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6月18日这个日子,对于上海市莘庄中学初中六七届3班的师生来讲,永生不能忘。因为毕业50周年后,43名学生与两位敬爱的班主任老师终于大团聚,并且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师生情深”主题班会。。</h3> <h3>这天上午10点还不到,老同学们就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莘庄的小丁香饭店。几十年未见面,模样大变,只能自我介绍,“我是xxx”,“噢,想起来了!”,于是激动得热烈握手,甚至拥抱。“裘老师来了!”,“张老师来了!”,同学们闻声,纷纷迎上前去。“张老师您好,我是xxx”,“裘老师您好,您还记得我吗?”。都是六十好几的人,但是在老师面前仍像当年稚气未脱的孩子。两位老师用慈爱的目光,仔细端详着面前一个个青丝变白发,孩子成爷爷奶奶的学生。“哦,想起来了!”老师的激动之情,一下子竟然难以控制。</h3> <h3>当班长于登海和沈德昌、杨援朝等班干部与两位老师在亲切话语时,许多同学正握笔伏案,在认真地书写着给老师的心里话。这是活动筹备组早前已经向同学们发出的要求。今天大家都把自己酝酿已久的感恩与祝福,一字字一句句,特别工整地写下来,因为这是积累50多年才交给老师的一份特殊作业。</h3> <h3>“昔日吾师,风采依旧,今日桃李,欢聚一堂,师生情谊,地久天长!”。“衷心谢谢您,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传授给我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准则。”“三班是我们永远的回忆,浓浓的师生情,是我一生的陪伴。”多么朴实的话语,这是学生的真情实感。</h3> <h3>我则用50年前学的俄文,给教俄语的裘老师写了感言:您教我一年,我享用感恩一生。</h3> <h3>只听见主持人宣布:“上海市莘庄中学初中六七届3班,毕业50周年师生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班长喊:起立!43名同学齐刷刷地立正。两位老师齐声说:“同学们好!”,同学们激动地回“老师,您好!”,“首先,有两位老师点名”,到!到!到!43名同学就如同当年天真烂漫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声音更响亮。</h3> <h3>接着于班长发表讲话。他感谢两位老师当年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使我们终身受益!感谢活动筹备组的同学,发起并成功组织了这次特别有意义的师生团聚活动。团支书沈德昌,祝愿老师和同学们,以健康为中心,把晚年生活过得快乐、幸福。两位女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向老师赠送了纪念品:一条披巾,愿老师披在身上,暖在心上。一本学生留言册,愿老师见字如见人,学生永远在您的身旁。两位老师激动地发表了自己的感言。裘老师说,自从接到要与同学们相聚的电话,心情一直很兴奋,连爱人也羡慕我,我感到这是做教师特有的享受!张老师说,随着年龄趋老,我越来越思念同学们。今天,我最高兴的是收到了写有每位同学肺腑之言的留言册,这是最珍贵的礼品。今后我想大家了,就会一直翻来看看。</h3> <h3>在欢快的举杯声中,午宴开始了。同学们纷纷向敬爱的老师敬酒,衷心感谢老师当年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祝愿老师健康幸福。老同学之间也频频举杯,互道尊重。</h3> <h3>置身于这热烈、欢快的场面,我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h3><h3>我感慨:3班筹备组10位同学,为了今天师生大团聚,从5月份起,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将分散在茫茫人海中的同学都找到了。为此,有的亲自跑到同学家里去,有的通过亲戚朋友打听来,有的甚至多次接力终于找到的。而每当找到一位,就在微信群里报喜,激起一阵欢呼声!今天43位同学到了,另3位同学也有了联系,多么了不起的寻找!</h3> <h3>我感慨:“同学友谊和师生情深”,似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同学们,克服各种困难,齐聚一堂。家有年迈老母与病重妻子脱不了身的班长于登海,特地请来亲戚代为照料一天,他来了!家住宝山、初二年级就转学的王民涛同学,思念老师与同学,也来了!常年居住在广东佛山的杏娟同学,在同学们的诚邀下,专程来了!在北京女儿家的晰箴同学纠结半个多月,于活动前夜坐高铁南下,终于到了!</h3> <h3>我感慨:为了此次团聚的成功举办,春晖、国民、小弟仨同学又自告奋勇作奉献,把酒水、饮料备足,好让师生喝个痛快。永娟、继红则相约在今天一早,自掏腰包买来了水果、蜜饯、瓜子,要让大家边吃边聊;秀芬同学早就请好了摄影师,打印好师生通讯登记表……。同学们是那么主动热心、无私奉献!</h3> <h3>说不完的知心话语,讲不完的当年趣事。相聚五个小时飞逝而过。依依离别时,师生们纷纷相约与祝愿:在上海市莘庄中学6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再团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