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卫星”轨迹

清风明月

<h1>  《序》2016年4月,爱女吕晓荷作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一名学者,在赴美进行交流考察期间,曾专门前往设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参观。并在那里寄回了这张明信片。是它让我有了一个想法,激起了我总结回顾自己,追寻“卫星”轨迹的热情。随后便有了以下文字与图片的组合。当然,这也是我送给自己60岁生日的礼物。 </h1> <h1>当你步入设立在美国纽约联合国的大厅,你是否了解悬挂在入口处空中的那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哪个国家,哪年发射的吗?</h1> <h1>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那一年的11月9号我来到这个世上。父母亲给我取名吕卫星。(一)</h1> <h1>1958年我与父亲母亲。(二)</h1> <h1>1960年前后的我与母亲。(三)</h1> <h1>1960年我与祖母,父亲母亲和妹妹。(四)</h1> <h1>我祖籍浙江省缙云县壶镇。</h1> <h1>我的祖母居住在壶镇上街頭青年里一号。</h1> <h1>我的外祖母居住在壶镇后塘。我是标准的浙江人,可我也是地道的安徽人。因为我出生在淮南。</h1> <h1>我的幼年是在淮南市幼儿园度过的。虽已没有太多印象,但幼儿园的毕业照片和《生活纪录表》可以证明:我的启蒙成长是令人羡慕的。(一)</h1> <h1>(二)</h1> <h1>(三)</h1> <h1>我的童年是在淮师附小,也就是育红附小,现在的田十五小度过的。那时正值文革“十年动乱”。我曾入选学校宣传队,经常和老师们一起,以跳忠字舞的形式,参与各种活动,宣传毛泽东思想。我还曾担任过学校红小兵副团长一职。小学四年级时,父亲所在的淮南师范学校被整体下迁。至舒城县,且一分为二。随后我便与父母亲来到了地处大别山区的河棚公社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破“旧”立“新”,跟上时代的潮流,父母为我们更改了姓名。我叫吕坚,妹妹叫吕军,弟弟叫吕胜。说是坚强的军队,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h1> <h1>由于举家搬迁的缘故,我小学五年级未读。来到河棚便直接进入父亲所在的河棚中学学习。在这里我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跳级”。</h1> <h1>1971年,考虑到我的前途,父母亲决定让我回淮南继续求学。</h1> <h1>就这样,在母亲的陪护下,我来到了淮南化校,插班在当时所办的,也是唯一一届的初中部,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生活和学习。那时的班级不叫班,称作连。我在六连。从河棚中学初中一年级转学至淮南化校初中二年级。在这个过程中,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跳级”。(一)</h1> <h1>(二)</h1> <h1>我的高中学业也是在淮南化校完成的。在此期间,我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1972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h1> <h1>(二)</h1> <h1>(三)</h1> <h1>1974年2月27日,我没有随定向下放的知青洪流去阜南县插队。而是申请回舒城县落户。我被分配在了泉石大队花门生产队。当时全县有名的先进生产队。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历程。1975年底,因父亲所在的河棚中学师资缺乏,我毛遂自荐,成了初中一年级的一名英语代课老师。</h1> <h1>1976年11月,我获得了回城定向分配的招工表。不甘心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我决定行武,做一名军人。同年12月,我如愿以偿。成为陆军第12军36师107团特务连的一名战士。当时部队驻防在蚌埠市南营房。1978年部队移师江苏新沂,我们团驻守山东郯城。</h1> <h1>1978年7月在陆军第12军侦察分队建制班比武中,我所在的107团特务连侦察二班,荣获了格斗,射击,攀登,军事地形学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我个人获得了团属侦察兵唯一一个优胜者的好成绩。</h1> <h1>比武返连不久,我便调入连部,接任了特务连文书一职。1979年借调团作训股,代理作训参谋。并入南京军区测绘大队受训。1979年至1980年,曾随李和平副团长参与电影《今夜星光灿烂》的摄制工作。1980年底退出现役。</h1> <h1>服役期间我一直坚持学习,业余时间偶然也学写些诗词,算是自娱自乐吧。</h1> <h1>我始终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每当看到一些哲人睿语,或是优美的文字,我总是将其摘抄下来,归类存放,以待后用。</h1> <h1>1981年元月,我被分配至安徽造纸厂工作。先后从事的工作与岗位:机械分厂钳工,厂部办公室收发,厂部办公室秘书,淮南市造纸厂厂长,安徽造纸厂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工作部副部长。</h1> <h1>在安徽造纸厂,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机修分厂钳工二班。那时正值七号机安装,所以没有一点钳工基本技能的我,便在师傅的引领下,走上了安装现场,开始在实践中学习技能。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便被调至厂部办公室,接任了收发工作。1985年转入秘书岗位。1986年被正式聘为厂部秘书。1988年7月,我完成了安徽师范大学文秘专业的进修,并获得了毕业证书。</h1> <h1>1989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至淮南市造纸厂,任厂长。1990年重返安徽造纸厂,任厂部办公室副主任。</h1> <h1>1995年,我由厂部办公室调党委宣传部工作,时任党委宣传部长。</h1> <h1>1996年,获政工师资格。2000年后,党委办公室、厂部办公室合并,任党委工作部副部长。</h1> <h1>1996年,我所撰写的《浅论"强化"与"淡化"》一文,在国家轻工业部出版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第五期刊物上发表。</h1> <h1>1998年11月,荣获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理论工作者协会荣誉证书,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理论工作者。(一)</h1> <h1>(二)</h1> <h1>(三)</h1> <h1>1999年,荣获安徽省委宣传部和省人事厅颁发的奖励证书,被评为全省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一)</h1> <h1>(二)</h1> <h1>2000年,我所撰写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企业改革的法宝》一文,被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评为1999-2000年度优秀成果奖。(一)</h1> <h1>(二)</h1> <h1>2000年,企业濒临破产。为便于能够再就业,我参加了由市总工会举办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当时参加培训的,为清一色20多岁的年轻人。“半截老头”,唯我一人。</h1> <h1>在安徽造纸厂工作期间,我不仅事业有成,同时还收获了爱情。1985年10月,我与张冬梅喜结连理。1986年7月14日女儿吕晓荷降生。我们是“一鸡两虎”之家。</h1> <h1>爱人毕业于安徽省财政学校。分配至安徽造纸厂工作后,一直从事财务工作。并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0年后,其被聘为皖纸纸业有限公司财务处长。以后又调至交通银行淮南分行工作,曾任支行行长,公司部经理等职。(一)</h1> <h1>(二)</h1> <h1>(三)</h1> <h1>(四)</h1> <h1>女儿一直是我们的骄傲。2004年参加高考,以总分713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淮南市高考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录取。2008年通过考试,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博连读。期间被公派至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现随导师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工作。(一)</h1> <h1>(二)</h1> <h1>(三)</h1> <h1>(四)</h1> <h1>200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制浪潮的掀起,我所在的皖纸纸业有限公司也走到了尽头,倒闭,破产已成事实。此前,我便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宣传部同仁,勇敢地走出去,自谋生存之路。在安置好属下,实现“同仁胜利大逃亡”后,我也毅然决然走出了企业,开始了自己的打工之路。</h1> <h1>我先后在淮南市金大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淮南市建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淮南市金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淮南市康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淮南市罗山陵园有限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打工。主要从事行政及办公室工作。(2006年与安徽九华山慧光法师合影)</h1> <h3>2016年结束打工生涯,开始在家修身养性,自娱自乐至今。</h3> <h1>2006年摄于八公山森林公园。</h1> <h1>2013年摄于新加坡。(一)</h1> <h1>(二)</h1> <h1>2013年摄于泰国。(一)</h1> <h1>(二)</h1> <h1>(三)</h1> <h1>2013年摄于马来西亚。</h1> <h1>2016年摄于浙江缙云壶镇。</h1> <h1>2016年摄于安徽淮北。</h1> <h1>2017年摄于安徽淮南。(一)</h1> <h1>(二)</h1> <h1>我,一个在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年代,而落地的普通人。我和那个年代出生的所有人一样,经历了我们该经历的一切。一幌60年过去了,我没有惊人之举,没有惊世之作,犹如沧海一滴,简直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在祖母的影响,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学会了以诚待人,认真做事,知恩图报,行善为乐。我这一生,虽有许多的坎坷,虽遇许多的挫折,但每每总是有惊无险地走了过来。走的是那样坦然,走的是那样的踏实。我,没有任何的遗憾,也无愧自己的一生。(2017年6月24日于南京浦口107团特务连战友联谊会)</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