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之音乐篇】在风中吟唱

青天驴子

<h3>周末和朋友去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散场后的话题自然离不开音乐。聊起去年秋天在爱尔兰,和凯尔特音乐的遇见,那一次又一次触及灵魂的经历还清晰如昨。</h3><h3><br></h3><h3>艺术形式本无高下之分,但是私心里,无形的音乐相较于其他有形的艺术,总也觉得莫扎特、肖邦们的天才更令人惊叹。以至于要提笔写些关于自己最热爱的音乐的文字,心下着实忐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跟随时间的钟</b></h3> <h3>就这样带了很多念想去爱尔兰,毕竟是旅行,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尤其去的时节,《大河之舞》的演出季也刚刚结束。然后,我还是被深深震住了!那些流传了千年的优美歌谣,经由生长于斯的人们的口中吟唱出来,心便会被刺中。</h3> <h1><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凯尔特音乐的原乡</b></h1> <h3>凯尔特音乐当然是凯尔特人的音乐,那些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们,如今散落各处,已经成了爱尔兰人、威尔士人或是苏格兰高地人,甚至还有一支生活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然而他们却恪守着一样的音乐传统,也因此,在人群里能很轻易地就被分别出来。</h3><h3><br /></h3><h3>传说中身形高大、体格壮健、尚武的凯尔特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从阿尔卑斯到不列颠到巴尔干,统治着这片大陆,直到公元前二世纪被古罗马帝国和日耳曼部落打败,流落到当时的蛮荒之地。</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爱尔兰美丽绵长的海岸线</b></p> <h3>去爱尔兰著名的莫赫悬崖之前,心里隐隐有个盼望,想要在那里看到"野性大西洋之路"最狂野的一面,想象里狂风呼号、波浪滔天的莫赫悬崖,方能最好地诠释古代凯尔特人在天涯海角的生存状态。如我所愿,上崖时,风雨大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世界尽头天荒地老的模样</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莫赫悬崖上孤悬的城堡</b></h3> <h3>站在悬崖高处眺望乌云笼罩的大西洋,狂风无遮无拦地吹过,若不是有人造的墙体挡着,我这样的体重,分分钟都有被刮下悬崖的危险。刀削般的黑色峭壁直插进海里,巨浪一茬接一茬摔碎在岩石上,海和天搅在一起仿佛混沌未开,一副世界尽头天荒地老的模样。</h3><h3><br></h3><h3>任是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凯尔特人一路跳着踢踏舞步、唱着歌谣走到了今天,他们歌里的美好世界更成了全世界想要捍卫传统的人们精神的原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墓群里玩耍的女孩们</b></h3> <h3>英语里关于离散有个专门的词Diaspora,一旦用大写,特指犹太人被迫流亡而离开故土,到今天也延伸到凯尔特人的后裔。因为战争、饥荒或是屠杀而无法选择只能逃离家园的命运,给这两个民族烙下深深的印记,如果可以用心去倾听,一定可以在他们的歌谣里感受到。</h3><h3><br /></h3><h3>之前去耶路撒冷,到达的第一天是冬日清冷的夜晚。就在圣城最热闹繁华的街道,我和这样的歌谣不期而遇,不管霓虹如何闪烁,人声怎么喧哗,就算不懂得希伯来文的歌词,只是那离散民族特有的、无法用单单一个词语来形容的曲子,已经令我泪盈于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健力士之路</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健力士的创建者亚瑟的王国</b></h3> <h3>然而除了命运的摆布,更加令人起敬的是生命的倔强。凯尔特音乐,不只是悠扬深远、浅吟轻唱,若是多呆些日子,你会发现那些欢快的曲子会更多地被人们唱起,常常还伴着同样欢快的舞步。 </h3><h3><br /></h3><h3>生命的大美彰显无遗,这大约才是凯尔特音乐的灵魂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黑暗树篱</b></h3> <h1><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唱的精灵们</b></h1> <h3>爱尔兰的国徽图案是一把竖琴,我好事地查证了一下,好像国徽用乐器全世界独此一家。在一个连国徽图案都是乐器的国度里,完全可以想见这里的人们对音乐该揣着怎样热忱的心啊。</h3><h3><br /></h3><h3>爱尔兰音乐除了竖琴,最常用的乐器还有风笛和锡哨,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音乐里的哨笛声,伴着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感动无数人,常被人误以为是风笛,其实就是锡哨吹奏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走的雕塑</b></h3> <h3>从古代背着竖琴一路流浪一路歌唱的游吟诗人开始,爱尔兰人对音乐的热爱一脉相承。不管是充满灵性的美丽自然,还是跌宕起伏的民族历史,都为爱尔兰音乐注入了更加丰富的灵感,让它在当今世界音乐的舞台上大放异彩。</h3><h3><br /></h3><h3>我也是借着这次旅行的机会,才较为完整地捋了捋当代那些活跃在世界乐坛的爱尔兰音乐人,一时恍然,原来热爱过的那么多顶尖音乐人都出自爱尔兰。他们就像凯尔特神话里那些歌唱的精灵们,为这世界奉上最纯净自然、无与伦比的天籁美声。</h3> <h3>由风笛大师Paddy Moloney领军的酋长乐队The Chieftains ,1962年成立于都柏林,从成立之初,他们就将爱尔兰音乐的传播作为自己的使命,将乐队定位成爱尔兰传统音乐的阐述者。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他们用高超的诠释技巧和创新的表现手法,让渐趋堙没的爱尔兰音乐重新复兴,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是全世界最受尊崇的大师级音乐团体。《休斯敦邮报》曾宣称:"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种比酋长乐队所作的音乐更美妙的声音,那我还从未听闻。"</h3> <h3>流行摇滚巨擘U2的名头,就算不是摇滚乐爱好者,大约也不太可能闻所未闻。成立于1976年而活跃至今的U2乐队,他们和史提夫·汪达共同保持着22项格莱美获奖纪录,最近一次是2015年获得格莱美奖的提名,全球1亿7千万张的唱片销量,关心政治、呼吁和平,主唱Bono更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一切,无不昭示着U2必然是摇滚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丰碑。</h3> <h3>气质空灵的恩雅Enya极具音乐才华,19岁便和姐姐、哥哥及叔叔自组乐队Clannad。1986年,25岁的恩雅为电影《青蛙王子》写配乐,并发行首张个人专辑《Enya》,由此开启她的独立音乐人生涯,到1988年树立个人色彩的大热专辑《Watermark》,逐步走上事业的巅峰,是全球唱片销量最高的女艺人之一,也是新世纪音乐的代表。恩雅的声音纯净空灵,仿佛涤尽了尘世的浮躁,自然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本文配乐即来自于她为《指环王——魔戒再现》演唱的主题曲“May It Be”。</h3> <h3>其实恩雅大姐,Clannad的主唱Moya Brennan也一样出色,被誉为“爱尔兰第一夫人”。爱尔兰这片神奇的土地,为世界音乐贡献了太多殿堂级人物,The Cranberries小红莓乐队(王菲都是从他们那儿偷师学艺的)、The Corrs可儿家族合唱团、Sinead O'Connor希妮德·奥康娜、Cara Dillon卡兰·迪伦、westlife西城男孩……</h3> <h3>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喜欢的Secret Garden神秘园乐队,女成员小提琴家Fionnuala Sherry也是爱尔兰人。就算对乐队不够熟悉,但被超过100位歌手翻唱过的“You Raise Me Up”,你一定不会陌生。</h3><h3><br></h3><div>“你激励我,使我昂立群山之巅/你激励我,使我稳行汹涌海面/因你的坚实臂膀我更强壮/你激励我,使我超越自己”。纵观爱尔兰音乐的发展历程,完全印了歌中所唱,正是在前辈们的肩膀上,这些歌唱的精灵们才能站得更高,唱得更响亮。</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You Raise Me Up</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音乐、酒吧、趴趴趴</b></h1> <h3>詹姆斯•乔伊斯说"错过了酒吧,你就错过了都柏林",这句话看来是个真理。不仅仅都柏林,整个爱尔兰都是如此,就算到了可以称得上天涯海角的爱尔兰最南部小镇丁格尔,2000人的小镇竟有52家酒吧,而且,生意都还不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暮色四合中人们纷纷走向一间间酒馆</b></h3> <h3>如今,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总能找到爱尔兰小酒馆的身影,这也不奇怪,有这样的说法,比起去国家博物馆,泡在酒吧里可能更能触摸到凯尔特文化的精髓。所以,全世界那么多把凯尔特视为精神原乡的人们,去黝黯温暖的爱尔兰小酒馆喝上一杯,再伴着或欢快或清扬的谣曲,便足以沉醉在梦想的美好世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让威士忌温暖夜晚</b></h3> <h3>所以都柏林最著名的一条街当然是圣殿酒吧街。沿着利菲河南岸古老的鹅卵石路两旁,一家又一家风格各异的酒馆、酒吧、俱乐部挤在一处,成就了全世界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夜店区。</h3><h3><br></h3><h3>短暂的停留,想快速领略爱尔兰的酒吧氛围和凯尔特音乐的传统,参加一个叫做"Music Pub Crawl"的活动是不错的选择,我把它戏称为"音乐、酒吧、趴趴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音乐、酒吧、趴趴趴</b></h3> <h3>活动在酒吧里举行,两位资深的爱尔兰音乐家Anthony Bools和Larry Shaw,用现场演奏和演唱的方式为我们讲诉凯尔特音乐的历史。</h3><h3><br></h3><h3>Anthony是整个团队里最早参与此项活动的本土音乐家,也是整晚的主讲,热情洋溢,极富感染力。他擅长吉他演奏和演唱,所有的讲诉都会配合即兴的表演,遇到"Danny Boy"这样耳熟能详的曲子时,听者也会自然的应和,现场的气氛极热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边鼓边唱的Anthony Bools</b></h3> <h3>Larry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话语虽然不多,精湛的技艺却令人叹服。演出的中间有一小段踢踏舞,就在酒吧很局促的一小块地方,虽然不似《大河之舞》的演出有一流的舞美、灯光、剧本,但舞者灵动的步伐,张力十足的表演,因为离得足够近,反而特别震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音乐里寻找回家的路</b></h3> <h3>整个活动最有趣的部分,是两个音乐家带着一大拨人,浩浩荡荡从一个酒吧步行到另一个酒吧,不断转换阵地,这便是Crawl,让这场和凯尔特音乐的邂逅有了游戏的氛围,轻松而惬意。入夜的都柏林街头,利菲河岸边,几乎每晚都有一帮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凯尔特音乐爱好者们参与其中,乐此不疲。</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音乐家带领大伙走在都柏林的夜色里</b></p> <h3>虽然Music Pub Crawl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活动,但是贵在参与的人们,一边是凯尔特音乐的传承者,一边是全世界的爱好者。举办者借此把凯尔特音乐的热爱者们聚在一起,让这出自乡野的音乐在所有热爱者的口中传唱,而不只是在留声机里回响。<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圣殿酒吧街是当代爱尔兰音乐的阵地</b></h3> <h1><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籁般划过夜空</b></h1> <h3>因为一整天时断时续的雨,原定在爱尔兰最南部小镇丁格尔出海观海豚等一干计划都不得不放弃,爱尔兰最著名的观景路线之一&quot;凯里之环&quot;,一路跑下来的印象除了雨雾还是雨雾,什么远山、湖泊、森林、牧场、海湾,最后都成了印象派笔下的风景画,美则美亦,回想起来总觉得不太真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基拉尼国家公园的诗意美景</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晨雾中还在沉睡的小镇</b></h3> <h3>看网友们评论爱尔兰的天气,说"这里没有夏天,不下雨就是夏天",语气里的怨怼不觉让人莞尔。想想自己的好运气,整个行程总共就遇到一、两天下雨,便不敢抱怨,索性多赶一些路,是晚便停留在了小镇基拉尼。</h3><h3><br /></h3><h3>乘坐马车在基拉尼国家公园游览了一圈,便已近黄昏。游走在小镇的街头巷陌,雨后突然放晴的傍晚,有落霞染红天际,仿佛预示着一个更大的惊喜。</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突然放晴的傍晚仿佛预示更大的惊喜</b></p> <h3>是夜,听从当地人的指引,我前往Celtic Steps的演出现场,竟不期然邂逅了心心念念的爱尔兰音乐和舞蹈,既清新卓然又热烈奔放,完全如我的想象,又超越了我的想象。</h3><h3><br /></h3><h3>Celtic Steps创办于2012年,最初的设想应该是一场关于爱尔兰传统音乐和舞蹈的演出,到今年已经是它的第六个演出季了。从创办之初只数人的演出团队及窄小的演出场所,到如今,全爱尔兰顶尖的音乐人和舞者齐聚一堂,每年的四月到十月,一周6天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的盛况。</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一场传统爱尔兰音乐和舞蹈的盛宴</b></p> <h3>我去的那夜,大部分观众都来自北美,有一个环节,主持人问大家是第几次来看演出,我心下正诧异着在一共五季的演出中,谁千里万里地一次又一次来看,却惊讶地发现观众席里再次来看演出的人不在少数,且还有人已经是第三次来了。这无疑是对所有参加演出的音乐家和舞者们最大的褒奖。</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天衣无缝的合作</b></p> <h3>所有的演出都精彩绝伦,不管是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舞者们令人目眩的舞步,还是当晚参演的五位音乐家天衣无缝的合作,都让人击节赞叹。演出中场休息,道具师搬了一个圆桌摆放在观众席中间,其实仅容纳500人的演出场地,座位是随意的,而当晚我的位置正巧在桌子面前。</h3><h3><br /></h3><h3>于是我极幸运地在最近的距离看了一次神级的踢踏舞表演,那时而灵动跳脱,时而激越铿锵的舞步,令人目不暇接的旋转跳跃,在一方小小的桌面上被演绎得酣畅淋漓、纤毫毕现,就连身着黑衣的男舞者面颊的汗水都清晰可见,让我等观者不禁血脉喷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技艺高超的踢踏舞者</b></h3> <h3>当晚参加演出的五位音乐家也是各怀绝技,不管是独奏还是合演,真是各有各精彩。唯一的一位女音乐家,既拉小提琴又负责演唱的部分,当第一句歌声从她口中吟唱出来,我便听见,有天籁划过基拉尼雨后清朗的夜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声如天籁般划过夜空</b></h3> <h1><b>后记:</b></h1> <h3>如一股清流般的凯尔特文化复归人们的视线已不是一日两日,尤其考证起凯尔特音乐对当今世界流行音乐的深远影响,估计一定得写一本大部头的书,还不定能讲清楚。</h3><h3><br /></h3><h3>好多喜欢过的流行音乐类型,像美国的民谣歌曲,等到了爱尔兰听过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谣曲后,你便能听出它的根源。那些借由大荧幕而深入人心的电影配乐,如《秋日传奇》、《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灵感也来自于此。</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童话般的阿黛尔村</b></p> <h3>关于爱尔兰的旅行记录到此要暂时停笔,然而那一个个感动的瞬间,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的长廊,到满刻泰坦尼克沉船遇难者姓名的纪念碑,到布塞街区山墙上生命定格在17岁的少年的脸庞,又或是莫赫悬崖顶上风雨中依然吹奏的风笛声,还有所有有音乐流淌的夜晚……即使没有一一诉诸我的笔端,这些满怀感激的时刻,已经在我的生命里刻下印记,清澈而高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晴空、自由、呼吸</b></h3> <h3><br></h3><h3>(背景音乐来自于《指环王——魔戒再现》的主题曲“May It Be”,由恩雅演唱。除资料图片搜集自网络以外,所有文图皆系原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原创不易,转发请注明出处</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盗用必究</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