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 <h3>瑞典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990万,是北欧最大的国家。瑞典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拥有15处世界文化遗产,森林覆盖率为54%。近年来经济高度发达,已打造出多个像 ABB、宜家(Ikea)、沃尔沃 (Volvo)、埃里克森 (Ericsson)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h3> <h3>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北欧仅次于哥本哈根的第二大城市。因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的交汇处,整个城市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市内水道纵横,阡陌交错,由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因此享有"水上美都“、"北方威尼斯"的美称。</h3> <h1><font color="#ed2308"><b>气势恢弘的中世纪建筑</b></font></h1> <h3></h3> <h3>斯德哥尔摩建都于公元13世纪中叶,有着众多的中世纪建筑,吸引八方来客。欧洲最大的宫殿----著名的瑞典王宫位于市中心的斯塔丹岛上。该建筑于17世纪末开建,耗费了三代建筑师的心血,至1754年才完工,现在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虽然现时王室已经搬到郊外的皇后岛宫居住,但这里仍是瑞典国王的官方居所。整个建筑呈巴洛克风格,宏伟高大,气势不凡,俨然是一派大国君主的风范。</h3> <h3>这是网上介绍的王宫俯瞰图。可以看出主体建筑是一座坚固的方形城堡,正门朝北,有大桥横跨在梅拉伦湖上,两条大大的斜坡向东通向中央广场。王宫的东面穿过花园和广场可直达码头乘船驶入波罗的海,西面则有两个半圆形的围廊,围廊的南边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大教堂。</h3><h3><br></h3> <h3>宫殿内的装饰极其精美奢华,四壁有许多大型浮雕,墙上挂有历代国王王后的大幅肖像,整个王宫共有608间房间,比英国的白金汉宫还多4间。</h3> <h3></h3> <h3>王宫里除保证国王起居生活和工作接待的需要外,大部分用作开设博物馆、图书馆等供旅游者参观。这是藏书房一角。</h3> <h3>国王的宝座</h3> <h3>王宫前有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国王的骑马青铜雕像。</h3> <h3>王宫被认为是欧洲最好的建筑之一,它的恢弘大气,把严肃、华丽和优美结合起来,具有浓厚的中世纪风情。每当有重大活动时, 广场中央会举行盛大的皇家卫兵交接仪式,场面庄重,五彩斑斓,十分壮观。</h3> <h3>与王宫相匹配的皇后岛宫(也叫卓宁霍姆皇宫),位于斯德哥尔摩西边的皇后岛上,距市中心15公里,因它的建设受法国凡尔赛宫的启发,故有“瑞典的凡尔赛”之称,是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自1981年起,此皇宫已成为当今皇室的永久居所。</h3> <h3></h3> <h3></h3> <h3>这里原本是瑞典国王约翰三世于1580年为皇后凯瑟琳建造的一座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石头城堡。皇后岛也因此得名。</h3> <h3></h3> <h3>宫殿四周围绕着法国巴洛克式的庭院。</h3> <h3></h3> <h3>宫殿内外随处可见到精美的艺术雕塑。</h3> <h3>偌大的呈对称型布局的皇家花园。</h3> <h3></h3> <h3></h3> <h3>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皇家剧院。</h3> <h3></h3> <h1><font color="#ed2308"><b>秀丽古老的历史小镇</b></font></h1> <h3></h3> <h3>锡格蒂娜小镇位于斯德哥尔摩以北40多公里的梅拉伦湖边,是瑞典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个田园牧歌式的好地方。小镇于公元980年前后由国王Erik Segersall建立,中世纪时曾经是瑞典的首都,995年----1030年间这里铸造了瑞典最早的钱币,国王的宫殿和瑞典主教堂均曾建于此镇,由此号称”瑞典第一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h3> <h3></h3> <h3></h3> <h3></h3> <h3>宁静的小镇到处是鲜花和绿树,生态环境极佳,在这里漫步真有一种时间停滞的感觉。</h3> <h3>镇中心的街道两旁都是色彩鲜艳的小木屋,充满中世纪的风情。</h3> <h3>这里是好几个瑞典“第一”的发源地,第一枚硬币、第一所教堂、第一块砖、第一根电话杆......这儿至今还保留着建于17世纪的北欧最小的市政厅,最老的电话亭,和最老的咖啡馆。</h3> <h3>瑞典的第一所教堂----圣玛利亚教堂。</h3> <h3>教堂里坐满了正在做礼拜的当地居民。</h3> <h3>北欧最小的市政厅----锡格蒂娜市政厅,至今仍在使用中。</h3> <h3>瑞典最老的咖啡馆----“棕色大妈”咖啡馆,店门前坐着一个假人小老太太,她就是瑞典童话故事《小小老太太的故事》中的人物,深受瑞典人的喜爱。</h3> <h3>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我们又有点乐不思蜀、忘乎所以啦!</h3> <h1><font color="#ed2308"><b>底蕴厚重的文化遗产</b></font></h1> <h3></h3> <h3>乌普萨拉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位于斯德哥尔摩北面约70公里处,是瑞典的第四大城市。这里景致优雅清新,历史建筑众多,北欧最早的天主教堂----乌普萨拉大教堂、北欧的第一所大学----乌普萨拉大学便坐落在这个城市。</h3> <h3>该市不仅是瑞典的工业、军事中心和铁路枢纽,而且是瑞典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中心。</h3> <h3>建于13世纪的乌普萨拉大教堂,是瑞典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的圣地,哥特式的建筑令人震撼,两座118.7米高的尖塔直冲云霄,已成为该市的地标性建筑和城市名片。</h3> <h3>教堂内部金碧辉煌,以文物丰富闻名,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也安葬在这里。内墙上还有字画记载着一些名人的生平和重大的战役等。</h3> <h3></h3> <h3>教堂旁边的小山上矗立着乌普萨拉城堡与炮台,保留了1549年建成时的原貌,城堡里现在是博物馆,登上炮台可以俯瞰乌普萨拉城市全景。</h3> <h3></h3> <h3>素有"瑞典的剑桥大学"、"美苏核竞赛见证人"等称号的乌普萨拉大学就环绕在教堂四周,这所国际著名的顶尖大学成立于1477年,至今已拥有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893年,诺贝尔本人曾受聘担任该大学的荣誉教授。</h3> <h3></h3> <h3>学校没有围墙,完全对公众开放,校园内绿树成荫,草坪如茵,风景如画。</h3> <h3></h3> <h3>草坪上巧遇两位可爱的瑞典大学生。</h3> <h3>斯德哥尔摩也是—座文化名城,因200年来保持中立而免受战争的破坏,许多古迹保存良好,市内建有50多座博物馆,如北欧博物馆、斯堪森露天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等,瓦萨沉船博物馆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座,它是专为陈列1628年沉没的战舰瓦萨号而建造的,建筑外型看上去就像是一条三桅船。</h3> <h3>当年为海战的需要,瓦萨号战舰在瑞典国王的亲自关心和监督下,于1625年开始建造,船体长69米,宽11.7米,排水量1210吨,舰上有二层炮甲板,装备了64门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之一。它以瑞典瓦萨王朝的建立者、第一位国王的姓氏命名,结果1628年完工首航时仅仅10分钟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沉没于距离港口2公里处。这段真实的历史无疑是瑞典王室几百年来最大的耻辱。</h3> <h3>现场展出的有5层楼高的瓦萨号战舰,船体装饰精致,船头船尾皆有绝美的雕刻和花纹,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17世纪船舶,当时的造价就达2.25亿瑞典币。富有传奇色彩的打捞过程和它的沉没历史同样引人入胜,导游详细向我们介绍了瓦萨号是如何建造、为何会沉、以及如何打捞的过程。实际上这个展览更多的是在警醒后人:不受制约的权力、以及最高长官说了算的荒唐,不仅仅存在于古代哦!</h3> <h3>瓦萨号于1956年被找到,1961年被打捞出水。1990年开始展出,现在每年有超过100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整个博物馆分为六层,展出了瓦萨号的原型和模型,船上的原始生活用品,水手的衣物,罹难者的骷髅,以及上世纪六十年代打捞时的作业状况等。</h3> <h3>由于当年瓦萨号的建造几乎耗尽了国力,从那时起瑞典慢慢走向衰落。值得庆幸的是,瑞典人开始吸取教训反思自省,开始以和平为目标,之后的两个世纪瑞典没有卷入任何战争,在国际事务中严守中立,这应该是瓦萨号沉没带来的好的后果吧。</h3> <h1><font color="#ed2308"><b>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故乡</b></font></h1> <h3></h3> <h3>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的故乡。根据他的遗嘱而设立的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瑞典国王亲自为获奖者授奖,斯德哥尔摩也因每年的颁奖活动而闻名。这里有着众多与诺贝尔奖有关的景点,首先要介绍的是位于老城大广场的诺贝尔博物馆。</h3> <h3>诺贝尔博物馆建于诺贝尔奖诞生百年之际的2001年。这是每年所有诺贝尔得主抵达斯德哥尔摩后必到的第一站。博物馆里有诺贝尔奖介绍、获奖者介绍、历史回顾、诺贝尔生平等内容,有电影院、剧院和科学辩论等场所,还有书籍及纪念品商店。</h3> <h3>第二站是颁发诺贝尔奖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图片来自网络)。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以及近年来中国人最引以自豪的莫言、屠坳坳等均在这里接受了瑞典国王的颁奖。</h3> <h3>这里是第三站,颁奖结束后,瑞典国王和王后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盛大的宴会和舞会。</h3> <h3>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梅拉伦湖畔的国王岛上,两边临水,宽阔的外广场上有美丽的花草树木和喷泉雕塑。105米高的钟楼顶端有象征着曾经的卡尔马联盟(丹麦、瑞典、挪威三国联盟)的镀金王冠,使市政厅成为斯德哥尔摩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据说登上钟楼,可一览整个城市的风貌。</h3> <h3>市政厅入口处的立柱式拱门长廊。</h3> <h3>内院是个方方正正的天井。</h3> <h3>一楼大厅是举行诺贝尔奖晚宴的地方。</h3><h3> </h3> <h3>令人好奇的是,这里虽叫蓝厅,但墙面都是红褐色的,看不到一点蓝色的影子。原来当年蓝厅建好后,建筑师认为红褐色的效果更好,更温暖一些,就放弃了之前的设计,而蓝厅这一称谓因早已被广泛使用,也就沿袭了下来。</h3> <h3>二楼还有个红厅,实际上是市政厅的会议室。</h3> <h3>最著名的要数诺贝尔奖晚宴后举行舞会的金厅了。大厅约25米见方,四面墙上是用1800万块约1厘米见方的镀金金属块和彩色玻璃马赛克镶嵌的一幅幅壁画,正中间的壁画上端坐着卷发飞拂、神态俊逸的梅拉伦女王,她右手擎王冠,左手执权杖,怀拥斯德哥尔摩,两边是向她致敬的来自东西方的使者。整个大厅在灯光下金碧辉煌,无比雍容华贵。</h3> <h3></h3> <h3>告别市政厅走出拱门长廊,一片美丽的海景扑面而来,感谢诺贝尔、感谢所有为人类发展和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好的生活!</h3> <h3></h3> <h1><font color="#ed2308"><b>岁月积淀的老城风光</b></font></h1> <h3></h3> <h3>斯德哥尔摩老城形成于十三世纪,是斯德哥尔摩人最初生活的地方。老城的广场、建筑、雕塑和鹅卵石街道因岁月的积淀,而吸引了众多观光者在此流连忘返,不舍离去。</h3> <h3></h3> <h3>老城大广场一角。</h3> <h3></h3> <h3>广场中央演奏者身后的古井,据说是几百年前供居民饮用的淡水井,如今还是老城居民喜爱的水源。</h3> <h3></h3> <h3>北欧博物馆</h3> <h3></h3> <h3>斯德哥尔摩大教堂</h3> <h3>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的青铜雕像。</h3><h3></h3> <h3>瑞典皇家歌剧院,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就在这里遇刺,留下悲剧一篇。 </h3> <h3></h3> <h3>市中心高耸入云的玻璃立柱是瑞典雕塑家赛格尔的作品</h3> <h3>在老城街道漫步,仿佛游走在古老与摩登、传统到时尚之间,一边是中世纪复古风格的各色建筑,一边又是红黄相间的现代房屋在眼前闪过,喜爱阳光的瑞典人坐满了街边,时间与空间令人有一种穿越的恍惚感,美妙极了。</h3> <h3></h3> <h3>三天的瑞典观光即将结束,那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不凡的教堂和高耸入云的尖塔,那铺着石子的古村古镇、以及街道两旁彩色的房屋和店铺,那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湖海交融的自然景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我们将搭乘邮轮去芬兰,再拍最后一张吧!再见,瑞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