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焱绘画欣赏 (之四)

NAACA项目中文资料

<h3>孙焱 (Yan Sun)<br>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 (Muskingum University) 杰出艺术教授 (Ruth Dorsey Neptun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Fine Arts)、美术系主任。<br>孙焱的个人画展在美国众多艺术中心、博物馆、以及画廊展出。作品收藏包括海顿美国美术博物馆、曾斯维尔美术博物馆、东德州博物馆, 以及众多组织、基金会、和个人收藏等。绘画作品入选多种国际,美国全国,以及区域展览,并多次获奖。<br><br>(图为孙焱在美国坎顿美术博物馆个展上)</h3><h3></h3> <h3><b>孙焱绘画欣赏 (之四) </b><br>文字翻译自《孙焱—跨文化 ∙ 跨世纪》“Yan Sun - Cross Culture ∙ Cross Century”<br>版权所有© 2007 海顿美国美术博物馆<br>图片© 2007 孙焱<br>文字© 乔治 ∙ 柯岩 George Korńye<br><br>国会图书馆号:2007928492<br>ISBN:9780979203206<br><br>在西安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孙焱跟随王子云教授对中国美术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孙焱说:“<i>中国哲学强调的是内在感受和外在观察的统一。 认识和判断取决于现实和主观感受的连接。中国哲学注重的是中得心源。受中国哲学熏陶的艺术家特别注意培养心智,这样才能在艺术创作中达到中得心源的能力</i>。” 因此,在美国德州康莫斯A&amp;M大学读纯艺术硕士学位时,孙焱尤其对表现哲学思想感兴趣。跨文化的背景在孙焱的艺术风格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的风格同时显示出西方现代艺术的怪诞和东方艺术的神秘和超逸。<br><br>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孙焱创作了一系列以黑色背景为特点的油画。在这些油画中,一些似乎毫无联系的意象在一个空间出现,造成一种疑惑、荒谬、而又无助的孤独感。<br><br>《在风中燃烧:记忆的碎片》,《空间旅程》,还有《池塘》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几乎能够感受到这种特质和艺术家当时的境遇之间有力的连系。并不是艺术家有意识地歪曲或扭曲了形象,他的目的是严肃地审视他的梦,他的思想,还有他的感情,并将它们视觉化。为了实现这种视觉化,他创造了一种由时间和空间的交织和倒错达到的艺术意境。这种意境也被强烈而神秘的黑白对比来加强。<br><br>孙焱说:“<i>作为心灵和自然之间灵感的产物,我的作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生命 ∙时间 ∙ 空间。大自然不仅给我存在的感觉,也给我生命的意义。生命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连的。生命总的来说意味着活着,它更意味着艺术家的生活和人类的生活。时间就是历史,它连系着过去和将来。时间是生活中的每一刻,它也是精神的时间,它可以将生活中那些毫不相干的片断整合一起。空间是我的梦。空间不仅是现实的空间,它可以是精神的、幻觉的、无限的空间。虽然我的画是两度空间的,但它们不是对三度空间现实的模拟。我为什么更喜欢黑背景,因为它是作为那种潜藏着无尽可能性的精神空间和梦幻空间而存在的。在这样一个空间中出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实际空间中出现的东西。</i>“(引自孙焱的《生命 ∙ 时间 ∙ 空间》第一页。2003年海顿美国美术博物馆出版。) <br><br>作为美术教授,孙焱一边教授东、西方美术史和油画,一边更加丰富他的美学思想,而且还创作出体现他的现代美术观的艺术作品。从梦幻般的景色到日常生活的场面,都是他的绘画的主题。孙焱对表现心灵和人性的渴望也表现在他的静物画中。不论是深思熟虑的经营还是自由随意的构图,观众总能感觉到善与恶以及正义与非正义的激烈对抗。在孙焱的一些绘画中,如《和平的感情》和《永恒的爱》,虽然刀光剑影,但是那种浓烈宗教意味的图片、歌谱、小提琴、以及儿童图画,都从另一个角度张扬着人性中的善良仁慈的一面。它们是对永恒和瞬间的哲学思考,是画家以鲜明的形来抒写灵魂深处的无形的活动。孙焱常常描绘充满宗教意味的头骨。那是他在中国的藏区、美国的德州还有印第安部落经常看到的,他用这些东西来表现生与死的主题。<br></h3> <h3>《丢勒在工作室中》</h3> <h3>《在风中燃烧:记忆的碎片》</h3> <h3>《蒙娜丽莎三面观》<br></h3> <h3>《空间旅程》</h3> <h3>《圣洁》</h3> <h3>《和平的感情》</h3> <h3>孙焱在美国坎顿美术博物馆个展一角</h3> <h3>继续</h3> <h3>继续</h3> <h3>继续<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