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阿丹阿里

<h3>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建筑群由宫门、朝房、影壁、牌楼及石桥和广场构成,属皇家宫廷区“外朝”建筑的前半部分。按照皇家建筑的统一模式,这里的建筑沿东西方向依次排列,逐渐升高,空间层次由旷到聚,形成一组格局严谨、布列有序的东西中轴线。有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才能看到颐和园题字,其他门进入是没有颐和园三个字的!😜</h3> <h3>仁寿殿建筑群在东宫门内,是宫廷区“外朝”的中心。主体建筑仁寿殿,与南、北配殿,南、北九卿房和仁寿门构成晚清王朝在颐和园内的政治活动区,建筑为一组宏大的宫殿群。帝、后驻园时在仁寿殿临朝听政,处理国务。</h3> <h3>进入仁寿门即到达仁寿殿前的庭院,门内以一块挺拔的巨大湖石作为天然屏障,这座太湖山石形似一位拱手躬身的老人,因而被称为“寿星石”,它原是嗜石成癖的明朝官吏米万钟勺园中的珍物,光绪十五年间移到此处。</h3> <h3>清朝晚期,慈禧长年居住在颐和园,这里成为紫禁城外的又一个朝廷。慈禧在仁寿殿临朝理事,垂帘听政。清末许多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影响着中国国家命运的奏章政令,都是在这座大殿内经过慈禧和光绪批阅后发向各地的。</h3> <h3>光绪皇帝发动维新变法时,曾在这里召见过变法领袖康有为,密谋维新之事。作为一朝的政治枢纽,仁寿殿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历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h3> <h3>德和园在乐寿堂东面,南临仁寿殿,是一组大型的戏园建筑群</h3> <h3>与大戏楼相对的颐乐殿又称看戏殿,专为慈禧观戏修建。殿内正中设有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h3> <h3>三层的大戏楼为建筑的中心,戏楼高21米,下层戏台宽17米,共分三层。</h3> <h3>颐乐殿的东南侧和西南侧各有19间看戏廊,与大戏台和游廊相连,那些被恩赏的王公大臣按照爵位、辈分、官阶和品级依次分列两旁。</h3> <h3>京剧打金枝</h3> <h3>昆明湖的荷塘!</h3> <h3>文昌院当年皇帝看书的的地方,里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h3> <h3>皇帝的书房</h3> <h3>乐寿堂是晚清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居住的地方!</h3> <h3>昆明湖上的十七空桥</h3> <h3>颐和园里的第一条皇家电话☎专线!</h3> <h3>从乐寿堂西边出来进邀月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廊,长廊的每根廊枋上都绘有大小不同的苏式彩画</h3> <h3>昆明湖上的龙船</h3> <h3>排云殿建筑群的宫门名排云门。排云门的前廊东西各与长廊贯通,后廊接有多处角廊、爬山廊、抄手廊,分别与其他中轴线建筑连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h3> <h3>二宫门是二进院落的宫门,面阔三间,黄色琉璃、正脊歇山,房檐下悬挂“万寿无疆”匾额。</h3> <h3>排云殿建在一座围有汉白玉的宽阔平台上,歇山重檐,横列的复道与左右耳殿相连,东有芳辉殿,西有紫霄殿,是排云殿的东西配殿,也是参加慈禧太后万寿庆典的近支王公和军机大臣临时休息的地方。主殿排云殿气势宏大,黄色的琉璃歇山重檐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h3> <h3>登佛香阁鸟瞰昆明湖</h3> <h3>佛香阁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全木制楼阁,高达41米,是颐和园中最高大的建筑。</h3> <h3>阁内用八根通长的大铁梨木柱承重,全部构造中没用一根铁钉,完全是靠木结构的搭连作用建造起来的,中国古代建筑巧妙的构造与力学原理充分展现其中。</h3> <h3>宿云檐是一座城关,坐落在万寿山西麓的尽头,西傍大船坞,北临半壁桥。建筑始于乾隆十八年,当时昆明湖三面没有围墙,宿云檐城关便成为一座扼守这座皇家园林水陆交通的雄关要塞,也是从西部入园的主要门户。</h3> <h3>苏州街在后溪河中段的两岸,这里与万寿山前雄壮巍峨的建筑迥然不同,是一处摹拟苏州水街市景修建的宫中商肆。</h3> <h3>街区全长约270米的水路和驳岸完全按照苏州市内河道的形式修建,并且砌筑着条石,修造成纵横的港汊,小巧的虹桥跨越在河面上,水边摹仿了浙东一带常见的 “一水两街”的布局形式。</h3> <h3>在曲折蜿蜒的湖岸上鳞次栉比地排列着60余座200余间铺面,有两间门面的小茶馆、三间牌坊高耸的酒楼;货色齐全的帽子铺及钱庄、当铺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