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经过一夜在波罗地海上的航行,我们来到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波罗地海的晚霞美景让人终生难忘。</h3> <h3><br></h3><h3>塔林,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时建立在波罗的海边的一个城堡,以后慢慢发展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被誉为“中世纪的玫瑰”。历史上曾被丹麦、沙俄等占领过,市里老城区留下不少历史的痕迹,这里是“托姆博亚山”的古建筑群。</h3> <h3>这是爱沙尼亚的议会大厦,也是曾经的老城堡。</h3> <h3>“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东正教教堂,十八世纪俄国统治时建造的教堂。</h3> <h3>丹麦国王修建的私家花园,老城墙仍然可见。</h3> <h3>老城墙楼梯太陡峭了,只有小西和我有勇气登上去。</h3> <h3>在前往上下城的大门时,路过“圣奥拉夫大教堂”,塔林最高的建筑。</h3> <h3>塔林老城中心的古老的市政厅,现在仍是市政厅。</h3> <h3>在市政厅广场边的露天酒吧边留影。</h3> <h3>塔林现在还有人力三轮车,且车夫都是男女青年。这是与美女车夫合影。</h3> <h3>塔林的老城区一路走过来,美景不断。</h3> <h3>这里曾是塔林古老修道院,现只留下的圣墙和墙上的圣画。</h3> <h3>在老城区南门合影。</h3> <h3>游玩了塔林老城区,一行人马不停蹄就坐船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了。</h3> <h3>在赫尔辛基首先游览了“西贝柳斯”公园。西贝柳斯是“芬兰颂”即芬兰国歌的作者。公园里这座钢管建筑群即是西贝柳斯的纪念牌。</h3><h3>在阳光照射下的钢管纪念牌非常震撼人心。感叹西方人的思想理念与我国大不相同,建成的纪念牌在我们眼中非常另类而又新颖。</h3> <h3>与钢管的90度位置上,塑着西贝柳斯的金属头像。</h3> <h3>参观上世纪五十年代举办的赫尔辛基夏季奥运会主会场~“天鹅体育场”。重要的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奥运会(虽然后面又中断了)的会址。</h3><h3>由于体育场正在装修不能靠近,只是远远的拍了几张照片,体育场的五环标志还能看得清。</h3> <h3>晚上住宿赫尔辛基郊区的森林渡假酒店。这里的森林湖泊的傍晚景色美极了。跟挪威的滑雪酒店一样,已是当地时间晚十点了,太阳依然斜照在大地上。</h3> <h3>这样子是否非常休闲?</h3> <h3>在赫尔辛基市区游览。</h3><h3>首先参观被誉为“波罗的海的女儿”阿曼达的雕像喷泉。</h3> <h3>参观“乌斯别斯大教堂”,俗称“红教堂”。这是一座东正教教堂。</h3> <h3>这是教堂内的景色。</h3> <h3>参观“岩石教堂”,这是一座把岩石掏空的教堂。</h3> <h3>岩石教堂的外观。</h3> <h3>在岩石教堂对面的人行道留影。</h3> <h3>参观“赫尔辛基大教堂”,俗称“白教堂”。教堂前的塑像是沙俄占领芬兰时的沙皇亚历力山大一世。</h3> <h3>教堂的左边的黄色建筑即芬兰参议院,因此教堂前的广场称为“参议院广场”。</h3> <h3>这是沙俄占领芬兰时在当时的渔船码头、现在的老码头市场中建立的沙俄纪念牌。由于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芬兰采取“怀柔政策”,给于当时的芬兰很大的自治权,因此白教堂前的亚力山大一世塑像和此纪念牌给予保留下来,成为芬兰的一段历史。</h3> <h3>当地时间晚上八点,我们在赫尔辛基乘上国际列车,前住俄罗斯的圣彼得堡。</h3><h3>这是赫尔辛基百年火车站。</h3> <h3>到达圣彼得堡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即去参观游览世界闻名的“叶卡捷琳娜宫”。</h3><h3>在入内参观排队等待时,一队有五人组成的乐队见我们的到来,即吹奏我国国歌等歌曲,非常受人欢迎。当然,不是白吹的,我老伴旁边的圆盘即是钱盒,多少随意。</h3> <h3>宫殿花园拍摄的“叶卡捷琳娜”宫的顺光照,景色太吸引人了。</h3> <h3>这是“叶卡捷琳娜宫”的正面,我们来的时侯正好是逆光。</h3> <h3>宫殿内金壁辉煌或洁白无瑕。</h3> <h3>在花园里留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