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同学好!下面是对今天布褶练习的总结。借分析于老师的画面,谈谈学习的体会和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p>布褶练习有助于理解造型基本规律,并通透素描技法规律,针对观察、分析、技术等方面提高画者的造型能力。</p> <p>"长线虚构"确立剪影(图形)和势态(韵律)关系。于老师在教学中所强调剪影的重要意义在于:1、剪影是个性特征的高度提炼,以剪影为母题修正图式,关乎画面是否形象。2、剪影是刻画和塑造的基础,关乎从平面到三维视觉效果的准确表达。3、剪影是物像透视缩减的最终呈现,是解决复杂透视问题的方便法门。而势态是暗藏在剪影中的运动趋势,是画面形象生动鲜活的根本。敏锐准确的捕捉剪影、势态是画好作品的开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在归纳概括剪影的过程中,梳理图形的空间逻辑是重要内容(边线叠压前后现)。边线叠压部分是整个画面空间逻辑的关键,依据边缘线的交错咬合,区分“闭合或互含图形”的前后层次。</p> <p>把握住准确剪影的同时,还需对形体构造有较为明确的理解掌控,抓住关键点的位置(几何透视)和体面朝向关系。笔墨的疏密繁简、明暗的虚实强弱都以此为基准。</p> <p>素描基础的核心问题在于对事物形状、体积的准确捕捉,而着眼点是"边缘线"与结构线"(建筑),明暗是效果(装修)。边缘线交待空间,结构线交待体积。</p> <p>经营画面空间层次,推荐大家分析一下维登的《卸下圣体》。早期文艺复兴画家处理空间并不依靠明暗虚实表现前后层次,而是通过图形大小、疏密的叠压罗列来实现。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完整疏朗的大图形被片段繁密的小图形挤向前台,从而达到明确的纵深感。</p> <p>大师雕刻提供给我们"造型意识",素描的"魂"在大师雕刻里。“调子要长在形体上”强调的是雕塑意识,这样笔墨和造型方可高度契合,形体才会瓷实。</p> <p>正如于老师所说:"丢勒是素描的一道门",而丢勒画的衣褶是打开这道门的钥匙。</p> <p>布褶练习案例</p> <p>"长线虚构"定出剪影和势态关系。</p> <h3>依据构造关系安排明暗分布。</h3><h3><br /></h3> <h3>刻画"凹面",提白"凸起",使造型具备体积和空间纵深。</h3> <h3>用"罩染"的方法调节画面主次和强弱秩序。</h3> <h3>"伯里曼"不只是"工具书",更是观察方法的获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