路返回。后车里的人大概嫌我开得慢,居然在会车时,就迫不及待地从两车中间的缝隙里,像耗子一样猛蹿了过去……太危险了,吓得我一激灵。</h3><h3><br></h3> <h3>第四天</h3><h3><br /></h3><h3>摄友D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薰衣草田里有一栋小屋和一棵独树,我们转了几圈终于找到。天不亮赶去,已经有一帮摄影爱好者开工了,初升的太阳在在草丛上,撒上一片金光。</h3><h3><br /></h3> <h3>之后向凡尔登大峡谷出发,开到一个山中的小城Digne-les-Bains吃早饭。临离开高地时,又意犹未尽地在薰衣草地上拍了一圈。</h3><h3><br></h3> <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