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第五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入选名单的公示...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入选…吉林省报纸类,少年报的56个民族56个花朵大型系列报道入选精品奖!</b></p> <p>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 <p>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展现民族团结和谐气象,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大力弘扬建党100年来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校园,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社特别策划了“56个民族56个花朵儿”大型采访宣传活动。</p> <p>从2018年4月起,《中国朝鲜族少年报》派出的多路记者穿越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每一个有56个民族兄弟姐妹生活的地方,都是他们将要到达的采访目的地。</p> <p>“56个民族56个花朵”—民族团结进步大型专题报道项目列入省新闻出版局“双促项目”,同时荣获省委宣传部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项目。</p> <p> 从吉林的白山黑水到内蒙古的茫茫草原,从黑龙江同江市到广西东兴的国境线上,从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我要上学”的大眼睛苏明娟到各民族普普通通的孩子和老师,从朝鲜族到汉族、赫哲族、瑶族、仫佬族、京族……</p><p>在孩子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种子</p><p>站在历史与时代的起点上,《中国朝鲜族少年报》超前策划了“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献礼,‘56个民族56个花朵’系列报道”,并拿出重要版面,让记者走向全国践行“四力”。</p><p>从2018年4月起,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社派出多路记者穿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每一个有56个民族兄弟姐妹生活的地方,都是他们要到达的采访目的地。</p><p>“我们目前已经采访了10个民族并刊发报道,计划到建党100周年大庆前,采访刊发56个民族的全部报道。”李秀玉向记者介绍,朝鲜族是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56个民族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通过媒体的报道,让大家共同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p><p>《中国朝鲜族少年报》这次报道方向主要是以儿童为主线,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呈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56个民族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感动教师、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宣传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展示民族地区建设发展成就,保护传承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献礼。</p><p>“我要上学”。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让苏明娟成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在策划采访方案时,果断决定派出一路记者到安徽。</p><p>“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过去苏明娟求学时要走着上学,二三十里路,对于一个小女孩,真是不容易。”2018年3月5日,《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副社长、副总编辑朴正一,以及部门负责人林哲、李成浩等一行专程来到苏明娟曾经就读的小学,从安徽合肥到张湾村,足足走了 500多公里。李成浩向记者介绍,他们早上出发,晚上才到,而且多是山路,非常危险。</p><p>2018年3月19日,《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在1版和2版两个版面刊发了《大眼睛女孩与希望小学》。李成浩说,虽然去采访吃了不少苦,但是,这样的文章能够鼓舞和激励更多的少年儿童,一切都是值得的。</p><p>采访的第二站,《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的记者来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这里是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p><p>“内蒙古的幅员真是太辽阔了,从内蒙古回延边,我最长曾开车连续跑了28个小时。但是,能够把各民族少年儿童的报道发出来,感觉很幸福。”黄彪身兼司机、摄影、摄像等工作,他与同事李春善、金成花等一行,深入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地区进行采访,先后刊发了《在内蒙古草原绽放祖国的花朵》《管爸爸叫阿玛的鄂伦春孩子》等带有温度的稿件。</p><p> 李秀玉表示,这次策划尽管人员少、经费紧张,但该社仍然下大力气把这项工作做好,后续工作如果进展顺利,他们还将用其他民族的文字进行内容制作,同时,开办图片展,以此为祖国七十华诞建党100周年献礼。</p> <p>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镇小学,《中国朝鲜族少年报》采访组探讨采访细节。</p><p>他们是由“60后”“70后”“80后”等4人组成的采访组,带着近100公斤的采访设备,从祖国东北部的吉林延边出发,对祖国西南端的四川和西藏的5个少数民族进行采访。</p><p>他们用“56个民族56个花朵”系列报道,向祖国70岁生日献礼。</p><p>《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一路随访《中国朝鲜族少年报》采访组,历时11天,见证了他们乘火车、赶飞机、挤公交,寻找有特色的学校和发现新闻闪光点,在采访上深入思考,在拍摄和落笔时仔细斟酌的过程。</p><p>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社社长、总编辑李秀玉说,通过到全国“走亲戚”式的采访报道来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锤炼编采队伍,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p><p>目标走完56个民族的“亲戚”</p><p>“作为少数民族,在党的好政策下,朝鲜族在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李秀玉介绍,《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的报道一直倡导不能局限在一个民族,而是要把眼光放宽一点,从少数民族这个身份去宣传党对各个民族的政策,这也是策划这项活动的初衷。</p><p>“报纸的新闻性是吸引读者的切入点,而新闻‘原创味’是一份报纸独特的标识。”李秀玉介绍,《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始终按照“民族团结从孩子抓起”的要求,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共同谱写“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愿景,进一步传播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p><p>目前,《中国朝鲜族少年报》记者已先后深入到了安徽、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云南、广西、四川、西藏等地,共采访了汉族、满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水族、瑶族、仫佬族、京族、毛南族、彝族、羌族、门巴族、珞巴族、藏族等36个少数民族的学校。按计划,到明年上半年,他们将完成对全国56个民族学校的采访。</p><p>用融媒手段建“亲戚互动群”</p><p>“大家别动,再来一遍看一下效果,再坚持一下。”负责本次四川和西藏之行拍摄工作的记者黄彪,为了让拍摄素材更丰富,拍摄一遍不行就两遍,有时达到三五遍,直到满意为止。“这些图像拍出来,如果效果不好,根本就没有办法补救。”</p><p>采访完成后,黄彪总是加班加点进行初步制作,等回到延边后再将这些作品交到新媒体联络部,再由新媒体联络部统一发布在网站上,以供读者了解各民族的教育和学习情况。</p><p>“我们平时的稿件是先网后报,而在发各民族学校的稿件时,是先报后网。”新媒体联络部主任安海燕向记者介绍,他们目前已经刊发了17所民族学校的报道,因为采访各个民族的内容比较多,在网站上刊发的体量比较大,读者想了解的也比较多,需要仔细整理后才能上传。</p><p>新媒体联络部是《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的新兴部门,与传统媒体相比,体现在“新”字上,他们运用新的媒体形态和新的传媒技术,通过互联网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p><p>安海燕向记者介绍,《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的融媒体平台,将报社现有的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文稿、图片、数字报、视音频数据统一以标准格式进行存储管理,并在内容资源数据平台上为专题及深度数字产品的内容挖掘提供数据服务,同时打通内容资源平台与业务系统的发布通道,把数字内容发布到各业务终端,实现了“中央厨房”式管理。</p><p>“我们现在抽出专人,正在整理四川和西藏之行对5个民族的采访。”安海燕介绍,最先采访的彝族和羌族的稿件、视频已经整理完毕。</p><p>56个民族“亲戚”一家亲</p><p>古老的邛海,像一颗散落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5月21日,采访组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海拔2520米的昭觉县普诗乡中心小学采访。5月22日凌晨4:13,采访组顾不上旅途的疲劳,立即乘火车赶往成都,经过8个多小时的行程抵达成都南站。5月23日上午,他们走进岷江河畔、九鼎山下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镇小学采访。5月24日,他们乘机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5月25日,采访组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拉萨赶往林芝。5月27日,他们来到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采访。5月28日,采访组一行来到拉萨市城关区雪小学采访。</p><p>此前,采访组人员都没有来过西藏。在西藏采访期间,黄成民、黄彪、安海燕、李春善均出现了不同症状的高原反应。但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质量完成采访任务,不能耽误一天时间。</p><p>通过线下的整理,一张张各民族孩子在党的政策下沐浴教育阳光的照片,一组组各民族学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课余活动中的镜头,通过网络传播给各民族学校师生,增进了相互了解。</p><p>“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献礼,‘56个民族56个花朵’系列报道,主要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民族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呈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李秀玉说,该策划在全面锤炼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同时,通过采访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示56个民族大家庭的建设发展成就。</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我要上学”。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让苏明娟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代言人。苏明娟当时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在策划采访方案时,果断决定派出一路记者到安徽,采访大眼睛苏明娟。</p><p>”2018年3月5日,《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副社长、副总编辑朴正一(56个民族56花朵报道项目策划者),以及部门负责人林哲、李成浩等一行专程来到苏明娟曾经就读的小学,从安徽合肥到张湾村,足足走了500多公里。李成浩向记者介绍,他们早上出发,晚上才到,而且多是山路,非常危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