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内容简介 </h3><h3>该片是一部全景式再现60年来驻藏解放军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军西藏、守卫边疆、建设新西藏的大型专题纪录片,将真实地展现出共和国最可爱的人身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h3> <h3>第一集 奉命进藏</h3><h3>1949年,随着四川各地相继回到人民手中,解放军二野各部队也转入了剿灭国民党残部和地方政权建设的工作,驻防在川南地区的十八军满怀着胜利的喜悦迎接着新的任务。1950年1月7日,十八军突然接到二野司令部紧急电报,全军迅速集结在乐山、丹棱等地整训待命。西南局传达了中央最新命令,十八军进军西藏,全体下地方干部立即返回原部队。从动员令发布的那一刻起,十八军将士就一往无前地踏上了开赴西藏的征程。</h3> <h3>第二集 向心进军</h3><h3>1950年3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举行进军西藏的誓师大会,大会宣誓要将五星红旗插在喜马拉雅山上。当时的西藏没有公路,解放军的先头部队爬雪山、趟冰河,克服高原反应,但是粮食缺乏却是当时最大的困难。同时帝国主义和藏独势力的宣传,使当地藏族人对红军有很大的隔阂。先遣部队努力拜访当地头人,深入群众队伍,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同时解放军的空军向藏区投放救援物资,工程部队造路架桥,就这样进藏部队成功的取得了藏人的欢迎和支持。[3]</h3><h3><br /></h3> <h3>第三集 和平解放</h3><h3>在地球之巅的雪域高原上,有一支创造过无数辉煌的部队。从60年前开始,这支部队就被当地人称为玛米 强秋森巴。就是菩萨派来的兵,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5月23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h3> <h3>第四集 平息叛乱</h3><h3>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根据十七条协议的规定,西藏社会现行政治制度暂时不变,依然保留着政教合一的社会运行体系。十七条协议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带给西藏人民的是和平、繁荣、文明和进步的新希望。[</h3> <h3>第五集 站稳脚跟</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在世界之巅上与西藏的人民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稳稳地扎根在雪域高原,他们就是"第十八军"。 如今,"十八军"这个番号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创造的辉煌仍然在闪耀着光芒。当年,带着使命进藏的十八军,面对衣食住行等诸多困难,他们开荒、筑路,西藏"南泥湾"、康藏公路、川藏公路,这些都是他们用双手创造的,他们与藏区群众相互扶持,让部队在西藏深深的扎下了根,也让西藏人民认识了非同一般的部队。</h3> <h3>第六集 文明之师</h3><h3>在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中,有一支被称为十八军的部队;在地球之巅的雪域高原上,有一支创造过无数辉煌的部队。这支部队被当地人称为玛米·强秋森巴。这里的军人们,始终用自己的忠诚践行军旗上的誓言,用自己的信念守护吉祥与和平。西藏军区领导机关给邦堆希望小学建设美丽校园,为居民引来甘甜山泉,他们得到了人民的爱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发生地震,这支队伍再一次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h3> <h3>第七集 戍边卫国</h3><h3>解放军十八军驻守在地球之巅的青藏高原上,他们长年在这里守卫边疆。这里没有新鲜蔬菜,哨兵们有的头发都掉了,指甲也陷进去了。仁青岗村的三位老阿妈背着三四十多斤的新鲜蔬菜,爬过几千米的山道为山上的边防战士运送蔬菜。战士们兴奋的把阿妈迎进了哨所。阿妈们的执着赢得了一代一代哨所官兵的尊重,年轻的战士们也发自内心的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母亲。 高原缺氧、天寒地冻的环境只是一个方面,让孤悬天际之巅的战士们更难熬的是对亲情和交流的渴望。人民解放军进藏六十年以来,先后有一万多名官兵长眠在雪山冻土之下。</h3> <h3>第八集 铁骨柔情</h3><h3>回忆多年前的老一辈入藏军人,他们以难能可贵的理想主义精神,在雪域高原默默奉献终身。如今高原上的"兵二代"们也扛起了父辈手中的钢枪,用青春和热血为西藏边防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生命禁区"那曲从事医疗工作的"兵二代"彭燕,还是驻扎边防的残疾军人王俊景夫妇,他们克服了艰苦的高原环境和浓烈的思家之情,凭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边疆建设尽心竭力。</h3> <h3>第九集 不辱使命</h3><h3>在世界屋脊上,驻藏部队的官兵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护着这片雪域高原的吉祥与和平。他们在继承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展现新时代的军人风采。他们不断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锻炼部队战斗力,锻炼提高部队在应对新时期多样化战争的能力。这不仅拓宽了部队的视野和能力,更是让战士们锻炼成为了一个个有着强烈使命感的钢铁勇士。[10]</h3> <h3>新中国建立后西藏国防和内卫力量</h3><h3>西藏军区<br /></h3><h3><br /></h3><h3>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西藏军区,以第18军进藏领导机构组成军区机关,驻拉萨(归西南军区领导)。下辖第52、第 53、第54师、昌都警备区、日喀则警备区,黑河警备区、第18军后方部队司令部及骑兵第1团、工兵第5、第8团、西藏军区干部学校、独立支队、班禅警卫营、第9代本等。</h3><h3><br /></h3><h3>1952年2月10日,西藏军区在拉萨正式成立。3月17日,第18军撤销。</h3><h3><br /></h3><h3>1954年2月,中央军委颁发了军区领导机关编制表。一级军区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方勤务部、财务部、军法处、军区直属政治部和公安部队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兵部、防化学兵处。二级军区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干部部、后方勤务部、炮兵部、兵役部、兵役局、财务处、军法处和工兵、防化等部门。</h3><h3><br /></h3><h3>1955年5月1日,西藏军区升为大军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h3><h3><br /></h3><h3>1964年4月,军区机关各业务处改称部(局)。</h3><h3><br /></h3><h3>1968年12月,西藏军区被调整为省军区,划归成都军区。</h3><h3><br /></h3><h3>1、军区机关</h3><h3><br /></h3><h3>军区司令部</h3><h3><br /></h3><h3>作战部→作战处、情报部→情报处、训练处、通信兵部→通信处、军训和兵种处、炮兵部→炮兵处、兵种处(1992.9.组建)、边防处、动员处、机要处、直属工作处、办公室、</h3><h3><br /></h3><h3>作训处、公安处谍报科、管理处、</h3><h3><br /></h3><h3>档案地图仓库、军区司令部机关综合仓库、</h3><h3><br /></h3><h3>西藏军区拉萨迅通中心</h3><h3><br /></h3><h3>工兵处→工程兵处</h3><h3><br /></h3><h3>1955年2月11日,国务院决定将全国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军区工程兵部分别为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军区工程兵部,增设济南军区工程兵部,杨介人任主任,李建良任政治委员;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西藏、内蒙古军区设工兵处(或工兵主任)。8月10日,国防部做出《关于各总部、各军区兵种机构名称的规定》,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军区工程兵部改称工程兵司令部,其他军区工兵处改称工程兵处。</h3><h3><br /></h3><h3>西藏军区3局→西藏军区三处</h3><h3><br /></h3><h3>西藏军区3局尼西处:</h3><h3><br /></h3><h3>1957年成立,1969年秋,尼西处撤防,人员分别调往拉萨和亚东。</h3><h3><br /></h3><h3>军区政治部</h3><h3><br /></h3><h3>组织部→组织处、干部部→干部处、联络部→联络处、宣传部→宣传处、文化部、青年部、保卫处、秘书群联处(秘书处、群众工作处合并)、老干部处、纪检处、</h3><h3><br /></h3><h3>军区政治部文工团</h3><h3><br /></h3><h3>始建于1947年,前身是豫皖苏军区文工团。1948年,改编为18军文工团。1950年,文工团随军进藏。18军改编为西藏军区,该团命名为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h3><h3><br /></h3><h3>军区军事法院、</h3><h3><br /></h3><h3>军区后勤部</h3><h3><br /></h3><h3>后勤部司令部战勤处→战勤科、</h3><h3><br /></h3><h3>财务处、运输部、油料处→油料部→运输油料部→运输油料处→运输处→军交运输处、军需处→军需部、军需物资油料处、营房部→营房处、卫生部→卫生处、屯垦处、审计处、</h3><h3><br /></h3><h3>军区后勤部政治部</h3><h3><br /></h3><h3>宣传科、</h3><h3><br /></h3><h3>亚东转运站、</h3><h3><br /></h3><h3>军区干部管理部</h3><h3><br /></h3><h3>1958年10月撤销,政治部建制内成立干部部。</h3><h3><br /></h3><h3>军区财务部</h3><h3><br /></h3><h3>1957年军区财务部并入后勤部。</h3><h3><br /></h3><h3>军区军械部</h3><h3><br /></h3><h3>1957年军区军械部改属军区后勤部。</h3><h3><br /></h3><h3>军区生产部 (藏字404部队)</h3><h3><br /></h3><h3>经党中央1959年7月7日批准,1960年4月8日成立了西藏军区生产部,军级建制。1970年11月西藏军区生产部改为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独立师级建制。1978年12月改自治区农垦局(西藏自治区农垦厅)。</h3><h3><br /></h3><h3>办公室、组织计划处、农业生产管理处、财务处、供应处、材料处、工矿处,政治部</h3><h3><br /></h3><h3>山南1团、3团(林芝县百巴乡雪巴村)、易贡5团、察隅6团、</h3><h3><br /></h3><h3>林芝(八一)工程团、</h3><h3><br /></h3><h3>西藏军区公路部</h3><h3><br /></h3><h3>军区装备部</h3><h3><br /></h3><h3>战技勤务处、修理器材处、装备管理处、装甲处、工化处、</h3><h3><br /></h3><h3>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h3><h3><br /></h3><h3>2012年中转保障进出藏新老兵1.8万余人次。</h3><h3><br /></h3><h3>政治部:干部科、</h3><h3><br /></h3><h3>后勤部</h3><h3><br /></h3><h3>警通连、新兵训练基地</h3><h3><br /></h3><h3>2、军区部队</h3><h3><br /></h3><h3>西藏军区警卫营→军区警卫团→军区警卫营→警卫连</h3><h3><br /></h3><h3>1962年9月西藏军区从拉萨警察部队抽调来两个连,配属警卫营3连和4连,组建成拉萨独立营。10月17日晚11时从拉萨出发,奔赴战场。</h3><h3><br /></h3><h3>军区部署独立营和林芝军分区米林营、墨脱营两个连,共1656人,向梅楚卡方向反击,攻歼该地区之印军,尔后向都登方向发展进攻,攻歼都登、更仁地区印军。</h3><h3><br /></h3><h3>1962年12月20日撤回拉萨。</h3><h3><br /></h3><h3>西藏军区炮兵营(重炮营)</h3><h3><br /></h3><h3>西藏军区班禅警卫营(日喀则)</h3><h3><br /></h3><h3>西藏军区当雄独立营</h3><h3><br /></h3><h3>西藏军区军士教导营</h3><h3><br /></h3><h3>1957年撤销,1958年又组建。</h3><h3><br /></h3><h3>西藏军区骑兵大队</h3><h3><br /></h3><h3>西藏军区装甲汽车连</h3><h3><br /></h3><h3>1956年,根据西藏军区的要求,总参谋部批复,组建西藏军区装甲车连,该连于6月1日在吉林四平市组成,装备12辆日式轮式装甲车,6月7日车运入藏,7月16日抵达拉萨。</h3><h3><br /></h3><h3>1959 年 3 月拉萨发生暴乱,藏军、武装喇嘛和康巴乱军控制了主要街道,切断了市内中央机关和解放军各驻军点的联系,西藏军区装甲车连便担负起沟通各点联系并从城北当雄机场接运人员 的任务。</h3><h3><br /></h3><h3>618厂和成都金属结构厂以改装方式赶制出国产的第一种轮式装甲输送车,编号为533式,1959年年夏秋投入西藏的平乱和运输。</h3><h3><br /></h3><h3>进藏骑兵特遣支队</h3><h3><br /></h3><h3>军委下令组建了专为解放西藏的情报部队。1950年12月在青海西宁集结,成员从西北局各机要情报部门抽调。1951年3月,这支新组建的近60人骑兵特遣支队,正式向西藏进发。1951年11月底到达拉萨。特遣支队编入西藏军区联络部。</h3><h3><br /></h3><h3>西藏军区干部学校</h3><h3><br /></h3><h3>1952年,在西藏拉萨市,进藏人民解放军在现西藏大学校本部办起了西藏军区干部学校。</h3><h3><br /></h3><h3>1957年6月,西藏军区干部学校改为成都军区干部学校(1958年6月集体转业,移交四川省政府)。</h3><h3><br /></h3><h3>1962年9月,成都军区干部学校改称成都军区步兵学校。</h3><h3><br /></h3><h3>1969年11月,撤销成都军区步兵学校。</h3><h3><br /></h3><h3>西藏军区步兵学校(扎木松宗)</h3><h3><br /></h3><h3>1962年9月由西藏干部学校改称,1969年10月撤消。</h3><h3><br /></h3><h3>西藏军区补充师(新津县太平乡大民村)</h3><h3><br /></h3><h3>西藏军区干部训练大队</h3><h3><br /></h3><h3>西藏军区司令部拉萨直升机场站(77516部队,拉萨)</h3><h3><br /></h3><h3>西藏军区电子对抗营→电子对抗团(77526部队,达孜县)</h3><h3><br /></h3><h3>电子对抗营3连通信干扰站、</h3><h3><br /></h3><h3>西藏军区测绘队→西藏军区测绘大队(77535部队,拉萨)</h3><h3><br /></h3><h3>西藏军区防化营(56159部队→77536部队,团级,拉萨)</h3><h3><br /></h3><h3>77536部队21分队(波密)、</h3><h3><br /></h3><h3>西藏军区司令部通信枢纽部</h3><h3><br /></h3><h3>第18军后勤通信科改为通信总站。18军通信总站改组为西藏军区通信枢纽部。</h3><h3><br /></h3><h3>西藏军区通信总站→西藏军区第1通信总站(56108→77546部队,拉萨)</h3><h3><br /></h3><h3>1975年,部队整编,电话队电话站改为通信总站1营1连。</h3><h3><br /></h3><h3>西藏军区第2通信总站(77548部队,日喀则)</h3><h3><br /></h3><h3>西藏军区卫星通信地球站(77653部队,拉萨)</h3><h3><br /></h3><h3>西藏军区通信团(77608部队,拉萨鲁定南路)</h3><h3><br /></h3><h3>担负的巡修线路有400多公里。</h3><h3><br /></h3><h3>西藏军区辎重营</h3><h3><br /></h3><h3>1952年6月,154团从江孜南下调至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的亚东地区,执行大米转运和修建储备仓库的任务。7月,李觉参谋长在亚东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中共亚东修建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吸收当地上层人士组成修建委员会,做好统战工作;组成辎重营集中骡马参加运输。</h3><h3><br /></h3><h3>人力运输团</h3><h3><br /></h3><h3>西藏军区后方部队人力运输团</h3><h3><br /></h3><h3>汽车第16团(56101→77556部队,拉萨)</h3><h3><br /></h3><h3>1950由中原军区辎汽1团改编为随藏汽车团,随18军进藏,1951年10月在进藏途中正式命名汽车16团。</h3><h3><br /></h3><h3>该团主要担负西藏军区部队物资、油料、武器弹药和人员运送任务。保障任务范围以拉萨为中心,保障直径2500多公里,保障线路达3700多公里,年运输任务达10万多吨。</h3><h3><br /></h3><h3>1营、2营、3营、4营、司机训练营、</h3><h3><br /></h3><h3>汽车第17团(0097→0375→7850→56229→78525部队,昌都→石桥铺→蒲江)</h3><h3><br /></h3><h3>1985年11月转隶成昌兵站部,1987年2月迁蒲江。</h3><h3><br /></h3><h3>1营、2营、3营、修理所、加油站、</h3><h3><br /></h3><h3>西藏军区后勤部独立运油营(汽车独立营)(56152部队,拉萨)</h3><h3><br /></h3><h3>1998年并入汽车16团为汽车16团运油营。</h3><h3><br /></h3><h3>军区后勤部汽车独立2营(藏字513部队→56153部队,日喀则)</h3><h3><br /></h3><h3>1977年撤销。</h3><h3><br /></h3><h3>军区后勤部独立汽车1营(56154部队,山南贡嘎)</h3><h3><br /></h3><h3>1978年12月。</h3><h3><br /></h3><h3>军区汽车教导大队(林芝尼西)→教导营</h3><h3><br /></h3><h3>1977年成立。</h3><h3><br /></h3><h3>西藏军区司机训练大队→司机卫生员训练大队(77558部队,堆龙德庆县)</h3><h3><br /></h3><h3>2001年组建。</h3><h3><br /></h3><h3>西藏军区汽车修理厂</h3><h3><br /></h3><h3>1957年9月1日,将昌都汽车修理所、扎木汽车修理所、西藏军区汽车保养所等单位合并,正式成立西藏军区后勤部汽车修配厂。1958年下半年搬迁至拉萨西郊北京西路129号, 1986年编制调整后更名为西藏军区汽车修理厂。</h3><h3><br /></h3><h3>西藏军区军械修理厂</h3><h3><br /></h3><h3>1959年9月1日正式组建成立。</h3><h3><br /></h3><h3>西藏军区政治部印刷厂</h3><h3><br /></h3><h3>1960年正式成立。</h3><h3><br /></h3><h3>当雄综合训练基地(77560部队)</h3><h3><br /></h3><h3>拉萨军需仓库(77565部队,拉萨当雄县羊八井镇)</h3><h3><br /></h3><h3>2分库(拉萨南郊次角林村)</h3><h3><br /></h3><h3>乃东综合库(77567部队,山南乃东)</h3><h3><br /></h3><h3>拉萨军械仓库(77569部队,堆龙德庆县乃琼镇色玛村)</h3><h3><br /></h3><h3>拉萨综合仓库(77571部队,拉萨金珠西路141号)</h3><h3><br /></h3><h3>白定物资库、6分库、</h3><h3><br /></h3><h3>34分队堆龙德庆县、</h3><h3><br /></h3><h3>第809综合仓库(56166部队→77575部队,林芝)</h3><h3><br /></h3><h3>西藏军区教导大队(77576部队,拉萨)</h3><h3><br /></h3><h3>第980油料仓库(77578部队,拉萨堆龙德庆县)</h3><h3><br /></h3><h3>77579部队(山南)</h3><h3><br /></h3><h3>江孜综合仓库(77582部队,江孜)</h3><h3><br /></h3><h3>西藏军区后勤部西山弹药库</h3><h3><br /></h3><h3>山南大站(77583部队)</h3><h3><br /></h3><h3>日当兵站</h3><h3><br /></h3><h3>日喀则大站(77585部队)</h3><h3><br /></h3><h3>日喀则兵站、江孜兵站、桑桑兵站、</h3><h3><br /></h3><h3>林芝大站(77586部队)</h3><h3><br /></h3><h3>77588部队(山南乃东)</h3><h3><br /></h3><h3>第486军械仓库</h3><h3><br /></h3><h3>军区总医院</h3><h3><br /></h3><h3>川东军区直属医院,1949年11月组建于重庆市长寿县,1955年更名为陆军第49医院,同年奉命进藏。1962年被命名为西藏军区总医院。</h3><h3><br /></h3><h3>第8医院(日喀则)</h3><h3><br /></h3><h3>1946年组建。1959年调入西藏军区,1960年进驻日喀则。</h3><h3><br /></h3><h3>第41医院(山南乃东县)</h3><h3><br /></h3><h3>第3野战医院(亚东)改称41医院。</h3><h3><br /></h3><h3>昌都警备区第75医院</h3><h3><br /></h3><h3>建立于1952年。</h3><h3><br /></h3><h3>驻川办事处第78医院</h3><h3><br /></h3><h3>第115医院(林芝)</h3><h3><br /></h3><h3>1955年9月,由原江苏省公安总队医院和南京市公安总队医院合编为第115医院(扬州)。</h3><h3><br /></h3><h3>1959年,第115医院调西藏军区。</h3><h3><br /></h3><h3>第543医院</h3><h3><br /></h3><h3>1959年调入西藏军区。</h3><h3><br /></h3><h3>西藏军区后勤部防疫所→西藏军区卫生防疫队→军区后勤部疾控中心</h3><h3><br /></h3><h3>西藏军区特战大队(77606部队)</h3><h3><br /></h3><h3>炮兵308团(7908→56094→77611部队)</h3><h3><br /></h3><h3>1955年3月,西藏军区以西南军区炮兵司令部所属炮兵教导营和156团一部为基础组建炮兵308团,隶属53师。</h3><h3><br /></h3><h3>1956年,西藏地区出现了叛乱征候,炮兵308团奉命从扎木进驻拉萨。营区座落在拉萨河南岸,从这里依山向三面看,拉萨河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尽收眼底,市区的所有建筑都在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部队不离营房,火力就可以控制整个拉萨,是一处很好的炮兵阵地。</h3><h3><br /></h3><h3>1957年5月23日,53师撤消,炮兵308团划归西藏军区。</h3><h3><br /></h3><h3>76.2加农炮营、122榴弹炮营、107火箭炮营</h3><h3><br /></h3><h3>火箭炮1营、榴炮2营(122榴弹炮)、榴炮3营、</h3><h3><br /></h3><h3>1965年底开赴亚东,1967年底返回拉萨。</h3><h3><br /></h3><h3>1965年9月,组建52师炮兵309团,炮兵309团由西藏军区抽调炮兵308团107火箭炮营为1营、76.2加农炮营为2营和军区直属120迫击炮营为3营组成,驻鲁朗。</h3><h3><br /></h3><h3>1968年5月,组建53师炮兵310团,炮兵310团以炮兵308团1营、2营6连,陆军11师炮兵305团二个连,陆军52师炮兵309团一个连为基础,组建53师炮兵310团。</h3><h3><br /></h3><h3>308团指挥连、汽车连、</h3><h3><br /></h3><h3>130加农炮营、</h3><h3><br /></h3><h3>高炮651团(56095→77616部队)</h3><h3><br /></h3><h3>指挥连、汽车连、37炮2营4连、防空导弹连、</h3><h3><br /></h3><h3>64分队(高射炮兵第651团1营3连指挥排)、70分队(5连)、</h3><h3><br /></h3><h3>西藏军区骑兵1团</h3><h3><br /></h3><h3>1957年6月改称成都军区独立骑兵第1团。1970年2月改为四川省军区独立骑兵第1团。1976年5月,缩编为阿坝军分区骑兵营。1981年7月撤销。</h3><h3><br /></h3><h3>西藏军区工兵机械营</h3><h3><br /></h3><h3>1961年1月由原18军工程机械营、兰州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02团1营及原359旅的1个连队组建工程兵建筑第136团。1977年初整编为工程兵工兵第15团。</h3><h3><br /></h3> <h3>工兵第5团</h3><h3><br /></h3><h3>1950年6月28日,第2野战军5兵团工兵团与起义的国民党军701团合编成暂编工兵第8团,1951年2月全军统一工兵序列,改番号为工兵第5团。1955年改番号为军委工程兵建筑第103团→工程兵第54师第103团。</h3><h3><br /></h3><h3>1950年川藏公路,当雄机场,罗布泊二弹一星基地,青海221厂,1970年涪陵816工程。</h3><h3><br /></h3><h3>工兵第8团</h3><h3><br /></h3><h3>工兵第12团由起义的国民党军138师工程大队、工兵37团和61军工兵营合编组成。1951年2月全军统一工兵序列,改番号为工兵第8团。</h3><h3><br /></h3><h3>工程兵建筑第136团→工兵第15团(56097→77619部队)</h3><h3><br /></h3><h3>1961年1月由18军工程机械营、兰州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02团1营及359旅的一个连队组建而成,时称工程兵建筑第136团。</h3><h3><br /></h3><h3>1977年初整编为工程兵工兵第15团,1985年11月从西藏林芝县强嘎乡移防至拉萨市西郊,1990年4月26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首批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h3><h3><br /></h3><h3>西藏军区步兵第54团(56300部队→77625部队)→机械化步兵第54旅(77626部队)</h3><h3><br /></h3><h3>1990年8月1日,中央军委正式命令:西藏军区组建摩托化步兵第54团。</h3><h3><br /></h3><h3>1990年7月14日149师抽调干部战士组建西藏军区高原摩步54团机关和1营,447团副团长孙德宇调54团任团长。2、3、4营由西藏军区抽调部队组建。驻拉萨市堆龙德庆县。</h3><h3><br /></h3><h3>日喀则江孜边防1营(56212 ==77655部队)迫击炮连:1990年调往拉萨组建摩步54团迫击炮连:6门100毫米迫击炮、</h3><h3><br /></h3><h3>1990年组建初期下辖摩步1、2、3营,装步营及5个直属连。1996年4月,原摩步3营整编为装步3营,原装步营整编为装步4营。</h3><h3><br /></h3><h3>辖2个摩步营、2个装步营及7个直属连。团直100迫击炮连、双25高射炮连各有一个。装甲3营装备92轮式,装甲4营装备89装甲运输车。</h3><h3><br /></h3><h3>2008年,摩步54团改为机步54团。</h3><h3><br /></h3><h3>2009年1营改坦克营。</h3><h3><br /></h3><h3>2009年7月24日装备96改坦克。</h3><h3><br /></h3><h3>2010年5月,扩编为机械化步兵第54旅。</h3><h3><br /></h3><h3>机械化步兵第54旅炮兵团(77627部队,拉萨)</h3><h3><br /></h3><h3>山地步兵第52旅(56021部队→77675部队)</h3><h3><br /></h3><h3>1969年第149师与驻西藏陆军52师对调防务和番号,陆军第149师改称陆军第52师。1985年9月24日整编为山地步兵第52旅。</h3><h3><br /></h3><h3>警卫连、通信营、第3营汽车连、第4步兵营、</h3><h3><br /></h3><h3>64分队(步兵1营炮连)、68分队(步兵2营4连)、73分队(步兵2营车队)、82分队(10连)、</h3><h3><br /></h3><h3>山地步兵第52旅炮兵团(77678部队,林芝八一尼西)</h3><h3><br /></h3><h3>130火箭炮营指挥连(56301部队74分队)、</h3><h3><br /></h3><h3>72分队拉萨执勤、</h3><h3><br /></h3><h3>山地步兵第53旅(56023部队→77680部队,米林新村)</h3><h3><br /></h3><h3>1985年9月24日,陆军第53师缩编组建我军第一个山地步兵旅,改番号为山地步兵第53旅。</h3><h3><br /></h3><h3>警调连、防化连、通信营、汽车营、防空营、</h3><h3><br /></h3><h3>1营、2营、3营、4营、</h3><h3><br /></h3><h3>64分队(炮连)、65分队(1营机枪连)、</h3><h3><br /></h3><h3>102分队(防空营2连)</h3><h3><br /></h3><h3>山地步兵第53旅炮兵团(56302部队→77683部队,甲格→山南泽当)</h3><h3><br /></h3><h3>榴炮2营、130火箭炮营、</h3><h3><br /></h3><h3>72分队(火箭炮营2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