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内蒙赤峰组团去贡格尔大草原旅游,一共有20人,导游小柴介绍了内蒙的风土人情,在大巴上,周琳和吴怡玲,得知她们来自江西南昌,有异乡遇老乡的感觉 。</h3> <h3>周琳和吴怡玲,她们到了赤峰市客喇沁王府。王爷镇位于锦山镇西南20公里处。王府布局井然有序,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府内花木幽香,松杉苍翠,环境雅静。现存房屋108间,主体建筑较好,苍松翠杉尚存20余株。现为喀喇沁旗民族中学校址。</h3> <h3>老同学孙海林在赤峰火车站月台迎接我,他的儿子孙向阳驱车送我们到红山区电业局宿舍海林家。为什么要一个人去赤峰?因为现在有一股去草原的热,趁现在腿脚还便,出去走走。2008年母校乐中80周年校庆,海林未见我到,得知我在鹰潭,结束时到鹰潭看我,玩了几天。这次我去赤峰回访老同学,又可游览草原,不是一举两得吗?他也想到“龙虎山”“婺源”看看,这也为下一步的相约奠定基础。现在手机随身,购票、高德地图、导航很方便,我可以自由行。到了内蒙赤峰,感觉这城市很干净,到处可见蒙文汉文并列的招牌和标语,似乎到了异国他乡。人们是这样形容蒙古文:中间一根棍儿,两边都是刺儿,上下一扭劲儿,就是蒙古字儿!海林说,街上商店招牌的蒙文和汉文并不是一对一的。记得小时候在铜钱上见过这种字。蒙文与满文是有区别的,满文的创制主要借鉴了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加上圈点,形成了符合满族本民族语言表达要求的新满文。</h3> <h3>我们在赤峰红山公园。海林是内蒙赤峰人,在赤峰林东读完初中,在通辽读高一。海林胞兄是南下干部,当时在乐平钟家山煤矿任财务科长,后来晋升为轻工业厅厅长。1956年初,他转学到乐中读高一(下学期),和我同在高一(3)班,我们都是共青团员,同住“青年楼”大寝室,同吃乐平的红米饭,我们朝夕相处,讨论学习的问题,他两面额微红,说话腼腆,是班里“生活委员”,我是团支部委员,我会说普通话,喜欢和海林交流,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h3> <h3>红山公园的大门口合影。我和海林在乐中读书时都勤奋努力,学习成绩优秀,1958年高中毕业时,他保送“哈尔滨工业大学”,1963年毕业,分配到重庆巴山仪器厂,后来调回家乡内蒙古,在赤峰供电局工作,正高级工程师,享受正处级待遇。我1958年高中毕业,因家庭成分不好。去上犹陡水参加水电工作,工作之余参加大学函授学习,之后,不断地充实自己,工程师职称,我们都在电力部门工作。海林和我一样有一男二女,老伴都离开了人间。</h3> <h3>到博物馆参观“红山文化”</h3> <h3>红山文化成组玉器及玉龙</h3> <h3>赤峰的红山文化,有6600~5000年的历史,陶器优美,和我们鹰潭的角山文化南北相呼应。</h3> <h3>红山文化以农耕为主,这是精良的石器,在鹰潭角山也出现类似的石器。</h3> <h3>在博物馆</h3> <h3>6月24日(周六)早上4时许我们起床,我们带了厚衣服,草原气候多变。早上7点,我和海林参加赤峰旅游组团,开始贡格尔大草原二日游,天气晴朗,台湾作家(赤峰人)曾说,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们的旅游大巴往北行驶,西边远处,我们看到绵延的燕京山脉,东边远处,我们看到起伏的大兴安岭,置身广袤的大草原,使人感到草原宽阔的胸怀和富有,大巴行驶120公里第一站“玉龙沙湖”就快到了……这照片是吴怡玲拍摄的。</h3> <h3>走进神秘的沙漠腹地,追寻红山羽神的足迹,站在天蓝地黄的色调中央,用脚丈量沙漠的浩瀚。</h3> <h3>我们爬到沙漠突兀岩石的顶端。</h3> <h3>在沙漠里有这样的湖泊,很稀罕的。</h3> <h3>“玉龙沙湖”录像</h3> <h3>向沙漠里行走的驼队。</h3> <h3>满园都是骆驼</h3> <h3>归来的驼队</h3> <h3>吴怡玲和周琳</h3> <h3>准备出发的驼队</h3> <h3>驼队录像</h3> <h3>赤峰蒙族老太婆的儿子(他在上海工作)骑上骆驼</h3> <h3>她,赤峰蒙族人,六十多岁的老太婆和儿子一起骑骆驼往沙漠前行,我很佩服,我拍摄她的留影。吃饭时,她要了我拍的照片。</h3><h3><br></h3><h3><br></h3> <h3>吃过中饭,我们来到了贡格尔大草原,“贡格尔”在蒙语里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流"</h3> <h3>到草原旅游,最好玩的是骑马,我们这个旅游团的大多数人,自费花260元买票骑马,女同胞骑马很多,还有60多岁的老太太也骑马。这是吴怡玲骑在马上。</h3> <h3>周琳骑在马上</h3> <h3>穿黄色衣服的蒙族老太婆骑在马上。</h3> <h3>骑手们整装待发,我非常羡慕她们。</h3> <h3>马队准备出发了,我很想骑马,因为那时肚子不舒服,没有去,我抓紧时间拍了许多照片。</h3> <h3>马队消失在远处的桦树林。</h3> <h3>一簇大的树林,不远处有一个敖包。</h3> <h3>蒙古马个头不大,健壮耐力好。</h3> <h3>我在赤峰公园也骑过马,这是海林拍摄的照片。</h3> <h3>大队人马归洋洋洒洒的归来。</h3> <h3>马队到白桦林的蒙古包喝奶茶,吃奶酪,之后大队返回,场面十分壮观。</h3> <h3>他们归来了,有一种获胜感,穿黑色衣服的是导游小柴。</h3> <h3>在一个硕大的蒙古包里,许多人在一起用晚餐,有蒙族小伙唱着浑厚的歌曲,听着蒙古歌曲、愉快吃着涮羊肉火锅、粉条、蔬菜、水果、馒头。</h3> <h3>在蒙古包大厅,看见隆重的“开羊仪式”。</h3> <h3>周琳在蒙古包里翩翩起舞</h3> <h3>晚上篝火晚会跟是热闹,海林能跳交谊舞,有两下。</h3> <h3>大家手拉着手,喊着“嗨嗨嗨”,在星光璀璨大草原的晚上无拘束地、尽情欢乐!</h3> <h3>赤峰的山区,地广人稀,产量不高,顺口溜:“种一坡, 收一车。蒸一笸,吃一锅。吃一顿,剩不多。” 现在牧民生活改善,非常注意保护环境,草场十分干净。傍晚时分,我们住进“蒙古包” ,包里面和城市的套间没区别,电视、电水壶、卫生间、洗浴间 、wifi 都有。</h3> <h3>晨曦辉映着蒙古包,此时不到4点,江南这时还在熟睡之中。</h3> <h3>在蒙古包前留影</h3> <h3>游客在蒙古包前说话</h3> <h3>蒙古包商店</h3> <h3>远处的蒙古包群</h3> <h3>周琳在石林前。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是蒙语,汉译为"险峻的岩石"。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群山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h3> <h3>海林留影</h3> <h3>吴怡玲留影</h3> <h3>海林后面的石林,像一层层堆放的烙饼</h3> <h3>我在烙饼前</h3> <h3>由于第四纪冰川长期的精雕细刻,造就了阿斯哈图冰石林这一方神秘的独特的自然风貌,具有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泰山之雄奇。这里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山山各具特色,山山不同,峰峰各异。阿斯哈图冰石林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举世罕见的“冰石林”。阿斯哈图石林发育类型很多,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石柱”、“石丛”、“石笋”,有的好似“石塔”、“石墙”,还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萨斜塔”。</h3> <h3>青山衬托石林</h3> <h3>天然的屏风</h3> <h3>人与石林长寿</h3> <h3>雄伟的石林</h3> <h3>阿斯哈图石林,景观很奇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世界上罕见的花岗岩石林,为第四纪冰川遗迹,被专家称为世界地质奇观。</h3> <h3>她们在摆姿势,我记录下来</h3> <h3>"阿斯哈图"系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h3> <h3>手盖住大鹏的头</h3> <h3>多么漂亮的桦树林,周琳摄影</h3> <h3>我和海林的友谊比石林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