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腺样体的第二个年头

佳男

<h3>2015年9月,我的小棉袄正式开始了她的幼儿园生活。和许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从十月份开始我们至少一周要去一次医院,好不了的感冒咳嗽。十一月去山西大医院报到的时候,我又开始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她久治不愈的感冒,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睡觉打呼噜,这个难得有耐心的大夫认真听我说完,问我打呼噜多久了,确实很久了,幼儿园老师也反映中午睡觉呼噜声特别大,她严肃的和我说孩子应该是腺样体肥大,开了单子去拍片,她说其实不用拍片子,这些症状她已经能判断是腺样体肥大了,去确诊一下吧!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腺样体"。</h3><h3>当时是中午了,下午这个大夫不出诊,让我们拿了片子给下午出诊的大夫看一下就行,她已经开好药单,让下午确诊后交钱抓药,虽然没看片子,但她已经能确诊,我意识到这个病可能不是个体情况。下午的大夫很年轻(我对年轻大夫没有任何偏见,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年轻大夫和孩子更好沟通),根本不让我对孩子的病做任何描述,拿着结论写有"腺样体肥大"的报告跟我们说就是腺样体肥大,抓药去吧!我想向她了解一下什么是腺样体,会有什么影响,要注意什么,她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抓药去吧,就是腺样体肥大,没啥好说的,下一位!"。真的是让我气得想骂娘。</h3><h3>回来百度认真了解了"腺样体",看到那些有着"腺样体面容"的孩子,我的眼泪唰就下来了。赶紧又挂了儿童医院耳鼻喉专家的号,排队,拍片子,已经堵塞3/4,这种情况一般是建议手术切除,鼻子长期堵塞孩子有可能会缺氧,影响发育。但考虑到棉棉的扁桃腺并不肿大,还属于可以保守治疗的范围,大夫开了两种喷的、三种喝的药,如果药物能控制住让孩子睡觉时可以闭嘴呼吸,那就不用做手术了。回来每天坚持用药,我和棉棉爸开始各种查资料,各种咨询,了解到手术需要全麻,孩子当时3岁4个月,担心全麻会对孩子神经系统造成影响,我们决定保守治疗,不考虑手术。</h3><h3>几乎看不到疗效,五种药有两种有激素,我有多揪心妈妈们应该可以感同身受。第二年春天打听到有个小儿推拿对鼻炎的治疗效果特别不错,我又开始了另一条长征之路。离家不算远,但是人多要排队,如果推拿结束的迟了去幼儿园就会没饭吃。每天一大早逼着老二吃了奶(老二当时两个月),和棉棉就像奔赴战场一样奔赴大夫家。坚持了两个月,效果非常明显,棉棉跟大夫说"叔叔,我的鼻子能闻到味了",听得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看到大夫也有些动容。于是我继续坚持了一个月,每天去,一个月后每周去三次,棉棉偶尔可以闭嘴睡觉了。现在是2017年7月,棉棉睡觉呼噜声很小很小,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半夜因为呼不上气惊醒,睡得非常安稳。就这样,我以为我和腺样体的这场战役我已经占了上风,我以为我只需要坚持每周推拿三次,她就会越来越好。</h3><h3>棉棉两岁的时候金宝贝户外课去口腔医院,大夫说她牙齿的咬合不是特别好,在4、5岁的时候可以考虑矫正一下,她即将满5周岁,上周回运城的时候我带她去矫正一下咬合的问题(我一直执拗的认为运城口腔医院是最好的口腔医院)。大夫让她咬合,张开,问我她还有什么问题,我说到了这一年多从认识腺样体到"治愈"腺样体的经历。张大夫认真端详棉棉的脸,问我后来有没有再回去拍片子看看腺样体有没有萎缩?我说并没有,因为孩子呼吸都通畅了,我以为就是好了。张大夫说很多时候中医推拿解决了孩子打呼噜的表象问题,但并这个腺体很有可能依然肥大,如果腺样体持续肥大,孩子的下颌骨会越来越突出,会有越来越明显的腺样体面容,嘴会想鸟嘴一样突出,那个是无法矫正的,会跟随孩子一生,咬合不好的矫正她这个年纪一个月就能矫正过来,但腺样体带给她的影响会更可怕,一定要让我把孩子腺样体的问题彻底的解决了。简直犹如当头一棒,打得我眼冒金星。回太原,登录各种APP想要预约专家号(暑假儿童医院的号真的是太难挂了),今天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带棉棉重新拍了片子,OH MY GOD!!!还是3/4堵塞,我当时就觉得胃里一阵翻滚,浑身难受。大夫说早该做了,现在拔牙都可以全麻的,不要那么紧张,就是个微创手术,一会儿就做好了,孩子就解脱了。</h3><h3>所以我们决定给孩子做了这个小手术,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决定要离开它了,手术还没做,我想记录下这个小东西带给我们的烦恼。最近一直在懊恼自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把孩子耽误到现在,转念一想,行动了,就不算迟。分享给大家,是想提醒妈妈们能了解到这个小腺体,在它给孩子带来困扰的时候能够及时的科学的解决这些烦恼,等棉棉做完手术我会认真观察和记录,把我们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h3><h3>百度了腺样体的解释,截图如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