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称孙贺为小友,是因为他比我小了三十岁。要是倒退六十多年,我跟他爸爸正一块儿在前门区第二中心小学(崇文三中心小学)念书呢,是由同一个校长、同一拨老师教岀来的校友同学,可我跟他爸并不熟。能跟孙贺成为朋友,只是因为玩风筝这个共同的爱好。</p><p class="ql-block"> 孙贺打小儿就喜欢风筝,跟着很多名家学习制作。后来正式拜在了国家级风筝大师费保龄先生的门下,并成为了非遗传承人。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而立之年以前赢得了很多荣誉称号。说起来,他的多位老师,如刘汉祥、费保龄等,还都是几十年前我父亲的老朋友呢。现如今,他不但成了风筝的非遗传承人,参加了民主党派的组织,还当选了东城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的一个什么领导,在风筝圈里也算是有此一号的人物了。</p><p class="ql-block"> 孙贺是个北京孩子,爱好颇多,涉猎广泛,尤其喜欢老北京的传统玩艺儿,知识面很宽,比我懂的可多多了。与同年龄段的其他孩子相比较,我感觉更能和孙贺聊到一块儿去。</p><p class="ql-block"> 我把有关他的照片收集起来做成一专辑相册,除了有他的风筝作品,也有社交活动等方面的,但是还都不全,相册容量有限,留待以后再找补上吧!</p> <p class="ql-block">着红衣者子余,旁边的小孩儿就是孙贺</p> <h3>您点开了放大后自己慢慢看吧</h3>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孙贺制作的各种不同流派风格的风筝</p> <p class="ql-block">(这只风筝是与王文如先生合作扎制骨架,由孙贺完成糊、绘、放后三道工序。)</p> <p class="ql-block">(这只风筝是与张宝柱先生合作扎制骨架,由孙贺完成糊、绘、放后三道工序的)</p> <h3>草笠笀鞋漁夫装,豹头环眼气轩昂。胯下千里乌骓马,丈八蛇矛世无双!</h3> <h3>从十几岁就在天安门广场上放风筝。这拐子耍得,真溜!</h3> <p>跟费保龄先生在一起</p> <h3>拜师仪式可是正儿八经、中规中矩的</h3> <h3>学有所成啦</h3> <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啦</p> <h3>97岁高龄的孔祥泽先生是风筝界泰斗级人物</h3> <h3>孔祥泽先生题词签名</h3> <h3>与孔祥泽、孔令民父子二位先生在一起</h3> <h3>与风筝名家刘汉祥先生一起</h3> <h3>与风筝名家刘汉祥先生在一起</h3> <h3>与风筝名家刘汉祥、郝德立先生在一起<br></h3> <h3>与风筝名家漫画家李滨声先生在一起</h3> <h3>与风筝名家漫画家李滨声先生在一起</h3> <h3>漫画家、风筝名家李滨声先生为孙贺画像</h3>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王鸿勋先生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胡铁庄先生在一起</p> <h3>与风筝名家唐琦民(红衣)、汪维义(黑衣)先生在一起。</h3> <p>与风筝名家汪维义先生在一起</p> <h3>在汪家,手持风筝名家毓继明先生画的风筝,背景是风筝名家汪荣汉先生画像</h3> <p class="ql-block">与众多风筝名家在一起前排左起:费保龄、孔祥泽后排左起:孙贺、王迺新、缪伯刚、孔炳璋</p>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在一起左起:孙贺、王宝石、胡铁庄、王鸿勋、汪维义、子余</p>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在一起。后排右起:孙贺、唐琦民、汪维义;前排:王鸿勋、子余</p>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在一起。右起:曾媛、高振英、赵世明、徐立、子余、杜景耀、王宝石、黄河、孙贺。</p>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曹祝捷先生在一起</p> <h3>与风筝名家张宝柱(左一)、王忠先生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哈亦琦(中)、赵世明(右)先生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徐立先生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与风筝名家赵序农先生在一起</p> <h3>与工艺美术名家徐锋先生在一起</h3> <h3>与民俗学者常人春先生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北京民协主席赵书先生、台北汉声出版社黄永松先生为孙贺题词。</p> <h3>与泥塑名家张锠先生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与团扇名家梁季兰先生在一起</p><p class="ql-block">(梁季兰老师是风筝老前辈马晋先生的儿媳,马爰是马晋老先生嫡孙)</p> <h3>与弓箭名家杨福喜先生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与书画名家李燕先生在一起</p> <h3>与京味作家刘一达先生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书画名家杨涵之、刘英海先生的题字</p> <h3>向外国友人赠送作品</h3> <p class="ql-block">非遗项目传承进校园</p> <h3>得到老父亲支持,生日礼物送个老红木"二人抬"大桄子。值老鼻子了,看给美的冒鼻涕泡了!</h3> <h3>聊起风筝来头头是道。</h3> <h3>爱好广泛,曲艺、戏曲也都有两把刷子</h3> <h3>与曲协主席刘兰芳先生在一起</h3> <h3>与相声名家李金斗、李建华先生在一起</h3> <h3>与相声名家王玥波先生在一起</h3> <h3>与曲艺名家崔琦先生在一起</h3> <h3>与戏剧名家雷恪生先生在一起</h3> <h3>与戏曲名家刘玉玲先生在一起</h3> <h3>与戏曲名家刘雪涛先生在一起</h3> <h3>与戏曲名家耿其昌、李维康二先生在一起</h3> <h3>与戏曲名家孙毓敏先生在一起</h3> <h3>与戏曲名家赵世濮先生在一起</h3> <h3>与戏曲名家王世绪、马福立先生在一起</h3> <h3>向马福立先生学来的手艺,彩扎莲花儿灯</h3> <h3>参展了</h3> <h3>侃侃而谈,不能乱砍</h3> <h3>有书卷气</h3> <h3>也有老北京的派头</h3> <p class="ql-block">大啦马的褂儿穿在了外边儿,没有袖子,那是坎肩儿</p> <h3>这个这个⋯⋯这个</h3> <p class="ql-block">俗话形容老北京人"一口京腔,两句皮黃,三餐佳馔,四季衣裳",孙贺几样沾齐活了,您点开视频听听这两句西皮还真地道!</p> <p class="ql-block">客串一把</p> <p class="ql-block">比翼双燕子,同命相依依。展眉喜兴发,顾眄神采奕。</p> <p class="ql-block"> 孙贺的女儿孙博洋现年十岁,书画皆已有模有样,传承有望,可喜可贺。</p> <p class="ql-block">接受各种媒体采访</p> <h3> 本集【美篇】到此结束,满满当当图百余幅。您要觉着还没看够不过瘾,哪天咱们约一饭局,见面再细聊它几个钟头怎么样?今儿个先这样了,回见吧您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