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概言</h3><h3> 带着女儿,带着侄子,在举目无亲的国度,淡定地继续着母亲的角色。没有小王子的故事,没有傲慢与偏见的庄园……无论是剑桥,牛津,伦敦,还是金匠学院,漫步其中,悠久、厚重、浓郁的历史、文明、贵族,处处让人震撼!古建筑与时尚并存,文明与开放齐行,绅士与印第巴人并肩,传承、包容的力量,汗颜!那花簇,那绿地,那老墙,那苍树,高贵,雅致、温暖,和谐。</h3> <h3> 金匠学院</h3><h3> 马路对面,已经情不自禁举起手机,拍。GOLDSMITHS,这三个月,太是熟悉。见到了,文字上熟悉的大草坪,没有剑桥的故事,但有金史密斯的诗意。看不到轰轰烈烈的广告,简简单单的匠味却已上心头。艺术,没有国界。无论身在何方,艺术不问英雄出何处,心中有善,有梦,便有了艺术。沉淀,这是新的开始。</h3> <h3>徐志摩再别康桥,我再来剑桥。</h3><h3>第一次来,是10年前,做梦也没想到会有机会重游,而且是三次。三次,三种意境。10年前秋季,随着省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团,下车时蒙蒙细雨,雨伞下,带着徐志摩"轻轻的我来了",不懂诗,这般意境下,自然也诗;半年前,2016年腊月底,和女儿捧着手机,乘着火车,由在这儿的萍接引,国王学院里巧遇吕良伟合影,来不及激动,却早已是被历史文化震撼。古老的建筑,在阴冷的冬天里,格外壮观,置身其中,感慨英国保护和传承的力量,那是人类伟大的教育文化遗产。</h3><h3>今日再来,湛蓝天空下,阳光洋洋洒洒,屋顶、河流、绿地、鲜花、嬉戏的鸭子一幅永久不衰的世界名作,它活在剑桥,活在英国,活在世界,是人类文明的灵魂。</h3><h3> 络绎不绝的游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次行走,再次行走,继续行走,永远的敬畏!</h3> <h3>随着八只小猪,汽车进入牛津镇,处处是景色,处处是文化。</h3><h3>一排排别墅,一条条马路,花团锦蔟,美得心醉。牛津教堂学院,牛津优美的的哥德式尖塔建筑,学院学者教授穿梭在期间的身影,我仿佛在书中,在梦里。说牛津,无数人;记牛津,无数篇。神圣,崇拜,反复看,反复拍,已无语。</h3><h3>一游再游,剑桥诗传千年,牛津名盛万代。游客,继续络绎不绝。</h3> <h3> 伊顿公学</h3><h3>车停在伊顿公学图书馆门口,与一路之隔的学校相对。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学校不接受参观。我们和几个带着孩子的家长,左俯视,右仰视,1440年起,厚重,陈旧的建筑,神秘、高贵,与宁静的小街相映生辉,滋养着新时代的骑士。真正的奢华,真正的华丽,真正的贵族,就是坚守。</h3> <h3> 责任</h3><h3> 一年,整整一年。陪伴着孩子,做出了留学的决定,走出了困惑,踏上了更富有挑战,更需要付出的学旅。</h3><h3> 最近的伦敦,多了些不可测的安全忧虑。而在印巴人,穆斯林族群居的二区,更是众说一致的不安全地区,只想更多的留在女儿身边。但,更好的爱,不是为守,而是为更好的放。尽管过去18年,她一直在安全的温室,未知人的多面,未见世界的纷乱,但相信环境会让她成长。"妈,明早我自己做。你回去,我还是要靠自己的,""过去在家,我都没吃那么多"一周点滴,一个新的孩子在成长。今天,一改过去车上打瞌睡或板脸,一路和英国生活17年的小李和表弟有说有笑,小李以为她已经来伦敦一年哩。真挚,积极,幽默的品质已经在彰显。</h3><h3> 选择,便有责任。无论是女儿,还是我。让自己超越,是女儿的责任;学会放下,让自己成为女儿坚强的后盾,必须默默地。相信在这求学的旅途上,她会遇到很多想像不到的困难,有眼泪,有悲伤,才有强大。正直、智慧、淡定前行,将是永远的信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