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王方

<h3>文:王方</h3><h3>图:来自网络</h3><h3><br></h3><h3> 孩子夏令营,这几天得空连着看了两场电影。昨天去看了《明月几时有》,许鞍华导演。冲这片名,这导演,就知道是文艺的,表现的却是抗日战争时期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h3><h3> 出了影院,前面有几对年轻人,纷纷吐槽:啥子影片哟,这个,这个(指着电影宣传海报)都比今天这个好看!另一个说,还不如看两场《跑男》!</h3><h3> 站在电梯里,我沉默无语。没有特技,没有大场面,没有激烈的情绪,都是隐忍的、克制的、压抑的,色调也是昏黄的、苍绿的、斑驳的,人物都是普通的,剧中的文化人倒都是大名鼎鼎,但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都是狼狈的,局促的。是不太讨喜,年轻人那里能洞察生命的苍凉与真实的力量呢。</h3> <h3>  我倒是很喜欢。普普通通,锁锁碎碎,像张爱玲笔下的文字。市井小人物,平凡的生活,因了战争,因了日军侵占而变得惶恐,而变得不同。方兰(周迅饰)崇拜矛盾,在"东江游击队”营救文化人的行动中帮助了矛盾夫妇逃离香港,展现了她勇敢机智的特质,游击队长刘黑仔(彭于晏饰)发展她做地下工作。没有什么口号和革命信仰,自然而然的事,这种根植于人性中的正义与血性反而更真实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h3> <h3>  锦荣(霍建华饰)是方兰的恋人,语文老师,会做好吃饭菜,只是那个年代都没米下锅。锦荣向方兰求婚,方兰拒绝了,结什么婚呀,能活下来再说。锦荣离开了,后来看到他在日本人手下做事,后来才知道他是游击队的卧底,后来他暴露了,被杀了。他一直西装革履,总有淡淡的忧伤,抽烟、喝酒都很帅,被杀前也一点不狼狈。他也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他送出去的情报被发现了,他对日本人轻描淡写地说,我用它上厕所,你们不给我们发手纸。这样一个粉头粉面的人物,日本人也不相信他的勇气与胆量,他说,有些事情你们永远也不会懂。</h3> <h3>  刘黑仔(彭于晏饰),短枪队队长,身手敏捷,枪法高超,杀汉奸,杀日本人,营救文化名人,他发展方兰加入了游击队。他说,从加入短枪队那天起,我就没想过活着。他牺牲的时候26岁。 </h3> <h3>  还有方兰的母亲(叶德娴饰),一个市井普通的妇人,市侩、精明又倔强、好强,乱世之中也只求能活下去,哪个时候不都是求生存?女儿加入抗日,她担心害怕,嘴上抱怨,但心里是明白的,气节和大义是深埋于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她对女儿说,笨手笨脚,别连累了队友。她后来去帮女儿送情报,送得一两回还渐入佳境上了心了。她无帅自通地知道要把重要情报藏起来,缝在衣襟边上。结果这次却人算不如天算,没钱交够过路费,被两个印度阿三搜了身,暴露了那张情报,被日本人抓捕且暴露了背后的情报人员。她被抓被打拷问,但她抵死不承认和另一个游击队小姑娘认识,救了那个姑娘的命。她被枪杀,死前她对一同被杀的情报人员说,对不起,连累了你。</h3><h3> 方兰和刘黑仔原本计划营救母亲,但他们发现这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黑仔拼死也要一试,方兰阻止了,她不能让市区中队和短枪队付出覆灭的代价。她哭了,说,这样也好,母亲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h3><h3> 梁家辉饰演的东江游击队仅存的一位在世者,以他的口吻回忆那段历史与往事。剧中许多熟悉的面孔,都是市井人生、平凡角色,那个年代谁谁谁又是安全的,日子好过的?</h3><h3> 这部影片献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我很喜欢它的着眼点,我们都是普通百姓,都是市井小人物。改变历史的不仅仅是大人物,还要靠成干上万的小人物,小人物的人性之光、良知、勇气汇聚成推动历史巨轮前进的力量。梁家辉后来是个的士司机,仍然是个普通人。但是战时的被日寇侵占下的香港与和平的繁荣的主权独立的香港,做普通人也是不一样的……</h3><h3><br></h3><h3><br></h3><h3>最后感慨一句:迅哥到底老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