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视点(六)战争与和平 波黑

游云

<h1>两个战争让我记住了这个国家<br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h1><h1>"波黑战争"是二战后欧洲发生的最大的局部战争</h1><h1>用《Moment of Peace 和平时刻》作为背景音乐,让我们祈盼和平,拒绝战争。</h1> <h1>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在这座桥的北端枪杀,引发了第一世界大战。历时4年,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南斯拉夫时期这座桥叫"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后,这座桥改为"拉丁"桥。这是立于桥头的介绍牌。</h1> <h1>沉重的话题,让我举不起手中沉重的像机,用手机记录所见所思。</h1> <h1>  我们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来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一派祥和景象,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鸽子,稚气、清脆、悦耳的欢笑声不时传入耳中,孩子们雀跃的身影闪现在眼前,让我心生喜悦。有谁能想到25年前这里曾经历了战后欧洲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历时三年,萨拉热窝几乎变成死城。</h1><h1> 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斯林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邦联制国家;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1992年3月,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波黑独立,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3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民族内战爆发。</h1><h1> 战争于1992年4月开始到1995年12月结束。这场战争使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h1> <h1>  我们这代人对"萨拉热窝"耳熟能详,源于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来到这,大家急于寻找电影中的场景,寻找瓦尔特的踪迹,地下联络点的钟表店、瓦尔特大杀德军的钟楼……。</h1><h1> 波黑和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穆斯林最多的两个国家,萨拉热窝是个美丽的小山城,不同宗教,文化在这共存共荣。</h1> <h1>我游荡在街头,用手机扑捉萨拉热窝的真实和美丽。</h1> <h1>这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中的钟楼,瓦尔特从窗中用机关枪扫射地面上的德军。</h1> <h1>这位老人一定经历了那场战争,静静的望着窗外的宁静,是否会想起当年的枪声。</h1> <h1>这些人当年还是孩子,躲过了那场血雨腥风,是否会记住历史,不让历史重演。</h1> <h1>  作为母亲,尽管宗教信仰不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永远不要遭遇战争,永远幸福平安。</h1><h1> 几千名儿童死于波黑战争,我们行车路上曾见到纪念死去儿童的纪念碑。</h1> <h1>由于东西方文化交融,不同于西欧,这里的工艺品充满了异域风情。</h1> <h1>居然在艺术品中看到用战争中残留的子弹和炮弹皮做成的工艺品,是提醒人们不要忘却战争?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的"美的"空调</span></p> <h1>多彩的民族服装表示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h1> <h1>波黑南部有一座美丽的小城莫斯塔尔,15世纪由土耳其人建造。波黑战争中这里是交战最激烈的地方之一。</h1> <h1>小城有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著名石拱桥,桥建于1566年,毁于1993年波黑战争。战后重建完成于2004年。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民联系在一起,桥及周围建筑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1> <h1>这是穆斯林居住区</h1> <h1>这里是克罗地亚人居住区</h1> <h1>从这些因中东战争逃往这的难民身上,可以想见当年因波黑战争造成的200万难民的遭遇。</h1> <h1>具有异国情调的工艺品</h1> <h1>用被炸毁沉入河中的原石头重建后的桥面。让我们看到原貌。</h1> <h1>经历过几百年风雨的老城石子路</h1> <h1>人们通过这座桥来往</h1> <h1>愿所有父亲怀抱中的孩子,母亲推車的婴儿,永不经历战乱,平安长大。</h1> <h1>愿这样美好和谐的画面在这块土地永存</h1>

波黑

萨拉热窝

战争

瓦尔特

塞族

南斯拉夫

穆斯林族

这座

独立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