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季度,三个月,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光,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虽已过不惑之年,仍来到京城再次地求学。</h3><h3> 几乎九成以上的人都跟我说:这个年龄了,不必出去受罪折腾了,尤其在临行前恰巧刚刚公示晋升正高。可是外出短期的学习,是我由来已久的想法,虽合乎常理却又在常理之外,但一直认为学无止境,学习应是常态,与年龄无关,尤其在日新月异的医学领域。服从内心想要的,就是对的决定(这一点也得到了北京几个博士同学的认可和赞扬)。还记得出发前一天晚上记录下了这样的心情:有点像出征前的豪言壮语😄</h3><div> 赶在最美四月天,</div><div> 进京再把专业钻。</div><div> 学无止境需努力,</div><div> 生当夏花般灿烂。</div><div> 力争学富五车回,</div><div> 不负众望不负天。</div><div><br></div> <h3> 除了读大学和十多年前第一次时的进修,这应算是时间最长的一次离家出走了。其实我是个不太爱出家门的居家小女人,感觉住到哪里都不如家里舒服,即便是最高级别的酒店。况且我又是个路痴,一个人到陌生城市随时都可能走丢的人。为了减少我远走的恐惧和孤单,于先生和女儿开了一天的车,一起送我到京城,帮我安顿好一切才返程,这让我很感动。</h3><div> </div> <h3> 带着兴奋和憧憬的心情来到了北医三院,开心的是住到了倾慕已久的北医大校园,和全国的学霸们住在一起,感觉自己也成了学霸,同宿舍的是勤奋好学的硕士在读的小姑娘。更重要的是每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面孔和一个个充满蓬勃朝气的身影,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整个人也年轻精神起来,本来走路就快的我,卸下高跟鞋的步伐更轻飘飘地要飞起来了,幸亏看上去还没有像真实年龄那么老(自我感觉总是良好😣),始终保持一副积极向上的姿态,还算入流吧。感叹环境影响人,环境熏陶人,环境造就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到这样的名校,也正是基于此原因。<br></h3> <h3> 进到科室里,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仰慕的几位大家,更是被她们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术震到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并将这一特长做到目前国内水平的近乎最高。越是大家,越是平易近人,经常在门诊听到她们对病人的称呼:小朋友、姑娘、宝贝……解释病情时声调不高不低,语速不紧不慢,逻辑性强,没有一句废话,听起来特别的舒服和自然,而且English讲的都特别好,与Foreigners交流一点没有障碍,只有羡慕的份了。但每到周三全科疑难病例讨论时,她们又个个慷慨激昂,各抒己见,针对学术问题敢于反驳,不管对方年资多高,毫不留情面。对于自己处理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地方,也一样勇于晒出来给大家看,让别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至于再犯同样的的错误,能做到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 </h3> <h3> 最敬佩赵杨玉老师,她不仅业务超棒,更有非常清晰的逻辑思维,多维思考,后者对做一个好医生尤为重要,真不愧为是科室领头人。不管多么复杂的病情,她的分析和处理方案最是恰当和可行,有证可循,以理服人。她的人品也一样高尚,她总是让病人付出最小的代价,包括金钱和身体的创伤,获得最恰当的治疗方案,这是医疗的最高境界,目前所说的精准医疗都还没有考虑到病人巨额的经济付出呢。所以她的门诊真是一号难求,每每她看到外地老远慕名而来却又挂不到号的患者,总是宁愿自己饿着肚子拖到很晚也给她们加号看上,也正是她善良的表现,是我学习的榜样。</h3><div> </div> <h3> 还有具有女神范的杨孜老师,她的手术做的就像她本人一样漂亮,柔中带刚,一步步恰到好处,一台剖宫产手术出血不到100ml,看上去很高冷的她,干起工作来每每都是身体力行,不论事情多小。她曾说过一句话:是跟行?是并进?还是走在前面探索开拓,大家都是实践者,要做思考者,拓荒者。这就是大家的思想,医者毕生的追求。</h3> <h3> 感触较深的还有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无论哪个级别的医生都在努力学习中,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各种的专业学术会、研讨会,授课的都是来自全国本专业的大咖,每一次内容都有自己的盲点得以扫除。越学越是发现自己是多么地肤浅无知和孤陋寡闻,在知识的海洋里,不过只捡到了几只小贝壳🐚而已,无穷的宝藏,仍需不断努力去探索。</h3> <h3> 当然一开始就把这次的学习定格为”游学”,“游”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京的每个周末除了听课外,有计划地去了十几个经典的景点,如故宫、恭王府、颐和园、圆明园、八达岭长城、香山、北海、后海、鸟巢、水立方、植物园、动物园、798、锣鼓巷、国家博物馆等;如果你是一位文艺范,推荐798和锣鼓巷是要必须去的,那里会让你惊喜不断。如果像我历史没学好,故宫、恭王府、国家博物馆会让你从远古时代但现代史复习一边。还有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也都去体验了一把,一路看了风景,学了知识,开了眼界,尤其是国家大剧院的那场《轻歌曼舞》音乐会,更是享受到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 </h3> <h3> 中国照相馆,是闻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中国领导人的标准照均为中国照相馆摄制,周总理的那张标准像,也成了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我也慕名而去,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拍了一张,等了两个周才拿到手,作为今年本命年的纪念吧。</h3> <h3> 三个月,人生长河里的一瞬间,但于我却意义非凡,这也将是我永生铭记的一段经历。收获的不仅仅是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医疗理念,还有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首都精神,这里集聚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h3> <h3> 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天北大医学部举行2017年毕业典礼,我的学习也圆满结业,看到一群群已是满腹经纶的北大毕业生自豪地穿着学士服或是硕士、博士服在校园里拍毕业照,我也跟着激动起来,在他们照过的地点也拍了一张,作为这次北大学习的留念,就算我也是北医大的毕业生吧😊</h3> <h3>积一时之跬步,</h3><h3>臻万里之遥程。</h3><h3>北医,再见!</h3><h3>北京,再见!</h3><h3> 2017.07.02</h3><h3> 于G191完稿</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