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路上——西行游记(写于2015年2月)

Lotus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p><p> 2014年5月15日,我和同学桂珍从青岛出发,经停西安到达西藏,然后飞往成都,用18天的时间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旅行。</p><p> 2014年3月底,与邓子研究确定了大略的行程后,我开始预订机票,并抽空准备行囊。为防止高原反应,我准备了巧克力和士力架。</p><p><br></p><p><b>西行第一天(5月15日)在西安做短暂停留</b></p><p><br></p><p><b>西行第二天(5月16日)拉萨,我们来了!</b></p><p><b></b></p><p> 7:55分,飞机从咸阳机场起飞,在夏河机场做短暂停留。夏河机场海拔3200米,气温为2度,四周能看到山上的白雪。从温暖的机舱出来,顿觉寒气逼人,穿短袖衣的旅客一溜小跑去往候机厅避寒。</p><p><br></p><p> 12:25,飞机平安抵达拉萨贡嘎机场。海拔3600米,气温16度。机场距离拉萨市区65公里,1小时车程。</p><p><br></p><p> 西藏,是片不一样的土地;西行,是次不同于往常的旅行。我想去触摸那片土地,感受不同于往常的生活;我想去真切地体会“身体的苦旅”,考验身体里蕴藏的能量和毅力;我想用感恩的心为我的家园、爱人、家人、朋友祈福,愿多一些真诚快乐幸福,少一些苦恼病痛灾难。就这样,我带着一颗坚定的虔诚的心,一步步走近那块风景如画的神秘土地。</p> <h3></h3> <h3></h3> <h3><br></h3><h3> </h3> <h3></h3> <p>  重庆帅哥老邓,扎郡康桑客栈的老板。为我们准备的房间。 拉萨第一餐:傣族菜、回锅肉,是邓子弟弟做的。</p> <h3></h3> <h3></h3> <h3></h3> <h3>  晚上8点的天空。与青岛正好有2个小时的时差。</h3> <h3></h3> <p><b>西行第三天(5月17日)预约布达拉宫门票</b></p><p><br></p><p> 虽然我一路无事地下了飞机、拖着行李箱来到客栈,但快走几步就气喘、头痛。这不,被干渴醒来,欠身从床头柜上取水喝后再躺下,动作只是稍快了些,头已有胀痛感,把窗户打开,却再也难以入睡。桂珍的情况要比我严重,一直头痛欲裂,很早睡下。</p><p><br></p><p> 在拉萨做短暂调整很有必要,因为除了林芝(3000米)以外,大多地区的海拔要高于拉萨,所以,大多数人都把参观布达拉宫作为首去之处。</p><p><br></p><p> 上午预约了明天的布达拉宫门票后,在布达拉宫广场入口处发现了几棵古树,我们瞬间童趣外露,摆各种poss拍照。</p> <h3></h3> <h3></h3> <h3></h3> <p>  下午,参观了西藏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p><p><br></p><p> 博物馆分三层,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二层是西藏历史展览,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p> <h3></h3> <h3></h3> <h3></h3> <p class="ql-block">  这张著名的唐卡(复制品)名叫《魔女仰卧图),又叫《西藏镇魔图》。其真品是九十年代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整理罗布林卡文物时发现的,共有两幅,大小、内容都一样,画面长152.5厘米,宽72厘米,采用金、银、玛瑙、珊瑚、珍珠等多种矿物颜料和藏红花、大黄等植物颜料绘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说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入藏后,依据《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知道,西藏地形俨如罗刹魔女仰卧的形状。她占卜后确认需要调理拉萨及其附近的风水,才能使西藏长治久安,于是在布达拉红山上修建了布达拉宫,镇住了魔女的心血要害;修建大昭寺镇住其心脏;并建了十二寺镇住其四肢关节。</p> <h3></h3>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结识了来自广州的Hassan。在布达拉宫门票预约窗口,排在前面的他很和气地对我微笑着点头;没想到,在广场门口,我们第二次相遇并相聊甚欢,于是他跟随我们去了老邓的客栈,那天虽然没有空余的带卫生间的房间,他还是决定去退房搬来与我们一起住。</p><p class="ql-block"> 让我感动的是,去办理退房手续时,他毫不犹豫地把装着值钱物什的双肩包交给我保管,这种信任,至始至终贯穿着整个西行,我们因此成为很好的朋友。</p> <h3></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行第四天(5月18日)与布达拉宫亲密接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时隔这么久,想起布达拉宫,我依然无法用文字形容我的心情。不论我站在布达拉广场上远眺,还是从布达拉宫上俯瞰,不论我走在转经的人群中,还是身临庄严的殿堂内,我都是摒住呼吸,虔诚地走着、看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总面积9927平方米,有999个房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结构分为白宫和红宫。主楼13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僧舍等组成。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经典等文物,宫中的8座灵塔上都镶嵌着无数枚价值连城的硕大的宝石。高达14.8米的五世达赖灵塔,用金皮包裹,耗金11万两,上面的珠玉玛瑙更是不计其数。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最佳取景位置之一,药王山。它是西藏圣山之一,藏语为夹波山,意为“山角之山”,位于布达拉宫西南侧,海拔3725米,是藏医的发源地。其半山腰有观景台。</p> <h3></h3> <h3></h3>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建成于2001年5月22日。2001年10月1日,碑名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p> <h3></h3> <p>  从广场上远眺布达拉宫。</p> <h3></h3> <h3></h3> <h3></h3> <h3>  虔诚的布达拉宫转经人。</h3> <h3></h3> <h3></h3> <p>  布达拉宫城墙白、红、黄相间,其中白墙用当地石灰粉掺入大量牛奶粉刷;红墙是草墙,用西藏特有的建筑材料白玛草(学名怪柳)砌成,这种草不仅有装饰效果,还可以减轻墙体的重量;黄色房子是过去的贵族农场主和寺院的房子,一般为土木结构。</p> <h3></h3> <h3></h3> <h3></h3> <h3>  夜晚的布达拉宫。</h3> <h3></h3> <h3></h3> <p>  布达拉宫厕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厕所,也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厕所(60米),这个厕所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被木栅栏围挡住,近前看,有目眩感。</p><p><br></p> <h3></h3> <p>  布达拉宫建在玛布日山上,北面高,南面低。这是它的背面照片。</p> <h3></h3> <h3></h3> <h3> 从后山看到的拉萨市区。</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西行第五天(5月19日)拉萨-卡定沟-八一-鲁朗</b></h3><h3> 到达拉萨的第一个晚上,我和邓子研究了西藏深度游的路线。考虑到身体情况,排除掉阿里、珠峰和墨脱后,选择了这条几乎囊括西藏最美景点的5日游。事实证明,这条仅2200元/人的路线太值。</h3> <h3></h3> <h3>  藏地5日游的全体人员。从右到左依次是Hassan,司机甘师傅,Vista,露西,稻草,Jill,桂珍,Brenda。我们的座驾是辆非常给力的福特商务车。</h3> <h3></h3> <h3>  甲玛乡——松赞干布的出生地。据说,松赞干布出生时,被胎盘包裹着,他的父亲以为是怪物,就放进了门前的小溪中。他顺流而下,漂到了甲玛乡时,一只鹰啄开了胎盘,他跳了出来,说,这就是我的家乡。经过岁月的变迁,原来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在原址上建了这座牌楼,标示这里的特殊性。</h3> <h3></h3> <h3>  日多的天空。日多乡位于318国道旁,米拉山脚下,海拔已4000多米。</h3> <h3></h3> <p class="ql-block">  海拔越来越高,米拉山口已达到5013米。远远地看着,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大朵的白云,到了近前要下车时,却见一片乌云夹杂着雪花呼啸而来。很冷。呼吸有点儿急促。车上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了高原反应。</p> <h3></h3> <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位于工布江达县的茶马古驿站,海拔3000米左右。它记载了自唐朝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可以让我们了解西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整合和浓厚情谊。</span><br></h3> <h3></h3> <h3>  尼洋河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最大支流,也是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五大支流之一。它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落差2273米,平均坡降达7.39%。在传说中是神山流出的悲伤的眼泪。中流砥柱位于尼洋河的中游,是尼洋河的第一大峡谷。</h3> <h3></h3> <h3>  虽然司机的技术娴熟,公路一马平川,但高反还是让我们有点儿难受,渐渐地陷入昏睡中。当司机招呼我们醒来时,发现车窗外满眼的绿色,大有“峰回路转现江南”的感觉。原来,我们到了林芝地区的国家3A公园——卡定沟风景区。这里距离八一镇27公里,海拔2980米,是西藏避暑渡假绝佳之地。</h3><h3> 卡定,藏语意为天上人间,果真不假!景区内最为壮观的是落差近200米的天佛瀑布,瀑布中有一尊天佛面目凝视,左右还有男女护法,保佑前来参观朝圣的客人健康平安。</h3> <h3></h3> <h3></h3> <h3>  因为对卡定沟的恋恋不舍,逗留的时间超过了预算,赶到鲁朗时天色已暗,匆匆下车拍几张照片留念。</h3> <h3></h3> <h3></h3> <h3>  墨脱石锅鸡,味道很鲜美。</h3> <h3></h3> <h3></h3> <h3> </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西行第六天(5月20日)神秘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b></h3><h3>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各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杰玛央宗冰川,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被誉为“极地天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全长504.6公里,极值深度6009米,拥有中国山地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垂直植被组合,保存了许多古老的物种资源,是世界上生物最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着“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和“生物基因宝库”的美誉。</h3><h3> 200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布达拉宫、珠峰,并列为西藏三大世界顶级旅游资源。</h3> <h3></h3> <h3></h3> <h3>  云中天堂——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首,世界高峰排列第15位。很遗憾,被云雾遮挡。</h3> <h3></h3> <h3></h3> <h3>  从雅鲁大峡谷出来,行程6个多小时进入朗县。漫长的旅程容易使人浮躁,然而,我是快乐的。司机熟练的驾驶技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同车的另外7位朋友也都表现出极高的素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来自广东的Hassan一路不停地对着车窗拍摄着云的千姿百态,并象个孩子一样在照片的取舍上纠结。他,是来自化工行业的精英,我能想象出他在事业上的严谨和如鱼得水,但他放下了手中的俗事来到了西藏,一面之缘后成为我的朋友。我感恩,能怀揣一颗淡定的心和健康的体魄来到西藏,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识、共鸣。</h3><h3> 林芝朗县的贡嘎瀑布。海拔3700米。</h3> <h3></h3> <p class="ql-block"><b>西行第七天(5月21日)能预知前世今生的神湖——拉姆拉措神湖</b></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相信神力,并且追求内在和外在的平和与静寂,来吧,拉姆拉措是你的不二选择。这是我出行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这个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的高山淡水湖,却被世人誉为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真有那么神吗?</p><p class="ql-block"> 拉姆拉措神湖,位于山南地区加查县崔久乡,湖面海拔5080米。从加查县驱车而来,由于海拔在不断升高,气温也不断下降,车至神湖山脚下,海拔已达到4900多米,气温也降至不到10度,缺氧等高原反应突袭而来。登上落差不过200多米的山顶,使我们举步唯艰,每迈出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体力代价。</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个神湖是一位叫吉祥天姆的仙女的魂魄化身而成的,所以又被称为“吉祥天姆魂湖”,藏人们认为它预示未来的神力超乎人的想象,故一直在朝拜者中享有盛誉,是西藏历代喇嘛们寻找转世灵童的必观之湖。</p><p class="ql-block"> 西藏的山山水水,总是留给人们无限的暇想;神秘而神奇的传说故事,总是与神仙或仙女带着种种关联。这是一个怎样神圣的地方呢?关于自己的前生后世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呢?</p><p class="ql-block"> 在雪山环抱之间,一湾静静的湖,犹如一面头盖骨形的镜子,随着天空中拂过的浮云变幻莫测。</p> <h3></h3> <h3>  山顶上空间有限,人不多,怕惊动了神灵,没有人大声说话。我久久地凝视着那片湖水,阳光下,它水波滟潋,如同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是因为我与它的缘分太浅,还是我不够虔诚?我看不到我的前世今生,只觉得心情很平静。我默默地说:神湖,我终于克服身体的不适,勇敢地来到了您的身边,请让我带走快乐吉祥幸福吧。</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站在山顶上,回身眺望,群山白雪掩映,漫天白云蓝天......</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西行第八天(5月22日)我与羊湖的约会</b></h3><h3> 羊卓雍错,藏语意为天鹅池,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中有大小岛屿21个。</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卡若拉冰川。《红河谷》拍摄地之一。海拔5020米。</h3> <h3></h3> <h3> 雅鲁藏布江观景台看云。</h3> <h3></h3> <h3></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西行第九天(5月23日)扎寺伦布寺——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之地</b></h3><h3> </h3><h3> 达赖和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系统,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就教阶而论,班禅高于达赖,但从明清以来,世欲政权尽赋于达赖,而班禅则远离世俗事物,所以达赖在佛教界的实际声望较高。达赖住在布达拉宫,而班禅住在日喀则的扎寺伦布寺。</h3><h3> 历史上清朝中央政权把班禅与达赖置于同等地位,分别由皇帝直接领导,他们都受清朝政府的册封。班禅和达赖之间,互无隶属关系。具体来讲,达赖管理前藏,班禅管理后藏;达赖领有西藏9/10的人口,班禅领有1/10。</h3><h3>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最大的寺庙之一,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6大寺庙。</h3> <h3></h3> <h3> 万字符。</h3> <h3></h3> <h3>  佛塔。</h3> <h3></h3> <h3>  耗资3个亿的十世班禅灵塔宫殿。</h3> <h3></h3> <h3>  合葬塔宫殿。</h3> <h3></h3> <h3>  卓瓦芯。被称为圣树的枝杈,最早用于酥油灯的灯芯。</h3> <h3></h3> <h3>  僧人。</h3> <h3></h3> <h3></h3>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五日游的最后一天,因为团队的Vista和Jill要提前奔赴纳木措,所以昨天调整了行程,今天上午游完扎什伦布寺后就返回拉萨。</p><p class="ql-block"> 回程中,Brenda开始牙痛。牙痛多遭罪啊,但这个坚强的女孩子竟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旅途返程,开始牙疼。莫非是佛的智慧之光感召,那最后一颗智齿也要冒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晚上老邓组织的聚餐这么热闹!北京、广西、云南、河南河北、重庆、山东、广东……10个省份的朋友聚在一起,吃喝、聊天,真是太开心了!见识不同的人生,吸收不同的地域文化,这就是旅行的最大魅力和吸引力。你不想进步不想快乐都不成!Hassan多次说幸亏遇到了我,今晚Brenda也这样说,其实,这何尝不是我的心里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天一早,我将和Hassan去大昭寺转经,中午六个人吃午饭,送Brenda回北京,晚上我和Hassan去欣赏大型歌舞剧《幸福在路上》;后天去纳木措;下周一Hassan独自赴珠峰,我和桂珍飞成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到分开,很伤感,五天的相处已成为挚友。而Hassan的善良淡定,Brenda的豁达智慧,Vista的博学多才,Jill的乖巧可爱,已给我留下了很深很美好的印象。我们在佛的脚下相遇、相识、相知,是如何的一种缘!西行,已为我心灵的归属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h3></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西行第十天 (5月24日)感受大昭寺</b></h3><h3> 晨光中,伴着桔黄色的灯火,我与Hassan静静地走在八廓街泛着亮光的石路上,和藏族同胞一起转经,我想了很多事情。我想起了已在天堂的最爱我的爷爷,那个善良的连只蚂蚁也不忍杀生的老头儿;想起了活到97岁的老公的姥爷,他也是那么善良豁达了一辈子;我想起了生命中那些无法摒弃的绝望和无奈,想起了纠结的种种琐事。看着泛白的天色,嗅着藏香的味儿,心渐渐地恬淡下来。</h3><h3> 天渐渐地亮了,八廓街上的人多起来了。</h3><h3><br></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000年,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12岁等身镀金铜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磕长头到拉萨所朝拜的是该铜像,而跪拜的终点正是大昭寺。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也与这座佛像有关。</h3><h3>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为难得的艺术珍品。</h3><h3> 排队等待进入寺内的人们。</h3> <h3></h3> <h3>  在等待开门的间隙,吃一顿正宗的藏式早餐。酥油茶。藏耙。藏面。</h3> <h3></h3> <h3></h3> <h3>  大昭寺二楼景观。</h3> <h3></h3> <h3>  午后,送走Brenda,邓子领着我们去逛了商场,然后去喝茶。</h3><h3> 四只杯子,一瓶甜茶,四个人坐在仓姑寺茶馆的角落里,安安静静地聊天。简陋的白布围成的厅里,陈旧的长木桌木凳已坐了不少人。现在还不是旅游旺季,所以喝茶的多是当地人。听说再过些日子,这里会人满为患呢。</h3><h3> 看着对面的Hassan和老邓、身边的桂珍,想着飞机上的Brenda和Vista,火车上的Jill,真的很开心。中午,看到对面的Brenda流了泪,我也想哭。人真的很奇怪,有些人多次擦肩而过也只是一张陌生的脸,而有的人一面之缘便成为一辈子的朋友。</h3><h3> 2010年就列入计划的西行,终于梦想成真。老邓,象泸沽湖的兔子一样,虽未曾谋面极少沟通,但却象相识已久的朋友。</h3><h3> 和Hassan相遇在布达拉宫预约门票的窗口,当时只是彼此友好地笑笑,并没想过会第二次相遇并成为朋友;更不曾想过,藏地五日游会给九个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友情和回忆。</h3> <h3></h3> <h3></h3> <h3>  西藏大型唐卡式歌舞诗《幸福在路上》,是国内首部以歌、舞、诗艺术形式再创藏族唐卡艺术,诠释幸福与和谐这一永恒主题的全景式艺术精品。走过了西藏的山山水水,身体和眼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对西藏的了解却越发地渴望和向往。所以,得知有这样一部视觉大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h3><h3> 《幸福在路上》,以藏戏说唱者叙述剧情贯穿全剧,以五色绿、黄、白、红、蓝对应水、土、风、火、空结构全剧,以祈福、寻福、育福、纳福、辩福、创福、祝福的递进式关系,将全剧的史诗性聚焦在幸福这一主题上,充分表达和谐就是幸福的主题旨意。</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行第十一天(5月25日)大美纳木措(天湖)</b></h3><h3> 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湖面海拔为4718米。纳木措象一座巨大的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南有终年积雪不化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林和广阔的海滨,是中国最美丽的“五大湖泊”之一。</h3><h3> 前些天与Hassan和邓子聊天,分析众多西行者的目的,邓子说我是纯粹的旅行,我说很对。我来西藏不是精神的寄托或者逃避现世,我就是想解开这片神秘土地的面纱,了解它的人文历史底蕴,特别是想弄明白,当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信仰时,为什么藏族同胞还会对佛教如此地虔诚和深信不疑。</h3><h3> 这些天,我在游历的同时也在思索、与朋友沟通。我不是个佛教徒,但却要求自己必须有佛性:认真地面对生活,把善良、真诚、执着作为人之根本。在扎寺参观时,见佛塔后边的台阶上,有一堆堆的或黑或白的石子。导游告诉我们,这些石子是用来计数的,白石子代表善,黑石子代表恶,当白石子的数量越来越多于黑石子时,人也变得善良纯净了很多。这就好比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如果更多的人能战胜魔鬼,世上就有了更多的天使,世界就会更温暖。</h3><h3> 这些天,我学会了双手合十,迎着那些真诚的目光,轻声说一声“扎西德勒”;我的一张纸币、一颗糖果换来的是他们无尽的感激。为了追求信仰,很多人放弃了物质享受,也许他们是贫穷的,但骨子里的信念却能让我们汗颜。</h3><h3> 这些天,我开始疏理我的人生,并以异于平常的感恩之心来思念我的亲人朋友,些许的不痛快已烟消云散,只有面对西藏的蓝天白云,你才知道人的心胸有多宽;只有面对大昭寺门前成群的叩头者,你才明白什么是执着什么是坦然和淡定。</h3><h3> 西藏,我来过了,又将离开。我的眼睛里大脑里已盛满西藏印象,但我无法用语言来贴切地表达对您的敬畏和爱恋。我满怀真情地投入您的怀抱,又将忧伤地转身离开,您的美丽,您的伟岸,您的风情,您的庄严,已深深地把我迷恋。我会带着您给我的震撼,返回家乡,做一个更好的人。</h3><h3> 走进西藏 走进幸福与和谐</h3><h3> 告别西藏 把幸福带在身上</h3><h3> 回首云彩之上的西藏</h3><h3> 追求幸福的信念永远燃烧</h3><h3> 寻找幸福的长路伸向远方</h3><h3> 赞美幸福的歌声永远飞扬</h3><h3> 因为幸福在路上</h3><h3> 幸福就在追求幸福的路上</h3><h3><br></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