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五国行----丹麦篇🇩🇰

老龙王

<h3>6月23日中午,我们一行30人的自组团在禄口机场会合,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北欧五国之旅,行程的第一站就是丹麦。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已经在停机坪上迎接我们了,不过途中要在法兰克福机场转机后才能飞抵哥本哈根。</h3> <h3>与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去过的东欧、西欧相比,北欧的人口密度低,自然风光好,文化教育程度高,经济高度发达,人均GDP除芬兰为4.3万外,其余均在5万美元以上,遥居世界前列。加之北欧五国的贫富差距极小,国民享受着良好的生活品质,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哦!</h3> <h3>从南京到法兰克福的空中飞行时间约为11.5个小时,当在空中欣赏了无数的云海之后,惊喜地看到美茵河呈S形蜿蜒流淌时,我们知道德国的第五大城市法兰克福到了。</h3> <h3>虽然此时已经是柏林时间晚上8点,但美丽的夕阳仍高挂在西边,晚霞映红了天空,繁忙的法兰克福机场也被笼罩在金碧辉煌之中。</h3> <h3>在机场大厅排队办完繁杂的入关手续后,我们又重新登机,再经过1个半小时的短暂飞行,终于于午夜前抵达哥本哈根,入住COMWELL酒店。</h3> <h3>一早起来,顾不上倒时差,我们就直奔哈姆雷特城堡(即克伦堡宫)而去。可惜天公不作美哦,阴沉沉的,时不时的还飘下一些雨点,真有点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王子那愁云笼罩的心。<br></h3> <h3>克伦堡宫座落在西兰岛北部赫尔辛约市的海边,位于哥本哈根市东北方约50公里,三面环海,是北欧保存最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之一。</h3> <h3>由于其地处波罗的海厄勒海峡最窄的出口处,最初曾作为丹麦抵御外来侵略的防御性建筑,经受了多次战争的洗礼,后经历代国王的多次改建和修缮,使之既具有了皇室宫殿的庄重典雅,又不失军事要塞的粗犷坚硬,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光客。</h3> <h3>克伦堡宫的模型</h3> <h3>城堡旁的港湾里停泊的三桅古帆船让人想起当年海战的情景。</h3> <h3>高大厚重的城墙与我国明城墙很相似,四周皆有护城河,易守难攻。</h3> <h3>据说莎士比亚并未来过克伦堡宫,但他接触过曾经在这里住过的人和皇家的仆人,因此《哈姆雷特》完全是按照该城堡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历史,以它为背景而创作的。当然,抛除莎士比亚所赋予的光环,克伦堡宫本身也是一座很有观赏性的宫廷建筑哦,巍峨雄伟,气象森严,周围风光旖旎,非常引人入胜。</h3> <h3>这是从陆地上进出城堡的唯一通道,是不是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味道?</h3> <h3>进入城堡大门,最先看到的就是莎士比亚的雕像,正是因为他的《哈姆雷特》,才使得克伦堡宫扬名海内外。</h3> <h3>城堡中心是个四四方方的庭院,周围一圈是城堡的主建筑,包括:教堂、丹麦王室的公寓、宴会厅、小礼堂、舞厅,以及可以容纳1000名士兵的地下工事。据说战争时期即使四面被围,城堡中的给养也可以支持6周以上。</h3> <h3>身着哈姆雷特王子服饰的工作人员,很乐意与游客合影。</h3> <h3>在国王宴会厅里,我们见到的这位大胡子专门为我们表演了哈姆雷特王子的大段独白,可惜我们一个字也听不懂,当然也要给予热烈的掌声以示感谢。</h3> <h3>城堡里有很多这样的展室,展出了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哈姆雷特》剧照和电影海报。</h3> <h3>在国王的会客室里,游客与国王装扮的工作人员一起观看哈姆雷特的情景剧。</h3> <h3>城堡的另一侧有一条通往海边的通道。</h3> <h3>面朝外海的堤岸上架设了几十台这样的古炮台。海峡对面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瑞典国的赫尔辛堡市。</h3> <h3>护城河里优哉游哉的天鹅,这可是丹麦的国鸟哦。</h3> <h3>离开城堡的时候天似乎有点放晴了,我们乐得用此种方式与城堡告别。</h3> <h3>丹麦在北欧五国中国土面积最小(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因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缘故,有着"童话王国"的美称,所以来丹麦不能不去看一下小美人鱼铜像哦。</h3> <h3>小美人鱼铜像孤零零地坐落在海湾边的长堤公园内,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的。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雕塑,很是恬静娴雅,悠然自得;而走近她时,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满腹心思的少女。</h3> <h3>当我们抵达美人鱼铜像时,天气不帮忙唉,又是一阵大雨随风刮来,仿佛也在为小美人鱼最后爱情的破灭、化作海面上的一片泡沫而哭泣哦!躲在雨伞下一边拍照,一边从心底感谢安徒生,他的作品如《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小锡兵》、《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温暖了全世界的儿童,也陪伴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h3> <h3>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小美人鱼铜像曾被整体搬运,漂洋过海,我们都曾在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一睹她的芳容哦(两张图片均来自网络)</h3> <h3>冒着雨我们又来到吉菲昂女神喷泉(又叫神农喷泉)。吉菲昂是北欧神话中的女神,相传古代瑞典有个国王,答应吉菲昂女神可以从瑞典国土上挖出一块土地,但限时一昼夜,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个儿子化为四条牛,用犁从瑞典国土上挖了一大块土地,并把土地移到了海上。从此,瑞典的国土上留下了一个维纳恩湖,而挖出来的土地就是现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据导游说她查看了地图册,西兰岛的海岸线和维纳恩湖的形状确实十分相似哦。</h3> <h3>可惜这会儿雨下得正酣,喷泉和雨水混合在一起都分不清啦,影响拍摄效果哦!</h3> <h3>镜头拉近了看,雕塑确实气势磅礴,形态逼真,匠心独具,尤其是四条神牛形态各异、躬身抵角、奋力拉犁,极具力量之美!</h3> <h3>阿美琳堡(又译作阿玛莲堡)王宫是丹麦王室的主要宫殿。现任国王玛格丽特女王二世就居住在这里,哥本哈根也因此被称之为“女王之城”。可惜我们到达这一片建筑群时雨还在下,皇家守卫队的换岗仪式是看不到了,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打着伞在这块充满皇家气氛的庄严广场上浏览巡游。(这是用手机拍摄的全景图)</h3> <h3>皇宫广场的正中间是广场创建者、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的青铜骑马像。</h3> <h3>骑马像正对的方向、与阿美琳堡王宫隔街相望的是一个绿色圆顶教堂。</h3> <h3>教堂的正式名字为弗里德里克教堂,是丹麦最大的圆顶教堂。由于大量使用了丹麦及挪威出产的大理石,当地人称之为"大理石教堂"。</h3> <h3>由于我们在哥本哈根的游览时间只有一整天,剩下的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拍拍街景啦。这是哥本哈根的老火车站。</h3> <h3>这是建于1619年的股票交易所,是荷兰文艺复兴式建筑。它的顶部是造型独特的龙尾塔,尖尖的塔顶盘着四条龙尾。据说这是当时酷爱艺术的国王的创意,这种风格鲜明的建筑令人过目不忘。</h3> <h3>矗立在丹麦皇家歌剧院门前的雕塑。</h3> <h3>没想到当大巴车停在克里斯蒂安堡宫旁边时,天气终于放晴了,我们总算看到了丹麦的蓝色天空。克里斯蒂安堡宫原本是克里斯蒂安六世国王的寝宫,故而得名,它的外貌具有欧洲十八世纪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在1849年丹麦王室移居阿美琳堡宫之后,开始作为国会场所。现在的克里斯蒂安堡宫是丹麦议会所在地,因此也被称为“议会大厦”。</h3> <h3>看到在蓝天下飘扬的丹麦国旗,要特别介绍一下了:丹麦的国旗是世界上的第一面国旗,对其他很多国家,特别是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这四个国家的国旗设计起了重大影响。所以我们此行看到的国旗,都是十字旗,只是颜色有所区别而已。相传在1219年丹麦与爱沙尼亚的战争中,处于劣势的丹麦军队看见这面旗帜从天神的指缝中飘扬而下,一个丹麦士兵将其高高举起,丹麦军队便反败为胜。从此这面白色十字的红旗就成为丹麦民族的象征。</h3> <h3>这座红砖结构的建筑就是哥本哈根市政厅,它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厅广场,是市议会以及市长办公室所在地,也是哥本哈根市最高的建筑物之一,登上110米高的塔楼,整个哥本哈根的景色可以尽收眼底,可惜没有时间给我们登楼去一饱眼福咯。</h3> <h3>就在热闹非凡的市政厅广场旁边,安放着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坐姿铜像,人世间的众生百态、路两旁的来往过客,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他依旧手持拐杖与书本,带着一脸嘲讽的表情,凝视着远方,似乎还沉浸在对《皇帝的新装》的构思当中哦!</h3> <h3>傍晚时分,在灿烂的晚霞中,我们告别了哥本哈根,登上DFDS邮轮,前往第二站----挪威。</h3> <h3>感谢几位同行的摄影高手,拍摄了海上落日和日出的美照,我把他们拿来作为本篇的结尾。挪威的情况将在下一篇再做介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