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黎里,一个江南泽国中的古镇,是我心仪许久的地方。</h3> <h3>已经进入梅雨季节了,不时有暴风骤雨袭来。中午,感觉还算凉快,乘着薄云遮日,我们驱车向南进发,一小时后,到达黎里古镇。<br /></h3><h3>我们到达时,古镇上空飘着的白云。</h3> <h3>乍一瞧,小桥流水排廊,粉墙黛瓦花窗,与其他古镇没什么区别。</h3> <h3>细细品来,却有不少不同于其他江南古镇的地方。</h3><h3>比如小镇的风雨廊,排廊两端是白色的靠墙,靠墙的门洞全部是方形的。</h3> <h3>小镇的风雨廊廊顶,有斜坡型和人字型两种。</h3> <h3>爱美的黎里人,喜欢将花草点缀在粉墙之上。</h3> <h3>廊内墙上有可爱有趣的绘画,看来对黎里人来说,风雨廊不仅仅是躲避风雨的场所,也是养心养神的地方。</h3> <h3>古镇艺术气氛浓厚,这些琴瑟和雕塑,令人遐想。</h3> <h3>有一处风雨廊的拐角处,挂着许多圆形木牌,原来它们是对古星象的一些解释。</h3> <h3>翼是我的星宿,特别复杂的一个星宿图,还说是艺术气质。呵呵,这好像蛮鼓舞人哦。</h3> <h3>黎里古镇的另一个特点是,房屋沿河道而建,在河道的垂直方向是一条一条窄窄的深深的弄堂。</h3> <h3>住家的入口均在小弄深处,小弄只能容一人行走。据说因为黎里人家都比较殷实,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低调,也为了安全。</h3><h3>小弄常有百米之深。下图中的花窗是为了小弄的采光,采光另有天窗和置灯的壁龛两种结构。</h3> <h3>富庶的地方读书人多,黎里正是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h3> <h3>柳亚子先生是梨里人的骄傲。是啊,单凭柳先生曾任孙中山先生总统府秘书这一条,就够让黎里人有足够的资本骄傲。</h3> <h3>柳亚子先生住过的地方,现在是柳亚子先生纪念馆。</h3><h3><br /></h3><h3>我知道柳亚子先生,是在念中学时,和词牌名沁园春一起认识的,同龄的朋友们大概也是如此吧。</h3> <h3>白粉墙上作素描,小镇上的又一个特点。墙上作画,国内少见而西域多见,用素描技法而非工笔重彩或水墨丹青,看来小镇人中有些比较开放,也喜欢西人的口味。</h3> <h3>水乡人靠水而居,生活离不开河流,下水台阶是水乡古镇人生活所依赖。下水台阶有多种形式,黎里古镇大多是两头落形式。</h3><h3>沿河长廊端还建有亭子,亭子内设美人靠,供人休憩。</h3> <h3>黎里古镇显然没有赶上前几年旅游开发的浪潮,依然保持着古朴自然。不过,为了顺应旅游,也有老屋改造成的民宿供游人居住。这些民宿由专门的机构代为管理,大约与杭州这两年新出现的民宿管理方式相同。</h3><h3>前台姑娘介绍说,民宿都带庭院,每套每日一千多元。</h3> <h3>花窗,水缸,这样的环境不是非常令人向往么?</h3> <h3>前门,后院,也不都让人留连徜徉么?</h3> <h3>这是古镇人的自备宝马车么?</h3> <h3>这些特别精美的锡器,是在小镇上我们随意溜达时参观到的。</h3> <h3>出得门来,才发现牌匾上赫然刻写着中国锡器博物馆几个大字,很大的一个名头,我有点不信,上网查了一下,果然有报道,说,</h3><h3>2017年1月18日上午黎里古镇·中国锡器博物馆开馆剪彩仪式暨市场启动仪式在中国锡器博物馆内举行,来自各地的收藏家参加了仪式。</h3> <h3>门口的墙上,十分工整地介绍了我国其他地区的锡器,包括香港地区。</h3><h3>不过,根据网上所述,似乎黎里的锡器是行业的翘楚。</h3> <h3>黎里古镇中也有民俗文化博物馆。芦墟山歌我没有印象,不过,为了防止老鼠偷吃,将放了食物的竹篮子挂在楼道口,这个是我小时候去苏州阿爹好婆家时的普通场景。</h3> <h3>在这家小饭馆,我们吃了午餐,虽说都是江南地区的家常菜,但菜肴都做得非常可口,我特别喜欢他们的面筋塞肉,面筋酥而不失劲道,肉则鲜美汁多。</h3><h3> <br /></h3> <h3>差不多镇上每家小饭馆或点心店都有一种称为冰镇绿豆汤的食品。走热了,我们要了一碗,甜甜的凉凉的薄荷味,沁人心脾,实在是解暑的好东东。</h3> <h3>黎里随处可见的特产,是套肠 老虎豆 和油敦子</h3><h3>这次品尝了油敦子,下次一定要尝尝套肠和老虎豆。</h3> <h3>河边的这栋西洋风格的楼房正在做内部装修,等待着我们再次来黎里探访。</h3> <h3>黎里古镇现在还不收任何门票。</h3> <h3>黎里古镇很美很有韵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