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香港——言行潜规则

且歌且行-V

<h1><b>《我眼中的香港》<br /></b><b>——言行潜规则</b></h1> <h3>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是我看过的剖析人群社交言行最细致入微、深入浅出的一本书,作者把放大镜置于英国人早已习以为常的日常习惯之上,将英国人的性格密码一一揭开,读来颇有"原来如此"的畅快感悟。(有想看的可以根我私信互换)</h3><h3> 在香港生活期间,我总觉得香港人或多或少也有这样那样的言行潜规则。比如说跟陌生人打招呼、攀谈,香港人就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跟陌生的香港人攀谈并不容易,他们生活节奏紧张,行走步速几近全球最快,感觉每时每刻都在赶路,大部分人脸上挂着紧绷的神色,这时候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很可能都不会予以回应。</h3><h3> 此外,也许是经济条件和流行文化更相似,香港人对日本的精致文雅有种盲目的崇拜,对他们"不打扰"的陌生人相处文化也非常推崇。适当的距离感,避免眼光接触,不作无谓的问好以免打破安静、带来尴尬,是他们面对陌生人的基本态度。害怕麻烦、戒备心强也是高度发展的国际大都市人的共同特点,无处不在的传单推手,以免费试用为名的健身、美容俱乐部,名目繁多的慈善捐赠请求,各式各样的问卷调查,无孔不入的狗仔记者……都是让他们潜意识避开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的原因。很多次我刚开口想跟人攀谈:"你好……""什么事?"话都没说完呢,就被硬生生堵了回来,让人失去了攀谈的兴致。</h3><h3> 所以在香港,主动跟你攀谈的通常只有的士司机或警察叔叔,连大排档、饭店老板也忙得要死懒得理你。所以跟香港人攀谈,一定要察言观色,注意选择"欢迎攀谈"的场合。什么叫"欢迎攀谈"的场合?比如在郊野公园徒步时,在酒吧看球赛时,在马场博彩时,等等。当然,在等待电梯、等待巴士、等待排队时,如果你能选对话题,第一句话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虽然TA未必会第一时间回应,但出于礼貌30秒后跟你攀谈起来也有可能。</h3><h3> <br /></h3> <h3>  这第一句话很重要,天气其实是安全话题,特别是有极端天气如八号风球即将来临的时候,基本不会引起尴尬。其次股市、赛马、近期热门电影都是容易引起兴趣的话题,就当下社会民生问题说两句特首的坏话也能引起不少中年男人的侧目。</h3><h3>但是你看,在香港跟陌生人攀谈就是这么艰难,所以大部分人觉得,还不如闭嘴偷闲呢。</h3> <h1>香港邻居:"不打扰,是我的温柔"</h1><h1><br /></h1><h3> 香港密密麻麻的建筑群远看仿佛蜂巢或是蚂蚁窝,精致准确却又雷同无趣。但住在这些小方格里头的人却不像蜜蜂和蚂蚁那般过着群居生活,反而有种像蜘蛛般我行我素的独来独往范儿,编织着自己的生活网络,有选择地跟他人交错。</h3><h3> 我在太和那边住了大半年,经常会在电梯里看到熟悉的面孔,但却从来没打过招呼。我一开始还有点忐忑,觉得自己身为一个新住户是不是该主动与邻里熟络。但渐渐地我发现,每次挤在小小的电梯中,也从来没有谁跟谁打过招呼啊,哪怕是同一层楼的,于是便释然了。</h3><h3> 起初我也暗自感慨这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啊,把人心都异化了:在外面跟陌生人攀谈难就算了,连邻居也好不容易才说上一句半句话!但随着时间推移,我竟然渐渐地爱上了这种安静的"冷漠"、这种基于零交流的聊天规则,甚至觉得这是香港社会难能可贵的文明结晶。</h3> <h3>  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简单来说就是:不麻烦。我发现在高度文明高度教育的环境下,人们对于私人空间极端尊重和珍惜,你觉得他们不苟言笑,看上去都冷冷的,但往往他们只是不愿意被别人打扰,并且将心比心假定别人也不愿意被打扰而已。</h3><h3> 这种高度城市化的"陌生人社会"跟日本很像。在讲求高效率的现代城市化体系中,"守序"和"互相尊重"是重要特征。他们不会在大堂里高声打电话,不会在走廊里打打闹闹,不会打听邻居的背景来历、工作薪水、婚姻状况甚至生辰八字好给人家介绍女朋友,也不会关心你为什么独自一人来香港闯荡,或为什么年近三十还没结婚,等等等等。这其实不是"冷漠",而是生活在成熟社会中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是有界限的,不要随意闯入或者"关心"别人的生活,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h3> <h3>  正因为如此,"不说话"之下其实也在说话,"告诉"对方不必对碰面不打招呼感到尴尬,不必感到受迫需要进行无意义的寒暄。网络时代邻里社交已经渐渐被更丰富的社交网络侵蚀,农业时代乡情亲族关系的"熟人社会"在内地也同样在悄悄改变。&nbsp;</h3><h3> 但是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为每个人营造了安静而不被打扰的空间,每个人才能根据自己内心需求成长,专注蔓延编织自己的网络。这就像五月天唱的那样:"不打扰,是我的温柔。"</h3> <h1><b>酒吧是一把解开社交枷锁的钥匙</b></h1><h1><b><br /></b></h1><h3> 对于很多光顾酒吧的人来说,进入酒吧那一刻多多少少会有被"松绑"的感觉,而对于文化根底始终更东方的港人而言尤甚。当你坐在香港某酒吧靠近门口的座椅上时,你简直能听到嘻嘻哈哈推门而入的男男女女心中那条紧绷的弹簧"砰"地弹开的声音——所谓的"Happy Hour"文化,让你见证奇迹的出现。</h3><h3> 一秒钟淑女变辣妹,一秒钟老板变小丑,一秒钟宅男变话痨,除了酒吧的意识符号在人们心中产生的社交心理暗示以外,酒吧文化形成的友好对话环境也对人们放松文化的束缚和言语上的自我约束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在香港,平时我不会主动跟路人、陌生人打招呼,但如果在酒吧中不小心碰到别人,道歉之后可能就是长达数十分钟的寒暄、八卦、瞎掰、吹牛,虽然压根不记得别人叫什么,但已经能装得像认识好多年的哥们一样。路过的每一个小圈子,看到那些站着围在一起讲话的人,相互之间也未必像看起来那么熟悉,这时只要走过去说一个"Hi",所有人都会向你打招呼,然后你简单一句自我介绍,别人就会自然把你拉入讨论之中,特别特别easy going。</h3><h3>同样easygoing的还有女孩,你很难想到香港女孩是可以那么主动的。陶杰电影中女孩主动送秋波的妩媚基本上是属实的,我就见过一女一男几个眼光过电后,十分钟不到两人就在酒吧阳台热吻。在香港酒吧搭讪女孩,单刀直入最奏效,一句"Hi,一个人啊?请你喝一杯吧"就可以开启一段艳遇。(别多想,我真有艳遇,也甭想我会告诉你们)</h3> <h3>  在这种环境之下,聊天说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任何你想得到的话题都可以跟别人聊起来。如果说有差别的话,我想就是语言。能说英语最好说英语,因为只要有一个外国人在场所有人都会说英语,一个稍微潮一点的酒吧很有可能全场都在说英语,这才叫国际大都市范儿嘛。总之说英语是最安全的,哪怕抬头一看全是亚洲面孔,你装下ABC或日本人也很能抢风头呀。</h3><h3>当然,香港也不是所有酒吧都这样,在新界地区比较多的是另一种比较土鳖的local吧。这种酒吧最典型的特征是常客文化,每个人都似乎认识彼此,寒暄起来带上不客气的咒骂,每句话都谈论着一些熟人名字或一些暗号似的短语,不时发出&quot;不明觉厉&quot;的大笑。喝上两杯后兴冲冲地让酒保点歌,趁着醉意唱一首声嘶力竭的粤式情歌,这种卡拉OK的设置还真的只有这种土土的酒吧才有。</h3><h3> 不过无论哪种酒吧,对香港人来说都算得上一把解开社交枷锁的钥匙吧。</h3> <h3>  好了,好了,待续待续</h3><h3> 我就是这么随便,要去兰桂坊晃荡了,还是那句:叫好、摁赞就算了,赏宝宝点儿花酒钱是最好的,今天到这吧,关电脑,走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