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7月10日,火炉重庆的天空仿佛被洗过一样,蓝得可爱;阳光也格外灿烂,仿佛预示着我们在山城的生活将无比愉悦,收获满满。 </h3><h3> 上午8:00,迎着这清新与明媚,穿过绿意盎然的小区,步入葱绿、精致而又洁净的红光中学,我们开启了重庆国培之旅。</h3><h3> 走近教室,教室门口整齐摆放的如山一般的矿泉水和并排而立的两个饮水机吸引了我的眼球,一股被关爱的幸福油然而生,真心感谢重庆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的老师们!他们用心细驱走了围绕着我门的炎热。抓一小撮茉莉花茶,接一杯滚烫的山城水,伴随着淡雅的茉莉花香,在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我正襟而坐,品着茗香,期待着随之而来的精神大餐。</h3><h1> </h1> <h3> 时针刚指向8:30,帅哥老师王林梦便用充满激情而又不失风趣的语言拉开了“开班典礼”的序幕。充斥着欢声笑语的开班典礼,让我受益匪浅:牢牢记住了“空杯原理”一一只有随时“放空”自己,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深刻领悟了“先行后知,从做中学”的团队精神。久久回荡在礼堂上空的“齐心合力,众志成城”的团队誓言让我忘却了年龄,找回了激情。</h3><h3> 目送王老师走出教室,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一一他用他的朝气与睿智帮我破除了固步自封的坚冰,卸下了老气横秋的外壳,让我重拾了学习的欲望。</h3> <h3> 破冰结束,我们迎来了盛宴的第一道美味一一《教师课堂交流技能提升》,它是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彭江教授特意为我们烹制的。细细咀嚼,我品出了交流的真谛首先在于认真倾听,然后多用礼仪语言和"万能语"委婉表达。课堂上,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沟通语言,才能有效沟通。</h3> <h3> 下午,我们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南川区教师进修学校王麟副校长早已在教室等候。大屏幕上“供给侧视野下研训者的思与行”格外醒目,第六感观告诉我一一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营养大菜。</h3><h3> 一开场,王校长便用两个有趣的小活动告诉我们:学会分析和观察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我相信,这一环节,引起了所有学员的反省。接下来,王校长用他满腹的经纶和充满智慧的语言牢牢抓住了全体学员的心。他时而讲故事,时而做游戏,似乎不在讲座,而是在与我们聊天。可就在这聊天中,我们了解了十年课改的成功与失败;清楚了我们面临的教育生态;明确了作为研训者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学习力、思辩力、表达力如创新力;明白了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懂得了作为老师一定要是一个爱深度阅读的人……最后,王校长出示了那幅寓意深刻的“四不猴”图,引发了我们深思。不知不觉中,已接近下午18:00,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王校长愉快地走出了我们的教室。</h3> <h3> 细心的班主任杨老师知道我们也辛苦了,下课后,将我们带入了石桥广场最大的火锅店。看着那诱人的美食,我们都露出了贪吃的本性。霎时,整个火锅店里飘荡的都是我们的欢笑。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幸福地回到了各自的宾馆。</h3><h3> 重庆国培第一天,充实而又幸福的一天!</h3> <h3><b> 7月11日,阳光依旧灿烂。清早,揣着喜悦,带着期盼,我们一行有说有笑走向学校。回归到学生身份,年龄似乎早被抛到脑后,童真悄悄潜入我们内心。<br> 上午,在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陈定梵院长深入浅出的讲析中,我第一次思考“人是什么?”;第一次明白人之区别于动物在于人的“直立行走、有手劳动、伦理观念、道德意志和身心合一”,因而人离不开教育;第一次懂得教育是"道的引领,是德的浸润,是心灵的呼唤,是兴趣的培养,是智慧的启迪"。陈院长那句“让猪肉长成人肉才叫消化。”带给我的不仅是震撼,更是思考:我该如何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消化一一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呢?教育的神圣感让我感到了肩上的重任。<br> 思考还在继续,学习不能停步。下午,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田伟主任告诉了我们《送教下乡培训的创新设计与有效实施》。</b></h3><h3><br></h3> <h3> 7月12日上午,重庆市委党校刘昌熊教授带领我们进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刘教授告诉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能把枯燥的政治内容上得如此生动,也只有如刘教授一样的大家能做到吧!<br> 下午,重庆市教科院徐辉院长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和大量的实例为我们生动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让我们明白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br> 这一天,我们满载而归!</h3> <h3> 7月13日,在重庆市教科院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坐上了旅游大巴,开启了这次培训的特殊旅程一一红岩文化主题体验活动,我们称它为“红色之旅”。<br> 依照安排,我们首先观看了"白公馆",随后去了“渣滓洞”。这个曾经的小煤窑,一物一木都是对国民党特务的血泪控诉。刑讯室里陈列着很多沾满革命先烈的各色刑具,尽管已锈迹斑斑,且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但亦无法尘封国民党反动派的惨绝人寰。尽管我早有心理准备,但眼见这些带有血泪的实物,仍觉不寒而栗,也更增加了对共产党人的无限敬意。带着敬意,我挤进了曾经的囚室,仰视了那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照片,把那一串串令人敬仰的名字再记心间。<br> 走出渣滓洞,阳光更加灿烂。在阳光里,我卸去了沉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红色之旅下面几站----瓷器口古镇、红岩村革命纪念馆、三峡博物馆和人民大礼堂。<br> 这次有意义的“红色之旅”,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之旅,它让我进一步明确了肩头的责任和前行的方向。<br> <br> </h3> <h3> 7月14日,我们迎来了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丁玉祥副校长的讲座,他精彩的讲解不仅让我们感受了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老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更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差距,有了强烈的危机感,还激起了我们努力学的欲望。</h3> <h3> 深圳龙岗教师进修学校资深培训师雷斌老师的讲座最令我难忘。“你好 我好 大家好”、“学习好 工作好 生活更美好"的互动开场令人耳目一新,不仅轻松拉近了培训者与学员之间的距离,还一语道破了让人喜欢听你讲座的天机。与雷老师一起,我们时而讨论,时而思考,时而竞赛,时而游戏,一天的时间在我们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我们还意犹未尽。愉快的一天里,我们明白了发掘课程素材的方法;知晓了“素材就像多面体,只有一点贴主题”;认识了"西瓜子"技术,懂得了经验是隐性的,技术才是显性的,可复制的,我们必须透过隐性的经验发现其显性的技术,就如切开西瓜才能让西瓜子呈现一样;学会了充分利用“最佳实践”,从"最佳实践"上找到"心法"(理念、原则),并想办法把“心法”转变为“手法”(技术、操作);最后的“红烧肉制作培训课程流程"模板让我们进一步清晰了课程开发应用流程。<br> 慈祥的雷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培训。其实,不光是培训,好多的方法亦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听雷老师的课,我们受益匪浅!</h3> <h3> 培训已接近尾声!7月16日,培训分小班进行。我们小语班迎来了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王小毅老师的讲座。这次讲座吸引我的不仅是《小学语文分类阅读教学研究》的课题,更是王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忘不了王老师"文本也是有个性的"反复提醒,忘不了王老师“阅读教学应有文体意识”的大力倡导,更忘不了王老师“依体而教,以学定教”的主张。看到王老师团队解读文本的独特视角,看到王老师针对不同文体而采用的不同教学策略,看到王老师团队所做的一系列深入研究,我不得不由衷地敬佩王老师,也深切感受到这才叫研究。<br> 瞿涛老师说得对,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是因为他们的作文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写的,他们自己没有写作需求。是呀,"情动"才"辞发",需求都没有,又如何有情呢?没有情,辞从何而发?表达课,最核心的事情是激发学生表达的需求。<br> 从教室走出来,我觉得异常充实。因为这一天,我收获颇丰!<br> 真心感谢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给我们增添知识的老师们!</h3> <h3> 放学后,杨班主告诉我们我们的"娘家人"来了。来到阶梯教室,民院的老师们来了!真的有娘家人的感觉。</h3> <h3> 忽然觉得,我们又拥有了一个“国培”大家庭,甚是温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