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瞧这一家子

向阳而生

<h3>这是我老爸,全名李德。我老妈常说爸爸的名字没取好,少一个字。不像别人叫李德才(财)啦,李德福啦,你爸叫李德,得什么呀?常常让我和哥哥们笑成一片。</h3> <h3>1966年,父亲从38军114师3093部队坦克团转业到了四川。在太原743厂学习开车,就这样退伍转业到了国营益民机械厂,成为了一名驾驶员直至退休。</h3> <h3>刚到厂里的时候,条件异常艰苦。一片荒山野岭,修马路,建厂房,所有的工作生活设施全靠大家一手一脚建立起来。这两张照片被妈妈戏称为“铁道游击队”,直观的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h3> <h3>在那个闭塞和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父亲和他的车是知青们最翘首以盼的。当时爸爸开的是130大黄河车,只要一去清升,那些厂里下乡的知青们全都争着抢着爬上车回厂。满满一车人,车梁都快被这些孩子们掰弯了。</h3> <h3>等到要去泸州,那就更热闹了。由于生活物资特别匮乏,油盐酱醋都成问题。所以只要邻居们知道爸爸要去泸州,都争相让爸爸买酱油回来,爸爸总是有求必应。车上的壶每次都有20-30个,往往等买回家要分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家的了。</h3> <h3>生活虽过的清苦,但家庭幸福,邻里和睦,在厂里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二胡,快板,老爸样样都会。偶尔还和我们这些孩子踢毽子、跳绳,父亲又得了个“老顽童”的外号</h3> <h3>厂里的效益越来越好,父亲的车也从大黄河,变成了吉普和蓝鸟。父亲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年,一辈子没出过一次重大交通事故,经常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百万公里无事故优秀驾驶员。在没有闹钟的年代,作为驾驶员的父亲必须保证在规定时间出车。所以如果是凌晨有任务,这一晚上父亲是不敢睡觉的,打个盹再看一下手表,绝不耽误出车的时间。</h3> <h3>现在的老爸,做饭、麻将、钓鱼已成为了他生活的重心。我爱我的父亲,他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正直、善良和责任!</h3> <h3>我的妈妈杨淑范,人如其名:美丽、善良、贤淑,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母亲和妻子!我想把所有赞美的词汇都送给妈妈,因为妈妈满足了我所有对母亲和妻子这两个普通又伟大的称谓的诠释。</h3> <h3>1972年,经过慎重考虑,妈妈终于决定跟随爸爸一起来到四川。远离北方的阳光、土地和大山,来到这个潮湿阴冷的山沟,妈妈背地里没少掉过眼泪,但是要强的性格,让妈妈勇敢又智慧的面对生活。</h3> <h3>1974年,我一岁,照了一张全家福。相片里我们都很清瘦,父亲更是脸颊深陷。这是最困难的时期,虽然厂里在尽力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但是父母亲微薄的工资,除了养活5口人,还得挤出一点钱给老家亲人寄去。妈妈一方面想尽各种方法给我们做好吃的,一方面又发挥了她强大的藏钱技能。枕套里,箱子底儿,米缸里,只要有点钱,她就藏一点。自从妈妈来了以后,我们月底再也没有借过一分钱。</h3> <h3>刚到厂里的时候,妈妈被分到了基建民工大队。那时候什么杂活都干。在山上挑土,修马路,拆猪圈,剪铁丝网做围墙。直到现在妈妈都跟我说,那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累,姐妹们在一起可有干劲呢!</h3> <h3>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再后来妈妈又先后去过压面房压面,供运科库房拆手套,环保化验室做细菌培养,养小白鼠,四车间称纸工坊挑蜡纸。那时候我觉得妈妈的工作太好玩了,一点都没有体会到她的辛苦。</h3> <h3>妈妈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幼师,在厂幼儿园里,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热爱孩子,很多她带过的孩子长大了,见到妈妈仍会来个大大的拥抱。她热爱这份工作,自学了手风琴和画画。一直记得在幼师比赛里,妈妈得了画画第一名。厂里的广播,播音员曾用娓娓动听的声音,描绘过妈妈画的那幅画:青青的草地和美丽的房子,大雁在天空优雅地飞过……</h3> <h3>这就是我们三兄妹了。右边是大哥李彦彬,左边是二哥李彦川。我就是中间那个被爸妈宠,被两个哥哥疼的李彦英了(此处应该有一个得意的表情)。打小我就没受过任何委屈,因为有两个哥哥,在学校也没人敢欺负我。我们三兄妹从小感情就好。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常常把发的苹果、糖留给哥哥们吃,也陪他们一起在鸡架上罚跪,直到爸爸不再生气。这种浓浓的亲情一直延续到现在。</h3> <h3>我们三个都是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唱歌跳舞各种表演都参加。这是大哥和他的小伙伴们</h3> <h3>大哥的特长是油画,那时每年厂里俱乐部的超大年画,都是大哥和他的同事一起画的。有一年还成功的举办过画展,我和二哥都好崇拜他。</h3> <h3>长发、花衬衣、超大的喇叭裤和迪斯科,是当时新潮年轻人的标配。</h3> <h3>青春飞扬的二哥,曾经也是小鲜肉一枚!</h3> <h3>二哥性格踏实稳重,认准一件事就一定会把它钻透做好。99年二哥南下广州,从此踏入环氧地坪行业。经过10多年的地坪技术学习和施工管理之后,二哥终于回到重庆自主创业,成立了重庆飞宇涂装工程有限公司。如今他在重庆和贵州已成功闯出了事业的小天地,解放碑时代广场、长安福特、贵阳卷烟厂都已成为二哥的标志工程。</h3> <h3>在北方家庭里,最小的孩子总是最受宠爱。在益民厂我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青葱的青春岁月。19岁我站在重庆的街头,惶恐不安,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从传呼台开始,我陆续做过中餐服务员、办公室文员、广告AE、企划专员,直至和先生一起在成都创业。一路走来,有成功,有失败,但是因为家人的陪伴,让我始终拥有前行的动力!</h3> <h3>在益民厂几千户家庭里,我们代表了最普通的一家人。我们的父辈因为命运迁移到了这里,并植根到了这里。我们出生在这里,并把这里当成了我们永远的家!</h3><h3>父母从来没对儿女说过什么豪言壮语。</h3><h3>爸爸说:宁停3分,不抢一秒</h3><div>妈妈说:是女孩就要收拾家</div><div>我和哥哥们仍然在努力学习着如何生存和生活。不管现在是在奔忙,还是稍作停顿,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div><div>正直、善良、踏实将是我们永远坚守的信条!</div><div>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亲相爱的益民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