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牧野之战创中国谋略之先河</h3><h3> </h3><h3>一般认为,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谋略家的鼻祖,这是丝毫也不夸张的。有周一代与商纣的决战,既是两个朝代的决战,其实更多的是个人智慧的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有着巨大作用的,就是姜尚姜太公。</h3><h3><br /></h3><h3>其实无论古今中外,战争进行事态的持久与否、胜败如何,决定性的在于战争的准备阶段。战争的准备既有物质的准备,也有心理的准备,更有谋划贯穿其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要一击决定战争的成败,自然是不得不进行战争、减少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最佳选择。</h3><h3><br /></h3><h3>在周与商之间,除了战争,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矛盾已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其实这种对决早在战前已分出胜负,战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这样的战争结局,姜太公功不可没。而姜太公有这样的成就,是与他个人的经历分不开的。</h3><h3><br /></h3><h3>生逢乱世,遭遇曲折,按传说由祖先的贵族,到后来家道中落,及至姜子牙时沦为贫民。这样的大起大落,往往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一蹶不振,从此消沉沉沦下去;一种是绝地反击,成就一番卓绝的事业。</h3><h3><br /></h3><h3>姜太公显然是后者。特殊的家庭背景,让姜太公对上下尊卑有着更多的了解,也有着更多的物事体悟,这是他成就自己的根本。</h3><h3><br /></h3><h3>所以他可以一根直竿钓鱼,可以耐得住性子,可以等机会来临,甚至等到地老天荒。所以姜太公为了维持生计,可以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卖酒。饱尝民间疾苦的结果,终于使他锤炼成满腹经纶的一代奇才。但这样的等待太久太久了,在接近80岁的时候,他才被周文王发现。</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在辅佐周文王期间,姜太公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内外政策:对内促进生产发展,为灭商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h3><h3><br /></h3><h3>在姜太公的谋划之下,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周逐步占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创造了条件。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子牙继续辅佐周国朝政。</h3><h3><br /></h3><h3>周武王九年(前1038年),为了探查诸侯是否会一起东讨殷商,在姜子牙的统率下,周军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在这里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周武王发表了声讨商纣王的檄文,当时有八百诸侯会之于此,显示了武王的声威。</h3><h3><br /></h3><h3>虽然当时许多诸侯都说"商纣可伐",但武王和姜子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如果兴师讨伐,一定会遭到顽强抵抗。这次行动,实际是灭商前的一次预演,也是姜太公小试牛刀,但在诸侯国间产生了很大影响,至少说明,当时已有相当多的诸侯听命于周武王。</h3><h3><br /></h3><h3>武王十一年(前1036年),殷商统治核心发生内讧,大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少师投降周武王。这时,姜子牙果断建言周武王,讨伐殷商。</h3><h3><br /></h3><h3>其时,以姜子牙为主帅,统领兵车三百乘,虎贲(猛士)三千名,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进攻朝歌。</h3><h3><br /></h3><h3>二月甲子(二月初五),周武王率领大军陈师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与纣王的17万大军展开决战,结果,殷商大军当天就土崩瓦解,纣王看到大势已去,连夜仓皇逃走,随后于鹿台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灭亡。</h3><h3><br /></h3><h3>牧野之战,实际上是一场智慧与谋略的决战,无论从战略高度或是战术的运用,无论是从战略高度或是战术的运用,无论是宏观形势的把握或是战争局部的组织,都显示出姜尚英明超凡的组织指挥能力。</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