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09年3月,春寒料峭。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才过去不久。我们溯岷江而上,深入到松潘、茂县,理县等几个羌族聚居区,拍摄羌民族的原生态民歌素材。<br></h3><h3> 车行在都汶路上,这条路是大地震之后外省援建的,原来的公路几乎不见踪影,偶尔露出一点痕迹,已是破烂不堪,面目全非。道路两旁的山坡上,地震引起的滑坡比比皆是,时不时还有碎石滚落。阵阵山风,吹起满天沙尘,足有几十米高。风沙中,满目疮痍,一片悲凉。</h3><h3> 第一站是松潘县大耳边村,沿途车辆不多,快速行进,下午四点过进入到松潘境内。大耳边村地处大山深处,是毕曼兄弟的家乡,毕曼兄弟演绎的原生态无伴奏“酒歌”在央视青歌赛上一炮走红,所以,这儿成了拍摄首选地。</h3> <h3> 车子离开国道,沿岷江支流前行了一段,山路开始盘旋往上。</h3> <h3>约半个小时之后,到达大耳边村。村寨不大,山坡上座座羌式木屋颇具特色,古朴安静。我们寨里寨外逛了一圈,拜见了毕曼兄弟,安排好明天的拍摄,时近黄昏。因村寨无法住宿,又回到山下才得以安顿。</h3> <h3> 山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半夜开始下雪,清晨起来,寒冷袭人。再次驱车上山,却异常艰难了。路上积雪,虽然挂上防滑链,汽车还是左右摆尾,司机小心翼翼,用比走路快不了多少的速度,提心吊胆的终于爬到山上。</h3><h3> 眼前的大耳边村寨完全改变了模样,银白一片。</h3> <h3>山野就像一块白色地毯,只有远处的树林呈现暗黑色。木屋顶上也堆了几寸厚的雪,衬得红色板壁格外醒目。头顶乌云快速滚动,朔风吹得七色经幡猎猎作响。</h3> <h3> 寨里人知道我们今天要来拍摄,陆陆续续的前往村里篮球场。</h3> <h3> 一块凹凸不平的土地,立上两个木制的蓝球架,就是年轻人打球玩耍的地方,也是村寨聚会场所。虽然简陋,却不能阻挡他们打球的热情,激烈的争抢声和开心的笑声不绝于耳。</h3><h3> </h3> <h3>场上打得闹热,</h3> <h3>场边专心观看,一派祥和景象。</h3> <h3> 以前经常看到“天籁”这个词,并无细心的感受。字典里面,天籁的词义本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鸟声等,用于文学中则指诗文天然浑成得自然之趣。引申至声乐,我以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纯净悦耳的、贴近自然的歌声。</h3><h3> 山坡上,毕曼兄弟的酒歌声起,开始的吟唱低沉缓慢。只见他俩坐在小凳上,眼睛微闭,一个用右手食指,另一个用左手食指贴在脸颊,嘴唇半张,声音从喉咙飘出。酒歌具有二个声部,和声明显且十分和谐。渐渐地吟唱变成了高歌,发自内心,嘹亮纯净。虽然我们不懂羌语,但抑扬顿挫之间,原始的旋律不停撞击心灵,其中的韵味让人感觉非常清明。</h3><h3> </h3> <h3>毕曼兄弟的演唱如醇香美酒般令听者陶醉,</h3> <h3>天地之间万物有灵,酒歌哪里颂赞的只是美酒,更有赐予羌人美好生活的自然之神。</h3><h3>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毕曼兄弟在家乡的山坡上演唱,如黛远山作为背景,明亮天光即是照明,风声鸟鸣仿佛伴奏,乡里乡亲就是观众,一切都是自然,一切都顺应自然。我不是搞音乐的,但此时,我努力尝试按照音乐人的感情来感受声音,感觉耳畔聆听的就是天籁之音!</h3> <h3>“纳吉纳鲁”(羌语:祈福吉祥如意)、“纳吉纳鲁”</h3><h3>……,酒歌余音袅绕,渐渐淡去。而酒歌之神韵则留在心头,回味无穷。</h3> <h3> 羌族原生态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是羌族保留至今的最原始艺术形式,是羌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世代流传下来,是“羌音无字传歌声”的最直接体现。</h3><h3> 羌族的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上至耄耋长者,下至青春男女,都可以加入原生态多声部合唱,没有伴奏,不需指挥,张口就来。各个声部浑然天成,音高节奏准确无误。大家或站或坐,随意潇洒之中演唱,精彩之极。</h3><h3> 无伴奏合唱作为合唱艺术的最高形式,专业合唱团也需要千锤百炼才能达到很高的水准。但羌族人没有受过专业的演唱训练,靠着从小的耳濡目染和长者的教导,加上能歌善舞的天赋,把本民族的原生态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歌曲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使其走进了繁华都市,唱响在艺术殿堂。</h3> <h3>蓝天白云之下的合唱,</h3> <h3>年轻女子身着艳丽的羌族服饰,热情奔放。高音声部,轻灵飘逸。</h3> <h3>老年妇女则围坐一起,最年长的已八十有余,</h3> <h3>而歌声一点儿不输年轻人。</h3> <h3>男声作为低音声部,浑厚圆润,有力烘托,</h3> <h3>整个合唱各声部和谐统一,节奏流畅,层次分明,声音洪亮,在这开阔山野听来,依然清晰震撼。</h3> <h3> 羌族歌曲不能没有情歌独唱。年轻女子凭栏眺望,深情款款,用情歌向身在异乡的心上人述说无尽的思念。</h3> <h3>小溪流水,把姑娘的曼妙歌声带向远方。这歌声就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情书,温柔得发烫。</h3> <h3> 带着依依不舍了离开松潘大耳边村,我们连夜驱车来到茂县曲谷乡。这里受地震的影响更大些,不少雕楼、房屋被毁。</h3> <h3>被毁坏的八角雕楼,无言的描述了大地震对村寨的摧残。</h3> <h3>然而,生活还要继续,</h3> <h3>村民面带微笑地编织未来的生活。</h3> <h3> 羌族有很多风俗及仪式歌曲,曲调简单,类似说唱。</h3><h3> 祭拜先人的时候,男人们来到墓前,点上香,烟雾缭绕之中,唱起专门的仪式歌。左手端着酒杯,右手蘸酒弹向上方。大家神情肃穆,声音低沉,平缓的旋律传递出哀思之情。</h3> <h3> 舂糍粑唱劳动歌,舂的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轻快有力,其实就是羌族人特有的劳动号子。</h3> <h3> 山歌是羌族歌曲的一个重要部分,迎接客人唱相应的山歌。山歌多是即兴演唱,调子高亢自由,旋律独特,以独唱为主。</h3> <h3> 长者手捧红绸献给贵客,次子大声唱迎宾山歌,表达尊敬欢迎之意。</h3> <h3> 羌族人的血液里富含歌舞细胞,当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再次响起,可以感受到另一番不同的韵味。羌音把清流的潺潺水声、山风吹林的哗哗声、万物生灵的鸣叫声和自己的心灵感悟糅合交绘在一起,用最原生态的方式流传下来,不需要规范,不进行修饰,哪怕某些古羌语的含义或某个歌舞动作的真正指向已经无从解释,但这就是原生态的本来模样,他们只做了原生态歌舞的“搬运工”。</h3> <h3>男人们声情并茂,不乏诙谐;</h3> <h3>女人们热情洋溢,</h3> <h3>兴高采烈,手舞足蹈。</h3> <h3>每个人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歌声唱给自己,唱给生活,唱悠远的历史,唱光辉的民族。<br></h3> <h3> 哪里都是舞台,哪里都能歌舞,歌声发自内心,动作随意表达。演唱时的声场使观者震撼、激动,并把你带入其中,不自觉地随节拍鼓掌扭动。</h3><h3> 曲谷乡羌民演绎的这首合唱,以齐唱、轮唱为主,节奏欢快,热情奔放,感染力很强,展现出另一种曲风。</h3> <h3> 休息时间喝点咂酒是羌族男子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之一,</h3> <h3>酒歌诞生于酒坛,</h3> <h3>歌声与美酒一同飘香。</h3> <h3> 暮色降临,又一坛咂酒打开了,篝火燃起,熊熊火光点燃热情,欢声笑语跳起锅庄。</h3> <h3>村长与最年长者首先喝酒,其它男人们轮流跟上,一阵狂喝,酒坛见底。</h3> <h3>锅庄跳起来,山歌唱起来,</h3> <h3>借酒助兴,男人们跳得格外狂热,大家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直到深夜。</h3> <h3> 次日,我们前往理县蒲溪羌寨。理县是羌族聚居的主要地方之一,也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当时,到浦溪羌寨的道路不像现在的柏油马路,而是一条碎石山路。阳历三月,阴山处的路上还有积雪。山高路陡,蜿蜒曲折,几处回头弯让人胆寒。车辆缓慢爬行,耗费半天时间才终于走完这区区十几公里。待到山上,阳光也穿云而出,天公开眼,不然恐怕我们就要白走一趟了。</h3><h3> </h3><h3> </h3> <h3> 在羌族博大精深的艺术海洋里,羌笛是不可忽视的一朵浪花。由于羌族没有文字,除去世代相传的歌曲之外,羌笛也是大家交流沟通的一条辅助通道。</h3> <h3> 羌笛也称羌管,是我国古老的单簧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羌族居住地。羌笛两管多孔(现多为六孔),用生长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油竹制成。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音高,音色清翠高亢并略带悲凉,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常用来抒发悲欢离合的情感。</h3><h3> 羌笛的音律音色独特,吹奏技巧性要求很高。可喜的是,浦溪的羌笛演奏已有传人。</h3> <h3>当年的浦溪羌笛少年。</h3> <h3> 要跳羊皮鼓舞了,在这之前,有必要先说说释比。释比,是羌族中最具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释比文化也就成为古老羌民族遗留至今的一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羌族因其特殊的历史、独特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变迁以及其它因素制约,逐渐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释比和释比文化。</h3><h3> 在羌族,释比被尊称为可以直通神灵的人,也是羌族文化的传承者。</h3><div><br></div><div> </div> <h3>浦溪羌寨的释比老者。</h3> <h3> 羌族祭祀舞蹈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羊皮鼓舞。羊皮鼓舞羌语称为“莫恩纳莎”,由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后来演变成一种民间舞蹈。</h3> <h3> 羊皮鼔是释比的法器,并非一件乐器。击鼓、舞蹈是基本形式。鼓点节奏沉稳热烈,丰富多样,配以铜铃,两种打击乐器敲奏不同音响节奏组合作为舞蹈伴奏。</h3> <h3>浦溪羌寨的山头上,羊皮鼔声击响。</h3> <h3>释比头戴金灿灿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铃领舞,</h3> <h3>其余舞者跟随其后,用皮鼓伴奏。</h3> <h3>舞蹈者双膝不断抖动,连续进行多种跳步与旋转。</h3> <h3> 羊皮鼓舞人数一般为6-8人,鼓的摆动靠表演者身体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得以起舞。</h3> <h3>而且多为反时针方向围圈而跳。</h3> <h3>整个舞蹈鼓声与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节奏明快,</h3> <h3>舞者均头戴金丝猴皮帽,服饰鲜艳,</h3><div><br></div> <h3>鼓面绘有红色的“羌”字,气氛严肃而又热烈。</h3> <h3> 由释比领舞的羌族羊皮鼓舞,击鼓而舞,以祈万物。这种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的民族舞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羌族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br></h3> <h3> 羌族羊皮鼓舞从原来的宗教舞蹈演化为民间舞蹈,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如果说羌族歌舞是一杯醇香浓烈的美酒,那么,咚咚鼓韵中跳动的羊皮鼓舞就是一部经典史诗。<br></h3><h3><br></h3><h3><br></h3><div><br></div> <h3> 短短几天的采风一晃就过去了,总感到意犹未尽。其实,有机会近距离观赏聆听了多种形式的精妙绝伦的羌族歌舞,应该很有幸了,但正因为羌族歌舞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皓如瀚海,我们的所见所闻仅仅是沧海一粟,才觉得没听够没看够,也听不够看不够。</h3><h3> 值得高兴的是,这些原本隐藏于深山羌寨的艺术瑰宝今天已走向城市,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很多羌族青年人在全国各地不断地传承并演绎着这些原汁原味的优秀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羌族和羌族历史,欣赏到羌族的艺术精品。</h3><h3> 瑰宝正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h3><h3> </h3><h3><br></h3><h3><br></h3><h3> (图文:栉风沐影)</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