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漫游(上)(我的2017)

五彩云霞

<h1> 小 序</h1><h1> 从新疆回来小有日子了 ,一直做这个美篇,然惰性使然 ,一直在半成品状态。近日里,看到宝鸡知青文艺联盟“一带一路,撒播文明七彩西凤号知青专列畅游新疆”日子已定,发小和同学战友们群情激动,积极筹备,准备出发,受到鼓舞 ,所以抓紧时间完成美篇的编辑,不为炫耀,意在与发小和战友们出发前能够分享新疆的大美,也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旅途帮助和借鉴。</h1><h1> 自然,本人水平有限,拙笔和照片不足以反映出西域新疆的美妙和博大的内涵,因为新疆的美是任何笔墨描述所不能启及的,只有亲临西域,用眼观察 用心感受,才会感受到她外在和内在的美和震撼!亲爱的朋友,那种带给人们视觉的美和心灵的震撼的感觉还是自己去亲身感受吧!</h1><h1> 除了上述原因,制作美篇也是为给自己的旅行留一份纪念 ,留一份回味。所以制作的时候,也穿插了个人的照片,和美丽的新疆山水景色相比,人的影像就显得逊色很多,但毕竟到过此一游。建议朋友们观看时左眼看景,右眼看人,感觉不堪入目时闭上右眼,忽略而过就好啦!当然,但愿不会如此啊!</h1><h1> 由于美篇编辑照片受限,分别制作了上、中、下三篇,欢迎围观拍砖,有些时间和人文地理知识、数据记不准确,有些照片是在行车图中隔窗拍照,质量上就差些,但有不忍割舍,索性全当记录吧,望不要求全,多多包涵,毕竟非专业。</h1><h1> 祝福亲爱的发小、同学、战友们在《一带一路,传播文明(七彩西风知青新疆游专列)》旅途中撒播文明,传承友谊,顺利快乐,圆满成功,满载而归,是为壮行!</h1><div><br></div> <h1>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角,北靠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西南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接壤,是我国最大的省份。</h1><h1> 从古至今,新疆始终是人们心中的西域,既遥远,又神秘。新疆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兼具美景和人文,对任何一位热爱旅行者来说,它都不会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目的地。辽阔、丰富的地域让这里并存着生机与萧瑟,这里既有漫山盛放的野花、广阔的草原风光、金黄一片的白桦林,也有无边无际的大漠风光、炙热难耐的火焰山和凄凉壮阔的雅丹地貌。</h1><h1> 昔日繁华的古丝绸之路,更赋予了它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如今“一带一路”开发崛起,新疆又是祖国的西北重要通道,吸引着众多旅行者和文化人前来游览探寻。</h1><h1> 正是从小就怀着对祖国西域新疆的美好憧憬和向往,2017年6月底,和几位朋友一起相约随团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朝着梦想的天堂出发!</h1><div><br></div> <h1>  乘着西去Z179列车从北京出发,隔窗观景,一路风景如画!不禁想到了曾经喜欢的诗人贺敬之的诗句:<br>在西去列车的窗口<br>在九曲黄河的上游<br>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夜晚<br>是塞外高原月上中天的时候……</h1> <h1>天空落下一片云彩,化作了大地上的一块四星明镜。(石嘴山)</h1><div><br></div> <h1>已经晚上九点多钟,京城灯火已通明,西域夕阳正绚烂,落霞满天,夕阳无限!</h1> <h3>内蒙古乌兰察布</h3> <h1>  在隆隆作响的车轮声中竟然还睡了一个甜美香甜的觉。清晨醒来,不知不觉,来到了向往的乌鲁木齐,走出车站,放眼望去,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清爽气明 ,明显的西域气候与风光,令人欣喜不已,深呼一口乌鲁木齐清新的空气,向着蓝天吼一声,你好新疆,我来了!</h1> <h1>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北疆交通的枢纽,也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h1><h1> 乌鲁木齐是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是祖国大西北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h1> <h1>  乌鲁木齐通常被当做游玩新疆的交通离散中心,市区本身可玩的地方不多,一般会游览大巴扎、博物馆和公园等地,花不了太多时间。此外,人们也通常从乌市前往周边的天山天池、天山大峡谷、南山风景区等景点。</h1> <h3>餐厅前的葡萄架</h3> <h1>   地接导游是一个三十左右的汉族小伙,但三代都生长在新疆,面色呈很健康的黑褐色,体型墩胖,很是健谈,知识也很渊博,据他自己说大学学的计算机专业,后改行做导游,已有八年的导游工作经验。这一路从他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h1><h1></h1><h1> 导游带着乘坐上舒适大巴到一家已经安排好的清真餐厅吃早餐后开始了一天的行程。第一站,沿着连霍高速从乌鲁木齐出发向吐鲁番进发。</h1><h1>  坐在舒适干净凉爽的空调大巴车上观看乌市城市风景,完全颠覆了这个城市在我脑海中的印象,远看天山群峰逶迤起伏,天空湛蓝如洗,朵朵白云悠悠;近看蓝天白云下,高楼林立入云端,似可伸手摘白云;精致的欧式风格,令人赏心悦目,街道上车水马龙,颇有大都市风范 。当然,和所有大城市通病一样,堵车也是一道风景线。</h1> <h1>这是我们的导游富导,好像留下的仅此一张照片。</h1> <h1>  逐渐远离乌市 一路向北,道路开始畅通, 城市风景渐渐被甩在车后,继而一片辽阔的戈壁滩出现。</h1><h1> 沿着连霍高速公路,经过克拉玛依,大自然赋予的财富克拉玛依白碱滩,大油田,沿途遍地的火力及风力发电机及采油“磕头机”以及储油库在忙碌着者,犹如生命的脉搏在跳。还有一望无边的风力发电机迎风旋转,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br></h1><h1> 沿途风光多变幻 ,忽而荒山、草原、绿树、忽而湖泊、羊群、毡房等等 ,各种美景尽收眼底,充分感受西域新疆的魅力,博大、宽阔。</h1><h1> </h1> <h1> 风力发电,蔚为壮观---——欲与白云试比高。</h1> <h1>  遥望蓝天白云:6月27日,塔城地区 ,乌通布拉服务区,美丽的蓝天白云让我们想到了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空。</h1> <h1> 经过五个多小时行程,中午到达吐鲁番,在郡王府庄园游览并就餐。美丽的维族姑娘和小伙子以最隆重的礼仪载歌载舞欢迎远方的游客 ,体现了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庄园里长长密密的葡萄架下,瓜果宴 、烤全羊及各类新疆美食任游客自助品尝,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味,令人大饱眼福,味蕾大开,大饱口福。</h1> <h1>维族姐妹妹热情的教我们头巾的围法</h1> <h1>  吐鲁番古称姑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相邻。吐鲁番历史悠久、美丽神奇,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今以火焰山和葡萄闻名全国,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博物馆。<br>  </h1> <h1>  离开吐鲁番葡萄庄园 前往游览西游记中记载的“八百里火焰,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大峡谷。</h1><h1> 火焰山 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h1> <h1>  火焰山果然名不虚传 ,虽然已是下午,温度依然是四十几度,强烈的紫外线炙烤得人们不得不把所有的防晒措施都用上。生鸡蛋放在沙堆里一会儿就烤熟了,三元一个 ,买两个品尝,味道果然不错 。总有悲天悯人之心,想维族兄弟在这里卖鸡蛋多有不易,也算是尽了绵薄之力了。<br><h1>  这里是83版《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跟随玄奘法师和弟子们的脚步,向馒头山上攀登,看到沿途有人不堪忍受高温爬山之热苦,骑乘骆驼上下山。<br>  一阵风吹过,风卷黄沙弥漫,据说人们熟知的西游记和插曲“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也是在这里完成的。既然来了就想体会一下西行之苦,于是我们也坚持爬上馒头山上,体验西行取经道路的酸甜苦辣。<br>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火焰山上尽管寸草不生,但在山沟底竟然有一片绿洲,葱葱郁郁的树木倔强地生长却也葱葱郁郁,给干涸的沙漠带来一丝生机,令人叹为观止!<br> 从火焰山下来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据导游讲,你们很幸运,遇上了火焰山罕见的“大雨”,说是大雨 实际上是太阳当空照的“太阳雨”。上天很吝啬,只下了几分钟就停了,但这在火焰山就已属罕见了,雨后更加灼热 ,尽管如此也依旧阻挡不了拍照的热情 ,躺在和馒头山这炙热的沙漠上体会一下高温的感受吧!</h1></h1><h1></h1><h1> 由于高温炎热,多数人选择放弃,最终也只有我和闺蜜爬上了山顶,站在馒头山下,纵然感觉到人像茫茫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一样极其渺小,也颇有一种自豪感。</h1><h1> 上山路上碰上了一支下山驮队,大风挂掉了驼垫,天太热骆驼主人不想返回去捡拾,问我们能否帮忙下山时帮助捡回来 ,欣然答应,下山时驼垫已随风刮出好远,沙路坑洼,费了周折终于完成了嘱托,汗流浃背却也满心喜欢地交与骆驼主人,得到的回报是可以免费与他的骆驼合影,也算是意外收获吧!</h1> <h1>馒头山下高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h1> <h1>火焰山寸草不生,神奇的是沟底却一片绿洲</h1> <h1>火焰山骆驼</h1> <h1>通往千佛洞之门</h1> <h1>  离开火焰山,驱车去维族拜瑞特庄园库尔班小伙家访,围坐在葡萄架下,库尔班和家人给我们端上沙甜的大西瓜和哈密瓜,葡萄,男士们都带上了具有维族特色的小帽子当起了“巴音老爷”,库尔班操着流利的汉语用幽默调侃的语言介绍着维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言谈之中无不透露着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赞叹和感恩。高兴了还与他的妹妹跳起了新疆舞蹈,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场面。</h1><h1> 据库尔班讲,这个维族村里有许多人仍然不会讲汉语,且这里交通不便利,(沿途中没有看到有公共交通)土特产运输出去不方便,合作社就以库尔班家为接待游客的地方 ,旅途中喝点水吃点瓜果歇息一下,同时把村民们家里的葡萄干及各类瓜果干等特色产品集中到这里销售给游客们。游客们在参观完库尔班家后,也纷纷挑选土特产表达对维族同胞的支持,不过上好的土特产质优价也不菲,就算又一次为同胞们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吧!</h1> <h1>库尔班跳起了欢快的新疆舞</h1> <h1>库尔班漂亮的的妹妹翩翩起舞</h1> <h3>库尔班家三个老人,是其母亲 岳母和岳母的妹妹。</h3> <h1>  参观被称为地下长城的水利工程坎儿井,这也是此次新疆游的一大收获,以前并不知道坎儿井是何物,也是孤陋寡闻吧,这次耳闻目睹,对坎儿井有了初步了解。顺便也学习一下。</h1><h1>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h1><h1> 兴修地下水利工程是一项艰苦的工程,但为了生存,许多人特别是男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卷缩在地下,一点一点开凿,许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导游讲的很悲壮,我们也很感动,深深为新疆人民为了生存与自然搏斗的历史而感动!</h1> <h1>  新疆北京北京时差将近3个小时,离开火焰山时已经晚上六点,而参观完坎儿井和维族家访,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此时依然如白昼。吃完晚饭乘车返回乌鲁木齐,到达酒店时已经晚间12点多,舟车劳顿了几日终于可以舒服的睡一觉,据说明日要行车十多个小时800公里的路程,艰巨的行程要经受考验,快洗洗睡啊!</h1> <h1>  今天从乌市出发要舟车劳顿近10个小时奔赴布尔津,正应了旅游是“肉体的折磨,精神的享受”这句名言,早餐后八点从乌市出发,直奔布尔津。</h1><h1> 继续西行,欣赏着阿勒泰地区的沿途风光,一路忽而荒山、草原、绿树、忽而雪山、羊群、毡房……各种美景尽收眼底,感受西域新疆的博大、宽阔。</h1><h1> 今天主要游览景点是美丽神奇的雅丹地貌五彩滩,也是西域新疆的游览靓点,必去之地。但要走过几百里迢迢路才能到达,正可谓:“不经历风雨怎可见彩虹”,比起玄奘师徒西天取经之苦,这又算何!</h1> <h3>经停小镇,风情别致</h3> <h1>  五彩滩途中车观雅丹地貌——【魔鬼城】,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雅丹地貌,远眺风城,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在起伏的山坡顶上,布满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这里有风蚀"蘑菇 "及各种类似动物怪兽的"魔塑群"。为了赶路只能远而观之。</h1><h1> </h1> <h1>  五彩滩又名五彩河岸,有天下第一滩之美誉,是新疆著名雅丹地貌之一。五彩滩的傍晚景色尤为壮观,天上是洁白的云,地上是五彩的岸,中间是迷人的额尔齐斯河,遥相呼应,一副绝美画卷。</h1><h1> 中国唯一的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穿其而过。 南岸有绿洲、沙漠、蓝天,北岸则是色彩斑斓的泥岩、砂岩及砂砾组成的奇石怪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竟能如此唇齿相依地遥相辉映,“一河隔两岸,胜似两重天”,仿佛一副迷人的童话世界,令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直到手机拍到没电,只恨图片限制不能嵌入更多照片!</h1> <h1>游览完五彩滩已是八点半左右,驱车约四十分到达今日住宿地布尔津县武装部招待所,晚餐后天依然大亮,于是结伴去县城体验一下西域县城风光。</h1> <h1>  布尔津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西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是中国西部唯一与俄罗斯交界的县,国界线长218公里,境内河流众多,布尔津河就是最大的河流。</h1><h1> 布尔津是进出口新疆西北部两个边贸口岸的必经之地。与俄罗斯接壤处有一理想口岸极具开发价值,是打开西北地区与俄罗斯经贸往来的唯一最近通道。</h1><h1></h1><h1> 布尔津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的支流发源地。东北部毗邻蒙古国,东邻阿勒泰市,西邻哈巴河县,南与吉木乃县和福海县相连。</h1><h1>县人民政府驻布尔津镇。布尔津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春大豆、春小麦、玉米、油葵等作物。</h1><h1> 布尔津县因一条布尔津河而得名。“布尔津”系蒙古语。在蒙古语中,把三岁公骆驼称为“布尔”,“津”则为放牧者之意。因布尔津河在这里汇入额尔齐斯河,当地哈萨克语还称此地为“奎干”(汇合处之意)。</h1><h1> 布尔津是通往喀纳斯湖的必经之地 ,县城相对设施齐全 ,因此一般旅游的团队都会在这里经停,休息一晚 ,第二天直接开车奔喀纳斯湖而去。</h1><h1> 我们歇息的宾馆是布尔津县武装部招待所,吃完晚餐入住宾馆已经九点钟了,天色仍大亮,坐了一天车又吃饱喝足于是结伴到县城浏览边陲小县城的夜景。</h1><h1> 县城不大 ,但干净卫生,人也不多,街道两旁餐馆居多,团友中有好食者,在大口朵颐的品赏美食。我们沿着县城悠闲地浏览风光。</h1><h1> 布尔津县城建筑风格也极具欧式风格,造型独特,此时正是晚霞满天,在夕阳下更显得秀丽别致。一丝凉风送爽,倍感惬意,夜幕降临,布尔津华灯初上 ,五彩笼罩,一种静谧安宁又神秘的夜景令人赞叹和联想不已!</h1><h1> </h1><h1> </h1><h1> </h1><h1> </h1> <h1>  夜景虽美,却已深夜,不宜多留,安全起见折返回宾馆。宾馆与县党校相邻,门前都摆放着如照片中的铁丝网护栏,这是为安全采取的防护措施。 自2007年乌鲁木齐“7.5”恐怖事件后,新疆的反恐措施非常到位,我们这一路走来,设置的安全检查点已经好几处了 ,身份证随时查验,游客或下车刷脸识别,或武警上车抽验,查验时不得拍照,发现偷拍就会很麻烦,没收手机,全部重置,整个团的行程都会受到影响,导游说他带的团曾经有游客偷拍被扣下,整团被耽误了六个小时,所以团友都自觉服从安排,配合安检,也很顺利通过。</h1> <h1>  在市场里买了新鲜出炉的馕,回到宾馆。已经深夜了,若在京城已入梦乡。如此一天下来 整整十五个小时了 却了无困意,回味几日来旅程,虽舟车劳顿但苦中犹乐,正是:</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迎晨曦出,夕归霞满天,</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景怀中揽,苦中自有甜!</h1> <h1>未完待续,请看下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