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看电影有关的往事】

陈锦生

<h3>本来是想写另外两部电影的,但写下来一看,不知道写的是电影,还是往事。想一想,题目也因此改了,我觉得说的主要还是往事,只不过事情的起因是出自电影。有两部电影, 我也是看了又看,都看了十多遍,但原因又跟之前提到的那几部电影不同。</h3><h3>90年代初我来到美国,读书实验的同时兼任化学实验课的助教,而助教的内容就是给本科生上课,带化学实验。这对我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困难不在于本科化学的内容,出来以前我在国内当老师,同样的内容差不多我在国内都教过。</h3> <h3>我的问题在于英语的听力和口语。我那一代人,因为当时国内的条件所限,没有多少机会练习口语,所以英语口语好的不多。但当时学校对我们这些外国来的研究生特别好,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可以选三个英语助教上课,各1小时,免费,每位助教的费用由学校支付。这些助教基本上都是学习人文学科的高年级美国学生和研究生,第一学期,我用满了三个名额。</h3> <h3>这些小老美英语助教,可不真白给。他们不是拿着一本书,平铺直叙地给我上课。相反,这些小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办法,带着我在练习英语口语和交流方式的同时,让我逐步了解一般美国年轻人的生活内容以及他们关心和谈论的事情。其中一个叫老师叫Theodore,是戏剧系学导演的高年级学生,经常周末一大清早就把我叫上,开车去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采购蔬菜食物,然后晚上去他的宿舍做饭,在吃饭的同时也邀请他的朋友们一起来聊天。其中有一次,谈论的话题转到中美文化习俗上的区别,一个小老美嬉皮笑脸地问我:&quot;你觉得两国的女孩有什么区别?&quot; 我不大清楚他想问什么,当时也有其他女孩在场。我考虑了一下,以我当时的英语口语能力,根本不足以充分说明我自己的观点,所以只好吱吱呜呜:&quot;惭愧,初到贵境,实践不够,无可比较&quot;。这个小老美后来找了一个中国女生做女朋友,毕业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学法律去了。几年后,我和朋友去参加一个由台湾驻波士顿办事处举行的文艺晚会,不曾想又碰到了这个小子。看来,他对中国文化是真有兴趣的。那个学期结束以后,我想了一下,Theodore每次带我去买菜和请客的钱,都远远高于学校给他的上课费用了。</h3> <h3>说回到与电影有关的事情上面来吧。我选的另外一个助教,是一个学英国文学的女生,名叫Pearl,珍珠姑娘。第一次师生见面,Pearl问:&quot;咱们聊什么呢?&quot;soccer?&quot;, &quot;可我根本不懂足球啊&quot;,最后,珍珠姑娘决定:&quot;咱们看电影吧!&quot;,然后我们就去了学校图书馆的影像室。好嘛,这就开始了一整个学期的英语学习。看电影,而且每次只看同一部电影,《When Harry Met Sally》。每个星期一次,头半个小时看一个片段,后半个小时讨论,听懂了没有?说的是什么?有什么看法?唉,小姐,我学的又不是英国文学,能听懂个囫囵就不错了!但架不住小老美认真的态度,我只好以独特的粤式英语磕磕巴巴地应付下来。</h3> <h3><h3></h3></h3><h3>以这种方式高强度地连续看一部电影,等学期结束,我真是百感交集。这部电影真的挺好看的,Billy Crystal and Meg Ryan那会儿还年轻,剧本写得十分有趣,其中Harry说话思维的方式和内容就跟伍迪艾伦似的,连篇累牍妙语连珠,听起来却一点都不烦。电影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大学毕业生Harry搭女生Sally的顺风车从芝加哥到纽约,一路上这两人聊电影聊人生也聊到一个&quot;哲学话题&quot;,大概就是,&quot;男女生成为好朋友以后,是否还会停留在帕拉图式的关系上面?&quot; 关于这个问题两人意见相左,最后不欢而散,&quot;一见而不钟情&quot;;五年后,两人偶遇, 这时他们各自都有稳定的感情关系,Harry又说起这个话题,&quot;你看,现在我们应该可以成为好朋友了!&quot;Sally一听,不乐意了,又不欢而散。又再过了五六年,他们又重逢了,这次他们各自都处于感情真空状态,过后的故事和内容就真是太精彩了,没看过的朋友自己去补补课吧,其中有一段戏,Sally在餐厅给Harry表演fake orgasm,把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一旁的老太太说:&quot; I want to have what she is having"。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大团圆,Harry和Sally好上并结婚了。你们说,那个话题应该是什么个结论呢?</h3> <h3>到了下一个学期,我们又换了一部电影,《Green Card》。这部电影的对话没有那么复杂,而这时候我的英语水平也相对提高了。电影由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和安迪·麦克道威尔两人主演,这两个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电影中大鼻子情圣饰演一位法国移民,为了一张绿卡他与安迪·麦克道威尔假结婚,而安迪·麦克道威尔是因为需要一个婚姻的身分才能租到一间带有温室的房间。本来以为事情很简单,但因为为了防止移民局的突击检查,两人被迫住在了一起,由开始的矛盾重生,到后来的假戏真作,着实的精彩。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是他们两人到朋友家做客,朋友邀请大鼻子现场表演钢琴,因为他自称是作曲家,其实他只是一个餐厅服务员。他推却不过,就只好坐在钢琴前面,一通乱敲,把大家都吓得目瞪口呆。但紧接着,他在钢琴上谈了几个优美的和弦,并随之用法语念出了一首小诗。他一边念沙龙的主人一边用英语轻轻地翻译了出来,大意是环境变了,树木没有了,小孩子失去了玩耍的地方。太感人了,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法国人大概天生地就有这种艺术感染力吧?还是德帕迪约的个人魅力呢?无论如何,从此安迪就爱上他了。影片的最后,假结婚的事情被移民局发现了,大鼻子要被驱逐出境,但他却因此赢得了爱情。一步轻喜剧。</h3> <h3>这两部电影都不是我选择的,但每一部电影也都看了十多遍。都是非常好的电影,很精彩,但离开学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再看过一次了。好电影实在也架不住这样一个看法,看伤了。今天想起来,与其说是想起了这两部电影,不如说想起了与看电影相关的往事。人经历的事情多了,记忆也就多了。趁着这个写电影的机会,把这些相关的记忆也写下来,趁此机会也感谢当年给我提供了这么多帮助的这几个小老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