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受一个叔叔之托作此篇,以此致敬所有为祖国奉献青春和热血的革命军人!</p> <p><b> 我十八岁投笔从戎,四十五岁转业地方,二十六年的军旅生涯我用青春和汗水追求理想,用热血和生命坚守信念,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我经历了很多重大事件,结识了很多亲密战友,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曲艰辛与奉献的和弦!</b></p> <p><b> 一、水兵生活⚓</b></p><h1><br></h1><p>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我应征入伍离开家乡,来到世界著名的军港城市旅顺口,成为一名海军战士。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我被分到舰艇部队,开始了丰富多彩、艰苦卓绝的水兵生活。记得上舰半年后,执行了一次从旅顺到烟台的远航任务,在夜间遭遇大风大浪,两、三米高的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掠过船头砸向船尾,舰船如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上下颠簸,艰难前行。没过多久我感觉天旋地转、恶心难耐、呕吐不止、痛苦至极,这也让我深切感受到当一名水兵是何等的艰辛!</p><p> 一九五九年九月,我奉命到郑州海军文化学校参加了五个月文化教员培训,之后我被任命为中队文书,分管文件收发、上传下达、对外通信报道等工作。从中我的文字水平不断提高,不少反映战备训练内容的稿子被《人民海军报》刊登,并被该报聘请为业余通信员。从此,我对文字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p> <p>穿上水兵服</p> <p>任职文书时在旅顺中苏友谊塔前留影</p> <h3>同在旅顺当兵的老乡邵国君</h3> <h3>上调北京前惜别接我班(文书)的战友王立德</h3> <h3>旅顺基地的老指导员王振玉,既是我军旅生涯的启蒙老师又是我一生的挚友👥</h3> <p><b>二、摄影生涯📷 </b></p><h1><br></h1><p> 一九六三年五月,经过全军各部队层层选拔,我和另外九名同志一起被调入总政治部《解放军画报》社,开启了我九年的军事摄影生涯。首先我们组成了学员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军事摄影和画报编辑的集中培训,接着我们分到编辑部各业务部门由老同志传、帮、带,实际接触《解放军画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学员过得是早晨出操、吃饭列队,外出请假的集体生活,画报社大院里经常能听到我们出早操的口号声,打篮球的欢笑声,以往沉寂、肃穆的气氛被彻底打破,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p> <h3>换上绿军装开启新的征程</h3> <h3>培训班结业,学员们与画报社领导合影</h3> <h3>与战友李振森是一生的好兄弟👬</h3> <p class="ql-block">战友段继文若干年后担任了《解放军画报》社社长👍</p> <h3>兄长孙亮也是我的良师益友</h3> <h3>总后勤部老同学吴凤金</h3> <p>年轻的战友们😊</p> <h3>1965年我第一次下部队采访,拍下了这张“福建前线军民施放气球向台湾岛发送宣传品”的照片,并被选送第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h3> <h3>1969年10月采访建国20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h3> <h3>1971年与同事林庭松采访青岛舰艇部队</h3> <p class="ql-block">登上我们的军舰感觉好威风🛥️</p> <h3>偷得浮生半日闲😉</h3> <p><b> 三、战地记者 📸</b></p><h1><br></h1><p> 在《解放军画报》社工作期间,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九六五十月至一九六六年底,我受命出国越南参加“抗美援越”战地采访。一年多的时间,我扎根在防空部队(高射炮兵)最前线,冒着敌机的狂轰乱炸,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每天手持相机,不顾个人安危,抓拍各种战斗场面。通过3000多张照片深刻揭露了美军的残暴、罪恶行为,充分表现了我军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艰苦卓绝的战地生活,使我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生死考验,是我军旅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h3>身穿越南人民军服装从“友谊关”走出国门</h3> <h3>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经受着(高温、潮湿、闷热及蚊虫叮咬等)恶劣自然条件的考验。</h3> <h3> 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炮火硝烟,我在战地抓拍的高炮部队英勇作战、战地生活等部分场景:</h3> <h3>炮弹上膛,待机发射</h3> <h3>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高炮战士沉着应战</h3> <h3>痛击美国空中强盗</h3> <h3>炮声隆隆,烟雾弥漫,高射炮群奋力打击入侵之敌</h3> <h3>汗流浃背递炮弹(三等功荣立者、高炮某部六连五炮手张洪木)</h3> <h3>1966年9月29日,我空军高炮三师八团在宋化地区击落美F–105战斗轰炸机(空中起火、爆炸、坠地)✈</h3> <h3>战地医护人员给负伤战士包扎伤口</h3> <h3>一场激战胜利结束,指战员们在炮位笑谈“纸老虎”🐯</h3> <h3>炮手们在战斗间隙抓紧时间擦拭火炮,做好再战准备</h3> <h3>阵地读报解时事</h3> <h3>要打胜仗思想先行,副政委魏若晶与老战士李祖伙促膝谈心</h3> <h3>越南人民军总政歌舞团到我部队阵地慰问演出</h3> <h3>文工团员敲锣打鼓欢迎功臣们参加授奖大会🎖️</h3> <h3>1966年3月26日,胡志明主席等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我驻越南使馆接见参战部队师以上干部,并观看铁道兵杂技团演出,演出结束后,我拍下了这张胡志明主席、范文同总理和全体演员的合影</h3> <h3>与《解放军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行们在一起</h3> <h3>与空军高炮三师八团政治处主任留影</h3> <h3>与八团政治处及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的同志们合影留念</h3> <h3>如果没有战争,河内的“还剑湖”会更加优美怡人🌴💦</h3> <h3>军功章上不仅闪耀着光荣与骄傲,更承载着奉献与牺牲!</h3> <p><b> 四、再下基层🖋️</b></p><h1><br></h1><p> 在《解放军画报》社工作的九年里,我掌握了摄影编采技能,多次下部队采访,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结识了很多亲密战友,这是我人生难以忘怀的一个重要时期。但是我想搞文字工作的情怀一直难以割舍,也忘不了我最初起航的地方,于是一九七二年初借总政治部干部上下交流之机,我申请重新回到了海军旅顺基地。这个时期,我已进入“而立之年”,我在连、营做过领导工作,在团以上机关做过文化、宣传、组织工作。我用新颖的文章立意、熟练的写作技巧,敏锐地扑捉连队战士身上的闪光点,歌颂和赞美基层官兵的奉献精神,从而受到《海军报》的青睐,也激励着官兵们奋发向上;我受基地首长的重托,为基地实战演习编辑解说词并担任解说工作;我负责部队的组织建设,深入基层参与调研了解基地各部队的编制、部署、装备等诸多情况……为基地的现代化建设发着光和热……</p> <h3>1972年冬,营连领导在旅顺口高炮十连阵地前</h3> <h3>1975年旅顺胜利塔前与老指导员王振玉全家留影</h3> <p>海军“文艺评论”学习班的同志们个个都是的“笔杆子”🖌️</p> <h3>长城雄风万古扬</h3> <h3>1982年与基地政治部组织处韩志华、乔宗木同志在办公楼前</h3> <h3>2013年5月,纪念齐聚《解放军画报》社50周年(1963~2013),当年学员班的部分战友再聚首🍻</h3> <p class="ql-block"><b> 从军路上,早期在海军舰艇部队体验过惊涛骇浪所带来的惊心动魄和水兵生活的艰难困苦,并在文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中期从事军事摄影工作,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生死考验,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历史、歌颂时代;后期回到基层部队,饱尝了部队基层、机关工作的艰辛和严谨,也感受到文字、宣传、组织工作的辛苦与快乐。我把青春年华留在了部队,把热血汗水洒在了战场,我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而感到骄傲,二十六年军旅情怀永驻心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