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我们一起做点什么

英朗先生

<h3>  面对新高考、全国卷,学校和教师感觉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很多时候老师感觉该教的知识都教了,该讲的题都讲了,可一到考试学生还是不会!如何让教学、特别是高三复习更精准,更有效,需要我们老师坐下来思考,静下心来研究。<br></h3><div> 为了引导老师、学生走好最后一公里,数学学科中心组集全市的教育力量,尽心研磨一份适合我们学生使用的高三复习材料。通过前期筹备、任务分工、各自完成、阶段汇总,现在进入最后也是最难的阶段——完成修订。在刚刚结束期末考试后,中心组25人马不停蹄地赶到玉湖宾馆,开始为期四天的“闭关修炼”。这次集中要完成最后的定稿,可谓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但大家毫无怨言,都会全力以赴!</div><div><br></div> <h3>首先,组长陈尔明将任务做了分工,对修订流程做了详细的讲解,要求大家一定要按规定的流程进行。</h3> <h3>接着,副组长马必武指出初稿中存在的问题,对书本的版面设计做示范讲解,特别要求调整好每节课的题量和难度,适合我们学生才是最好的。</h3> <h3>作息时间</h3><h3>早餐 7:30</h3><div>早上 8:00-11:30</div><div>午餐 11:45</div><div>午休 12:30-2:00</div><div>下午 2:30-5:30</div><div>晚餐 5:45</div><div>晚上 7:00-10:00</div> <h3>每个组员都认真做好记录</h3> <h3>两台打印机、十包A4纸,一切都准备就绪。</h3> <h3>第1组&nbsp;朱祖富 刘 银</h3> <h3>第2组 林欢欢 吴建升 </h3> <h3>第3组 翁菲菲 吴建文</h3> <h3>第4组 曾 勇 易志华</h3> <h3>第5组 罗 颖 陈长邦</h3> <h3>第6组 周学胜 雷运入</h3> <h3>第7组 谢卿孝 林秀丽</h3> <h3>第8组 蔡旺成 董延铨</h3> <h3>第9组 丁鸣亮 林代足</h3> <h3>第10组 陈 宁 高德震</h3> <h3>审核组 陈尔明 马必武 张清新 郑燕捷</h3> <h3>第一阶段:每一个课时的初稿都要经过“解题→讨论→修改→校对→审核→定稿”这六道关,每个小组要完成八个课时。 </h3> <h3>数学解题是最重要的环节,老师跳入题海是为了让学生跳出题海。</h3> <h3>不放过每一个细节</h3> <h3>“几何画板、数学公式编辑器”这可都是技术活</h3> <h3>两位组长审核严把质量关,要求近乎苛刻!</h3> <h3>特别感谢新国老师和印刷厂小李的临时加入</h3> <h3>无暇顾及窗外的美景</h3> <h3>累了就趴在桌面打会儿盹</h3> <h3>困了就在门外抽根烟</h3> <h3>第四天进入第二阶段:输出稿件两两交叉勘误校对,有错误的地方用红笔做圈注,再返回原有的组进行修改,尽可能的将错误率降到最低!</h3> <h3>感觉得这种场面特别壮观</h3> <h3>四天时间,来自全市各高中学校的25人,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用掉三千张纸,带回满满的两箱手稿。</h3> <h3>血色残阳挂天边,远山暮色踏归程;</h3> <h3>  福鼎市2018届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用书修订总算完成,它凝聚着福鼎教育的智慧,搭载着福鼎教育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高三复习用书,更重要的是将成为我市高三教学的教研平台,成为高三老师集中研讨的载体。希望能通过两到三年的修改和完善,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材料,最终转化为各个学校的校本教辅。</h3>

第组

高三

复习

老师

学生

题海

完成

福鼎

中心组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