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课题:《拍好身边的专题——由拍摄土楼说开去》</h3><div><br></div><div>内容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作者多年拍摄土楼专题的点滴体会,与广大摄影人分享如何挖掘身边的题材,拍出富有广度和深度的摄影专题。</div><div>王福平,大学本科,副高职称,现供职于福建省能源集团机关。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能源分会会长,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福建分院教师。先后由海风出版社出版摄影散文集《土楼情怀》和《土楼春秋》两部个人专著。其中《土楼情怀》一书收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土楼申遗”副本,为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期,受聘福建人民出版社担任金砖国家会议礼品丛书《你好 福建》的图片执行主编。先后在国际和全国主流影赛中入选200余幅摄影作品,发表摄影作品和文章1500余幅(篇)。微信号:wangfp1965</div> <h3>全国各地的摄影界朋友:</h3><div>大家晚上好!</div><div>今晚应邀在此分享我这些年的一些摄影体会,谈不上授课,但求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之效。</div><div>今年恰巧是我在永定土楼下派驻村结束十周年,那我就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为由开始今天的话题——《拍好身边的专题》。谨以此作为十周年纪念献给每一位朋友。</div> <h3>离开曾经挂职的土楼之乡----永定,已有整整10个年头。每每想起那段下派的日子,心中挥之不去的仍是土楼的身影。</h3><div> 2004年6月,我作为福建省委组织部下派的第一批扶贫驻村干部,挂职永定县陈东乡岩太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了3年的驻村生活。</div> <h3>如果不是衣、食、住、行在土楼,我此生不会有这种难以割舍的土楼情怀,或许这是今生不解的缘分,让我在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之余,得以零距离地触摸到土楼的文化脉搏,对土楼产生浓厚的兴趣。</h3> <h3>那3年,让我欣慰的是,我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经济,开发旅游资源,为岩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洒下了辛勤的泪水和汗水,连续3年被定格为福建省优秀级下派干部,还荣获龙岩市优秀共产党员。</h3><div> </div> <h3>更让我欣慰的是,我先后由海风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两部个人专著:大型摄影散文集(中英文珍藏版)——《土楼情怀》和《土楼春秋》,为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和宣传福建地方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电视台七套、《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曾以“讲述一位下派村支书的土楼情怀”为专题报道了我的先进事迹。我要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给了我锻炼的机会。</h3> <h3>中国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为我的《土楼春秋》一书作序。他在序中说到:“最近看了福平先生的摄影作品和散文的稿本,很受感动。他本不是土楼人,只是一个偶然的机缘,在土楼生活了三年,便能用手中的相机捕捉到土楼那么多美丽的镜头,对土楼的文化内涵也有如此深刻的研究和认识。如果不是对土楼怀有深厚的情感,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福平先生能跳出区域局限,以第三方的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对福建各区域的土楼不偏不袒,不厚此薄彼,尊重历史和事实,逐一表现,这在已面世的有关福建土楼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h3> <h3>2008年7月7日,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时刻,在加拿大魁北克城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和大地土楼群等“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为代表的“福建土楼”终于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div>土楼,这一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寄托闽西南先民的光荣和梦想的福建民居,终于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div> <h3>一、 了解摄影专题的背景文化。</h3><div>今晚,我们是以土楼为由头来聊专题摄影。既然是拍专题,就要对拍摄对象的背景文化有所了解,否则您拍的专题就很容易流于一般而缺乏内涵。现在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福建土楼的形成与文化积淀。(今晚在这里展示的这些土楼照片大多是我在2004—2007年用胶卷负片或反转片拍摄的)。</div> <h3>福建土楼的产生与我国历史上汉人的五次大迁徙有关。东晋以来,中原地区社会动荡,迫使中原汉族士大夫阶层一次又一次伤心无望地告别家园,举族南迁。其中一部分中原汉人从赣南进入闽西地区,他们不断与当地古闽越族人(畲、瑶族等)相互融合和发展。大约在公元十世纪时,形成以客家话为标志的客家民系。</h3> <h3>由于客家人客居他乡,这支停留在闽西南山区的客家民系经常受到原住民、当地土匪和野兽的侵袭,而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他们异常渴望安宁的生活,迫切需要建造一种既能聚族而居,又像土堡、山寨那样具备防御功能的高大建筑,以在新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于是他们结合地域文化,在传承中原较为成熟的生土夯筑技术的基础上,以生土、砂石、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夯筑成墙体,创造性地建成了居住功能突出,集防火、防盗、防潮、防震、冬暖夏凉等功能于一体的土楼,俨然一个远离纷飞战火的生活乐园。昔日光鲜儒雅、豪宅大院式的生活又在闽西南山区重新展现。</h3> <h3>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两县,永定有近2万座土楼,南靖有1.5万座土楼,华安、平和、诏安、漳浦等地各有数百座土楼。据考证,最早的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h3> <h3>福建土楼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一般地说,无论是哪一种土楼,几乎都涵盖了建筑学、美学、儒学、风水学、心理学、客家学、民俗学、社会学、军事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因此,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更是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h3> <h3>二、专题摄影的选题</h3><div>1.立足身边的专题。</div><div>早些年,我和许多摄影人一样误认为要获奖、出作品就要走出去,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身边司空见惯的题材总感觉枯燥无味,没啥意思,于是不惜开销大把金钱,舍近求远,追求远方的风景。但大多数发烧友因外出时间、空间和经费限制,缺少对被摄主题一个长时间的了解和积累,因此很难拍得过当地的摄影人,往往拍出的片子,视觉感受良好,但心理感觉平淡,缺乏思想内涵,因此这样的照片华而不实,经不起推敲。</div><div>近几年,看到摄影界的一些乱象,我经常思考,作为一个摄影人,自己的摄影优势到底在哪里?如何去挖掘一个题材的深度?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把目光转移到关注自己身边熟悉的东西,关注当地特色的元素,这才是容易出彩的创作题材和优势所在。</div> <h3>各位朋友,我们所在的城市、所处的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景观,如果你静下心来,认真地观察,深入地挖掘,你就会发现在自己的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拍摄的专题。 </h3><div>比如,我所处的城市——福州,别名榕城。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从此,福州街头就出现“暑不张盖,绿荫满城”的景观,福州就有了“榕城”的雅号,至今人去榕在。如果我们中的哪个朋友有时间、有学识、有摄影技艺,在福州拍摄一组古榕树,然后再深入挖掘榕树背后的故事,如这棵榕树是哪年种的,由谁种的,种树人的后裔今何在,取得了哪些成就,树下曾经发生了什么家庭变故或历史事件,然后再以摄影散文集的形式出版一本《榕树下的故事》,这样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讲述了福州的沧海桑田和社会变迁,那这样图文并茂的书一定是富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史料价值。</div> <h3>2.什么是专题摄影?</h3><div>我们知道,在摄影创作中,对于同一个拍摄对象,一组经过用心拍摄并精心编辑的摄影专题组照要比单幅的作品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div><div>那么,什么是专题摄影?专题摄影又称专题组照,它是通过多幅、成组的照片,结合一定的文字,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思想,深刻、细致地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概括、深入地反映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其内在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是画报、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经常使用的一种报道形式。专题摄影包括:新闻专题摄影、纪实专题摄影和艺术专题摄影等。</div> <h3>3.专题摄影(专题组照)与单幅照片的区别</h3><div>专题摄影是相对于单幅照片而存在的,当单幅作品的信息量不足以表达主题的时候,就需要用多幅照片、多个侧面来达到表现和深化主题的目的,这时就产生了专题或组照。</div><div>单张照片往往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个瞬间,而专题摄影则是通过具有一定结构方式和内在逻辑关系的多幅照片组合在一起,来阐明一个主题。它能从若干个不同侧面、不同视点来对一个主题思想进行多方位的、立体的记录和展示。相对于单张照片,在揭示主题的丰富性与视觉的多样性方面组照具有一定的优势。</div><div>组照不是简单的罗列、画面视觉语言上的罗嗦重复和缺乏逻辑的排列,而是一种对于拍摄对象更完整的表达。我们在评价一位摄影师的水平高低时,一般只要看他的组照拍摄和编辑能力就能略知一二。</div> <h3>4.专题组照需要几幅?</h3><div>一个专题组照需要多少单幅照片凑在一起才算完整、有深度呢?这要看您所反映的题材大小、摄影阅历和个人的文化涵养等。组照需要多少幅,至今没有哪家摄影机构出台过硬性的规定。但一般来说,一个组照最少要有2幅以上才能有别于单幅照片而称之为“组照”,在报刊杂志上摄影专题组照最常见到的就是2-4幅的组合。而通常在摄影征稿赛事中组照需要4——10幅配图片说明,有些赛事则需要组照在20——30幅再配上800字左右的文章,若是出版专题摄影画册则需要上百幅作品再配上数万字的文章。</div> <h3>5.专题组照拍什么?</h3><div>我们经常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当您喜欢上一个专题,比如土楼,您想去拍时,除了可见的场景您可以通过各种技法把它拍好之外,下一步就不知道该拍些什么了。</div><div>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版面编辑则希望在一年专题摄影中能看到这样的内容:</div><div>①、人们的食、衣、住、行;</div><div>②、地方的政治、宗教领袖是谁;</div><div>③、生存环境地貌;</div><div>④、这些人用什么来赚取生活费用,赚钱用来干什么?</div> <h3>我们在拍摄前要做好功课,要对拍摄对象进行研究和了解,提前规划好您拍摄的主题,拍什么,怎么拍,绝不能被拍摄对象牵着鼻子走,而看到什么就拍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思维,能够独立、冷静地去发现、分析和掌握整个事件的各个环节,做到有的放矢,该出手时就出手。</h3><div>一定要以小见大,把镜头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或一个家庭来展开故事,从而反映出一个群体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相互关系。通过他们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社会环境、生存状态。</div><div>正如美国著名摄影师亚瑟·罗斯戴尔所说:"当你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报道对象,你完蛋了;当你选择一个社区作为报道对象,你很困难;当你选择一个街道作为报道对象,你可以办到;当你选择一个家庭作为报道对象,你容易多了;当你选择一个人作为报道对象,你成功了。"</div> <h3>当然,您完全可以有雄心壮志选择一个打算申报国家或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为专题,但是,那也得从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细节开始,由若干的小专题组合成一个大的专题,这样有点有面,有血有肉,才能以小见大。正如我10年前出版的《土楼情怀》和《土楼春秋》这2本摄影散文集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完成的。</h3> <h3>三、专题摄影的基本要求</h3><div>美国《生活》杂志要求记者送来的专题摄影,通常要有以下8个方面:</div><div>1.故事的开头--全景或对主题有介绍性的照片:通常是从广角或高角度观察的全景镜头。</div><div>2.中景:对一群人或一些活动进行描写。</div><div>3.近景:把镜头集中到专题中的某个元素上,如:人的手或建筑物的细部。</div><div>4.肖像特写:是人物处于生活环境中的,或是人物表情丰富,处于情感高潮的面部特写。</div><div>5.关系照片:表现人物之间交流的照片,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iv><div>6.典型瞬间:故事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对专题有概括意义的照片,包含许多关键要素,通常也被称作决定性瞬间。</div><div>7.过程照片:故事发生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可作前后比较,使专题具有一种发展和运动的感觉。</div><div>8.结尾图片:将故事引向结束。</div> <h3>一个专题稿要有好的开头和结尾,中间还要有逻辑的图片贯穿,这种结构是最基本的。我们说以上这8个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只能拍8张照片,可以是4、5张,也可以是二、三十张。</h3> <h3>四、专题摄影的拍摄技巧</h3><div>1.注重摄影语言。</div><div>文学有文学语言,舞蹈有肢体语言,自然,摄影也有摄影语言。所谓摄影语言就是镜头语言,让读者能够透过你的镜头看懂你想表达的意思和你的摄影功底。摄影语言运用的是否丰富精彩,是通过我们相机镜头里的光圈、速度、曝光量、曝光组合、焦点、焦距、光影、色彩、构图、角度、影调和瞬间的控制来实现的。就好像写一篇文章,开头的语言生不生动,显示着作者的功力,往往决定着整篇文章的成败。当然,说起来容易,拍起来就有难度了。</div><div>摄影语言要选择你自己最熟悉最不容易出错的表现方法,要保证你拍的组照在评委或读者面前张张都能表达不同的意思而不觉得重复、乏味。让大家通过你的组照,看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并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div> <h3>2.讲究逻辑关系。</h3><div>组照中每张照片都能够独立成照,同时还要与组照中的其它照片要有相关的逻辑关系,共同来表达一个主题。做到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讲究简练,不可拖遢。因此,一个专题组照,能用4幅作品说明主题就不用5幅,能用5幅绝不用6幅。</div><div>比如,你明天要跟协会的摄友去拍一场民俗活动,然后参加摄影比赛。通常现在的摄影赛,组照最少4张。由于缺乏经验,您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加上对该活动的背景文化又不太了解,于是拍着拍着就很容易乱了手脚,忘了组照规则,结果回来以后挑选照片,怎么找就只能找到3张组照内容,从而凑不了4张的组照,这就很可惜了。因此,我在拍摄组照的时候,会先问明白该活动的来龙去脉,分配好主次画面的拍摄时间,还会在心里一张一张地数,看看是否已经最少拍到了4个画面。拍摄的时候用加法,多切换几个画面,回来挑选的时候用减法,按组照规则,能少则少,否则多出一张,让评委看出破绽就要减分了。</div><div> </div> <h3>3.安排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并列式、过渡式或递进式,也可以几种形式并存。无论哪一种,都要注意整体的节奏感和协调性。镜头要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每种形式都要表达出特有的信息,即全景表达气势、场面,中景表达动作,近景表达表情,特写表达细节。</h3> <h3>4.构图不拘一格。横竖画面要适当配置。前景、背景、人物安排、方向感、画面的线条都要有变化。每幅照片的构图也不宜雷同,会让人视觉疲劳。若几幅作品看起来相似,就没有必要用组照或专题的形式去表现了。</h3> <h3>6.用光必须讲究。摄影是光影艺术,虽然有些纪实摄影组照以内容为重,但侧光、逆光、剪影等形式的变化运用得当,可带来艺术美感,这是你的加分项,获奖的概率会更高。</h3> <h3>7.一镜多拍角度。同一个画面多拍摄几个角度,每个角度要多拍摄几张,注意细节,抓拍决定瞬间的画面,使照片具有张力,拍到你满意了再去捕捉下一个画面。</h3> <h3>8.突出核心照片。在组照中一定要有一张能突出反映主题思想的核心照片,这是整组照片中最具代表性和精华的作品。另外,最好能够拍到一张引起故事矛盾升华,留给人们思考的照片。</h3> <h3>9.把握影调色调。拍摄时,注意前景、背景和光线的选择应尽可能地统一影调和色调,这样看上去有一种协调感和风格感。现在不少人有个误区:“重P轻摄,无P无作品”。总认为摄影作品都是P出来的,忽视了前期拍摄,而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移花接木的后期制作上。</h3><div>举个例子,福州市台江区摄影家协会近年出了不少摄影家,是福建省“摄影十强县”之一,其中有个会员以《矿工之美》组照投稿参加2015年第二届“福能杯”全国摄影大展。组照的立意、前期拍摄、选图、编排都还不错,而且题材少见,按理是可以入选,但由于受“流行色”的影响,这位会员把矿工好端端的肤色硬是P成了“重口味”的古铜色。我和石广智老师他们在第一轮初评时就一致认为作品的影调、色调P过头了,作为一个负责人的评委,这样的作品即使拍得好也不能让它入选,否则势必会误导摄影界。事后我中肯地告诉这位作者:不要盲目跟风,要遵循自然,重新再P,迟早会在其它影赛中获大奖的。果真这组作品在2016年第十八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中荣获纪实类银奖。</div> <h3>1. 挑选图片。</h3><div>挑选图片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专题摄影基本要求的8个方面”来选择。挑选图片实际上是在挑选内容,要把几张内容接近的照片不断比对,选择出最能说明问题的那张照片,原则上是少而精,不重复。要懂得舍弃可有可无的照片,和对主题形成干扰的照片,即使画面再美也要忍痛割爱。核心照片是要挑选那张最能反映核心内容,最有形式感的那一张。在挑选照片做专题的时候,最好能在脑袋中回放一下你曾经拍过的照片中是否有这个专题的内容,它们之间是否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特别是要思考照片以外的东西,要站在一个高度去审视照片、读懂照片,然后提炼出一个深层次的主题,让零散的照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核反应。</div> <h3>①并列式:多幅照片地位平等或相当,内容上没有意义关联,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在一起。适用于艺术类专题和一些纪实类专题等。</h3> <h3>②过渡式: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照片叫过渡片。它是连接图片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好的过渡片(包括色调、影调的过渡)过渡自然、巧妙,使图片的意义前后连贯,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通过过渡片连接上下片的叙事关系。适用于新闻类、纪实类和艺术类专题。</h3> <h3>③递进式:一个主题按照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果的顺序先后排列在一起,一环扣一环。上下之间存在关联和递进。适用于新闻类和纪实类专题等。</h3> <h3>④倒叙式:就是把最精彩、最核心的那张照片拍在第一张,然后再按照递进式或并列式的方法排列其它照片,就像写一篇文章,把最精彩的那部分提到文章开头,扣人心弦,让读者有看下去的欲望。</h3> <h3>对于新闻专题摄影或纪实摄影,除了标题,再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或文章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您向报刊杂志、图库或新媒体投稿的时候,图片说明或配图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完全靠照片说话还是有一定难度,图文并茂或图文并重已经被证明是最佳的传播方式。</h3><div>一个人艺术的造诣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随着您摄影技艺的晋级,您会越来越发现文化有多么重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