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如诉 大美武夷

sea wind

<h3><br /></h3><h3><br /></h3><h3> 奇峰嵌空林立、九曲蜿蜒为带,于丹山碧水间品茶香古色</h3> <h3>1.印象·大红袍</h3> <h3>  相传明朝年间,一位书生进京赶考,走到武夷山时,病倒在山村一户农家门前,善良的村民用茶汤给他消乏解渴,书生病愈后继续前行,终于进京赴考并得状元,皇上亲赐大红袍。书生把大红袍送给山民以表恩情,由此武夷山茶得名大红袍。</h3><h3> 此行得见大红袍茶王真容,之所以能获得"茶中之王"的美称,是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三株古茶树生长在陡峭的岩壁上,有一狭长的岩缝,自岩顶一直延续到茶树根下,终年有水自岩缝滴落,这缕清水有着丰富的矿物质、有机物,润泽了古茶树500多年。而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多,气温变化不大,加上茶农精心的管理,最好的茶师制作,自然使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卓著的药效。经茶师评定,大红袍冲泡九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大红袍的年产量极少,年产只七八两。</h3> <h3>  大红袍,是武夷山的一个名片,浓缩着武夷山的山山水水,诠释着武夷山民对茶的理解与愿景。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是武夷山之行的必选科目。</h3> <h3>  雕梁玉栋里盛装款款的舞者,舞动着一段梦回唐朝的华美绮丽;水畔绿地上游走的竹林中,肆意张扬着武侠的风骨,也浅浅弥散着斗茶的惬意;隔岸沙洲上的实景电影,演绎着大王和玉女的动人爱情,也带你走进人在画中的诗意情景;茶农们撩青的轻灵素雅,百人摇青的跌宕宏大,仿佛把你带入一个梦境。</h3> <h3>  七饮大红袍的故事,既融汇了茶的真谛,又充满生活哲理。</h3><h3> 说这茶的独特,自然离不了滋养茶、冲泡茶的水。游玩武夷山的第一站,便是九曲溪漂流。</h3> <h3>2.九曲溪漂流</h3> <h3>  如果说武夷山的峰高险奇峻,那么武夷山的水便是婉约毓秀,潺潺流水牵引着群峰谱成九曲十八弯,溪水清澈见底,峰峦叠嶂,让你沉浸于大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h3> <h3>  九曲溪漂流乘竹筏顺流而下,从九曲、八曲……到一曲,浅滩和深潭一个接一个,前后两个船工各用一根竹篙驾驭,能平稳的漂过深潭,也能飞快的驶过浅滩,能避开突兀的礁石,也能灵巧的划过弯道。每一个曲都堆积了石块与鹅卵石,水流湍急,船工说水流越急水位越浅,水深处可达二三十米,水浅处可见水中卵石、鱼儿在其中游来游去,洒下鱼食,几十条鱼马上汇集而来,蹦跳出水面抢食吃,偶尔可见几十公分长的大鱼游过。</h3><h3> 两岸巨石嵌空而立,山峰夹峙,森林茂密,成蔟的凤尾竹舒展开来,像是成群的舞者肆意起舞,很是漂亮。在如此美景中筏舟而下,听泉水潺潺、听船杆扎在溪旁、溪底石块上的铛铛声响,边欣赏美景边听船工讲述每个巨峰的神话传说,真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犹如置身仙境,感觉人通透了、心舒畅了、放松了,身心与自然合二为一。</h3> <h3>  天游峰位于六曲溪北,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犹如某位大仙用巨斧横劈直下,一整面山峰齐刷刷矗立眼前,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说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登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h3> <h3>  三曲南崖的小藏峰有闻名于世的"架壑船棺"。据考证,船棺大约出自距今3400多年前的青铜器的时代,它是古越族人的一种葬俗。古人如何将棺木架于千仞绝壁之上,如今也是一个谜。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悬棺遗迹十余处。</h3><h3> 当年中国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他们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对死者的敬重。而出于对高山的崇仰,他们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们不被世人打扰,从而更好地庇佑后人。</h3><h3> 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呢?从棺木棺盖首尾两端凿有穿绳用的方孔推测为悬索吊下。在放置悬棺的峭壁背后或两旁一般地势较为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派工匠凿好洞穴或架好木桩,再将棺木吊装好。有时候,先沿崖壁凿出平行的一条通道,将棺木依次推进,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许多麻烦。据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当时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和"台湾土著"、"夷州民"在饮食起居、风俗习惯上非常相近,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在台湾偏僻的小岛兰屿的雅美人中间,这种葬俗保留至今。</h3> <h3>  武夷山的奇险峻美,清幽灵毓,自古至今吸引无数文人墨客、佛家道仙,还有古代一些文人选择在此隐居,比如南宋理学家朱熹,除短暂的在外为官,游学外,40余年均生活在武夷山。风景秀丽而安静的武夷山,为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提供了绝好的研讨环境,朱熹为了传道讲学,在九曲溪最美的五曲溪东,吞云吐雾的隐屏峰南麓建立了武夷精舍。朱熹在此栽培学子,传经播道(理学思想),著书立说。许多著名学者来到武夷精舍,切磋交流,"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问之后朱熹时常与他们畅游山水,感念人生,继续探讨天理和人欲及其相互的关系。这些思想碰撞的火花,不断地给朱熹的理论学说注入新的活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自然如此,人的心灵和思想又何尚不如此呢?继朱熹的武夷精舍,诸多理学的精英也移师武夷山,使这里成了名噪一时的"道南理窟"。</h3><h3> 那时没有朋友圈,文人题字赋诗抒怀,但却苦于不能与人共赏,于是找来石匠将诗词凿于巨石上。当时他们未曾想到,今天有如此多中外游客欣赏感叹。原来,古人也有调皮可爱的一面。</h3><h3> </h3> <h3>  一曲,在九曲溪的最下游景色畅旷豁达,大王峰雄踞溪北,摩霄凌云,雄伟壮观,为武夷36峰之首。因登顶四望,武夷36峰皆朝拱此峰,俨然&quot;王者到尊&quot;,故取名大王峰。玉女峰影影绰绰伫立水中,与大王峰隔水相望。玉女峰右侧,是一块巨大的圆石,光洁照人,这就是玉女梳妆打扮的镜台。从水中看去,玉女峰犹如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在娩发沉思,不论是霜晨还是月夕,也不论是雨天还是晴日,玉女峰总是充满着迷人的神韵。玉女峰以其温婉秀丽成为武夷山的一种标志,难怪说:"江山如此多娇,全靠美女撑腰"。</h3><h3> 离玉女峰越来越近,玉女身影逐渐清晰,细细看去,原来是三座山峰连在一起,居然是美女三姐妹,从高到低依次相依,听说那个三妹最为俏皮讨喜,与对面的大王峰谈起了恋爱,并留下一段神秘浪漫的爱情佳话。玉女峰和大王峰隔岸相望像一对脉脉含情的情人,铁板嶂横亘其间,好像故意从中作梗。也许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发了骚人墨客的丰富联想,于是就绘影绘声地编出了大王与玉女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澈的浴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传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转过弯道回望玉女峰,三妹低首含羞的样子着实惹人喜爱,不过微微隆起的小腹,据说是大王惹得祸。哈哈,这些美丽的传说竟然八卦得充满调侃。</h3> <h3>  过了石门,便驶出九曲。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回望玉女峰,大王峰,竟有些恋恋不舍。古人把这大小峰石拟人、拟物化了,搭配上溪水云雾,把这比喻成人间仙境也不足为过。一过石门,河道突然变窄,两岸树木蜿蜒入水,溪水犹如玉石般翠绿,竟别有一番韵味。不一会便停船靠岸,一个半小时的漂流结束,下一站:天游峰。</h3> <h3>3.天游峰</h3> <h3><br /></h3><h3> 天游峰位于六曲溪北,徐霞客曾点评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故能第一也",六曲为九曲溪中最短、景色最美,故与天游峰一起被称为"武夷山第一胜地"。天游峰就成了登武夷山的首选路线。一下竹筏,我们就直奔天游峰了,两个小家伙对登顶信心满满,高喊着"不爬长城非好汉,不登天游非猛男"的口号,我们四人就开启了登天游之旅。</h3> <h3>  山下的路树木成荫,天公又作美,大太阳躲在云层里面一上午都没有出来。一路景点很多,云窝、叔圭精舍、茶洞、仙浴潭……边爬边玩,一会就看见了半山腰的一览亭,据说那是观景的最佳位置,天已晌午,太阳公公调皮地从乌云背后露出头来,儿子的衣服、头发早已湿透,我们在亭子下方一个平台处休息吃点东西。</h3><h3> 一览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所以被称为一座绝好的武夷山水观赏台。 站在亭中,俯瞰武夷山水,六曲绕峰蜿蜒而过,左侧山峰削山为刃,右侧山路愈加陡峭。拾级而上,你会发现,一步一景,最美的风景未必是在一览亭。身在高处,虽烈日炎炎,但山风扑面,听不见山下的溪水潺潺、熙熙攘攘,只感到画面是静止的、群山是静默的……他们庄严肃穆,又充满灵性。凭栏四望,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h3><h3> </h3> <h3>  接下来,我们将攀登天游峰最险峻的路段。</h3> <h3>  台阶是依山凿石而建的,很窄,陡峭之处与地面已近60度,而且台阶宽窄不一,特别是拐弯处,台阶高而窄,一脚踩上去,有种将要踏空的感觉,我让孩子在我前面走,时常提醒、鼓励着他们,儿子已经手脚并用,杨老师恐高,我都不敢和她交谈。就这样战战兢兢地登到一处平台,山顶的泉水在此处汇成一浅潭,从山的另一面顺流而下,我们已大汗淋漓、水也喝完了,赶紧拿杯子接水喝,泉水清冽甘甜,入喉后就感觉五脏六腑被其滋润,好不畅快。</h3> <h3>  我就是怀着登到山顶买水喝的信念又一路攀到顶峰的。峰顶有个大平台,山风习习,一览群山,再往上就是天游阁,供奉的是彭祖。天游阁前的小广场就是卖饮料食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地方。西瓜汁30,矿泉水10元,烤肠5元……说实话,真不贵。坐在山顶吃吃喝喝了半个小时,凉快透了、吃饱喝足了,我们便准备从另一面下山,走过胡麻涧,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记,其中最大一幅"第一山",欣赏完摩崖石刻,继续前行,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平缓多了,对面迎来一些从这条路登峰顶的游客,他们为了安全宁愿错过美好的风景。</h3> <h3>4.桃源洞</h3> <h3>  山路被绿树掩映,只听得泉水潺潺、虫鸣鸟叫,还偶遇了一只觅食的松鼠,儿子认真观察着路两旁的植物与昆虫,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大自然。</h3><h3> 走着走着就走到一个岔路口,提示我们一侧是下山,几百米;一侧是通往桃源洞,1200米。漂流时经过桃源洞,但是只有隐约可见的洞口和对洞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向往与好奇,如今徒步山路1200米就能寻踪觅迹,我们毫不犹豫就往桃源洞方向走去。</h3> <h3>  1200米~~的山路啊,上上下下的,一条走不到头的路,有种被数字欺骗了的感觉……</h3><h3> 在山中小路畅游,不自觉得放空自己,汗流浃背以后也不觉得那么热了,非常通透。</h3><h3> 从这上上下下的狭窄山路中突然就走到一大片开阔区域,而且,有山有水有道观,你说,豁然开朗有木有、柳暗花明有木有、踏入仙境的感觉有木有……</h3><h3> 还有,儿子抓到的小青蛙,我好像从没见过这么小这么黑瘦但可爱的小青蛙。</h3> <h3>  所谓桃源洞,真是别有洞天。古人寻得这方净土,何等智慧与情怀。道观左侧有一农户,在外面晒了很多干笋,万分好奇想进小院瞅瞅,未敢叨扰。</h3><h3> 寻得洞口便沿路而行,渐渐从这群山中走出,哗哗流水声、竹篙敲打岸边的当当声、游客乘竹筏漂流畅快的喊叫声……洞内清幽僻静,仙气缭绕,洞外人声鼎沸,好似重返人间。更分不清刚刚去的那个桃源洞是人间还是仙境……</h3><h3> </h3> <h3>  渐渐走到溪边,一边是奇石林立、一边是溪水潺潺,看浩浩荡荡的竹筏队伍载着游客漂流水上,溪畔的凤尾竹婀娜多姿,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山上险峻奇秀、山下风景如画,更接地气。</h3><h3> </h3> <h3>5.天心九曲岩茶村</h3> <h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每次出行除了规划路线和交通工具,最重要的就是选酒店,如果没人推荐那也真是得碰运气。我是不太喜欢民宿的,总感觉不正规。武夷山的民宿很多,集中在三姑镇,这可不是一个大家印象中普通的小镇。但我没选择这个比较繁华的三姑镇,在携程选了景区内的观景台度假山庄(观景山房度假酒店),位于天心九曲岩茶村1号,据说最好的岩茶就产自此村。</h3> <h3>  天心村与武夷宫为邻,背倚大王峰、前仰狮子峰,村里家家户户种茶、制茶。</h3> <h3>  酒店就在村头位置,是一个半开放式的庭院,院子的布设处处有禅意,更有一种茶文化的气息。四十多平米的房间比较大,窗外就是山峰、茶园与酒店的菜地,饭菜当然也很美味,熏鹅是武夷山的名吃,酒店自己在山脚下养的土鸡味道超赞。</h3> <h3>武夷山熏鹅</h3> <h3>  在山里的两晚,我都是开窗睡的,听着窗外蛙鸣阵阵,竟然失眠,凌晨一点多才入睡,但早上醒来一点也没觉得累,我想或许是因为山里负氧离子含量太高的缘故吧。</h3> <h3>  登天游峰回来后,安顿好两位小朋友,和杨老师在村中闲逛,每一家就是一个茶厂,据说这时是岩茶的加工季,很多人在自家门前挑拣茶叶,我这个外行也只是转转看看,也未开口说话。最后转到在村子最前面的茶厂,决定进去看看,这家主人姓陈,真的分不出和他年龄大小,暂喊他陈大哥吧。新产的水仙、肉桂只经过第一遍炭火烘焙,热情的大哥大嫂为我们分别冲泡了新茶,虽然茶叶还没经过后续工序加工,但冲泡七八次后吸入口中,依然在唇齿鼻息间留有淡淡茶香,喝到通透时舌根两侧竟开始回甘。不知不觉竟喝茶聊天到傍晚,热情的陈大哥还把仅剩的一点的新茶送给我们。我们加微信留电话,我在青岛等他狮子峰肉桂加工好后继续品尝。</h3> <h3>  感受着茶在口中的余香与甘甜,真羡慕这天心村的村民,这方灵秀孕育了岩茶,也培育了他们勤劳质朴的品性。</h3> <h3>  中国的双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四个,泰山、黄山、峨眉、武夷山。&quot;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quot;泰山最近,但因特殊原因我不能去。上次去成都由于时间关系也未能去峨眉,非常遗憾。黄山美在齐、峻、险,相比于黄山,我感觉武夷山更有灵性。山水相依,目光所及皆图画,步履所至尽仙源。但这次来武夷山时间有限,虎啸岩没有登到顶峰,还有很多很多美妙的景色未能欣赏、感受到。我想下次来一定在山里多住几天,好好品一品这山山水水,还有那茶香古韵。</h3> <h3>虎啸岩景区</h3> <h3>大红袍景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