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滕王阁序》美文传</h3><h3> 文 / 笑波</h3><h3><br></h3><h3> 在古城南昌,赣江东岸,有一座巍峨的楼阁耸然而立,这座建筑可谓是名高天下,饮誉遐迩,乃至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心驰神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滕王阁!是呀,从旧时代的私塾馆,到新时代的洋学堂,《滕王阁序》都被选定为必读的课文,莘莘学子哪一个不知道它的大名呢?可是在万千仰慕者当中,能够亲往“南昌故郡”,到“人杰地灵”之宝地去一瞻其风采的人,却并不见得很多,虽然在他们的心里都有一座滕王阁。</h3> <h3> 今天,如果登上了滕王阁,你依然能观赏到“画栋朝飞南浦云”的景色;照样可以领略到“朱帘暮卷西山雨”的意境;也会看得见那水面上的“闲云潭影”依旧终日悠悠。可是如今,不仅此“阁中帝子今何在?”就连那位即席赋序,才冠初唐的阁中才子今又何在呢?只有槛外那浩渺的江波,犹自空流,这就更使人加深了“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沧桑之叹了。</h3> <h3> 滕王阁,始建于初唐,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他在洪州都督任内营造此阁,并以其封号命名,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阁滨临江渚,俯瞰全城,遥对西山,视野开阔。登临则觉胸舒意远,凭栏乃见无限江山,历代才人多曾于此放歌胜景、吟赏烟霞。但是此阁虽倍受文人钟爱,却毫不为武夫垂怜,受尽兵灾战乱之苦,在一千三百年中屡毁屡建达26次之多,它最后的一次劫难是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焚毁,最近的一次重建仅是十多年前的事,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使它重显辉煌。人们对此阁的一往情深。实际上与滕王阁无关,主要是因为怀念王勃和他那篇文雄千古的丽彩华章。</h3> <h3> 王勃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王通是隋末之大儒,也就是文中子。其叔祖王绩乃初唐的著名诗人,王勃幼年即有神童之誉,实因其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他六岁能文,九岁时曾著书十卷,十岁通六经,十四岁应举,对策及高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由于他写了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因而被放逐,流落到四川。二十七岁时去海南省亲,渡海时溺水而死,旷世高才就此英年早逝。</h3> <h3> 才高命短的王勃虽然只活到二十七岁,但却留下了许多传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显要的地位。他与同时代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们的诗对五七言律体的形成及七言古体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对扭转六朝以来的颓靡之风,开创唐代的诗文鼎盛,都是功不可没的先驱,而四杰之中要数王勃的成就最高。“初唐才子,以王为冠”的说法,使排在第二的杨炯很不服气,曾言“耻居王后,愧在卢前”,但从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来说,王、杨、卢、骆的排法还是恰当而公允的,仅一篇《滕王阁序》就足以保住王勃的冠军地位。</h3> <h3> 王勃写《滕王阁序》确实事出偶然,据《唐摭言》所载:他十四岁时到江苏去探望父亲,路经南昌,适逢洪州都督阎伯屿重新修缮了滕王阁,并于重阳节在阁中大宴宾客,他也有幸出席。当时,宴饮作序是文人们的时尚,阎都督为夸耀其婿之才,事先就拟好了稿子,席间故作谦让。众宾客皆敬谢不敏,而居于末座的少年王勃却并不推辞,于是他便当从挥毫,果然是文思喷发,速如涌泉,集胸中之灵秀而落笔惊人,座上之宾客无不叹服。宴会的主人见他小小的年纪竟敢如此狂妄,故而十分恼火。开始听来,斥为老生常谈,再听下去便沉吟不语,待听到“落霞孤鹜”之句时,乃惊叹说:“此真天下奇才也,当垂不朽矣!”从此,滕王阁与王勃一起名扬天下。</h3> <h3> 随着《滕王阁序》的不胫而走,王勃即席赋序之事也被广泛传扬,并且传得神乎其神。都说他所以能摇笔散珠,落墨凝霞,非凡人之所能,必有神仙相助。到了明代,这故事则被演化为传奇,那就是冯梦龙的著名作品《醒世恒言》第四十卷,题目叫作《马当神风送滕王阁》。书中说在重阳宴会的前一天,王勃尚在离南昌很远的马当山下,他夜梦水神相告:愿助好风一帆,使共一夜赶到南昌,以成就千古高名。果然,王勃的船夜行七百里,清晨已停在章江渡口。关于王勃后来渡海遇难的事,则被说成是由于他才冠古今,所以被海神请去为蓬莱作序,以述仙境之妙。因此,王勃并没有死,而是成仙得道了。这些传说都成为后世的佳话美谈,这足以说明人们对王勃的钦敬和喜爱。</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王勃的《腾王阁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魅力,让人崇拜到如此地步呢?因为此文虽仍承六朝之余习,用骈俪体写作,但不为格制所窘,通篇对偶,却含奔放之活力;佳句层出,但无堆砌的感觉。他以高超的驾驭语言能力和精妙的状物体情技巧,在局限中超越,从旧框里升华,居然能从容于</div><div>法度之中,而神明于规矩之外,达到了有丽辞之美而无藻饰之弊,辞情并茂,境意共远。更由于他讲究字的平仄,注重声律之美,故而音韵铿锵,琅琅上口,读之有敲金戛玉之声,阅之有珠壁联辉之灿。所以它向来被认为是骈体文的峰巅之作,独步古今,后世仰而难及。</div> <h3> 王勃的文章享誉千秋,也曾争议千秋,就因为写的是骈文。早在盛唐时就受到非议,于是杜甫出来主持公道了,他称颂王勃的文章是“龙文虎脊”,并正告那些诽谤者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预见到王勃的文章必将永垂不朽。到了宋朝,随着古文运动的兴起,骈文被斥为异端。尽管辛弃疾歌颂地说:“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竟传佳句。”但却改变不了一些人的偏执。当时的南昌知府江万里,为了贬低王勃,竟然把《滕王阁序》的碑石移开,代之以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这种愚蠢行为对韩愈来说,也是一种亵渎。因为韩愈虽然最反对骈文,却很赞赏《滕王阁序》,并说“窃喜”能名列王勃之后,感到很荣耀。有趣的是“五四”时期也有一些人“憎恶骈体文,独爱滕王阁”,他们与韩愈可谓是千古知音,异代同调了!</h3><div> </div><div>“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div><div> </div><div> 人们对六朝时盛行的骈文为何如此反感呢?那是因为这种文章多数是内容空洞,华而不实的。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却并非如此,它不仅文词华美,内容也很充实,有真情实感,堪称是佩实衔华之作。文章一开头,王勃连用了四个短句,仅十六字就把南昌从汉朝说到唐代,由天上讲到地下。接着又补上了两句,也只有十二个字,但他通过那一襟、一带、一控和一引,却串连起东南数省,并囊括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起笔便见非凡。字面简约、内含博大,气势宏放,这才叫大手笔。</div><div><br></div><div>“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div><div> </div><div> 叙述完了南昌地势之雄,接着又称颂此处人物之异,便以丰城剑气的古老传说和汉朝时太守敬贤的故事,来赞美南昌是天有宝气,地有灵光,物有华泽,人有俊杰,真是好到家了。可是文章写到这里,摊子铺开很大,怎么往宴会上转呢?他自有妙法!先用两短句过渡,呼应一下前面,然后巧妙地利用对偶法,上句“夷夏之交”是说地居要津,下句“东南之美”是说宾主尽贤,一下子就转过去了。由于句子对得巧,就抹掉了跳动的痕迹,其衔接手法之高明,的确令人敬叹。</div> <h3>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譫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h3><div> </div><div> 话题既然转到了宴会,就应该先介绍举行盛宴的主人都督阎公和首席佳宾,远道而来的宇文州牧,这是礼貌。接着说到了宴会的盛况,如果仅用“如云”和“满座”来说明宾客之多,那就反映不了集会的层次。于是便融化典故,用龙飞凤舞的文采和宝剑寒光的威严,来赞美出席者是文士有才学、武将有韬略,这才称得上是人才荟萃的精英之聚,少了这两句行吗?宾主都说到了,这才提到自己的出席事出偶然,因而感到很荣幸。至此,圆满地结束了文章的第一段落,该说的都说了,并且说得严谨、精确、周到、得体。</div><div> </div><div>“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div><div> </div><div> 随后的一大段是写滕王阁周围的深秋景色,他充分发挥了骈体文铺陈描述之能,以清新优美之句,写出了秀丽如画的风光;写出了情趣迷人的景物;写出了雄壮寥廓的山川,这是全篇的华彩乐章。尤为精彩的是写到登临滕王阁后,极目远眺时之所见,写得情境尽美,声色并陈,如诗如画,如梦如歌……</div><div> </div><div>“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div><div> </div><div> 文中之意,似在述说推开了精美的门扉,露出了华丽的屋脊,视野极为开阔,山峦和原野尽收眼底,河沼曲折萦绕,使人望而惊异。俯瞰城区,街巷间布满了屋宇,都是些钟鸣鼎食的豪富之居;遥望渡口,停泊着数不清的船只,雀舫龙舟都很壮观华丽。</div><div> </div><div> 雨后晴空,彩虹消逝,阳光普照着天宇。落霞好像和鹜鸟在一起飞动,秋水仿佛与天空浑然一体。傍晚归舟传来了阵阵的渔歌,这歌声响彻了鄱阳湖畔;结队飞翔的雁群因天寒而惊叫不己,那凄唳的鸣声回荡着,向遥远的衡阳水滨传去。……多么醉人心魂的秋色呀!这一段细致生动的描叙,意境隽永,耐人品味。其中的绝妙之句,能使人一生都不会忘怀。</div><div> </div><div>“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於中天,极娱游於暇日。”</div><div> </div><div> 行文至此,思绪已随渔歌和雁阵而远驰,都到衡阳的回雁峰了,怎么往回拉呢?他巧妙地用响遏行云的歌声,与席间的管弦之音,去呼应那渔歌与雁鸣。真妙!用现代术语来说,这叫声音蒙太奇,而且是很杰出的运用,使人感到宴饮是在歌声与乐声中进行,大概也该酒过三巡了吧?往下,是再回头来写宴会,但与前面并不重复,因为原来说的是阵容,现在讲的是活动。他连用了四个典故,把这次盛宴比作是汉代梁孝王的竹林雅聚和曹槽兄弟的西园宴游。并以陶渊明之善饮、谢灵运之诗才,来赞美席间的宾主。接着又概括地说:由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都齐备了,贤主佳宾相聚很难得,所以观览很开心,游乐很尽兴。到这里才算把宴会的盛况写够了。 </div><div> </div><div>“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於日下,指吴会於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div><div> </div><div> 在出色完成写景叙事之后,他并没有忘记此文还有饯别的内容,他正欲籍来抒发对人生和命运的慨叹,以增添文章的厚重。可是这从情绪上来说是180度的大转弯,因为刚刚写到宴饮之乐的高潮,怎么引出感伤呢?他又是巧妙地利用了对偶法,上句先把空间拉大,来个“念天地之悠悠”,引出下句的“兴尽悲来”便可以“独怆然而涕下”了。王勃的笔是善于驰聘的,在一停一顿之间,又遥驰万里了。从“望长安”到“北辰远“,表明是分述四方,而其内含则表达了他宦途失意的苦闷,因为离京城越来越远了,但这里还不能明说,他要留给下文。 </div><div> </div><div>“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div><div> </div><div> 这里表面上似写羁旅之情,实际上还是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慨,上句影射宦途之艰险,下句则暗寓无显贵之提携。下面就直接说恐怕不会被重用,受皇帝的召见就更不知道是哪年了。这里,王勃不仅是说自己,也包括有对饯别的友人宇文州牧的远谪表示同情,因为他也是因为不得志,才受迁谪到边远的新州。</div><div> </div><div> </div> <h3> “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於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固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h3><div> </div><div> 从“嗟乎”这句感叹词开始,这才正面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才华不为世用的悲凉际遇。这本来是牢骚很深,怨气极大的一番话,但是由于他巧于用典,并未直说,故而显得含蓄委婉,典丽文雅。他接连引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孟尝、阮籍这些历史名人的不幸遭遇,来证实命运之不公。同时又用马援的话“穷且益坚、老当益壮”来激励友人,劝勉他处逆境而勿悲观,要坚持自己的志向,努力去争取未来。由于有了这么一笔,就使感伤增添了悲壮和豪迈,变得慷慨飞扬,情怀激荡。这一段文中用典繁多,除了明典之外,还暗含着化用的典故,几乎句句有典。虽然这些典用得精巧贴切,能增强论据、深化含意,但却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对此,我们无法苛求古人,因为这一段里他不仅是写自己失意的悲哀,也含有对所谓“圣主”和“明时”之不满,是对时代的抨击,只能委婉地表达,说太明白了是不行的!不过正是由于他写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所以这段文字千百年来曾引起过无数人的共鸣,他们更深地领会了文中之蕴含。 </div><div> </div><div>“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於百龄,奉晨昏於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div><div> </div><div> 在感叹劝勉的话说完之后,这才谈到自己,他要述志抒怀了。这样的内容,写得慷慨激昂是多见的,但要写出波澜变化来就难了,可是王勃却把它写得抑扬顿挫,跌宕多姿。他先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来压低自己,但马上就用效班超、慕宗悫的壮志和抱负来高扬。接着又用“非宝树”再压,又以“接芳邻”再扬。然后又说自己将去接受各位的指教,当然是还有许多不足,可是今天在这里却“喜登龙门”,这又是敛而复发,变化自如。最后又以“不逢”和“自惜”使情调低沉,但立刻又用“既遇”与“何惭”来再度高扬。起伏跳动,反复者四,在层层辅垫之后落到文章本身,回到此时此地,这样行文真是高妙之极,怎么会平淡呢? </div><div> </div><div>“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於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div><div> </div><div> 剩下的该是结束语了,写得很简短。先是慨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并举出兰亭和金谷园两个著名盛宴之地作为实例,说明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最后,他又再次重申对主人盛情的谢意,并对在座诸公客套两句,全文就此终止。总体来看,文章前半侧重于写景,后半着重抒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意脉贯串。他的语言是有生命力的,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高朋满座等,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常用。</div><div><br></div><div> 有人认为王勃在文中对都督阎公及宾客们恭维得过份,似有阿臾之感,这种看法未免失之片面。不错,文中的某些词句是把权贵们捧得很高,但更重要地是看他自比如何。“抚凌云而自惜”他分明是以司马相如自喻,相比之下,对别人的奉承也就无足轻重了,更何况还要顾及礼貌。至于说他有消极情绪,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此文怨而不怒,忧而不伤,沉郁中不乏青云之志,与那些无病呻吟之作不可同日而语。此文之所以受到历代知识份子的喜爱,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命运之叹,说明在封建集权专制社会里,文化人普遍受到漠视,杰出的才华大都遭遇扼杀。今天,滕王阁又耸立于赣水之滨,依然是那样气度非凡,宏伟轩昂。韩愈曾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然而在万千观赏者心目中,它似乎不是一座高楼华阁,倒更像是一座无比巍峨的纪念碑,一座绝世奇才的纪念碑,一座文学史上的纪念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