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2009年10月,老父亲住在我处。<br>山东省《老干部之家》杂志刊登了建立“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刻名纪念”的消息,父亲看到后,命我赶快给他报上名。此后,老父亲时刻关注着纪念广场的建设进度。</h1> <h1>2010年4月21日,纪念广场落成。我觉得纪念广场落成的这个日子,与我的老父亲非常地有缘,因为它是“4月21日”――这一天是父亲的生日啊!</h1><h3></h3><h1><br></h1> <h1>此时,父亲已经失语,但是头脑是清楚的。我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父亲,并且告诉他沉住气,等名字刻好接到通知后,我们立马就开车去看看,父亲很高兴。</h1><h3></h3> <h1>再后来,直到2011年11月,终于收到了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管委会寄来的“刻名证书”。可是,父亲没能等到这一天,没能看到他的名字所在的位置。因为他老人家已经于2011年1月9日走了,距此时已经10个月了……</h1><h3></h3><h3><br></h3> <h1>自从收到父亲的“刻名证书”后,何时成行?何时去老战士纪念广场看看父亲名字的所在位置,成为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件大事。</h1><h1><br>次年,大概是2012年5~6月份。这时我已经办理正式退休,用退休找补的钱买了一辆新车,出趟门方便多了。于是我们一行8人作为代表,驱车赶往济南长清。这8人是:陈军,陈兵,陈志三兄弟;李念芳,韩丰菊俩妯娌;孙子陈振和孙女陈炳文;7岁的曾外孙张丁予。当时,曾联系其他兄弟姐妹同去的,但他们都没有时间。</h1><h3></h3> <h1>我们是清晨5点半出发的。心想,到济南的路很熟,估计3、4个小时就会赶到的,没有走高速。没想到跑了5个多小时,中午11点前,终于赶到了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在“福寿园”里,找到了“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h1><h1><br></h1><h1>我们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在七十多米长的刻着名字的石碑上,按照《证书》的提示,找到了父亲的名字!并且为父亲和他的众多战友们献上了一束鲜花……</h1><h1><br></h1><h1>返回时,就不那么傻了,直接上了高速,时间才用了去时的一半!</h1><p class="ql-block"><br></p> <h1>福寿园,是一家人文纪念公园。这个地方,青山绿水,环境优雅,开国将军张仁初,杨国夫等9名将军埋葬在这里……山东省暨济南市遗体捐献纪念碑,也耸立于此……</h1><h1><br>当时,我们在那里用dv拍了不少视频和照片。可是这次想用一下照片,说什么也找不到了!记得我所有的照片都保存在那个名为“快递”的移动硬盘里了,怎么会找不到了呢?甚是遗憾……</h1><h3></h3> <h1>2016年4月21日 ,山东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以下消息……</h1><h1><br>落成六年镌刻五万多老战士姓名<br>老战士纪念广场今年吹响集结号<br>记者 王健</h1><h1><br>2010年4月21日正式落成的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占地6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道全长72.6米的纪念墙,纪念墙中间是一组山东兵南征北战、英勇杀敌的大型雕塑,两边以“军”为单位镌刻着老战士的姓名,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广场题词。1949年10月1日前参军的山东籍老战士(包括牺牲、已故),或者是1949年10月1日前参军的、在山东革命过的非山东籍的老战士(包括牺牲、已故),都可以登记刻名。</h1><h3></h3> <h1><i>照片为参加落成典礼的老战士们</i></h1><h1><br>据悉,当时山东老战士广场建立的消息一经发出,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就收到了数万记的报名表,老战士们纷纷为广场的建设献言献策,广场一期的名字很快就刻满。为了满足广大老战士的刻名需求,山东福寿园又抓紧推出二期工程,目前管委会已经整理、镌刻了5万多老战士的姓名。</h1><h1><br>据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落成六年来,来自海内外上万名老战士及其家属来到这里,寻找自己的名字、战友的名字、亲人的名字,向曾经的老首长致敬。<br></h1><h3></h3><h3><br></h3> <h1><i>老战士们在留言簿上挥笔留言</i></h1><h1><br>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管委会深入到各地采访老战士,还远赴金门缅怀先烈,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金门战斗纪念碑于2011年底在广场内落成;福建山东南下干部研究会和27军后代先后回到广场寻根并种植了纪念树,福建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于2015年4月落成;东江纵队抗日将士北撤山东纪念碑2015年8月落成。</h1><h1><br>经过多年的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沉淀,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在老战士以及后代心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精神寄托,成为山东兵精神凝聚和传承的教育基地。如今许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小学校组织员工、市民、学生来到纪念广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已经组织了近百次纪念活动,接待了十多万参观者。</h1><h1><br>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山东福寿园内安息着几十位参加过红军的革命老前辈,届时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将举行纪念活动,邀请革命后代和青年学生参加,共同缅怀曾经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将山东兵精神代代传承下去。<br></h1><h3></h3><h3><br></h3> <h1><i>照片中的老战士们在寻找自己的名字</i></h1><h1><br>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大事记<br>记者 王健 整理</h1><h1><br>2010.4.21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落成</h1><h1><br>2010.12.28 金门战斗纪念碑奠基</h1><h1><br>2011.4.21 金门战斗纪念碑落成</h1><h1><br>2011.7.30 山东省军区授予“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称号</h1><h1><br>2012.7.23 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会授予“先进军事文化研究交流基地”称号</h1><h1><br>2013.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后代重走父辈路</h1><h1><br>2014.4.21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二期落成</h1><h1><br>2014.12 金门战斗六十五周年海峡两岸共祭</h1><h1><br>2015.4.21 福建省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落成</h1><h1><br>2015.8.25 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纪念碑落成。</h1><h3></h3> <h1><i>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i></h1><h1><br>山东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期间,山东作为我军主要的兵源地,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h1><h1><br></h1><h1>为了弘扬山东老战士英勇善战、不畏艰险、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200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开始在山东福寿园人文纪念园内修建。</h1><h1><br></h1><h1>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现已竣工建成。建成后的纪念广场占地6000多平方米,其主体部分是一道全长72.6米的老战士纪念墙。</h1><h1><br></h1><h1>纪念墙的中间是一组大型浮雕,浮雕表现的是解放战争中山东兵南征北战、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场面。</h1><h1><br></h1><h1>浮雕下方是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的手书——“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两边是以“军”为单位的老战士名单。</h1><h1><br></h1><h1>纪念墙刻有12个在山东诞生、或由山东部队为主组建的军。纪念墙上有这12个军首任军首长的姓名和部队简要战史。</h1><h1><br></h1><h1>在各部队番号下,镌刻着该部队老战士们的名字,体现了老战士“集结”于老部队的理念。<br></h1><h3><br></h3> <h1><i>刊物上对父亲所在部队26军的简介</i></h1><h3></h3> <h1><i>这是父亲所获得的、亲手交给孙子收藏的纪念章</i></h1><p class="ql-block"><br></p> <h1>这是老父亲没有见到的纪念章</h1> <h1>父亲是1940年2月参加革命 的。他当过战士、卫生员、看护长、医助和军医。最后担任26军高炮51团卫生所所长,正营职,授上尉军衔。1958年3月转业。</h1><h3></h3> <h1>父亲年轻时英俊、威武!</h1> <h1><i>父亲的部队参加渡江战役后,驻军上海</i></h1><p class="ql-block"><br></p> <h1><i>父亲在军官证上的照片</i></h1> <h1>父亲同战友们的合影</h1> <h1><i>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父亲的部队驻扎在山东莱阳。</i></h1><p class="ql-block"><br></p> <h1><i>这是父亲的预备役军官证</i></h1><h1><br></h1><h1>1958年3月,父亲转业了,他依依不舍地脱下了穿了18年多的军装。</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父亲要转业了,奶奶很高兴:这个偷偷的离开家投奔八路的、从战火中活过来的大儿子,终于可以过上安稳日子啦……</h1><h1><br></h1><h1>她老人家没有想到,儿子又被安排到几千公里外的青海省去了……她问儿子“咱们不去行吗?”儿子说“不行啊,娘!我身在组织,就要服从组织……”</h1><h1><br>我的奶奶,生于1902年,卒于1970年。爷爷生年不详。听父亲说,爷爷是1947年被还乡团杀害的,就是因为他在共产党的队伍里当兵……1948年,我的家乡解放了,爷爷没有看到!</h1><h3><br></h3><h1>临行前,父亲佩戴上军衔和奖章,亲兄弟四人合影留念。</h1><h3></h3><h3><br></h3> <h1>1958年5月,父亲率领我们全家5口人,奔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前往农垦局职工医院报到,立即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之中。</h1><p class="ql-block"><br></p> <h1>那时的火车很慢,从张店到西宁,就走了3天4夜。</h1> <h1>那时,祖国西部的铁路终点在西宁。下火车后又等待换乘长途汽车。翻山越岭,尘土飞扬,一路颠簸,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h1><h3></h3> <h1>到达医院时,才发现房子还没有完工,只能在帐篷里工作和吃住。还好,这时候快进入夏天了,冻不着……</h1><h3></h3> <h1>那时,县城外面的民房,就是这样子的。</h1> <h1>青海属于高原气候,加上战争年代所经受的苦难伤痛,父亲落下了病根,高原反应厉害,多种疾病缠身,组织上提前给他办理了退休手续,于1962年12月回到了家乡。</h1><h3></h3> <h1>在青海工作近5年,提前退休了,奶奶终于盼回来了她的大儿子。奶奶这次更坚决,在10里外的城里安家也不行!父亲是个大孝子,这次他听从了奶奶的话。他觉得“退休了在哪里都一样”,“孩子们最大的才11岁嘛”。但是,家属子女们的户口却从此由“市民”变成了“农民”……</h1><h3></h3><h3><br></h3> <h1>父亲刚退休回乡,即被选为村党支部委员。他依然保持着军队干部的作风,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病坚持工作。</h1><h1><br></h1><h1>他积极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过四清工作组,当过贫下中农协会主席。为家乡的党组织建设发挥余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h1><h1><br></h1><h1>他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荣、复、退、转军人先进代表”,多次出席公社和区市的先进分子代表大会。</h1><h3></h3> <h1>由于父亲是军医出身,缺医少药的家乡农民找其看病,他无偿服务的同时,还自费买药来给乡亲们用。</h1><h1><br></h1><h1>后来,他为了解决农村看病难、取药难的问题,在上级和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亲手在村里组建了全公社的第一个“庄户保健站”。</h1><h1><br>这期间,他的徒弟每天可记10个工分,他只记5分,因为他有退休金……</h1><h3></h3> <h1>他不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遇有不便外出的病人,主动送医送药上门服务。</h1><h1><br></h1><h1>他经常带病出诊,为了不耽误乡亲们的病情,他还在保健站设立了打针送药“记事牌”,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h1><h1><br></h1><h1>就这样,他一干又是二十多年,将近70岁才离开医疗卫生岗位。</h1><h3></h3> <h1><i>父亲和当时大队的工作人员与驻军领导合影。</i></h1><p class="ql-block"><br></p> <h1> 父亲文化不算高,只上了4年学,但是他勤奋好学,日积月累,还经常写点诗歌顺口溜什么的。下面这两首就是他的真实感受:</h1><h1><br> 感谢党 <br>上级党委和政府, <br>真是关心老干部。 <br>组织旅游常慰问, <br>晚年过得真幸福。 </h1><h1><br> 报党恩 <br>党对我啊真关心, <br>我对党啊是真心。 <br>贡献不如待遇大, <br>努力工作报党恩。</h1><h3></h3><h3><br></h3> <h1><i>我们父子俩的神态是不是很像?</i></h1><h1><br></h1><h1>父亲生性开朗活泼,心态极好,从下面两首诗歌是不是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呢?</h1><h1><br></h1><h1> 生日酒前 </h1><h1>今年诞辰七十五, </h1><h1>身体感觉不舒服。 </h1><h1>若不关心和照顾, </h1><h1>很快就要入黄土。 </h1><h1> </h1><h1> 生日酒后 </h1><h1>老汉今年七十五, </h1><h1>身心极感很舒服。 </h1><h1>今天是我出生日, </h1><h1>满堂儿女来祝福。 </h1><p class="ql-block"><br></p> <h1><i>1981年的全家福</i></h1><p class="ql-block"><br></p> <h1>孩子们都长大了成家了,二位老人好像有点孤独……</h1><h1><br></h1><h1>不过,父亲一直教导我们要知足,</h1><h1>“知足常乐”可以说是他的座右铭。下面这是诗歌也不知是父亲的原创还是他抄来的?父亲用毛笔抄写出来一直挂在堂屋的正面墙上:</h1><h1><br></h1><h1> 知足常乐</h1><h1>他骑骏马我骑驴,左思右想我不如。</h1><h1>回头再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h1><p class="ql-block"><br></p> <h1><i>2000年父亲兄弟4人的合影</i></h1><p class="ql-block"><br></p> <h1><i>全家老少聚在一起,是老父亲最高兴的时刻。</i></h1> <h1><i>这是和孙辈们的合影</i></h1><p class="ql-block"><br></p> <h1><i>这是老夫妻俩养育的5男2女</i></h1><p class="ql-block"><br></p> <h1>老父亲2003年患上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出行要坐轮椅……</h1><p class="ql-block"><br></p> <h1>父亲最亲密的战友,我们的江连禄叔叔,以前每隔三年五载就能聚一下。这一次(2008年)俩人十多年没有见面了……他们把各的纪念章合在一起照相留念。</h1><h3></h3> <h1><i>这是江连禄叔叔转业时的全家福</i></h1><p class="ql-block"><br></p> <h1>这位是分别60年没有联系上的陈杰叔叔,比父亲年轻8岁。他说我父亲是他的恩人,是他的入党介绍人。是专从泰安找来的,找了好几年……</h1><h3></h3> <h1><i>这次父亲过生日就不会讲话了……</i></h1><p class="ql-block"><br></p> <h1><i>2009年农历3月26日,父亲高兴地迎接刚刚过门的孙媳妇。</i></h1><p class="ql-block"><br></p> <h1><i>2010年6月6日,父亲在他的最后一个生日宴会上。</i></h1><p class="ql-block"><br></p> <h1>父亲自从患脑梗后,每年都要住一两次院“冲洗血管”,这是2010年12月最后一次住院……,</h1><h3></h3> <h1><i>这是曾孙满月后和太爷爷见面的情景……</i></h1><p class="ql-block"><br></p> <h1><i>这可算是“四世同堂”照?</i></h1><p class="ql-block"><br></p> <h1><i>父亲在老家墓地里的墓碑</i></h1><h1><br></h1><h1>以下是我为父亲撰写的碑文:</h1><h1><br></h1><h1> 颂 先 父</h1><h1>南征北战献青春,枪林弹雨留伤痕;</h1><h1>边陲续展英雄志,高原染病叶归根;</h1><h1>解甲归田忠于党,救死扶伤诚为民;</h1><h1>知足常乐勤诫勉,与世无争享天伦!</h1><h1><br></h1><h1>先父陈克,又名陈凤海,曾用名陈有功。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仇家村人。</h1><h1><br></h1><h1>1922年农历四月廿一日生,1940年2月参加革命,194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6军高炮51团卫生所所长,正营职,授上尉军衔。</h1><h1><br></h1><h1>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当过战士、卫生员、看护长、军医。1958年4月转业,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农垦局职工医院副院长、曲沟农场卫生所所长。国家干部行政18级,卫生12级。</h1><h1><br></h1><h1>1962年12月因病退休。1983年1月离休。2011年1月9日病故,享年90岁(1922-2011)。</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7vjmnuo?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我的父亲母亲</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