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埠上村是埠上管区第二大村(罗庄最大),有十一个生产队!村里经商意识浓厚,最早从东海用小推车推来盐和鱼卖,(我李家爷爷以前就推着车子卖酒),从博山推来罐子盆瓮,造酒酱油醋,铁匠石匠木匠,我桂学功大老爷和桂传军二叔的爸爸就是铁匠,我三老爷是石匠(我们村传说中的鏊子爬墙的典故就出自他),养育地瓜芽子,等。</h3> <h3>埠上村姓氏很多14姓分别是孙高刘王,齐桂别唐,毕李姜朱杨等(还有一个说法,高李桂王,孔毕刘唐……)据说李姓是从莱芜八里沟搬迁而来,张姓是从彩山水库里的圈里村搬迁而来,其他有待考查</h3> <h3>埠上村,最早是桂姓因为得罪朝廷,被抄家,,一部分桂姓人,提前知道了消息,从天津一路南逃,避难至此,这就是桂家老宅后面的埠上村历史底蕴最早的滑出崖子!不远处有口井是埠上村第一口井。就在桂家大门口,到现在如果长时间不下雨,仍然需要属大龙的下去掏井,烧香祭奠求雨!</h3> <h3>这是桂家老宅的后墙,黑色的石墙斑驳了多少岁月,见证了多少代村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多少故人生于斯,逝去斯!这个老宅位于现在的村东,齐俊山弟弟超市北100米处,宅子后面是滑出崖子,宅子东面是湾,湾那边是李风铃姑和李雪峰大叔家我李岱海老爷家!再往东我那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桂永军大哥的我桂传平大叔家就在那里住,小时候我经常去他家吃饭,我娘很喜欢他家我三妹妹桂永香,曾经一段时间天天跟着我妈妈也不回家,宅子北面是桂永利弟弟我桂传庆大叔家!</h3> <h3>这个滑出崖子边有很多枣树,经常去树下捡着吃,有时候这家老人会用鞋底给我们榔下来一些!</h3> <h3>这就是最早的那口井,记得小时候,很久没有下雨,村里很多属大龙的(时间久了,现在只能回忆起来,李仲标老爷当时他是我村电工)轮流下去掏井,杀了一头猪,还有鸡啥的!</h3> <h3>这是井的近照!以前没有自来水,冬天打水,勺系都粘手(水遇到零下的铁成冰瞬间把手指连成一体了)!我初中时候家里做豆腐,每天要去村南外机井跳水五六挑子,每天在埠上联中上学,中午饭空回来要推着小推车卖一圈豆腐,周末是全日制卖豆腐。经管过去了很多年,所以我对村子很熟!</h3> <h3>这估计就是埠上最早盖房子地方,桂家老宅一部分,房东有湾,房前有井,房后有排水沟</h3> <h3>这房子还是木头凌子的,一定年代久远,很早时候,一定是草房,后来屋顶换的瓦!</h3> <h3>这是小时候家里的橱子!弹指间很多年过去了,爱是守候,爱是陪伴,山自山水自水,时光轻轻催,花自落,不等追,我们要珍惜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精彩!</h3> <h3>这里面会放着馒头,窝窝</h3> <h3>播种麦子的疆子,也叫二龙骑虎!</h3> <h3>饭屋的排气窗子</h3> <h3>放着碗筷,盘子</h3> <h3>拥有这样大门的一定是那时候的土豪!</h3> <h3>每年的打麦子时候,少不了它!</h3> <h3>即便拥有这样的大门也是家庭殷实的,我们家那时候是没有大门楼子的寨门(用树枝编的)!</h3> <h3>砖房相邻的抷房就是我的第二个老家(第一个老家在大街上,后来搬过来的),这房子承载了我小时候很多很多很多的记忆,个中滋味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到(好像这是八零年盖的房子。现在早已经卖给别人家了)比如小时候有段时间,家里没吃的,我娘出去要饭,我放学时候,路过村子里面的桂家林(桂家林在我高钦亮大叔家后面,大概东西五十米南北一百米,在我们村唯独桂家林在村内,这也是验证了埠上村最早是桂家搬来得历史)我偷人家丝瓜,等我娘不在家时候,偷偷煎胡搭,正吃着香,被我娘回家发现了,打我,打完我,我也哭,我娘也哭,她是既心疼我饿,更怕我学成偷人家东西的习惯!好吃懒做的习惯!</h3> <h3>学校后面,每到棒槌子快成熟时候,我们这伙学生午休时候,就会翻过窗子去偷玉米桔吃,记得查出来会被老师扇耳光,罚站!</h3> <h3>学校两边的路,每年都有逝去的人的骨灰和灵魂经过!长长的送葬队伍一年又一年的出现在这里!</h3> <h3>这是西路同学上放学的道路!</h3> <h3>这是第五生产队的场院,高洪刚,高翠杰高钦美,高钦利,高伟,高民,高增延,高伟,李铜合,高松山大爷家的哥哥(他那时候身体很柔软,能自己圈起来身子,脖子夹在腹股沟,头从后面探出来),高钦泉,李延庆,等同学就是第五生产队的。</h3> <h3>红色建筑是新建的庙,原来的庙在大街上,有正厢房,东厢房,西厢房,大门。我小时候,正厢房已经改做供销社,刘忠国二叔的爸爸就在里面卖东西,东厢房改为卫生室,里面经常传来捣药声,有个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孙茂迎老爷,小时候的我经常感冒发烧,一次次的我娘背着我去打针!</h3> <h3>树的左侧的树林,雨水过后经常有杨树根上长的蘑菇。采回家,熬了很香很香!</h3> <h3>原来学校没有院墙,这是第五生产队的场院,相当于我们学校的西操场!84年中国奥运夺得15枚还是八枚金牌就是在这里刘学昌老师告诉我们的!</h3> <h3>小时候的乐园,土滑梯!娘给新买的一身将军服,就在着滑梯中变成了烂铺衬,冬天在里面的冰上滑冰,摔的头一个楞一个楞的,也不好意思叫疼!憋住泪在心里!!!</h3> <h3>照片中我们三人后面的背景是第六生产队的场院,高风华高云高杰高增明高建国王凤莲李红云李献云兄妹俩等都是第六生产队的,是我们的东操场,每天早上在这里跑步!每年收获玉米或者麦子时候,这里异常热闹!照片三人是我,杨树强和毕玉国!杨大哥号称语文大师,尤其是文字功底,经常缠着老师要代表我们去参加语文竞赛,记得那时候才上四年级,高琴老师让他起来读《我的父亲李大钊》,他声情并茂的读着“……他指着我们说,这是我的剪子,那是我的两个孩子……”妻子两个字他楞读成剪子!!!全班师生瞬间哭晕😄😄😄😄😄😄😄!!(故事是真的,但引言被加工)</h3> <h3>后面的背景是埠上小学的东面的一排树,记得那时候过麦时候,六队的社员就在树下忙完以后,喝生产队的绿豆汤!当时高建国用手放到对面的另一个腋窝出,使劲使劲,配合胳膊发出一阵阵的放屁声,但是没有屁味,嘎嘎嘎,我也慢慢学会了!照片两人是我和孙合庆。我上初一的那年寒假,有一段时间家庭意外没饭吃,我娘出去要饭,期中腊月二十七这天晚,很晚了我娘去远处村子可能是角西村要饭还没回来,我兄弟俩拿着棍子,就是这排树下等我那背着尼龙袋子回来的娘!里面的馒头大小不一!可能是有这段经历吧,我很同情我们最底层的人!其实我也是生来心软,敏感性!</h3> <h3>还有一张和李红刚拍的照片,找不到了,真可惜!</h3> <h3>里面的胖子是高洪刚,我的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哥哥!上午我俩吵嘴,打架,中午他用自行车带我回家,也不和我记仇。真没男人味!😭😭😭😭</h3> <h3>这种碌砫一直不知道咋用?</h3> <h3>小时候,我兄弟俩,和军叔,合勇叔,还有孙家小女儿毕家女儿等我们经常玩耍过家家就在这周围,最喜欢谁家没人,我们就去过家家。</h3> <h3>这是埠上村最早的湾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洗澡,大人在边上,用棒槌洗衣服!</h3> <h3>五年的小学时光就在这里度过!我的老师分别是高荣香老师,高琴老师,刘会文老师,高增珠老师,李玉芝老师,刘学昌老师,李灿河老师,孙成刚老师!齐可武老师,我的同学有李双海,李根海,李勤海,李海燕,桂永军,李爱莲,李明合,李明合的大妹妹,李正芬,李红刚,高翠杰,高云,李凤玲,李凤兰,李雪峰,李静,张安香,高杰,高荣元老爷家的女儿,高钦杰,孙立强,李仲来大老爷家小女儿,孙秀凤,李合兰,高钦美,高钦利,孙立芹,刘增强,李铜合,高风华,王风莲,李群海,高洪刚,高建国,七她姐姐,高民,高伟,高增明,高荣,高强,李艳合,毕玉国,李正昌,李伟,李正玲,孙杰,李霞,高增延,唐炳军,李晓慧,唐萍,唐炳刚,俩孙立国,李宝春二哥家三女儿,李正校老师家女儿,俩孙承国,孙合庆,孙立新,毕玉香(已故)(触心了,抒情一下,她上学时候,长得像那时候语文课本上的赵一曼,很聪明,背课文最快,老师让她起来背的时候,比炒豆子还快,他的弟弟后来成了我村第一个博士,哎,人忙来忙去,免不了一死,活着就要活出真实疼孩子家人和用爱去对待相识的每个人,尽量把认识的每人真善美激发出来),毕德亮,李正圆,李正田,李合兰,杨树杰,李云,孙秀丽,李洪云,李献云,李献云的妹妹,李风兰,李艳庆,高洪军,毕得亮,毕玉明,高洪群,高钦松,高钦峰,别化英,李峰,张安合,李永正,李俊正,杨树强,孙加永,孙加勇,孙承和,刘忠国,(年代久远有些可能名字记错了)等等我在班里是卫生委员,连续五年每个组早上下午打扫完卫生,我给人家用铁撮子,倒垃圾,现在想想真傻,咋还有这样的班干部!嘎嘎</h3> <h3>西河崖,现在叫书上淘河发源于徂徕山彩山水库,因为洗东西啥的以前叫淘!小时候夏天经常从午饭后泡到两点多,或者洗澡无聊了,在沙滩打扑克,河西边很多大柳树,上坡时候,大人干活,我就用上面的柳树枝编制成床直接在上面睡觉凉快!(我们村还有一条河叫大汶河,小时候和高洪刚高建国偶尔去逮鱼)</h3> <h3>左侧是李峰大叔家,右侧是孙加勇同学他大爷家。对面是我四表哥的火烧馒头面条店!</h3> <h3>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老太太的房子,无儿无女,都叫她三老麻麻,我们一伙小屁孩子,经常不懂事的跑到她家,一起喊,鸡根根,天明了,老头子起来喂牛了,老麻麻,吃巴巴,老麻麻补衣服一补补到牛#上,她老人家就拄着八棍,把我们溜出去!</h3> <h3>这房子后面以前是一个闲置的院落,我们经常在沦子上,佤个炉子,昂窑,用石板做锅炒菜吃!</h3> <h3>看的见的家后面,胡同里面原来还有一个五保户,是我和我桂杰四姐曾经学雷锋的地方,我姐弟俩给她打扫卫生,抬水,做饭,烧水等等</h3> <h3>童年的乐园,对面看到的山是苏庄山,左面的叫玉皇山,也叫饿狼山有传说哈,右面的叫猪山!也有美丽的传说!</h3> <h3>远处的树林是晚上摸肉蛋(知了猴)的地方,曾经和高洪刚,高民,高松山他大娘家哥哥,再此处埋过一条死去的毛毛虫🐛,我们几个还立上石碑纪念,小孩的心思我们永远猜不透!</h3> <h3>房子的后面是一条大沟,夏天经常在里面洗澡,扎猛子,偶尔蚂蚂蜱会钻进身体,要用鞋底搧,我们经常在这里用自制的钓具,钓鱼水平最高的几位是我李玉大哥,李群海大老爷,和李根海大老爷,李文河大哥等,高洪刚哥哥在这里下过覆盆子,</h3> <h3>房子的前面,是一个叫小寨的老者的房子,他经常不在家,石头院墙都开了,是我们小孩的晚上的乐园,经常晚饭后,藏老么守(捉迷藏),有一次晚上我跑到王家胡同的王茂林叔叔的老家,把他家麦帐垛瓦了一个大窝,钻进去,人家谁能找到啊,自己不小心睡着了,半夜醒来,人家大门插了,拨开大门,让他家大门四场八开的。我就回家了,第二天家人根本不知道我啥时候回来的,那时候的孩子就是野,大人也习惯了,因为我们每天晚上都不知道啥时候回去!</h3> <h3>这小门是小时候的磨坊,是我高风华二姑家的,我的第一个老家就在风华姑家的前面!合生叔,文革叔,冬叔,全印老爷(唱歌很好听,职业是理发,现在已经成为故人了,哎!!!!)小时候经常领着我玩!</h3> <h3>我兄弟俩和孙立国孙立新(村西的)兄弟俩,孙承国(村西的那个)孙立国(村东的)高洪刚高民等没少在这里洗澡,</h3> <h3>远处的两座山,是小时候的我们心中的泰山,和桂传永大叔等经常爬,雨后拾过地鸡蛋皮(一种菌类植物),有一年的正月十四上午还和我李云三姐小风姐一起去山上拔过黄草(十五蒸灯当灯芯)!</h3> <h3>这是高琴老师家的大门,也是高云姐姐和高杰姐姐的家!</h3> <h3>这是王凤莲二姑和李红云同学家的胡同</h3> <h3>高老师家有颗枣树,中午饭空我们会自发去她家扒带皮的棒槌子!她不忍心就给我们吃枣,她家还养了两箱蜜蜂!他家我大爷是当时的支书,高干家庭耶!</h3> <h3>这样的茶壶还有黑色的温瓶,估计现在的九零后也很少见到过!</h3> <h3>这是唐炳刚同学家的场房吧!他现在经营有机农作物,从不使用化肥,用的都是沼气渣做肥料,种的韭菜吃过后,别的韭菜就不想吃了,还有有机小米等很多种类!错了,这是高强家的厂房!</h3> <h3>这叫小杆子,从井下向上取水的</h3> <h3>这是栏,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里面喂着猪!</h3> <h3>这种独轮车估计90后很少能推的走!</h3> <h3>小时候很调皮,很调皮,和人家小闺女一起在这里面干过坏事!汗颜!😳😳😳😳😳</h3> <h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h3><div><br></div><div>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div><div><br></div><div>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div><div><br></div><div>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div> <h3>同下,这是红泥湾,看下面注解,</h3> <h3>知道红泥吗?本村人都知道,很结实,不裂,眼色猪肝红,这是红泥湾,小时候经常去挖红泥,回家后最流行的就是做成枪的造型!(编辑错了,上图是红泥湾)这是学校西面的清沙湾,之所以以前逐年湾越来越大,是因为村民要取土垫栏,当年唐守志大老爷(医生)承包养过大鲤鱼,长的很大很大!是我们夏天洗澡,冬天游泳的地方!相当于我村的黑龙潭</h3> <h3>这是村西李玉芝老师(她妹妹李晓慧弟弟李伟都是我同学)家附近的一个胡同,现在已经荒芜了!我卖豆腐时候,最怕这里路不好走,费力气,还怕垫坏了豆腐!</h3> <h3>这个胡同没少走了,小时候经常去李正昌大叔孙立国(村西的)立新,李伟,唐炳军大叔家写作业和玩,都在这胡同!</h3> <h3>这个路北接古庙(其实是庙沟的一部分),南直通苏庄东皮,村子东面的人,赶苏庄集(逢四九)的必经之路!每年腊月二十九这条路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h3> <h3>这是唐萍五姑和唐炳刚大叔老家!小时候最怕去她家,去就有好事,给打针!记得每次给我打针,我不让大老爷打,闹着哭着叫我二姑打!二姑打针慢不疼!大老爷好心怕孩子鼓拥断了针头,针尖一进去,吱的一下,一管子药水进入了(故意写的夸张了,呜呜),额特么要哭半天!不说了,都是泪!</h3> <h3>这条桥是村子中间的人上坡和赶苏庄集的路,小时候逮鱼摸虾的,渴了就去桥头孙家兄弟俩家去喝水!第二家是我大姐夫家,我小时候他家有条我村唯一的一条狮子狗!</h3> <h3>桥两边是摸肉蛋(知了猴)的好地方,经常下午四点就被人用小撅子把地皮刮干净了!(能找到要出的肉蛋!)</h3> <h3>这里记忆中经常淹着洋麻,因为现在都用尼龙绳了,只有在丧事或者安装水管子时候,使用,现在很少中种植的了,洋麻花很漂亮,和罂粟同属不同种,比罂粟花还要艳丽,花期还长!</h3> <h3>这是庙沟和中心街交叉口,原来在交叉口的南面很大一片空地,西面是戏台(原来的戏台在唐萍五姐家的前面,后来搬迁过来的),我的记忆里,附近村子我村是唯一有戏班子的村子,每年初三到初八(到初几具体记不很清了),届时人山人海,卖吃喝玩乐的,走亲访友的,打架斗殴的,谈恋爱的,来看戏的外村和本村村民,大大小小的各个年龄的人,忒热闹了!演员有大花脸毕德公姑父,二花脸王勇林他爸爸王树明二老爷,丑角王西山老爷(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角色),原来最早的丑角是刘学仁老爷(齐俊山他姥爷),男一号演员是李仲来老爷,小生是高增明(现在安装太阳能,口碑很好)他爸高荣元老爷,他平时职业是补坏了的盆子瓮等,所以有一次他正一本正经的唱着,下面的村民喊“锯炮”,就是他下乡吆喝买卖的话,他呲的一下,笑的唱不下去了,花旦是刘俊兰奶奶还有一个也很漂亮的好像叫孙加美奶奶,记不清了,家在我四哥(李宝春二哥他四弟,小时候我两家分的亲戚,经常去他家走亲戚,最喜欢他家咸鸭蛋)东临。拉二胡的是李春祥老爷,团长是孙茂斗老爷!(之所以这么熟悉因为我爸原来在家时候也唱戏,不过那时候他还没结婚,也是小生,听他自己说是公鸭嗓,小时候他休班时候,常常领着我去看彩排,去了那些大人就经常给我吃演员清嗓子的不很咸的鱼!有时候还给我花妆。)</h3> <h3>看见的电线杆往北走就是最早的那个戏台!印象里好像在那里开过大会,摇旗呐喊的,喊口号!</h3> <h3>棒槌子芥后面跳下去是通往淘河的小道,记得那时候高洪刚家那个大哥有一次他们几个用抬网抬了不少鱼,我们这伙小孩还有不少大人在他们身后看热闹!好羡慕!</h3> <h3>右侧的这个宅子是李永正二叔最早的老家,他家是改革开放后角峪镇最早的万元户,喇叭天天广播他的事迹,他家奶奶很善良,有一年刚开学,我们约他一起上学,他家奶奶让我吃了一碗元宵,那时候元宵好稀罕!</h3> <h3>这是村子去家南的必经之桥,初中以后,上学中间的假期,有一次我在街上卖菜(暑假抽空在街上摆摊卖青菜),和别人闹了别扭,委屈的一时想不开,觉得命运多舛,晚上十二点从家出走了四个小时多到达泰安老站一早坐车去了姥姥家,我娘说,我父亲在这桥上哭了半宿!哎!!人这辈子要经历多少泪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h3> <h3>这条沟从皇姑港村南流过来的,村里老人说这条沟他们年轻时候,就没有干过,从沟下石头缝里就能扣出巴掌大的鲫鱼,地下水是少了!</h3> <h3>我的自传_________东平湖下摸过鱼,黑龙潭里逮过鳖,虎山水库叉过鱼,大汶河里网过虾,贾家林里套过兔,管庄岭上扣过鸡,打过斑鸠逮过雁,麻将扑克推牌九,篮球羽毛乒乓球,种过鲜花养过獒,泰山角下一顽童!如今吃斋和念佛,只是养花和修行!_________下面是我的做人时候,经常考虑的一段文字,我看不惯依强欺弱,更看不惯那种遇到坏事而冷漠的看客,要不是这些看客坏人还为非作歹吗?,下面这段文字对我做人有很大影响!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h3><div>英文是:</div><div> In Germany,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div><div> And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div><div> And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div><div> And then . . . they came for me . . . And by that time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up.</div> <h3>很多很多熟悉的我们的至亲,邻居,同村人,现在已经被埋藏在这里了,黄泉路,望乡台,奈何桥,彼岸花,孟婆汤,忘川河,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必经之路!活着就好好珍惜缘分吧,无论至亲缘,朋友缘,同学缘,同乡缘!哪怕一个陌生人,只要遇到也是缘分,善待我们见过的每个陌生人,因为这也是缘分!</h3> <h3>肉蛋(知了猴)06年那时候我平均每晚150多个,最多一晚上逮了260多个,那年我还没有买冰箱,用绳子穿起来和佛珠一样,挂在阳台,一串串的,现在懒得动了。</h3> <h3>我的拍照水平,其实还不算低吧!嘎嘎!估计这张和上面的那张,去参加比赛,可能获奖!</h3> <h3>埠上村西面齐家庄村,南面苏庄村,北依大汶河,东北和东面和萝庄村(现在叫鹿角)和皇姑港村(现在叫安乐村)接壤。</h3> <h3>苍老的古河道现在变成了季节河!</h3> <h3>这是哪里?求解!</h3> <h3>现在村里年轻一代很多都去外面发展了,留下一些空宅,有的只有老人在家看家,各位在外的游子,春节时候你们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总觉得在哪里也不如回老家,老家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属于我们的专属味道!从这个房子北行100米左右就是我的铁哥们孙立强家,孙立强异常聪明,外号60分,因为他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高兴了他一个月不去学校,照样每次考试下不来60分!聪明人啊!孙立芹姐姐和他是邻居</h3> <h3>这是三角湾,名字之所以这样来,是因为皇姑港过来的河和桂家老宅东的河在这里会合,河北是我合义哥秋合哥和群海老爷家。河南是我同学李洪新李洪刚叔叔家,河东是我李东河李清河李明哥哥的我的二姑老家,河东第二家是李玉大哥李云三姐的老家我四大爷家。第三家李仲起老爷家,再往里李春祥老爷家。</h3> <h3>这是小时候钓鱼最好的地方,有树荫。</h3> <h3>这个南北街进去,第二个胡同第四家,就是我李宝春二哥家,记得小时候,我爸爸每次八月十五前去他家走亲戚,临走之前都嘱咐我下午别忘记给我送褂子去(其实是让我去吃好菜,好饭,那时候大人为了让孩子吃点好东西,可谓用心良苦)!他家我表大爷在我们村果园,每次回家带不少红富士🍎苹果!</h3> <h3>这原来是小时候全村最繁华的中心广场,北面是庙,庙里有很粗很粗的几棵杨树,大门里面有四清没有去掉的黑墨牧童放牛画像,另一副忘记了!冬天白天我们小孩在这里抽忙牛(陀螺)打尜(读ga)弹琉璃蛋,春节期间白黑演戏,平时晚上偶尔演电影,玩把戏,玩猴的,偶尔看见和我们这个年龄的小孩在表演杂技,光场的东北角是我的老师高荣香家,(高老师那时候也穿着裙子,很时尚),孩子依恋老师,我们也经常去老师家,有时候我给高老师家烧水!教完二年级知道高老师结婚离开时候,我哭的好伤心!现在的庙早已经拆除了,现在是我李清河三哥得饭店!我三哥从年轻就在当时泰安最高级的饭店泰山大酒店做厨师,做的很好吃!原来的戏台现在高松山在那里开超市,童叟无欺!</h3> <h3>这是我的同学李伟和李晓慧同学的家,小学三年级开始李伟高增延高民高洪刚等(高强三年级时候全家就去了南冶煤矿)经常在一起玩,我们几个各个家都当自己家,对方家的角角落落我们都翻遍,在我家我们偷偷拿出云门牌的烟,吸烟往墨水瓶里吐满烟,逮住一个摁在他鼻子上,当时正上演霍元甲,我们拿着棒槌桔对打,有一次他们去我家找我,我不在家,我回来后,他们有俩,带着我家新买的痰盂,当帽子在打架,我也不敢说,那是我家刚买的才用了五六次的尿盆,😜😜😜后来他们知道后,追着我打!😂😂😂,记忆最深的就是那时候在李伟(他爸爸那时候已经从市罐头厂长升进市组织部了,绝对的高干)和我家听杨家将和岳飞传,到现在我还记得牛皋笑死的那一段是在李伟家听的!他家庭院到处是花,绝对的高大上!高增延家的大娘等各个家的老人都拿我们当自己的孩子!我没少爬在高民家的饭桌子上呼吸着他家门口碾上飘来的硫磺味(那时候果园用其当药品)和高民一起写作业!高民对面的穿着红花裙子的美女同学高伟家,我也经常和高民一起去她家玩!</h3> <h3>这是北泉子沟,从东面200百米的小北洼流过来的,那里原来是李洪云,李献云,他们的老家,因为解放后建立马疯院,这几个同学家搬进埠上村,马疯院在大概90年就已经取缔了,马疯院的院长姓马,所以我们村有个骂人的话-老马#的,外村人一般听不懂,马疯院那时候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喝水浇地,有水车用一头骡子拉着,他们的菜吃不了,就去赶苏庄集去卖,马疯院一个叫小莲莲的女孩,和我差不多大,长得很俊,俩大辫子,小时候大人逗我玩,就问我,让小莲莲做你媳妇行不行!所以我特别留意她,不知她现在在哪里,也怪可怜,她跟着她娘连学也没法上,可怜的小莲莲!出身是可以很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是绝不会,绝不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h3> <h3>小时候经常我和高增延三叔李延河大哥高民二叔洪刚哥哥高强弟弟(村中的)等用泥巴把北泉子沟截断,用俺家铁箢子撤干水,逮鱼,在汶河边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浅水洼正洗着澡,碰巧我李霞二姑她们一伙女生过来了,我们没办法,全身涂满泥巴爬在水里,屁股漏在外面,等她们过去,我们才爬起来!记得我爸爸还和我说过,他小时候还在北泉子沟,看到过一个柴狼,狗坐在地上!现在柴狼早就绝迹了!</h3> <h3>儿时的记忆:下午到晚上在这里摸肉蛋,晚上藏老猫守,打尜,打五敲,打沙包,跳绳,踢毽子,拿王林,堵拾毛眼,打纸炮,冰上滑车,打滑处哩,捣蜂窝,偷苹果,偷西瓜,爬竹山子,爬树摸鸟蛋,河里摸鱼,拾地鸡蛋皮,摘软枣,湾沿游泳,河沿洗澡,机井里洗澡,大街上打牌,放学后割草………………………………</h3> <h3>对面的房子是我那长得白白净净英俊潇洒的李俊正三叔(虚!他小名叫海滨)家,他家那时候屋门前的月季花可漂亮了,小时候经常领着弟弟去他家,他家有不少大铁蛋,我们当琉璃蛋玩,还有一个篮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