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大罐

关中雄鹰

<h3>一件内蒙赤峰藏友送来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大罐,釉面厚润,人物生动逼真,非常漂亮。</h3> <h3>青花采用进口苏料,青花漂亮,晕散明显,在局部有吃胎明显。</h3> <h3>胎质老化,底足旋纹粗犷,底足内外斜刀修足,内部接胎痕迹明显,内部有荡釉。<br></h3> <h3>  青花上的晕散及缩釉,铁锈斑自然深沉,而釉质肥润。由于元青花在施釉时多采用沾釉,刷釉和荡釉,釉质很厚,由于使用麻昌土的原因,釉质在烧制过程中会渗入胎内而形成缩釉。</h3><div> 由于近几年里元青花拍卖过了亿,由于利益的驱使,造假的大肆制作,大量的元青花赝品充实市场。只要有元青花出现人们就会认为是现代赝品,不作仔细分析 ,认为现存的元青花只有馆藏的300多件,实际这些都是一些所谓专家武断谬论。大家想一想,我国元代经历了900多年,而元青花并非景德镇一个地方在烧制,而我国南北很多的窑口都在烧制元青花,不过因地域和工匠水平的问题,各地的元青花各有特色。大家试想一下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就只有几百件元青花吗?</div><div> </div><div> </div> <h3> 我国由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土建疯狂,高速公路,铁路,房地产开发,水土改造,盗墓猖獗,出土了多少文物,有多少上交给国家,加上国家开放古玩市场,所有文物可以自由交流,流落民间的出土元青花就自然的出现在了文物交流市场,这并不稀奇。所以不要认为民间没有元青花,实际上民间的元青花何止几百件,肯定的说民间的元青花远远超过馆藏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超过千倍。所以不要忽视民间的元青花。<br></h3><div> </div> <h3>  判断元青花真假的因素:<br></h3><div> (一)真品是黑褐色斑,仿品是黑色斑。</div><div>&nbsp;(二)真品泛铅光,不成片;仿品泛锡光成片。</div><div>&nbsp;(三)真品的色斑在青料聚集处才有;仿品在青料没有聚集的地方都有。</div><div>&nbsp;(四)真品的斑在色内;仿品的斑在色边也有。</div><div>&nbsp; (五)真品色斑上有矿物质颗粒;仿品没有。</div> <h3>  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真品和仿品的色斑也各不相同:</h3><div> (一)真品色斑如河流、小溪的水在流动;仿品色斑死板。</div><div> (二)真品色斑内有乳黄色矿物质;仿品没有。</div><div> (三)真品色斑有立体感;仿品色斑呈平面。</div><div> (四)真品色斑里的矿物质油润,有色差;仿品没有。</div><div> (五)真品色斑里乳黄色矿物质结晶有立体感,有色差,有的像老松皮;仿品色斑里是牛皮癣斑。</div><div> (六)真品色斑里有云雾状氧化物;仿品色斑里没有。</div><div> (七)真品色斑里有网状纹;仿品色斑里没有。</div><div> (八)真品色斑里有的有还没有融化的矿物质颗粒;仿品色斑里没有。</div><div> 只要认真的学习,看看馆藏的元青花真品的花色,釉面,胎质,了解一下现代青花瓷器的生产工艺 ,看看现代瓷器的釉面结构,就不难分出新老元青花瓷器的真伪。</div> <h3>  元青花瓷在加工中,其颜料晕散现象是其特征之一。特别在苏勃尼青这种元大国西部波斯来的精致颜料中表现最为突出。其晕散表现,即像墨汁滴于宣纸洇开来。“其晕似洇”四字来解释比较形象。晕散现象同“凝聚斑”现象往往共生共存。“凝聚斑”是指颜料颗粒杂质聚集形成的如串珠般密集小点组成的条形带黑斑、不规则团状或圆状黑斑。凝聚的黑斑呈一种上浮态势,即漂浮在类似洇开的蓝色颜料的底子上。这种洇如晕散的蓝颜料底子,对凝聚斑形态影响颇大,使其边缘也都“晕散”,即我们看到一个个小米粒般也称“串珠”的黑色斑点本身、或由其聚成的条形带黑斑、团状或圆状黑斑的边缘也都“晕散”,故又被称为条形流散、斑状流散。当晕散严重时,甚至产生锯齿状的下滴态,或称“冰挂”。</h3> <h3>元青花颜料即钴料呈现的晕散,大致说来主要表现为两种:第一种就是这些串珠状小点晕组成的凝聚斑边缘的模糊或流散态。第二种即是绘出的底色颜料如同墨汁滴在宣纸上的洇开态,其面积大于前者。第一种串珠状凝聚斑的晕散,也称流散,须以第二种洇开的色底为基础。即前者之散借助于后者之洇。须强调的是在实际中,第一种串珠状流散情况要多于并明显于第二种洇开态情况。</h3> <h3>  为何会产生晕散?大前提是必以苏勃尼青料为主。可分析到的有如下原因:</h3><div> 1、苏料这种钴料颗粒粗大,成份复杂。</div><div> 2、青白釉流动性粘滞并有厚度。</div><div> 3、独特的炉窑还原焰工艺温度气氛。</div><div> 在这三种主因中,第一种为最重要。因为其它料诸如国产料,即使颗粒变粗也不呈现晕散。至于现代颜料不论细粗均做不出像样的晕散来,也就是苏料成份复杂性的不可模仿。特别是苏料既凝聚又晕散的双重性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次因青白釉颇有厚度,并流动性为粘滞态,可使颜料较充分反应发出晕散并得到控制,或使其中较大颗粒杂质凝聚漂浮现出晕散。釉质较薄器物晕散反应反而不太明显。除上述三种原因外,还有认为包括物理因素的,比如绘画时笔锋运行经常于无意中使颗粒杂质集中在某一线或某一点较多,烧制时杂质未来得及移转消化,溶融时便形成点晕或串珠带晕散,这个说法也有一定道理。而且现代仿品就常常采取这种法子故意加大滞留杂质制造假凝聚效果,这当然是徒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