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

兔小兔

<h3>  &quot;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quot;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h3> <h3>   《我的第一本地理启蒙书》</h3><h3> 你有过像我们这样的念头吗?现在,我们都知道,无论站在多高的地方,哪怕是站在珠穆朗玛峰上,也摘不到星星。就算走遍千山万水,无论是遇到平原、山川还是海洋,我们的头永远不会有和天相撞的危险,因为这蔚蓝色的天,在无论什么地方,高度总是一样的。简单地说,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其实是一个圆滚滚的球。如果沿着同一个方向,一直一直地走下去,最后我们可以回到出发的地方。</h3><h3> 这本书,希望孩子们用喜欢的方式去了解脚下的土地,再去探索广阔的世界。透过地理的视角,他们会看得更高,看得更远!</h3> <h3>   《草房子》</h3><h3> 四月的艾草随风哗哗地响着,空气中苦涩的味道略带香气,不能不使人心旷神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油麻地小学从桑桑那一代到现在的师生老老少少全都聚在油麻地旁边的那一片艾地上。他们在这里纪念秦大奶奶。</h3><h3>  烧化的钱纸屑随风飞舞,暮色中火光忽明忽暗,桑桑双眼噙满泪水,心中默默念着写给秦大奶奶的一封信。</h3><h3>  亲爱的奶奶,您好吗?</h3><h3>  不知您在那遥远的天国,是否会拥有那一大块金黄色的土地。记得以前,您的一片土地被我们强硬的抢走,可您却只留下那么一小块地。第一次去那块艾地,您柔和的目光里体现出了慈爱,您用那生满老茧的手抚摸我的头发,让我体会出了您对这块土地付出的心血。因为父亲认为您占领了那一块地,认为这样油麻地小学有了缺陷,硬要把您赶出去,我心里很难过,我喜欢您像孩子一样滚来滚去地在苗圃里压着那些楝树苗,喜欢那成片的艾草,喜欢那低矮破烂的小茅屋……每当他们把您带走,您又回来时,我又兴奋又担心。</h3><h3>  自从您救了同学乔乔,自己落水差点丢了性命,油麻地小学容纳了您。从此学生们最喜欢到你自己搭的小篷屋里去玩,我十分开心,时常玩得忘记上课。从此,您真的彻底融入了油麻地小学,您像士兵一样守着油麻地小学的一花一草一木,不许任何人碰学校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您认为您该离开学校搬家了,搬进政府给您造的房子。可对学校深深地挂念,眺望油麻地小学成了您通常的动作。而这时,以前一直想把您赶出的老师、校长却十分舍不得了。</h3><h3>  不久,您走了,您永远地走了,再也回不来了,仅仅是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油麻地小学全体师生、家长组成了一只庞大的队伍为您送行,我的一撮头发永远地陪伴了您,包括成片成片的艾草、艾地。可这永远不够,我们对不起您,您为了这块付出了多少心血?!几十年部分昼夜的工作,甚至是丈夫的生命!我们为您做的,远远不够。</h3><h3>  如果能唤醒您,我宁可叫您一万遍一亿遍"奶奶",也不厌倦。</h3><h3>  漫天飞舞的纸屑忽然旋转着向上飞去,艾草的芳香也卷着这一份深情,远远飞向属于秦大奶奶自己的天国……</h3> <h3> 《追风筝的人》</h3><h3> 有人说这是一部需要相信灵魂的人才有必要阅读的书籍。看完这本书,心灵有种被洗涤过的虚空但却深沉感觉。一种咸咸的东西在眼眶里呼之欲出。很多次,我试着,放下,但最终,人性、救赎、忠诚、爱迫使我在这本书出版四年后仍然为它悲哀,为它疯狂。其实,至今仍有一种情愫在心里藏了很久,却蓦然发现任何文字都显得苍白。我试着去感知这种情愫的存在,但是民族、宗教、正义、歉疚却纠结在一齐,让情节复杂,却直击我的灵魂深处。从我捧起它的那一天起,这种复杂却又温暖的集结就在我的心里扎下根——这时,我猛然发现,原先,我们都是,或者以前是像哈桑,像阿米尔般的追风筝的人。我们从来看不见,也不去看风筝的影子,只是明白,它——心中的风筝,会准确无误的落在我们意味它设计好的角落。张开怀抱,风筝,就会从空中划过,来到那里。圆满我们的喜悦,实现我们的悸动,甚而,烙进我们的灵魂。</h3> <h3> 《偷影子的人》</h3><h3>  "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刻,重新回到寄居在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的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h3><h3>  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也没有这个机会了,但是我们现在还可以,因为我们的父母都还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有机会大声地对他们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只是这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却往往因为害羞而说不出口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趁现在找个机会告诉他们,他们都是我们最爱的人。</h3><h3> ——"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h3> <h3> 《外婆的道歉信》</h3><h3> "外婆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h3><h3> 这本书里有个"活泼过头"的外婆:她带着七岁的外孙女爱莎夜闯动物园看猴子;用屎球打警察;开车时一边抽烟一边吃烤肉,用膝盖控制方向盘;给雪人穿衣服,让邻居误以为有人从阳台上跌下去;甚至在宜家偷黄色购物袋。关于外婆的每件事都让人既好气又好笑。</h3><h3> 或许你会觉得这个没正经的外婆简直太疯癫了,但她却是爱莎心中的超级英雄,因为为了外孙女她不惜与世界为敌。然而有一天,外婆因为癌症不幸去世了,留给了爱莎一项艰巨的任务——送道歉信。跟着爱莎的脚步,关于外婆以及更多古怪的邻居们的故事会逐渐展开,你会爱上这些平凡、有缺点、被命运伤害,但依然可爱的人。他们让你想起生活本身。</h3> <h3> 《莉莉和章鱼》</h3><h3> &nbsp;这是一个关于人与动物的暖心治愈故事。脑海中,仿佛看到一个男人牵着一条狗,在夕阳西下散步。我想,主人公泰德也好,作者史蒂文也好,都希望自己与"莉莉"的这幅画面定格在永恒吧。很多很感人的对白,发自肺腑、催人泪下。<br /></h3><h3> 罗利之所以能转型得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所坚持的初衷。 "我的初衷很简单,永远渴求情感的真面目。不管故事如何发展,不管它变得多奇形怪状,也不管别人眼里的我是多么脆弱。最后,我完成了《莉莉和章鱼》的初稿。"</h3><h3> 正是因为直面内心,这部小说尤为真挚动人,对于"爱和悲伤"挖掘得尤为深入。</h3><h3> 正是因为直面内心,承认脆弱,我们到头来发现,自己其实比想象中勇敢。</h3><h3> 罗利在写完故事后,如此表态:"我们的确悲伤,我们也充满希望地前进。我想我知道的是,我可能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脆弱。我体会到一种确切的艰难。而且,我也知道,在情感上易受伤害,是没有关系的。"</h3><h3> 中国有句诗很感人,叫做"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h3><h3> 我想,如果可以,莉莉和泰德一定愿意深情白头至老,对吧?</h3> <h3> 《寻找时间的人》 &nbsp;</h3><h3> 书里说世界的另一端有着一个"永恒之地"那里没有时间的概念,人不必担忧何时老去,时间永远会停留在现在,然而又提出另外的疑惑,唯有时间才能让人成长,唯有时间才能带来过去、现在与未来,没有时间的地方人也没有所谓的记忆。我在思考,确实是这样吧,就是这样,那还有永恒的必要吗?即使我拥有了永恒的机会,即使我真找到了时间,我还是宁可放弃,在那"永恒之地"里,我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亲人、朋友会慢慢离我而去,在我永恒的生命里,我将永远在送别别人,那这样的永恒还有必要吗?&nbsp;<br /></h3><h3> 看完了这本书,有太多的不可思议,太多的长长久久。其实如果生活是幸福的,那么几十年的时间还不够吗?我将不再做一个寻找时间的人,我会做出同小男孩——吉吉一样的决定,回到我们的世界,做一个品味时间的人就够了,够了。</h3> <h3><br /></h3><h3><br /></h3><h3> 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要思考的东西应该还有很多很多,要阅读的书籍也很多很多,我们会像《第一本地理启蒙书》一直走下去;会在《草房子》里学会爱和亲情;会通过《追风筝的人》洗涤灵魂;会从《偷影子的人》里学会说出爱;会从《外婆的道歉信》中读懂勇敢;会从《莉莉和章鱼》里充满希望;会从《寻找时间的人》里理解永恒…所以给自己时间吧,时间里人总会成长的,希望自己可以在书里,一如既往当梦的天行者,成为自己灵魂可以依靠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