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汽车是综合产品,在定型前工程师要对其外观设计、空间造型、材质用料以及功能配置进行综合考量,以取得消费者体验的最佳平衡点。同时,这一切还须建立在产品成本不超标的前提下。</h3> <h3>为此,平衡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同样的“均衡”性,也一并存在于车辆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等需要相互妥协的方方面面,而这个在妥协中取得均衡的艰难过程,在研发过程中遍布各个方面,只为让消费者取得最佳“整体效费比”。</h3> <h3>每款产品的定位、卖点、受众群体各有不同,为此研发过程当中侧重的地方亦有所差异。正是这种产品理念的差异,导致同价位的不同车型配置水平截然不同,追求安全操控配置却牺牲了材质用料,执着真皮座椅却配了个卤素大灯...</h3> <h3>试问,厂商们选配前有设身处地考虑过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吗?据统计,以下是国人消费者最不能忍受的十大缺失配置,来听听消费者的苦水!</h3> <h3>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在提升车辆操控表现的同时、有效防止汽车达到其动态极限时失控的系统或程序,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h3> <h3>通过对传感器传来的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ABS、ASR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保持最佳的稳定性,在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明显。</h3> <h3>供应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供应商主要有德国博世、德国大陆、美国天合、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日本爱信精机,各大车企的系统基本都向它们采购,再冠以不同名字。</h3> <h3>现今一般中、高档车都会配备一键升降车窗功能,在注重驾乘人员体验的同时,还能避免驾驶员开关车窗分散注意力,提高行驶安全系数。</h3> <h3>点评:关乎人身安全的安全操控配置,不标配车身电子稳定系统都是耍流氓的行径。</h3> <h3>点评:收费站取卡、停车场缴费时就会想起一键升降的好,对了,某款价格接近三十万的日系火爆SUV竟然缺失车窗一键升降功能,不能忍...</h3> <h3>教授对车载导航高居榜单前三稍显意外。其实手机导航软件与原厂车载导航的功能别无二致,前者甚至能提醒测速摄像头的分布状况、及时反馈当前路况,更人性化。</h3> <h3>考虑到上述问题,有不少厂商在车载导航、人机互联系统上下苦工,出来的产品无论是操作流畅度、便利性抑或人性化都令人满意,如上汽通用集团的OnStar系统、宝马的iDrive系统等,其中前者原免费1年的基础服务更是延长至5年,甚是厚道。</h3><div><br></div><div>点评:那些抱怨车载导航缺失的消费者,只是欠缺一款合适的手机支架。</div> <h3>别小看座椅高低调节功能,它有助于车内人员获取最佳视野,减少视觉盲区,提高行驶安全系数。另外,方便驾驶者操控方向盘、踏板、挡把等操纵件,获得最佳乘坐高度。</h3> <h3>点评:适应不同身材的驾乘人员而衍生的实用配置,不可或缺。</h3> <h3>后排座椅放倒分为整体放倒和按比例放倒,后者灵活性更高,可以只放倒一边靠背以放置物品,未放倒部分仍可坐人。</h3> <h3>点评:对车辆装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消费群体,后排座椅放倒能提供更理想的空间利用率。</h3> <h3>汽车轮胎压力实时监视系统(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俨然成为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研发热点,是目前轮胎科学防爆和预警的有效手段,跑高速前检查轮胎状况尤为重要。</h3> <h3>点评:提升胎压,轮胎的触地面积减少,受到的阻力随之值减少,对燃油经济性有着积极影响,但轮胎鼓包、爆胎的几率相应提高。</h3> <h3>国内法规规定,机动车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雾灯,未按规定安装后雾灯的机动车不准进入高速公路。而消费者抱怨的正是未配备前雾灯的车型,进入雾区时对向来车未必能及时发现该类车辆的存在。</h3> <h3>点评:非雨雾天不用雾灯,因为雾灯穿透力较强,非雨雾天气会让后车感觉刺眼,酿下安全隐患。</h3> <h3>固然,配备日间行车灯的车型看起来更拉风、炫酷,但除了美观,其最大功在于提高车辆的被辨识性。据调查,在国外行车开启日间行车灯,能降低12.4%的事故发生率,同时可降低26.4%的车祸死亡率。</h3> <h3>点评:日间行车灯并非照明灯,而是信号灯,欧洲法规规定原厂车辆都需配备日间行车灯。关键是有了日行灯逼格马上提高了!</h3> <h3>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与车桥相连。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占用空间少的优点,但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相对较差,多用于货车、大客车。难怪追求舒适性的国人会对悬架结构如此执着 。</h3> <h3>点评:药好看疗效,悬挂靠调校。底盘造诣颇深的法国人,便能将板悬调校至舒适、操控的韧性平衡点,底盘表现不输同级独悬车型。同时,后非独立悬架能换取更大的乘坐空间以及低售价,为此无需过分纠结悬架形式。</h3> <h3>真皮座椅更像是品位的象征,较织物座椅有着易散热、舒服、耐脏的优点。达Nappa标准的皮质座椅更是受到追求舒适奢华消费群体的追捧。</h3> <h3>点评:真皮座椅不见得就是高档的代名词,同理,仿皮座椅不见得就廉价。相反,仿皮座椅表面更细腻平滑,花纹凹凸有致,密度更精细,没有真皮来得娇气,但缺乏真皮视觉上的厚重感。</h3> <h3>将用户思维和用户体验作为落脚点,能助产品更切合潜在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在众多竞品当中脱颖而出。在市场调研多下苦功,定必能换取漂亮的销量成绩单,而那撮配置水平不入流的车型终究会尝到苦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