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2017年6月23日下午,西南民族大学彝学研究团队蔡华老师、曲比阿果老师、邱富元老师、吴桃老师以及博士生曲木史格、丁木乃、赵颖、李小芳等一行8人赴云南彝区考察调研。<br /></b><b>6月24日下午,团队在昆明市楚雄大厦举行了的川滇两省彝族文化交流座谈会,共计10个单位的20名彝族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他们分别是云南省民语委主任、彝文古籍文献专家普学旺教授;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宇东同志;云南民族大学博导、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白兴发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书记李晓莉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彝文古籍专家昂自明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彝族语言学专家周德才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王海滨、茶志高和吉克曲日;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外科专家肖忠高教授;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起国庆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副所长郑成军教授;云南省司法厅宣传处杂志社《法制与社会》副主编邱忠文同志等参加此次座谈。<br /></b><b>6月25日,四川省彝学研究团队一行8人前往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彝族村寨进行考察,听取了仙人洞村寨范村长的介绍,分组对仙人洞村寨的宗教祭祀、亲属制度、节日庆典等进行详细的调查。<br /></b><b>6月29日,四川省彝学研究团队一行8人前往文山州富宁县,下午由县民宗局局长王盛开主持、彝学会会长牟德富介绍富宁彝族情况,王会长对富宁彝族情况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师生受益匪浅。<br /></b><b>6月30日,考察田蓬镇蔑弄村,该村寨属于边境村寨,靠近越南;考察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村委会的城寨,其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住建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最传统村寨"。<br /></b><b>7月1日,考察团一行8人前往木央镇大坪村委会上寨村参加"跳宫节"活动,同时前来参加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的彝族跳宫队、龙迈跳宫队,来自四面八方的队伍使这次跳宫节上热闹非凡。<br /></b><b>7月2日,前往木央村委会木香村小组和大寨村小组考察了彝族的白彝支系,<br /></b><b>下午从木央镇前往里达镇牛场村委会参加一位彝族老人的丧葬仪式。<br /></b><b>7月3日,考察团一行结束调研,返回成都。<br /></b><b>难忘的云南彝区考察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领导、朋友、同胞的支持,我们收获满满!期待再次相聚!</b></span></h1> <h3>远方的国旗是越南最北端的龙骨乡,国旗山下住着彝族黑彝支系。</h3> <h3>来自广西那坡的客人!</h3> <h3>不要太快滑过,这就是的公母铜鼓!没有它,祖先的灵魂不能到达祖灵地!</h3> <h3>胜利✌️----刚经历一场暴雨和泥石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