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野牧歌的蒙古国草原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百度资料;蒙古国有15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近我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全国人口312万人,相当于内蒙古通辽市的人口。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主体经济。蒙古导游说,蒙古国有大小牲畜七千万头只,野生蒙古羚羊(黄羊)有150多万只,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去蒙古国之前,我通过网上浏览和听人介绍,基本的印象是蒙古贫穷落后、社会治安状况差、生活水平差,总之给人的印象很差。前段时间网上还说,蒙古国政府向国民借钱,加之,我这次旅行期间还恰逢蒙古国举行总统大选,一些人说蒙古国挺乱的要注意安全!这给我的旅行添堵不少。</h3><h3> 在对蒙古国旅行考察结束后,我发现我们对蒙古国的认知不是很客观,我实际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与我以前的认知相去甚远。比如,为了寻找蒙古贫穷迹象,我在乌兰巴托市火车站特别留意寻找流浪汉或乞讨人员,结果连一个疑似的人也没发现。在蒙古的几天里,除了机场安检的警察外,我在公共场合没有看到一个警察;特别是像国家广场这样重要的人员聚集的地方,你也看不到警察,这说明蒙古国的社会治安状况很好。市场方面;我们逛了大小5—6家超市,感觉与国内的超市一样。大小超市里的商品可谓琳琅满目,尤其进口商品多,而且价格便宜。因为蒙古国属于经济不发达国家,所有进口商品都享受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h3><h3> 关于蒙古国向国民借钱一事,我只能用“国穷民有”来解释了。</h3><h3> 蒙古国70%多的国民生活在城市,其城市的生活水平不比我们城市生活水平差多少,教育、医疗等都是免费的,工作生活没有什么压力,国民教育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相当,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蒙古国民友好和善、生活悠闲自在,是一个平静祥和而文明的国家。</h3> <p>上图文字与图片是当代历史学家陈志强2016年8月考察蒙古国后的感言。</p> <h3> 我是由中国二连浩特市赛乌苏国际机场乘坐蒙古国国际航班前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该机可乘坐七八十号人。<br></h3> <h3> 登上飞机,机舱内干净整洁,好像一架新飞机。后经我仔细观察发现座椅的皮子有使用了的痕迹,因此才判断这是一架旧飞机。</h3> <h3> 经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我们降落在蒙古国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图为蒙古国机场海关入口,看到的是室内现代装饰与窗明几净的环境。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少安静没有国内人多拥挤嘈杂的声音,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h3> <h3> 机场的卫生间,净洁的没有一丝异味,只有洗漱时的那种淡淡清香,洗手的水龙头供有热水。后来我们去商场、餐馆等地方的公共卫生间也都是如此。左上图的是候机楼里的玻璃垃圾箱,可见其净洁的程度了。</h3> <h3> 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候机楼,这个候机楼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外观没什么变化,但室内都是上面看到的现代化的装饰与设施。</h3> <h3>到机场接我们的蒙古小帅哥将我们的旅行箱装上车后,看到我们吸烟,并没有催促我们上车,而是静静地等我们过完烟瘾,才拉我们去与旅行团汇合。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尊重。</h3><h3>蒙古国机动车牌大小形状不一,因为机动车牌子是根据你的车子而定制。你的车适合放什么形状的牌照就给你做什么形状的牌子,这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一个体现。蒙古国民的汽车普及率比我们还高,街上的汽车也很拥挤,但你基本听不到汽车的鸣笛声。这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体现。</h3> <h3>蒙古国导游的帽子、衣服以及旅行车上的图案徽标为他们旅行社的标志。说明他们的旅行社非常正规,不像国内一些旅行社租个车就可以运营。</h3> <h3>我们下榻的国际标准的三星级酒店,卫生堪比我们的五星级酒店。</h3> <h3>乌兰巴托市中心的地标建筑。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也是蒙古国最大的城市,人口大约有一百六七十万,占蒙古国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乌兰巴托市有条穿城而过的河流,清澈的河水就像我们山涧里的泉水。陪伴我们的国内导游对我说:他六七年前在蒙古国工作时,乌兰巴托的河水是可以直接喝的,现在虽然不如以前但河水依然非常清澈,完全是没有污染的城市环境。</h3> <h3>左上图是广场北面的国会大厦(亦称国家宫),相当于我们的人民大会堂。下图是广场南边的地标建筑。</h3> <h3>国家广场的苏赫巴托雕像,广场面积大概与天安门广场面积相当。</h3> <h3>乌兰巴托有各个时期的建筑,比如有古建筑、历史建筑、老建筑,现代建筑等等,这也是乌兰巴托城市建筑的一个特点。它的城市建筑没有我们城市建筑那样整齐划一的形式,因此较好地反映了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可视为城市历史发展的建筑博物馆。</h3> <h3>说到建筑,还要多说两句。我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他从首都机场飞到纽约机场,就像从第一世界飞到第三世界,感觉纽约机场都显得过于陈旧。这样联想的话,美国的城市建筑也赶不上中国的城市建筑成就。他又说,但人家却是发达国家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不能以城市建设来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不能以城市建设来衡量人民生活是否幸福。</h3> <h3>乌兰巴托准确地说是“乌兰巴特”,蒙古语意为“红色的英雄”,原名“大库伦”蒙古语意为“大庄园”。</h3> <h3>广场西面,相互映衬的老建筑与现代建筑(前面的是老建筑,后面的是现代建筑)。</h3> <h3>广场上休闲游览的蒙古国老人,表情祥和、悠闲自在。</h3> <h3>我注意到,广场上有好几个旅行团,但没有一个旅行团的导游是拿扩音器讲解的(她们也不配备扩音设备)。</h3> <p class="ql-block">广场售卖蒙古皮质手工绘画作品与作者。卖画时他会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交谈。你若没有兴趣,他也不会打扰你,更不会纠缠你,这样使人很有安全感,完全不像国内的小商贩有纠缠人的现象。这反映了蒙古国人的素质。</p> <h3>广场360度视频拍摄。</h3> <h3>坦克纪念碑。第二次世界大战,蒙古国人民积极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自掏腰包捐献坦克。这型坦克在二战中曾用以进攻德国、开进柏林,战绩显赫,特立碑纪念。大楼后面的山上还有个战士纪念碑,相当于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h3> <h3>商务写字楼。</h3> <h3>建设中的大佛寺。</h3> <h3>街道一景。</h3><h3>乌兰巴托市的马路与人行道,以及广场、街道的硬化,比起国内高大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差距,但乌兰巴托的街道及环境卫生却非常好。在那里的几天,我没有见到他们的环卫工人;而我们干净的街道完全依靠无处不见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h3> <h3>远眺乌兰巴托城区。</h3> <h3>蒙古国国家大剧院。我们在此观赏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蒙古民族歌舞剧”的表演。这是一次文化消费精神享受!最后,演奏家们用蒙古民族乐器演奏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保留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感动的全体观众拍手鼓掌迎合节奏,犹如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一般。因为不能拍照,所以我也没有留下映像。</h3> <h3>这是一个地处乌兰巴托市郊的网吧,干净整洁安静,看着也比较正规,反映出了网吧的管理水平,也折射着社会的管理水平。</h3> <h3>乌兰巴托之夜。</h3> <h3>乌兰巴托晨练的人。</h3> <h3>城郊的电影院</h3><h3>看到这里,你可能感觉到了,他们城市、街道及公共设施整洁干净的环境,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居民素质和生活品质。</h3> <h3>参观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h3> <h3>这个黄金皇冠应该是镇馆之宝之一,因为它放置的位置较为显要。皇冠具有欧洲王冠的风格与特点,以此看这可能是蒙古帝国时期的出土文物。(后来查资料得知,这个皇冠是收藏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的蒙古金账汗国时期的皇冠,我去时恰逢在蒙古国展出。)</h3> <h3>博物馆里的蒙元文物珍品。蒙古国博物馆里的历史文化展品是不许拍照的,想拍照得另花钱买票,这也许只是针对我们外国人。你这里看到的展品都是花钱拍摄的,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h3> <h3>保存完好的蒙古王爷官袍五爪龙袍,是用纯金丝线绣制而成。这样色彩艳丽的清代王爷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其做工之精湛,用料之考究,彰显了蒙古王公高贵的地位。</h3> <p>博物馆里的蒙元文物精品。我参观过一些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观复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陕西博物馆、陕西兵马俑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满城汉墓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大连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博物馆、阿拉善左旗王府博物馆、赤峰博物馆、喀喇沁王府博物馆、元上都、元中都博物馆等等。重点参观了蒙元时期的文物,有介于此,我才说是文物精品。比如,同是元代出土的元代石雕交椅座像,人家的石雕像就很完美,而我们世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博物馆的石雕交椅座像却成了无头像了。</p> <h3>有了蒙古国的石雕像,就可以弥补我们元上都博物馆石雕像的遗憾了,也便于我们对历史的深入研究。</h3> <h3>国家历史博物馆里参观的蒙古国儿童。</h3> <h3>乌兰巴托最早的庙宇,建于明代,显露的是西藏建筑的风格,这说明那时受西藏佛教的影响为主。到了清代几乎就都是中国建筑风格了。</h3> <h3>乌兰巴托市清代所建的古庙宇——汉名”乐善好施”。这个古建筑山门楼的建筑技术工艺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典范之一。它比北京故宫宫城角楼的“七十二”条房脊工艺技巧毫不逊色,某些方面可能还略高一筹。比如,固定简瓦的榫卯头就是用小佛像装饰的,这就是其建筑艺术一个突出的方面。</h3> <h3>佛殿大门的高浮雕,可看作是其建筑艺术的一个特点。</h3> <h3>蒙古国古建筑的砖雕、木雕、石雕及彩绘艺术都完好地保留了历史的状况。古建筑虽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但也不乏蒙古国地方特点,比如其古建筑门前的石狮,形象活泼顽皮可爱,使人心存愉悦;我们古建筑门前的石狮形象庄重肃穆威武,使人心存敬畏,表现的是不同的文化心理。</h3> <h3>佛殿里保存了几百年的佛像与法坛,装饰品全部是原始的珠宝与铂金,参观都是零距离的观赏。</h3> <h3>宝格达汗博物馆里的动物标本,是蒙古国末代皇帝登基时西方国家赠送的,目前已有百年的历史了,保存的和新标本似的。这说明其标本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都非常好,其工作精益求精,表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h3> <h3>友好的蒙古国人。当你拍照时,她们都会流露出友好的表情或灿烂的微笑,给人以亲切感,我还没有遭遇到冷眼白眼的情况。这说明,蒙古国人是非常友好的。</h3> <h3>蒙古国人穿戴都很洋气。</h3> <h3>从蒙古国人的穿戴和他们的精神状态,就能感觉出他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我感觉他们的生活水准不比我们差。据国内的导游介绍说,他们的幸福感是高于我们的。与我同去的大哥回来聚餐时感慨地说了一句:“他们那边的人,比我们这边的人好看!”</h3> <h3>我们有幸遇到的蒙古国新娘新郎。据蒙古国导游说:蒙古国是个佛教国家,所以有条件的都要到寺庙朝拜一下。</h3> <h3>蒙古国传统美食——石头烤肉。</h3> <h3>蒙古国街头小吃。这位蒙古男士还曾主动教我蒙古国语问候怎么说,可惜我没记住。大概意思就像英语的“哈喽”和“哈哎”的意思。</h3> <h3>中餐馆的蒙古国老板,笑的是如此的灿烂!</h3> <h3>中餐馆的中餐,菜的味道堪比国内的五星级饭店。</h3> <h3>蒙古国小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但他们的超市和商场里不卖我们的中国商品,问导游她告诉我们:要买中国商品,乌兰巴托有个专买中国商品的市场。</h3> <h3>国营大商城,商场里面摆放和出售小型私人飞机,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吧。</h3> <h3>这是一个普通的街边副食小店,我进去问候一声就举手机拍照,看店主的表情蛮可爱的,也很友好。</h3> <h3>92号汽油相当于人民币4.58元,这也是物价水平的一个反映。</h3> <h3>蒙古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距离乌兰巴托60公里,是到蒙古国必去的地方,也是成吉思汗的一个纪念地。游客可以乘电梯到马的头上俯瞰景区。雕像是铝制镀银,通高50多米,是世界最大的成吉思汗雕像。大蒙古靴由260多张牛皮缝制而成,为世界吉尼斯纪录。</h3> <h3>在蒙古国旅游的外国人也很多,每个旅游景区你都能看到,日本韩国更多一些。图为博物馆里的一景。</h3> <h3>旅游景区纪念品店里外国人购物刷卡。我们购物也几乎是刷我们的银行卡。这说明他们的银行是国际联网的先进系统。</h3> <h3>购物交易中,看见服务员都是双手递给顾客银行卡的,说明了服务员是很有礼貌的。</h3> <h3>和鹰一样目光深邃的蒙古养雕人,目前在旅游景区供游客举雕拍照。</h3> <p>错落有致的乌兰巴托市郊的”棚户区”一景,在我看来这也是蒙古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国内今日头条新闻报道,蒙古国的棚户区就是穷人居住的地方,但又说很多富人也在棚户区里买房并在那里度假休闲,这样的说词就有点自相矛盾了。</p> <h3>井然有序的蒙古国小镇,镇上干净整洁的房屋与居民宅院。</h3> <h3>与自然和谐的环保庭院,反映了蒙古国人的生活态度。</h3> <h3>在前往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的路上。</h3> <h3>蒙古国国家森林公园,进入此处就是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了。国家森林公园面积有八万平方公里,是台湾岛面积的两倍多。</h3> <h3>绿意葱葱的原生态草原。</h3> <h3>草原景象。</h3> <h3>景区道路景观。</h3> <h3>山中的旅游景点。</h3> <h3>旅游景点的蒙古包。</h3> <h3>牧人之家。</h3> <h3>牧人之子在娱乐比赛中获得的荣誉,这是她们乐意炫耀的资本,可见生活娱乐在蒙古人心中的位置。</h3> <h3>蒙古包里的蒙古灶火。</h3> <h3>乌兰巴托火车站候车厅。</h3> <h3>火车站站台🚉,火车头是放在那里展示的。</h3> <h3>火车窗外的景色。</h3> <h3>前往蒙古国陆路口岸扎门乌德。</h3> <h3>扎门乌德火车站。</h3> <h3>出境回国。此次旅行,圆满地完成了预想的旅行考察任务。感谢蒙古草原,祝蒙古国人民生活幸福美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