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b style=""><i style=""><font color="#ed2308"> 浩瀚苍穹,历史长河,朝代更迭,沧海桑田。</font></i></b></h1><font color="#b04fbb"><h1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i style=""> 啊!钟祥明显陵!我在汉川老家还是小时候就听大人说,钟祥有个皇陵。皇陵嘛,帝王 之陵!据说,陵墓被盗过,暮室内是空的。是否真被盗?还有墓主人的来头,是位什么皇帝?为何墓建钟祥?……等一连串的好奇和疑惑,一直萦绕于心。来到京山工作至今,游览邻近的钟祥显陵不下四次,终于解开了这道迷雾重绕的心结。</i></b></h1><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font><h1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ff8a00"><u><b><i> </i></b></u></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i> 祥瑞所钟,地处鄂中的钟祥市,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她是阳春白雪歌舞莫愁女的故乡和长寿之乡。毗邻郢中城郊东北莫愁湖畔的明显陵,更给人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遐思。</i></b></font></h1> <h1><i style=""><b style=""><font color="#b04fbb"> 显陵,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钟祥市郊城东北的纯德山,是十一世明世宗嘉靖皇帝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font></b></i></h1> <h1><font color="#b04fbb"><i><b> 显陵,是明嘉靖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大礼仪”的产物。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历时四十载建成。</b></i></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i> 显陵,园陵面积183公倾,整个陵园呈双城封建,由30余处规模宠大的建筑群组成。建筑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相互映衬,如同天设地造,是建筑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之作,堪称中国帝陵的璀璨明珠。</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1988年元月,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遗。2008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i></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i><b> 要识显陵真面目,那么,首先了解下大明王朝。明朝(公元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十六世崇祯帝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明朝灭亡。后来南明政权又延续了十多年,直到最后被清朝消灭。</b></i></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 style=""><i> 显陵的问世,是明朝十一世嘉靖皇帝所为。嘉靖皇帝(1507——1567年)朱厚總,即明世宗。出生钟祥郢中王府,即后来嘉靖帝御敕所建的元佑宫。嘉靖帝14岁登基帝位,在位46年,因服丹药而病死,终年60岁,葬于北京十三陵永陵。</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嘉靖帝朱厚總是如何登基皇位的呢?从明朝皇帝世系瓜衍脉传看,嘉靖帝是八世明宪宗朱见深之孙、九世明孝宗朱祐樘(明宪宗第三子)之侄、兴献王朱祐杬(八世明宪宗第四子)之子。朱祐杬,即嘉靖帝之父,他就是显陵的墓主人。</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朱祐樘与朱祐杬是同父(八世明宪宗)异母兄弟,也就是说,十一世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總是十世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正德十六年,武宗驾崩,其无子嗣,根据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皇位就落到了与明武宗血缘关系最近的朱厚總头上,即十一世明世宗,年号嘉靖。十世明武宗无子,嗣子嘉靖登基,这印证了孟子的一句至理名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关于嘉靖登基,还有一种流行的历史传说。十世明武宗驾崩时,孝皇张太后主尊武宗遗诏,传懿旨朱厚總(后来登基的嘉靖)等三位血亲,均从外地进京,“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由于身处安陆州(钟祥)的朱厚總离京最远,于是,聪明的他施苦肉计,召厨师献计特制吃肉不见肉的一种菜肴(后来逐步改制,誉为御用佳肴的蟠龙菜)为路途食用,低调坐囚车从钟祥日夜兼程,终于捷足先登京城金銮宝座。这个说法在民间历来广为流传至今。</i></b></font></h1> <h1><b><i><font color="#b04fbb"> 再说嘉靖帝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他出生北京,是八世明宪宗第四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祐杬受封兴王,于弘治七年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就藩。孝宗将武将之女蒋氏御赐给弟弟朱祐杬当王妃成婚。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祐杬薨,明武宗赐谥“献”,正德十五年(1520年)在松林山(嘉靖十年敕封为纯德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营建陵园安葬,享年44岁。</font></i></b></h1><h1><font color="#b04fbb"><b><i> 嘉靖之父朱祐杬没做个一天皇帝,那怎么当上恭睿献皇帝而扩大陵园升级为显陵的呢?这就是明嘉靖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礼仪”的产物。</i></b></font></h1> <h1><b><i><font color="#b04fbb"> 嘉靖帝即位后,因想追封父母的尊号,但首辅杨廷和等旧臣要求他改换父母尊号,而引发长达三年半的大礼仪之争。世宗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皇太后,並将兴献帝的牌位供入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皇考”之争最终平息。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其陵寝安置规模也由原来的亲王级别提升到皇帝级别,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扩建工程。</font></i></b></h1><h1><b><i><font color="#b04fbb"> 嘉靖十七年(1538年),嘉靖帝其母章圣皇太后病故。面对陵寝迁京还是原址钟祥?嘉靖帝派人到钟祥调查,打开地宫,发现有出水。于是,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世宗亲临钟祥,选坟莹新址。在紧邻父亲前宝城之后,将其父母合葬于后宝城新寝,两宝城之间用平台连接,称为“瑶台”。前宝城是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朱祐杬死后建造的。显陵全部建设工程前后历时四十载,直至嘉靖帝驾崩而停止。</font></i></b></h1> <h1><b><i><font color="#b04fbb"> 我国古代帝王陵寝大都遭到人为的入劫破坏,明显陵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显陵有据可查的就有两次大的浩劫。</font></i></b></h1><h1><b><i><font color="#b04fbb"> 一次是十三世明神宗朱翊钓时期,即万历皇帝在位时发生。万历是个昏君,在位四十八年,三十年不上朝,荒废朝政,疯狂敛财,大势搜刮民脂民膏,暗中支持默许矿税使者官宦陈奉(钟祥人)以采矿为名,带军队开进显陵盗了墓,连自己的曾祖父兴献帝之墓都不放过。这次劫难,不仅大量地面建筑被毁,陵墓地宫内也惨遭劫掠,墓内所有陪葬品连同朱祐杬棺椁内的金银珠宝搜刮一空。由于陈奉将劫获的财宝大量占据已有,对万历犯有欺君之罪,最终遭万历施以酷刑而死。三百年后,明神宗万历的定陵也被人盗掘。这次民官暗中勾结盗陵者,最终都落得了报应。</font></i></b></h1><h1><font color="#b04fbb"><b><i> 第二次浩劫发生在明朝末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祟祯二年(1629年)起义,拥兵百万推翻了大明王朝。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帅军队攻克承天府(钟祥),对显陵——明朝第十二座皇陵,下令打开地宫,宝藏全部掠走。由于挖地宫时遭天空闪电雷噼,遇不祥之兆,于是停挖放火,烧毁了地面建筑,与圆明园毁掠如出一辙。</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显陵历经五百年历史长河,我们今天看到的陵园地面被毁建筑,有些是难以复圆的。如现在游览陵区看到的有两处大的火烧损毁痕迹即便如此。一处是方城明楼前面的棱恩大殿,现仅存地面上残留的石柱基础轮廓。另一处是,位于外罗城南隅的极具规模的神宫监等建筑群(相当于现在的园林管理机关),面积达千余平方米,当时守陵供职人员达三百八十多人。现在看到的只是掩映在果林草坪之上的裸露的砖石墙基轮廓,十分凄凉!</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看到陵园损毁建筑物地面那些残墙断壁、基砖基石等建筑物轮廓,不尽使人感叹,雕栏玉砌依稀在,只是朱颜改!</i></b></font></h1><h3> </h3> <h1><font color="#b04fbb"><b><i> 明显陵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俱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现在的明显陵虽然久经破坏,但经过当代不断的修复保护,依然能显示出当年的雄伟壮观。其陵园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整个陵园面积十分广大,由双城封建,红墙黄瓦,金壁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陵园内外罗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陵恩殿、陵恩门、神厨、神库、陵户、军户、神宫监、功德碑楼、新红门、旧紅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等三十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美妙绝伦,一陵双冢举世罕见,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魂宝。</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钟祥显陵,它隐藏着一段动人心魄的宫庭历史。它代表着我国明清两朝代五百年帝王陵寝的形制。显陵,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建筑施工,形成一座完整的皇家陵园。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体现了传统建筑和装饰风格,阐释了封建中国五百年前的世界观与权力观,见证了大明王朝的一段历史。</i></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明代显陵,帝座钟祥,傲视九天,永驻人间!</i></b></font></h1><h3><br></h3><h1><font color="#39b54a"><b><i> 於2016年(丙申)仲秋tjfZw</i></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