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的漫游日记之二泰安的往事

hua

<h3>  &nbsp; 这是泰安,并不大的城市却很有名气。也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地方。熟悉的含义不过仅仅限于一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见,看天气预报时,常常会关注一个陌生的地方,尽管并没去过。诸如儿女在某个地方求学,一个熟人在某个地方工作,甚或曾经的恋人所在的地方……</h3><div>&nbsp;&nbsp;&nbsp;&nbsp; 泰安之于我,可谓五味杂陈,不一而足。</div> <h3> 专程来看泰安倒是很少的。泰安,我和亲朋好友出行的必经之地,也是我迎来送往的一个站点。小时候,最向往的是去泰安看泰山看日出,孔子小鲁处嘛,还有一些作家的日出泰山,着实令我心生向往之情而不能至。记忆最深的是和父亲一起来登泰山看日出。登泰山,一直是父亲向往的事情,直到他六十岁时,我借口请全家的孩子们登山才了他的登泰山心愿。单独请父亲登泰山是不可能的,毕竟要花费一些的。父亲做过小学教师,但终究脱不了农民的本色,勤劳,节俭,还有点固执。</h3><div> 登山中,父亲像一个孩子一般,对什么都好奇,看到路边的书法,停下来端详半天,有的认识但却无法参透其内涵,有的根本不认识,一些草书常常让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不以为然。干道的小路也要走去看看,常常惹得孩子不满而驻足。父亲总是一句话:走你们的,别等我,还是我第一个上到山顶。孩子们嘻嘻哈哈几句就跑了。一路走去,直到次日的凌晨三点才到山顶,果然是父亲第一个来到了南天门。</div><div> 看日出,拜碧霞元君,四处逛逛。又一路下山而来,本来要做索道下山,父亲坚持要走下来,他说坐索道还叫登山吗?大家陪着他下山来,孩子都不理他了。</div><div> 回来后,我得了一场病,三个月做了两次手术,母亲说我不适合登泰山,自此再也没登过泰山。病好了,回到老家,才发现父亲写了一篇小文章,还贴在了墙上。记忆中,这大约是父亲唯一的一篇文学作品吧。文章不过是叙写了登山的过程,并没多少文采可言,让我感动的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出来玩就是花钱买罪受,也值了。</div><div> 这是我和父亲唯一一次共同出游,而今又一次从泰安启程,父亲离开我已经十二年了。登山之后,还许诺带他去看海,没成想还没来得及组织,他就因病离开了,我对“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了无比后悔的认识:当做就要及时去做。</div> <h3>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取其“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之意。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天下第一山,绝非浪得虚名,值得游观。泰安,因一座山而天下闻名,恰如济宁市的曲阜一般,曲阜因一圣人而扬名天下,天下人多知曲阜,却不知济宁之名,也不是多么奇怪的事,刘备他爹是谁?我相信除非专业研究者,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的。</h3><div> 我最推崇的是岱庙。岱庙,国家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地方,有以天贶殿为主的古建筑群落,又是道教中全真派的圣地,还有清幽别致的康熙行宫。每每游玩在岱庙里,常常想起北京的地坛,地坛里有个皇祇室,里面供奉皇地祇神,有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的神位。总是不自觉地把天贶殿和皇祇室进行着比较,还是喜欢天贶殿多一些。岱庙,是适合人安静游玩的地方,走走停停,或观看,或沉思,或小憩……</div><div> 今天,一个人走在泰安大街上,格外放松,四处转了转,看人来来往往,看华灯初上的夜色。我在等待载我启程的火车进站~~泰山站。</div>